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麗江玉龍雪山景區內哪一個酒店,遊客進酒店還要進山證?
玉龍雪山位於雲南省麗江市,是北半球最接近赤道並終年積雪的山脈,也是我國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幾乎每一位來到麗江旅遊的遊客都想要到玉龍雪山來打卡,感受這舉世聞名的絕美風景。很多遊客到玉龍雪山來遊覽,通常都是跟著旅行團匆匆而過。可實際上,如果想要深入感受和體驗玉龍雪山的魅力,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在景區內住一晚,而金茂璞修雪山酒店就是你獨一無二的選擇。為什麼說金茂璞修雪山酒店是獨一無二的選擇呢?主要是它作為麗江玉龍雪山景區內唯一的奢華酒店,如果你想要入住的話,還必須提前辦理「進山證」才行,也是很特別的一種體驗了。難怪好多遊客來住過金茂璞修雪山酒店之後,都紛紛稱讚這裡是麗江乃至整個雲南「最美」的酒店之一。如果雪山是天堂的話,住在這家酒店裡,就是如同天堂般的生活了吧?金茂璞修雪山酒店裝修風格非常獨特,在這個酒店居住,還能看到雪山美麗的景色,酒店內還有健身的地方。麗江玉龍雪山景區內的金茂璞修雪山酒店,遊客進酒店還要進山證,也是玉龍雪山區內唯一的奢華酒店。這個酒店就是金茂璞修雪山酒店,進酒店需要進山證,價格也不便宜。
2、辰頤物語:雲南綠皮冰糖橙.吃起來冰爽清甜.被稱為橙中珍品
當然是柑橘類水果啦!10月的桂花香吹過我國西南部的時候,辰頤物語帶來雲南元江的冰糖橙,搶先一步成熟了。切開一顆綠橙,果肉金黃,恍若被陽光親吻過。是黃橙橙、金燦燦的表皮,第一反應是「沒有熟」、「一定很酸」。其實不是這樣的啦,辰頤物語綠色的冰糖橙也是很甜的哦!清甜的滋味,無愧於它頭頂的「冰糖」之名。一顆好橙的生長過程可是沒有那麼簡單。雲南冰糖橙,辰頤物語挑選產自海拔800米左右的高地之上,這裡遠離汙染,環境清新自然。雲南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型,日溫差大、乾濕季節分明的氣候。非常適冰糖橙的生長。積累了足夠的糖分和水分,愈發水潤清甜,可媲美比相距200多公裡的褚橙!好吃的辰頤物語冰糖橙不僅僅是源於大自然的饋贈,也來自於勤勞樸實的果農悉心培育。山區露天種植的橙子,生長周期更長,口感也更甜更健康!這橙子綠油油的外皮,看著酸,吃起來卻冰爽清甜,被稱為「橙中珍品」,擠一下還能爆汁,正是秋日補水補維C的好滋味!幾乎吃不到渣,的確是解渴佳果。翠綠的果皮透出冰糖橙想要傳達的青春氣息!富含維生素C、多量糖分、有機酸、礦物質等。
3、能住進七彩城堡的親子旅行地,在雲南哪個地方?
還是昆明,大理,麗江嗎?如果讓你帶著孩子找一個適合親子旅行的雲南旅行地,你又會選擇哪裡呢?這個地方就是距離昆明六十多公裡的撫仙湖,這裡雖然沒有洱海、滇池那麼大的名氣,但是這裡的景色卻一點兒也不輸給它們。據說在撫仙湖的水下還藏著一個史前的古城,更是給這片湖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其中就有一座外型非常像七彩城堡的「海豚灣酒店」,絕對會讓孩子們眼前一亮,來了就不想離開了。海豚灣酒店絕對是為親子旅行量身打造的好去處。酒店大堂還有一個超大的水族箱,裡面有著鯊魚、魔鬼魚等等二十多種海洋魚類,拍照打卡的好地方。每天還有不定時的美人魚表演,絕對會引起圍觀的轟動表演。距離酒店約五分鐘路程的地方有一個海豚之家,裡面有著三十多頭海豚,有些品種還真的是第一次見。能住進七彩城堡的親子旅行地在雲南距離昆明六十多公裡的撫仙湖,這裡有一座外形非常像七彩城堡的海豚灣酒店,酒店裡面是各種卡通的人物,孩子們住進去就像走進童話世界。七彩城堡在撫仙湖畔,撫仙湖位於雲南省玉溪市的澂江縣、江川區、華寧縣三縣間。
4、雲南人口最多的縣,總人口達170多萬,曾與騰衝齊名
位於我國西南地區的雲南,素有「彩雲之南」美譽,這裡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無數人嚮往的旅遊勝地。目前,雲南省下轄14縣級市、70縣,其中第一人口大縣,總人口達170多萬,曾與騰衝齊名卻少有人知!這座低調的小城就是位於昭通市東北的鎮雄縣,名字聽得很霸氣。因為鎮雄地處於雲南省東北,位於雲貴川三省結合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鎮雄縣有「雞鳴三省」之稱。鎮雄總面積3696平方千米,有彝、苗、白、回等17個少數民族,總人口達到了171萬人。是雲南第一人口大縣,其人口規模在整個西部地區也處於靠前的位置。鎮雄歷史悠久,取「鎮守雄關」之意,自西漢武帝建元六年置南廣縣起,迄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上還與滇西的騰衝共同享有「金騰越、銀鎮雄」的美稱,並且是享有「母親河」、「美酒河」美譽的赤水河發源地。不過,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並沒有讓鎮雄成為一個經濟強縣。有人說鎮雄之所以落後,與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特別是龍鎮高速開通,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這座曾經偏僻的小城。
5、雲南過橋米線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雲南過橋米線是一道美食,它最早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最早出現在蒙自地區。相傳,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弄了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當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復蓋著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島上要過一座橋,也為紀念這位賢妻,後世就把它叫做「過橋米線」。據傳說,有一位秀才常常去滇南蒙自縣城外的一湖心小島上讀書,因此中午需要他的娘子來給他送飯。但是這位秀才非常喜愛吃米線,所以他那勤勞賢惠的妻子就常常給他做他愛吃的米線,並在中午時送去縣城外的小島上。人們紛紛效仿,但為這種米線取名字為了紀念這位秀才的賢妻,就把這種米線叫做「過橋米線」。傳說最早出現是在清朝,一位秀才的娘子給秀才送飯時無意間創作這道美食,隨著一步步的改進,最終發展成現在的樣子。雲南過橋米線最早是清朝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