我來打幾個比喻。
當年中國軍隊快要打到新德裡時,劉少奇主席說,打住,打住!如果我們殖民印度,中國將要亡國!
劉主席是什麼意思?因為中國當時本身是個窮國,人口又多。如果吞下一個更窮人口同樣多的國家,中國將會被它拖死,民族屬性也有被反同化的危險。
亡國的情況有許多種。現在許多人說法國接收了太多的黑人難民,法國終有一天會亡國。指的就是黑人不僅有不同的宗教(大多數是MsL),又具有強大的生育能力和強悍的戰鬥力。將來,黑人的種族屬性會淹沒法國白人土著的種族屬性。
印度不敢吞併孟加拉,就是這種情況。孟加拉不僅有巨大的人口基數,且比印度更窮。加上孟加拉又是一個MSL國家。MSL一向武德昌盛,又具有強大的繁殖力。印度即使一口吞下孟加拉,也咽不下去。
人口無法消化,國際環境也不可能允許吞併一個如此巨大體量的國家。加上MSL好勇鬥狠。所以,印度不吞併孟加拉,顯然是明智的。
吞併錫金就不存在這樣的情況。首先,錫金的土著人口己完全邊緣化了,印度教的尼泊爾移民佔比高達75%以上。錫金又特別袖珍。吞併錫金從人口和宗教上不存在消化不掉的問題。再加上印度也非吞併錫金不可。錫金地處印度戰略要地西裡古裡走廊邊沿。吞併錫金顯然是為了保證西裡古裡走廊的安全和暢通。
一:印度本身是"老大難",不敢咽下另一個"老大難"
印度國內問題極多,除了人口瘋長,主要是種族衝突,各種分離運動從東北到西南,風起雲湧。直到今天也沒清除乾淨。民族、語言、種族、宗教差異時時刻撕裂著印度。加上頑固的貧窮,讓印度的進步步履維艱。
孟加拉的貧窮比印度更深厚,人口問題己成孟加拉的頑疾。如果印度強行吞併孟加拉,就必須每年從並不豐厚的家底中拿出一大筆錢對這個地區進行補助。這將成為印度的一大負擔。
所以,你看富得流油的美國,也拒不接受菲律賓、波多黎各等地區的加入。國土面積增大很光榮,但虛胖的人是沒精神的。
孟加拉的人口增長觸目驚心。1988年,孟加拉人口突破一億。2018年,孟加拉人口已達到1、6億!今天,孟加拉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200多人,接近中國人口密度的十倍。打個比方:孟加拉麵積和浙江省差不多,但人口卻是浙江省的4倍。
我們可以把孟加拉同柬埔寨做個比較。兩個國家面積、緯度、地理位置高度相似,一個處湄公河衝擊平原,一個處洹河衝擊平原,但柬埔寨人口只有孟加拉人口的十分之一!
可以說,孟加拉人口問題是無解的。因為多生育是MSL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印度吞併孟加拉,印度主體民族印度斯坦族的人口佔比很可能會逐年下降,長遠看甚至會成為MSL的附庸。要知道,印度斯坦族僅佔印度總人口的不到40%,是全球主體民族佔比最小的國家之一。
另外,孟加拉深不見底的貧窮會拖累印度
孟加拉的貧窮也是無解的。今天,孟加拉是全球最不發達的20個國家之一,人均GDP只有1700美元。農村人口佔75%。
孟加拉農業結構單一,黃麻出口佔全球出口的65%,大部分土地用來種黃麻。其他作物生產都很落後。作為全球耕地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孟加拉竟然有30%多的人口處於深度缺糧狀態。孟加拉的工業都是一些勞動密集型汙染重的粗放加工業。
整個國家基礎設施破敗,而且幾年一水災。印度為了討好邊疆的錫金、克什米爾、東北等地,每年要向這些地區提供大量補貼。但這些地區都較小。如果加上孟加拉這個巨無霸,那就夠印度受的了。
當然,MSL武德昌盛,單對單完虐印度教徒,這才是讓印度發怵的。看看克什米爾MSL怎麼鬧的。加上一個體型更大的孟加拉,你說印度又是何苦?
可以說,印度今天吞併孟加拉,明天孟加拉分離武裝組織就會遍地開花,讓印軍疲於奔命不說,全球MSL激進份子也會趕到孟加拉,並把騷亂和暴動引入印度內陸。
吃不掉你還得嗝。
二:吞併錫金阻力更小,且又有必然性
錫金面積只有7千多平方公裡,人口到今天也只有60萬,大約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縣。更重要的是,錫金人口中印度教徒(尼泊爾族為主)佔75%,土著的錫金族僅佔人口總數的16%,另有少量的雷布查族、藏族等,同錫金族一樣,他們都信藏傳佛教。
英國人事先在錫金埋了雷,在錫金北部引進了大量印度教移民。印度教徒鳩佔雀巢,人口比例很快超過錫金主體民族。然後,印度教徒組織政黨,通過議會投票方式廢除君主制,又通過議會投票把錫金併入印度。錫金國王不得不流亡海外。
驅趕錫金國王的方式很"民主″,似乎無可挑剔。主體民族太小太弱,藏傳佛教在整個南亞也很弱勢,根本掀不起大的風浪。
國際上正處冷戰高峰,美蘇都極力拉攏印度呢,誰會管這個角落裡的小事。中國國內也有一大堆事要處理。
錫金於國際上戰略價值不大,但對印度卻戰略價值巨大。因為它地處印度最重要的戰略要地之一的西裡古裡走廊邊緣。西裡古裡走廊是連接印度本土和印度東北的大動脈,最窄處只有20公裡,俗稱印度的"鴨脖子″。一旦有人從錫金出兵,掐斷這個"鴨脖子″,印度東北的分離運動就會失控。
印度東北七邦和錫金一樣,主體民族是黃種人,操漢藏語系,歷史上從未屬於過印度,對印度無認同感。所以反叛和獨立武裝有三十多支,讓印度焦頭爛額。這種情況下印度最擔心有人掐住它的"鴨脖子″,控制錫金無疑是保證"鴨脖子"安全的重要一環。
綜上所述,從印度角度,吞併錫金國際國內阻力都不大,又有迫切性和必然性。
結語
對比一下,錫金和孟加拉體量差距太大,主體民族佔比又遠小於孟加拉,沒有任何叫板印度的實力。印度通過對錫金大量補貼,今天的錫金邦己成印度最富裕的邦之一。
同樣的方式,印度無法在孟加拉身上拷貝。援助不但餵不飽孟加拉,反而會把印度拖死。孟加拉也遠比錫金窮。再上印度吞併孟加拉時,孟加拉的政府架構還保持完好,很容易組織起反抗力量。
吞併孟加拉看上去很美,不能不說印度政客沒有這種想法。建國初尼赫魯丶甘地就不希望印度分家,但也擋不住民族分治的滾滾洪流。後來,越來越多的事例也狠狠地教訓了印度政客。
印度有兩位總理就是被分離主義分子殺死的,一個是英吉拉丶甘地,一個是拉吉夫丶甘地。沒錯,他們都是尼赫魯丶甘地的子孫。
政治不是畫餅,槍聲也應該讓印度的政治精英警醒了,他們不敢在孟加拉身上再冒這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