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時間4月24日16時,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超273萬,其中,死亡病例數超19萬。
製圖:賽先生(數據來源:Worldometer)
"
截至4月24日,全球已經有19.1萬人因新冠肺炎去世,這其中不乏對科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他們中有史丹福大學的前校長;有研究蝙蝠的科學家;有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的導師,有「當代最有趣的數學家」,甚至,扛過了1918年大流感,做過戰俘,被熱帶昆蟲叮咬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的全世界服務年限最長的醫生,也倒在了這次的新冠疫情中……
今天我們特意收集和記錄了部分因新冠疫情去世的國外科學家們,哀悼並緬懷那些閃耀過的群星。
"
撰文| 鄧麗穎
責編| 李珊珊
2020年4月21日
唐納德·甘迺迪
(Donald Kennedy,史丹福大學第八任校長、前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科學》(Science)雜誌前主編,
因新冠肺肺炎引起的併發症去世,享年88歲。)
甘迺迪早年的研究主要包括小龍蝦神經到動作的模式,他證明了神經細胞之間的一些連接原理,他的研究表明,某些單個神經元可以產生複雜的,固定的運動行為模式。但甘迺迪更為人所熟知的是他作為史丹福大學校長的工作。他著有《學術責任》一書,指出:今天的大學只有具備強烈的學術責任感,才能培養學生和引領社會。惟其如此,才能無愧於大學的稱號,也才能承擔起歷史的重任。
2020年4月15日
約翰·霍頓
(John Houghton,大氣物理學家和氣候變化專家,
因新冠肺炎去世,享年88歲。)
霍頓曾是牛津大學的教授,並於1960年代後期建立了全球大氣研究計劃。他還曾擔任世界氣候研究計劃聯合科學委員會主席和英國氣象局局長等職務。1988年霍頓幫助成立了首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主編了IPCC前三份報告。《全球變暖簡報》是他的著名著作之一,內容包括IPCC的發現和氣候變化指南。
霍頓的工作使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問題受到了決策者和公眾的注意。2007年,他代表IPCC與美國前副總統兼環保主義者阿爾·戈爾(Al Gore)一起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2020年4月13日
託馬斯·昆茲
(Thomas H. Kunz,美國研究蝙蝠的生態學家。
因與新冠肺炎相關的併發症去世,享年82歲。)
昆茲因對白鼻綜合症的研究而在學界知名,這種疾病嚴重破壞了北美蝙蝠的數量。昆茲的一生專注於蝙蝠的生態學研究,著作頗豐,他撰寫或與別人合著的論文達280多篇。其著作《蝙蝠的生態和行為方法研究》被譽為蝙蝠專業研究人員、教育者和保護主義者的最佳研究資料之一。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昆茲曾對蝙蝠於生態系統的經濟價值進行了研究,發現蝙蝠的服務每年價值3540億美元,這是最早的有關蝙蝠與昆蟲和農業之間關係的詳盡研究。
昆茲於1995年幫助厄瓜多建立Tiputini生物多樣性站,以促進人類對雨林生態學的研究。
昆茲曾是美國哺乳動物專家協會的主席,他還當選為美國科學促進會的院士,並獲得了Gerrit S. Miller北美蝙蝠研究學會獎。
2020年4月11日
約翰·康威
(John Horton Conway,「生命遊戲」之父,曾被譽為「當代最有趣數學家」,
因新冠肺炎逝世,享年82歲。)
康威出生於英國,生前任職於普林斯頓大學。他有無限的好奇心,在博弈論、編碼論、幾何、數論、群論、拓撲甚至量子力學理論等多個領域都做出了貢獻。之所以被稱為「最有趣」,是因為他在娛樂數學(Recreational mathematics)領域裡做出了許多創造性成就。
康威將1969至1970的這一年稱為自己的「神奇之年」。在這一年裡他發現了康威群組(Conway group),一個存在於24維空間中的對稱數學領域的實體;發現了一種新型的數字——「超現實數字」(surreal numbers);發明了 「生命遊戲」 (the Game of Life),最美麗的計算數學模型之一。
其中最被大眾熟知的是生命遊戲——基於一系列規則來模擬生命的過程,這一概念最早於1940年被提出,但直到康威把它設計成電腦遊戲才引起公眾的重視,上世紀70年代一度成為極客的最愛,當時有大約1/4的計算機安裝了這款遊戲。
在康威發明的的諸多遊戲裡,末日規則可能是最容易被理解的。這是他設計的一種新算法,隨便給出一個日期,只需2秒心算,就能算出這一天是星期幾。
康威最喜歡的成就之一是自由意志定理,簡而言之,該定理是:如果物理學家在進行實驗時具有自由意志,那麼基本粒子也將具有自由意志。這也許可以解釋人類為什麼以及如何擁有自由意志。
康威於1992年成為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皇家學會前主席評價他為「世界上最神奇的數學家」。
2020年4月7日
米什克·卡扎良
(Mishik A. Kazaryan,俄羅斯-亞美尼亞物理學家,因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住院,後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2歲。)
卡扎良是物理學領域從事氣體雷射器和主動光學系統研究的頂尖科學家之一,他是光譜可見區中最亮的重複脈衝雷射的創造者,並建立了一種激發金屬蒸氣雷射器的新方法。他的學術著作頗豐,發表過500多篇科學論文。
因在雷射和光學系統方面的研究成果,卡扎良與團隊成員一起獲得了1980年的蘇聯國家科學技術獎。他還是亞美尼亞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2020年4月3日
阿諾德·德邁納
(Arnold L. Demain,美國微生物學家。
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享年92歲。)
在60年的研究生涯中,德邁納因在工業微生物領域裡的傑出成就而贏得了聲譽,為青黴素、頭孢菌素和β-內醯胺等抗生素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曾任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系工業微生物學教授,以及默克公司發酵微生物學部創始人和主任。他發表了500多篇論文,與他人共同編輯或合作了14本書,獲得過21項美國專利,並指導了全球數百名嶄露頭角的科學家。
德邁納在1970年代初參與了生物技術產業的創建,並擔任有史以來第一家生物技術公司Cetus Corporation的創始顧問。他獲得了許多榮譽和獎項,其中有包括來自西班牙國王和日本天皇分別授予的榮譽。2000年他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還是工業微生物學會主席以及美國微生物學會理事會理事。
2020年4月2日
威廉·弗蘭克蘭
(William Frankland,英國過敏症研究專家和免疫學家。因新冠病毒去世,享年108歲。)
弗蘭克蘭是20世紀最頂尖的過敏症醫生,是英國過敏症領域的先驅,因其開創性的臨床研究而在業界廣為人知。1954年他刊登在《柳葉刀》雜誌上的文章論述:花粉過敏者和哮喘患者若在花粉過敏季開始前注射花粉蛋白,就能大大緩解症狀。這一發現促成英國氣象局從1961年開始在天氣預報裡註明空氣中的花粉含量,幫助了許多花粉過敏者。弗蘭克蘭是使用過敏原注射液使嚴重過敏患者脫敏這一方法的早期支持者,並為花粉過敏患者研發了血清免疫療法。
自65歲退休後,弗蘭克蘭一直義務為病患診斷,並繼續在期刊撰寫文章,他是全世界服務年限最長的醫生。在他去世前一個月的3月19日,接受採訪時說:「我的長壽是靠運氣,我曾經接近死亡很多次——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三年半的日本戰俘生涯,被熱帶昆蟲咬傷後出現過敏反應,但不知何故,我克服了這些,這就是為什麼我還在這裡。」
2020年3月31日
彼得·辛克萊
(Peter J. N. Sinclair,英國經濟學家,
因新冠病毒去世,享年74歲。)
他曾是英國前首相大衛·卡梅倫的導師,卡梅倫曾稱他「是我見過的最善良的人之一,也是最聰明的人之一」。
據妻子介紹,辛克萊以志願者的身份幫助應對英國面臨的雙重危機——英國脫歐和新冠病毒,參加了全國各地的許多會議,在這期間感染了新冠病毒住院。
辛克萊曾在牛津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之後在伯明罕大學的經濟學系任教。他發表了一系列有關經濟學的著作,包括最優通貨膨脹率、中央銀行獨立性、貨幣聯盟的成本和收益,以及國際貿易政策。2000年他成為英格蘭銀行中央銀行研究中心主任,在那裡教授倫敦和海外的世界各地的中央銀行工作人員。2008年離開後,一直為英格蘭銀行及其他眾多海外中央銀行提供諮詢顧問服務。除對經濟學的學術貢獻外,辛克萊還擔任過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財政部和美國勞工部的顧問。
2020年3月30日
詹姆斯·古德裡奇
(James T. Goodrich,美國頂級神經外科醫生,
因新冠病毒去世,享年73歲。)
古德裡奇從1998年起一直擔任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的醫學教授,直到去世。他被評為「美國最佳醫生」,是美劇《良醫》的原型之一,分離連體嬰兒領域的頂級專家,以複雜而罕見的手術成功分離了多對連體雙胞胎。
古德裡奇最著名的手術是2004年和2016年分別完成的顱骨相連的雙胞胎的分離,這樣的雙胞胎共享腦組織,除非在2歲之前分離,不然面臨很高的死亡風險。全世界類似的成功案例有59例,古德裡奇完成了7例。
2020年3月28日
威廉姆·赫爾姆賴希
(William Helmreich,紐約城市大學社會學教授,因新冠感染在家中去世,享年73歲。)
赫爾姆賴希的研究包括種族關係、宗教、移民、風險行為、城市社會學等。他的另一重要身份是作家,作為社會學教授和猶太學者,出版了18本書,其中影響很深遠的一本是《反對所有的可能性: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在美國創造的成功生活》,這是一項數據驅動的研究,著重於倖存者的適應能力和成就,否定了大眾對倖存者形成的固化創傷形象。
紐約城市大學校長在發表於學校官網的訃聞中寫道:「赫爾姆賴希教授很喜歡與人攀談。這是他的學術方法也是他的行為準則:找個人,跟他們聊天,記住他們說的話。他善於交際,為人樂觀,對周圍人的生活充滿好奇。」
賽先生
啟蒙·探索·創造
如果你擁有一顆好奇心
如果你渴求知識
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歡迎關注我們
投稿、授權等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