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當代華語歌壇風雲史,新舊歌手來來往往,能在瞬息萬變的樂壇站穩腳步的沒有幾人,香港著名音樂人、歌手譚詠麟卻例外。他絕對是個經典的不老傳奇,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直到現在,他那抑揚頓挫的歌聲,縱橫了歌壇四十餘載,經典之作層出不窮,如:《愛在深秋》、《講不出再見》、《朋友》等經典歌曲,都曾陪伴那一代又一代的人歷經過無盡的風雨滄桑,成為我們回顧昨日情感的深刻記憶。
今天,「影音新生活」將與大家一起走進譚詠麟的音樂世界。
在香港,演藝界的青年才俊們都會尊稱譚詠麟為「譚校長」,可見其多年來以精湛的演唱技藝及高尚的敬業品德,獲得演藝界的高度認同。
著名香港華語歌手、音樂人、演員。
生日:1950年8月23日
出生地:香港
籍貫:廣東新會
榮譽:1996年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大獎金針獎,亦是一位分別以歌手及樂隊成員身份兩次拿到「金針獎」的歌手。
從藝40多年來,譚詠麟創作的歌曲近九十餘首,他作曲的歌曲多次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十大勁歌金曲獎」、「最受歡迎男歌星」獎、香港十大中文金曲IFPI大獎、CASH音樂成就大獎,2008年擔任第八屆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同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受榮譽勳章。2014年獲得IFPI香港流行音樂文化歌手大獎,並進入十大中文金曲名人堂歌手。
譚詠麟熱衷慈善事業,1986年他發起並組建了香港明星足球隊,多年來赴世界各地舉辦慈善比賽和籌款活動。
截止2014年,譚詠麟已出版了130多張專輯,他的藝齡已橫跨了60年代至新世紀五個年代。
1950年8月23日,譚詠麟降生在香港一個退役的老球星家裡。這位老球星名叫譚江柏,在1932年奧運會時,譚江柏曾代表中國參賽。
自小,父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繼承他的衣缽,當上一名球星,在體育場上能得到萬眾的喝彩。事實上,老人家的希望實現了一半:他的兒子的確在體育場上得到過萬眾喝彩的場面,儘管他的兒子是以一名歌星的身份。
要說譚詠麟的歌唱生涯,就不能忽略溫拿樂隊。
1969年,譚詠麟與陳友、彭健新、葉智強、陳百祥、陳百燊等組織了一支樂隊。1970年,樂隊參加音樂比賽失敗,出到門口撿到一張名字為Loosers樂隊的報名表,遂又以該表參加比賽,隨即得到冠軍獎,於是樂隊就沿用Loosers名稱,並參加了無線電視一個音樂節目「Star Show」的演出。然而,就在Loosers樂隊的前途一片曙光的時候,陳百祥、陳百燊兄弟因故離開了樂隊,譚詠麟也不得不去新加坡讀大學,失去了兩個主唱,Loosers只好宣布解散。
1973年,梁柏濤將Loosers樂隊重組,改名Wynners,譚詠麟亦剛從新加坡返港後,溫拿樂隊的演藝之路正式開始。 1970年代,譚詠麟與鍾鎮濤、彭健新、陳友、葉智強組成溫拿樂隊,並與鍾鎮濤一起擔任溫拿的主音歌手,在當年的樂隊熱潮中紅極一時。
1978年,溫拿樂隊解散,各成員獨立發展。但他們留下了相約五年一聚的諾言,並一直踐行著這個諾言。這使得溫拿樂隊後來還有了《千載不變》、《小島夢》、《自然關係》、《33轉》、《樂壇風雲》等優秀的專輯與歌曲,流傳至今。
在譚詠麟早期作品中最成功的莫過於1981年推出的第三張粵語專輯——《忘不了您》。這張專輯是譚詠麟的分水嶺,無論是從聲音還是唱歌技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已經隱隱可以聽到以後天皇巨星的影子。
專輯中改編日語歌曲的同名主打歌曲《忘不了您》普遍被認為是譚詠麟的第一首經典作品。這張專輯深受歡迎,取得了四白金的優異成績,還為譚詠麟贏得了多項的榮譽,被評為1981年最佳唱片獎。
這張專輯不僅奠定了譚詠麟香港樂壇一線歌手的地位,亦在1999年入選了寶麗金20世紀20張最佳專輯。從這張專輯開始,譚詠麟尋到了自我的定位,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譚氏情歌」。
1982年4月,譚詠麟推出了專輯《愛人·女神》,取得了三白金銷量。《愛人·女神》紅極一時,傳唱大街小巷。
前四張專輯的成功為譚詠麟在香港歌壇打下了很好的人氣,而出色的銷量和長足的唱功也引起了唱片公司的重視。
1983年4月,譚詠麟推出了《春...遲來的春天》專輯,取得五白金銷量,可以說是譚詠麟第一張「精選集」式的專輯,每首歌都有作為主打的潛力。唱片公司力推的同名主打歌曲《遲來的春天》更包攬了當年無線電臺十大勁歌金曲、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和商業電臺金曲獎,也預示著譚詠麟音樂上的真正春天已經來臨。
1984年,譚詠麟推出《霧之戀》和《愛的根源》兩張專輯,使譚詠麟在該年度的樂壇頒獎禮上獲得多個大獎。每一季度的季選上,他都至少有兩首歌入圍,而在1984年度無線十大勁歌的季選歌曲40首中他一人獨佔10首。
同年,譚詠麟首次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6場個人演唱會,打破歌手在香港體育館初次開演唱會的場數紀錄。
《愛的根源》、《愛在深秋》獲得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以及IFPI大獎,《愛的根源》、《幻影》、《愛在深秋》獲得十大勁歌金曲。譚詠麟憑《愛在深秋》還獲得了金曲金獎以及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1985年農曆新年期間推出的《愛情陷阱》與《霧之戀》、《愛的根源》這三張以浪漫情歌為主要風格的唱片,開創香港樂壇的全新風格,故被稱為「愛情三部曲」,真正使譚詠麟走到事業的顛峰。
與此同時,譚詠麟在1985年暑期舉行20場「超白金演唱會」,打破場數紀錄。而年終推出《暴風女神Lorelei》專輯,同名主打歌《暴風女神》成為譚詠麟的又一首經典勁歌。另一首主打歌曲《朋友》不但是香港樂壇的經典名曲,更是譚詠麟經典歌曲中流傳最廣的一首歌曲。
1985年是譚詠麟輝煌的一年,各大頒獎禮的儀式上,他總是除了司儀以外上臺下臺最多的一個人。
1986年推出《第一滴淚》,主打歌曲《無言感激》是譚詠麟自傳體式的作品,表達了對歌迷的感激之情。
1987年度,譚詠麟推出了《牆上的肖像》和《再見吧浪漫》兩張水平甚高的唱片,亦是不少樂迷心頭的最愛。兩張專輯以平舒的悽情慢歌為主,格調自始至終非常統一。
在這一年,譚詠麟展現了他不俗的創作功力,全年共作了十多首作品。在《再見吧浪漫》專輯中,譚詠麟一人就貢獻了五首作品。
同年年底,譚詠麟的《Don't Say Goodbye》、《知心當玩偶》、《無邊的思憶》分別入選87年度十大勁歌金曲並連續第四年蟬聯最受歡迎男歌星。此時,譚詠麟在奪取全年總銷量冠軍大獎以及IFPI大獎後宣布不再接受任何具競爭性質的音樂獎項。
譚詠麟繼續著自己心愛的歌唱事業。 1988年的《迷惑》專輯銷量超過七白金並獲得了CASH金唱片87-88年最高銷量唱片;而《擁抱》專輯更是獲得了1988年度IFPI唱片銷量冠軍大碟。當中的《半夢半醒》和《水中花》成為流行經典。
在此時,譚詠麟亦正式進軍國語歌曲市場,推出《半夢半醒之間》和《心手相連》兩張國語唱片。1989年的《情義倆心知》、《你知我知》分別入選1989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只是尊重譚詠麟的意願,不再頒獎。不過,同年分為三部曲的《彩色/濃情/再續浪漫演唱會》就以總場數38場再次打破紀錄,再者更以《愛念》一曲出戰第40回NHK紅白歌合戰,為他在八十年代的事業劃上完美的句號。
1980年至1989年,譚詠麟共獲得28首「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曲目、11首「十大中文金曲」、12首「十大勁歌金曲」、三張全年銷量冠軍唱片、連續四屆「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獎,是80年代香港樂壇獲獎數量最多的歌手。
2003年,譚詠麟推出EP《不一樣的譚詠麟-首部曲》大獲好評,被樂迷評為他在千禧年代質素最高的唱片之一。
2003年新年,譚詠麟夥拍李克勤演出《左麟右李演唱會》,大受歡迎,在香港掀起了「左麟右李」熱潮。在中國大陸、澳門、東南亞及美加作過百場巡迴演出。
2004年,譚詠麟重新發展內地市場,推出粵、國語合輯《天·地》。2005年正值譚詠麟入行30周年,舉行了《歌者戀歌濃情30年演唱會》,並且配合該演唱會推出了《星光大道》一碟。
到了2009年,已4年未有全新粵語唱片的譚詠麟,於年中終於推出了《Mr. Tam 再度感動》這張以樂隊音樂為主要風格的唱片,銷量達四萬張。
2012年6月,譚詠麟聯同杜麗莎推出Hi-Fi發燒唱片《Time After Time》,並舉行9場《Time After Time演唱會》。2013年9月18日推出首張全創作大碟《708090後》。
截至2013年,譚詠麟已推出115張個人唱片,所演繹的歌曲過千首,唱片總銷量於2001年已超過2000萬張。此外,譚詠麟以總場數276場(其中個人演唱會189場)保持著香港本地演唱會的場數紀錄,因此被稱為「演唱會之子」。
2014年,正是譚詠麟踏入樂壇四十周年。他被宣布成為十大中文金曲第一位名人堂成員。
結語:「年年廿五歲」,譚校長總是樂呵呵地說,在他於1993年下半年推出了個人專輯《笑看人生》的封面就能看出:頭頂的天空給人一種風雲突變的感覺,但譚詠麟神態若閒,目光斜睨嘴角帶著微笑,仿佛在看著瞬息萬變的人世滄桑。
這表現了譚詠麟的那種永遠積極樂觀的心態,或許也正因如此,他才自始至終沒有被多變的娛樂浪潮淹沒,並成為樂壇的常青樹,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歡樂的音樂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