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七國集團(G7)首腦峰會將於9月在美國舉行。此次會議最大的特點就是「擴容」,除7名成員國外,美國還邀請了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儘管韓國澳大利亞很快答應,但是俄羅斯卻表現平淡,因為美國沒有邀請中國。據環球時報7月5日報導,俄副外長謝爾蓋·裡亞布科夫表示,「中國不參與,無法討論當代世界的所有問題。」俄高官一句話表明心跡,希望美國邀請中國,同時打了美國一「耳光」,費盡心思舉辦的G7峰會,若中國不參與那將毫無意義。在G7峰會召開前夕給美國「潑冷水」,這無異於給美國當頭一棒。
中國到底有多重要?從本次疫情就可以看出,中國最先控制疫情,並積極開展復工,可以說在防控疫情方面,中國是各國的榜樣。在疫情令全球經濟地平線迷霧重重的時刻,中國經濟充滿活力與韌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預計2020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能夠實現正增長的,只有中國。」中國經濟在恢復的過程中也會拉動世界經濟,澳大利亞媒體稱,中國是疫情時期經濟復甦的關鍵。
據了解,除了俄羅斯這個不穩定的因素外,日韓兩國也發生矛盾。多位日美外交消息人士證實,日本政府高官近日對美國政府表示,反對美國邀請韓國參加七國集團(G7)峰會。對此,韓國總統府青瓦臺6月29日表示強烈不滿,並且批評日本政府厚顏無恥。近幾年日韓關係跌入谷底,雙方之間存在很多糾紛。日本拒絕韓國加入G7擴容是因為日本想保持G7成員國的優勢地位。
目前,唯一對G7有利的消息就是德國總理默克爾或將出席G7峰會。此前,默克爾以疫情為由,沒有立刻答應美國,結合美國制裁「北溪-2」、減少德國駐軍,外界普遍認為默克爾不會出席G7峰會。但是在7月2日,默克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既然堅定支持多邊主義,那麼自己就會身體力行,為達成這個目標發揮應有的作用。」儘管沒有給出確定的答覆,但可以看出德國的態度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