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本味,正統高級日料的規矩真不是你這樣的

2021-02-16 米粒餐學院

最近餐飲界出了個大新聞:南京一家名為「柒本味」的網紅餐廳花了100萬拍了個宣傳片,沒曾想卻把自己給玩倒閉了。

柒本味的定位是一家高格調、「有規矩」的高級壽司店。在宣傳視頻中,老闆(同時也是廚師)展現出了類似日本高級料理匠人的極致追求。作為這種理念的一部分,他對前來用餐的客人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人不到齊不做菜、上菜一分鐘內必須吃完、不得打包、大廚做什麼就得吃什麼不許剩、只接受老客帶新客……

 

這些規矩和脾氣,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日本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可是常年出沒於東京日料店的小編在看完這個宣傳視頻後,只品出了其中濃濃的山寨感。尤其是柒本味引以為傲的七條規矩,看起來似乎和那些味美規矩多的高級日料如出一轍,但不過是照貓畫虎,僅得皮毛罷了。

 

其實正統的高級日料店,很少有這些亂七八糟的規矩!

 

我們不做任何人身攻擊,只就事論事,把這七條規矩和那些真正的私人日本料理店比較比較,看看柒本味到底「怪」在哪裡。

 

柒本味"規矩"一

食材一律不打包

老闆表示,為了保證食物的質量,食物僅限於在店裡食用。原因是幾小時後,食物的新鮮程度和口感都會變差,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他可能不知道,很多賣生魚的正統日料店還就偏偏喜歡給客人提供「打包食物」。

 

日本札幌人均消費一千人民幣的日本料理小松,會在客人離開時提供打包飯糰。

公認全日本最難預約的米其林餐廳Kurogi黑木,客人用餐後服務生會主動送上打包好的盒飯。

其實,越是單價高、質量上乘的日料店,就越重視服務的完整性。所以在客人用餐過後送上打包的主食或甜點,反倒是十分常見的。有時候,客人用餐時只要表現出對某一種食材或酒水十分喜愛,廚師甚至會多準備一份送給客人帶回家品嘗。

 

「不打包」並不是高級的體現,而有可能是廚師沒有能力做出保存幾個小時卻依舊美味的料理罷了。

 

柒本味"規矩"二

拒絕批量生產

每一位客人到店後才開始料理主食是正常的(可中餐又有哪裡不是呢?),但完全拒絕批量生產其實令人存疑。因為在一個完整的日料套餐中,免不了要有湯類和甜品,這兩樣東西是只能「批量生產」的。

 

冰淇淋是當代懷石料理中經常出現的甜品形式。有不少料理店並非全部原創,而是精心挑選北海道等地的優質冰淇淋廠商直接進貨。口感、味道和濃鬱度都無可挑剔。

所以,正統的日本料理從未拒絕過批量生產,無論批量生產還是當場料理,他們恪守的只有一樣東西,那就是對於味道的體驗。

柒本味"規矩"三

客人到齊後再開始上菜

這個規矩就更扯了,在顧客就是上帝的日料店,讓已經到店的顧客餓的前胸貼肚皮還不肯上菜,怎麼可能?!

高級懷石料理,很多時候又稱「會席料理」,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就是商務接待。而商務接待中部分客人晚點的情況時常發生。

 

這時廚師的處理方式,通常是詢問飯局的組織者,是等後面的人來了開飯還是一部分人先吃。如果組織者表示一部分人先上菜,廚師就會按照套餐順序先上前菜。大家都知道,日本料理的套餐是一道一道上菜的,所以給一部分人先做先上並無壓力。這個到齊後再上菜的規矩,和柒本味自己的第二條規矩「不批量生產」本來就是自相矛盾。

柒本味"規矩"

食物呈上一分鐘內食用

柒本味的老闆表示,「客人來我這兒,我最怕的就是你聊天不吃飯」。

我猜想這一條規則可能想模仿壽司之神,因為很多關於壽司之神的信息中都提到,小野二郎的店裡有嚴格的用餐時間要求,20分鐘吃不完就趕人。

但這只能算是日料店中的極特殊情況。我們前文提到過,高級日料店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宴請客戶,在宴請客戶的商務晚餐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幾乎沒有任何廚師會強制客人趕緊吃掉上桌的飯菜。即使是小野二郎這樣有脾氣的料理人,也只是希望客人能在最美味的時候品嘗料理而已。遇到客人確實有聊天的必要時,他也不會逼著客人"就範"的。

 

因為廚師們都明白,比起「一分鐘內必須吃掉我做的料理」,讓客人達到他們來用餐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柒本味"規矩"五

沒有菜單,只接受預訂

大廚做什麼都要吃完

 

沒有菜單,只接受預訂這兩點其實並沒什麼,但強行要求客人必須吃,還要吃完就很奇怪了。柒本味的視頻中提到,「我最看重的一點,是客人吃完飯之後盤子是空的。」大眾點評上也有客人寫道,「廚師竟然逼我們把吃不掉的壽司吃下去……」。

 

不好意思,日料店的大師傅,一般可沒有這種傲慢。

 

通常在訂位的時候,店家會仔細詢問客人是否有忌口、過敏,並為這樣的客人單獨準備特殊的菜單。

即使訂位者沒有確認好,客人到店後才臨時告知自己某樣東西不能吃,廚師也會立刻撤掉已經上來的菜餚,用現有食材立刻為這位顧客做一道新的料理來代替,毫無怨言。

如果有對魚生過敏的客人,主菜會換成牛肉等其他同等級的料理

能夠隨機應變,用自己的技藝讓客人把菜餚吃光,而不是逼迫,這才是作為高級料理人的專業素質。

 

規矩六&七

每頓用餐不超過十個人

老客帶新客,不接受陌生客人

規矩六的人數僅與店面大小有關。高級日料店往往因為廚師的人數限制或者經營者的理念而保持著少人數制。但是像黑木這樣有一定規模的餐廳,也會有較大店鋪,分為包房和吧檯兩部分。

規矩七也是一些日本料理店的「高級」所在。但柒本味的老闆可能不知道,很多日料店雖然表面上聲稱只能老客帶新客,但實際上只是預訂優先級別不一樣。餐廳會給老客人預留一些座位,新客人要預訂也不是不可以,要等久一些罷了。

而且,大多數日料店並不是不接受新客人,而是不做公開宣傳,新客人很少知道罷了。一個電話打過去,卻被拒絕說「只有老客人帶著才能預訂我們店」,也很難想像吧。

對標"壽司之神"的柒本味,為什麼會失敗?

正是因為重視形式大於手藝,忽視了做餐廳、做廚師最基本的東西。

 

比如很多人都吐槽宣傳視頻中直接把大量醬油倒在米飯上的料理方式。了解日料的人都懂得,讓醬油把米飯泡散,是吃壽司的大忌。

正宗的壽司,都是用小刷子輕輕刷一層醬油在魚肉表面。鹹味只是點到為止,引出魚肉本身的味道即可。用小瓶子往上澆,未免太粗糙了。

壽司之神也有規矩,但他對自己的規矩,其實遠比客人嚴格。

「只要我離開這家店,就帶著手套。如果我手受傷了,在你們面前捏壽司,就是不禮貌,不好看,所以我永遠保持我的手是健康的。」

可柒本味的老闆,卻因為被拍攝到手部帶瘡做菜,而在網友間引起軒然大波。

敢情客人有規矩,廚師自己就不講規矩嗎?

事實證明,這不講規矩的膽子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

最終,南京方面的監管局發現柒本味居然連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都沒有,於是責令其關店,結束了這場鬧劇。至此,柒本味一共只「火」了24小時。

 

 

高級日料的「規矩」,守的應當是料理人的職業操守,忠於的是自己的味道。客人的需求和對料理的滿意度往往是高於這些規矩的。仗著「規矩」二字對客人耍任性、玩傲慢,只是華而不實、譁眾取寵罷了。

 

網絡上有一句話說,沒有公主的命,卻得了公主的病。這同樣可以送給柒本味們:沒學到大廚的手藝,卻只學到了大廚的臭脾氣。

 

實在要不得,要不得啊。

————  E n d ————

真正的壽司之神是什麼樣的?

看看中外餐飲課堂以前的文章↓

為了儘可能的為大家提供更多幫助,我們組建了「餐飲經驗交流群」,群裡有眾多餐飲老闆。

我們會定期在群裡發送餐飲乾貨、行業資訊,大家一起交流開店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客服小餐」的微信獲取群二維碼

如果您在餐飲店經營中遇到苦惱

歡迎在群裡留言,我們將會為您解答~

智掌柜攜手益劃聯合出品

相關焦點

  • 網紅店「柒本味」的興衰史
    這家日料店叫做「柒本味」,由於二更視頻的一個視頻在網紅餐廳圈一炮而紅。——而這樣的一家店收費幾何呢?畢竟是網紅店,價格自然也要對得起它的名氣。據悉,南京鼓樓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突擊檢查中發現,柒本味無法提供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便立即被查封。
  • 柒本味事件持續發酵,成也網紅,敗也網紅
    南京網紅餐廳柒本味在因違規操作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出罰單後,再被曝出涉嫌無證經營,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已經約談了柒本味的負責人並關停了餐廳。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柒本味因為「不接生客、不打包、不能聊天」等「有規矩」的營銷措施讓這家餐廳迅速成為當地的網紅餐廳,但在今年4月有視頻曝出這家「有規矩」的餐廳操作人員手上帶傷卻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仍然繼續製作壽司等產品將這個網紅餐廳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 柒本味24小時的滅亡能否為餐飲行業敲響警鐘?
    24小時內,南京日料店柒本味用營銷殺死了自己。視頻中,身兼老闆、主廚兩個職位的段磊說,雖然只有 10 個餐位,但也要做一家有規矩的店,「柒本味」就是要追尋食物「本來的味道」。2012 年,「創意飯糰店」柒本味開業。最初,這家店客單價不高,一份三文魚卷售價16元。2016 年,柒本味被江蘇公共新聞頻道報導時,定位已經變為了《「高冷」老闆的創意飯糰店》。
  • 「自殺」的柒本味或面臨巨額罰款,你看到了滑稽還是自己?
    被自己的宣傳視頻絕殺確實滑稽,但餐飲老闆們不能只看熱鬧,這個老闆犯的幾個錯,你也可能遇到。 我們簡單回顧一下柒本味是怎麼作死的。 5月2日20:09,微博擁有近900萬粉絲的二更視頻,發布了一則「匠人風格」壽司店故事。
  • 貽笑大方柒本味!看看真正的日本高級料理職人怎麼製作料理吧!
    在微博擁有近900萬粉絲的「二更視頻」在2日晩上約8時發表一段題為〈匠人風格壽司店故事〉的影片介紹「柒本味」。
  • 柒本味|為什麼清醒的人,他們不出聲?
    營銷無處不在,它在娛樂圈,它在生活圈,它甚至侵佔你的工作,霸佔你的私生活。它慢慢全方位影響你的生活態度,用絕對的資本力量壓倒你,讓你敢怒不敢言。「柒本味」的路線原本是「高端、品質與特立獨行」,卻在一系列裝逼失敗後,將原先豎起來的品牌形象變成了毀掉自己的那把利刃。同樣的案例在前的,有翟天臨的「學術咖」人設,吳秀波的「優質大叔」。
  • 「淡」不是無味,而是食物天然的本味 神田的《真味》
    今年,反應神田廚藝境界的書《真味》在中國出版了。神田認為日本料理的奢華是對「淡」的追求。這其實也是中國自古飲食文化中雅文化的部分所追求和倡導的。《菜根譚》有云:「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這裡講的「淡」不是無味,而是食物天然的本味。這句話對神田的廚師生涯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他寫到:「『真味只是淡』這句話,就像一記緩緩生效的重拳。
  • 《柒個我》爛成這樣,都怪張一山沒「瘋」到位?
    「噢,我的老夥計,你這樣演戲簡直太糟糕了。」 可即便如此,張一山依然是整個劇組最用心在工作的人。而《柒個我》顯然就像一個「殘次品」,你說它一樣吧,好像是一樣的。 無論是劇情、服化道,還是分鏡、臺詞,乃至表演方式,《柒個我》全組都在朝著「複製粘貼」努力。
  • 不是世道變了規矩沒變,而是規矩變了,豪傑未變
    彭輝,一個活在老炮兒心中戰神式人物,一個京城痞子玩家和大院子弟本隸屬不同的階層、不同的陣營,屬於水火不容的兩類人。然而,在作者徐皓峰的筆下,他們相遇了,發生了兩個陣營的交融。 寂寞的青春總是會尋找機會綻放,無聊的人生,也總要找個事情打發時間。同樣寂寞的青春,公主阮辛基對玩主彭輝有了興趣。
  • 國小學規矩多,文明友善的孩子真不是慣出來的
    但是有機會大家都出去走走看看,走的多了,就會找到最適合、最喜歡的那片風景。回到我們養育孩子上來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教育和教養,沒什麼不好。有方法的教育,總比蒙著來強。小秧剛到美國一周,就順利入學了。這倒不是我倆效率過人,格外能幹,只是因孩子入學的手續非常簡單。一不查父母籤證是否合法,二不需要任何地方開介紹信。你唯一需要證明的就是你確實居住在這個學區。我們提供的是與房東的租約。
  • 《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正統的悲歌
    在行文中,作者常常有意無意地強調劉玄德的皇叔身份,開頭桃園結義時,作者便借劉備自己的臺詞和背景補敘直截了當地點出劉備「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份;以致於在討伐董卓時,盟主袁紹破天荒給當時只是公孫瓚門客的劉備賜座,理由便是「我敬你是帝室之後」;董承奉衣帶詔組建反曹聯盟,操作之一便是檢點宗族家譜,所謂《鴛行鷺序簿》者——不消說,自然是想到了時在曹操處掛職豫州牧的劉備。
  • 拾柒:一個把你的故事寫成書的APP
    01.拾起時光,見證記憶「希望你拾起時光,整理細碎,遇見更好的自己」。這樣的創意來自於一位文藝女青年,當時的她很想送自己愛的人一本記錄過往的書,卻被排版的問題所困擾。這也帶給了她創造拾柒的靈感。拾柒是一款多平臺的私人記錄整理工具,不僅有很方便的記錄功能,還可以幫助你排版並且印製成冊。
  • 這樣的五分西裝褲,版型舒適港味十足,讓你在線養成教科書級搭配
    西裝褲在任何時候都具有其獨特的魅力所在,直筒休閒,港味十足,版型也屬於寬鬆舒適型卻一點兒也不顯慵懶,職場穿搭,正式場合也不失為不錯的搭配單品。西服褲一看就是比較顯瘦的褲型,面料的選取相比於一般的褲裝更為上層,垂性很好,十分筆挺,為穿著者本身樹立了威嚴形象,一下子將氣質提升了不少,真可謂是可御可鹽,做工版型都很講究,不容易起皺。
  • 吃壽司的時候有什麼規矩?
    說到日本,想必大家都能想到壽司,大家都知道壽司是日本的一種傳統美食,很多喜歡吃壽司的朋友也會在家裡嘗試做壽司,其實壽司的做法並不難,大輝醬沒事的時候也會在家裡做壽司吃,但是吃壽司我就沒有那麼注重了,放點沙拉就拿著吃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日本吃壽司蘸什麼也是很重要的,吃壽司的時候也有很多的規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伍六七:阿柒曾經眼睜睜看著一個女人被殺害,這幕發生了兩次!
    殺手伍六七中,過去的阿柒是暗影刺客的頭號,天下第一刺客,他已經完成了無數次任務,殺死了無數人。天生麗質的阿柒,很遵守刺客的規矩,不做任務外的事,也從不幹涉任務外的事。於是,阿柒曾經看著一個女人被殺,卻無動於衷,這在後來成了他的夢魘,這場戲又上演了兩次!
  • 看懂電影《師父》,你就看懂了中國人的「規矩」
    兩個選擇都很艱難,因為中國武術的傳承也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師父一生只教兩個徒弟真本領,普通弟子難獲真傳,這叫「留一手」,避免教會了徒弟,餓死師父。這也是中國武術敗落的最大禍根,誰都知道這樣不好,但這就是「規矩」。於是陳識選擇了第二條路,他寧願先浪費數年時間教個徒弟出來。陳識是懂規矩的,即使他自信憑自己的功夫能打遍全天津的武行,但他知道自己也不能這樣做。
  • 看懂電影《師父》,你就看懂了中國人的「規矩」
    兩個選擇都很艱難,因為中國武術的傳承也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師父一生只教兩個徒弟真本領,普通弟子難獲真傳,這叫「留一手」,避免教會了徒弟,餓死師父。這也是中國武術敗落的最大禍根,誰都知道這樣不好,但這就是「規矩」。於是陳識選擇了第二條路,他寧願先浪費數年時間教個徒弟出來。陳識是懂規矩的,即使他自信憑自己的功夫能打遍全天津的武行,但他知道自己也不能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