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者》(2020),好片值66分。好久沒推薦電影了,因為影院關門,我最近也是沒有看什麼新片。宋智孝的《侵入者》一出來,蘇莫既沒查評分,也沒看劇情,就把這部電影看完了。雖然電影評分一般,但我還是有驚喜到。尤其前半段,沒什麼可怕血腥的畫面,就把驚悚懸疑的氛圍立住了。結尾有點洩氣,不過都多久沒有新電影了,這個時候還有挑挑揀揀的資格麼?
失散多年的「妹妹」男主書振因為小時候在遊樂場沒有看緊妹妹宥珍,致使她走失,成為全家人心中的難以彌補的傷口。成年後的書振娶妻生女,卻因為工作繁忙經常忽略他們的感受。不久前妻子在車禍中喪生,肇事司機逃逸,書振從此陷入自責,即使看心理醫生也不能讓他直面過往,甚至需要服用抗抑鬱藥物才能正常的生活。這時候,失散多年的「妹妹」宥珍突然出現在他們的生活裡。即使是在電影裡,這樣的情節也太湊巧了點。哥哥書振從一開始就對宥珍抱著懷疑的態度,儘管DNA檢測報告顯示,這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父母自然是喜出望外,何況宥珍乖巧溫柔,很快的融入了這個家庭。她不但給行動不便的母親找來護工,還對書振的女兒很感興趣。慢慢的,他發現家人的行為越來越異常,他這個服用抗抑鬱藥物的病人反而成了家庭裡唯一正常的人。這一切到底是宥珍的謊言,還是書振服用藥物產生的臆想?劇情就在這種周圍人的不信任和書振的自我懷疑中螺旋攀升。
我們都聽過「恐怖谷」理論,其實《侵入者》前半部分驚悚的點也可以這麼來解釋。「妹妹」宥珍看起來十分完美,但就是在許多細節裡,有那麼一點點的異樣。這些異樣在旁觀者看來就特別的扎眼,也特別的可怕。演員的表演成了電影成敗的關鍵,尤其宋智孝,看不到半點真人秀裡影子,不說教科書級表演吧,肯定也是優秀的。要說前半部分的毛病,其實是情節進展得太慢了。雖然較量一輪接一輪,但反反覆覆都是圍繞宥珍是否撒謊展開,至於她為什麼說謊,侵入他們家庭的目的是什麼,這些關鍵的劇情點始終沒什麼發展。當然這麼編排我能理解,因為畢竟謎底太簡單,前邊哪怕是稍微給出一點提示,懸念就可能被觀眾全盤想通。
半部好電影謎底分量不夠,謎面再怎麼忽悠也是沒用的。所以《侵入者》的爛尾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三分之二處,懸念一出,電影就沒有任何張力了。一系列事件的發生隨機又沒有章法,看著特別混亂。然後書振平時還精神不振的樣子,這會兒卻戰鬥力驚人,主角光環閃閃放光。結局更不用說,結束的太隨意了些,可能新手女導演宋元平到了這裡也不知道怎麼編圓了。《侵入者》現在這個評分,結尾要背很大的鍋啊。至於最後的真相,畢竟這是一部懸疑片,蘇莫就不做過多劇透了。現在片荒,遇到了不錯的苗子就要好好珍惜,鬼知道下部像樣的新片何時能到來。半部好電影也是好電影,心理驚悚片不靠視覺奇觀博眼球,只好讓片中表現的事物離觀眾很近,從而產生共鳴。
哥哥書振一直忙於工作的形象,就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他疏忽了家人的感受,把得到的愛當做理所應當。只有失去了愛人,他才意識到曾經努力的工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還有家庭作為避風港,是人們最私密的地方。蘇莫就特別在意「家」這個空間,會把這裡弄得往死裡舒服。可是當一個個陌生人闖入這個安全距離,其實會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和不安感的。再說一下片中涉及的邪教組織。疫情剛在韓國爆發時,就是因為邪教聚會,很多人又一次意識到作為發達國家的韓國竟然邪教遍地,更不要提樸槿惠閨蜜和「世越號」船難的各種陰謀論了。反正這個話題在韓國就是一筆糊塗帳,這個國家看上去對自己挺狠,什麼都敢拍成電影批判,可真正要緊的東西都像被封進了黑箱一樣沒人能看得透。
電影沒有詳細的展示他們的組織如何運作,可能也沒必要交代,因為韓國觀眾對這再熟悉不過,僅是那幾個教眾痛哭流涕的鏡頭就夠讓人毛骨悚然了。人的內心真的是既脆弱又執拗的存在,脆弱的很容易相信一件事,執拗的是調動一切力量去維護自己的這份信仰。從某種角度來說,一些粉絲群體的特質就跟邪教有點像,所以千萬別覺得這東西離我們遙遠。
供需不平衡則要放下矜持
市場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已經小半年沒有像樣的影片上線了,今年的全球票房冠軍到現在為止竟還是年初威爾史密斯的那部《絕地戰警3》。蘇莫也變得不那麼挑食,不是說最好的廚師就是飢餓麼,好久沒有大餐,那麼小菜就是時候擺上檯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