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小成本的國產電影,以豆瓣8.6的高分,悄悄逆襲成今年電影史上的最大黑馬。
這部電影排片不多,然而但凡去看過的人,都忍不住在朋友圈自發為其宣傳,並給出極高的評價:「年度最好的國產片」、「升級成為最愛的電影」、「對胃口」…
它就是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的——
《相愛相親》
電影通過一樁「遷墳」糾葛,牽扯出祖孫三代、三個時代、三個女人的愛情故事,來闡述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想搞懂的問題:什麼是相愛。正如電影的英文名Love Education。張艾嘉說,中英文兩版片名的含義其實是一樣的。「本來是相親相愛,後來改成相愛相親,我想用相愛相親,因為愛是原有的,我們本能都有。有了愛以後,你才慢慢知道你要體諒別人,包容別人,關心別人,這是一種教育。」
有觀眾看完後放話:張艾嘉不但是中國最被低估的導演,很可能也是在世的最好的中國導演。
知乎有人提問:如何評價張艾嘉?
有說她美麗,知性,有才,通透……各種各樣的回答,說她是文藝女青年,文藝女中年,文藝女老年。
諸多回答中,名列前茅的一個是:評價張姐太難了,因為你無法找到合適的詞句組織起來去描述這樣一個女人的大半生,別評價了,欣賞吧。
出身名門,長得又美,年輕時的張艾嘉,活得十分飛揚。少女時代,她去紐約留學,1967年,正好碰上嬉皮士的「愛之夏」,那是美國最熱鬧的年代,各種運動風起雲湧。張艾嘉玩瘋了,穿著女同學都不敢穿的超短裙,和「鬼佬」交朋友,談戀愛,光著大腳丫子去馬路上散步,去中央公園遊行,成了學校的風雲人物。
因為「交太多男朋友,媽媽太擔心了」,張艾嘉被勒令回家。回是回來了,卻不顧父母反對,又一頭扎進演藝圈,想唱歌,想拍戲。
一個無懼無畏的少女,靠著三分靈氣,七分拼勁,竟然真的混得風生水起。出道不過四年,借《碧雲天》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女配。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七次金馬獎影后提名,兩屆金馬獎影后,兩次金像獎影后。
1981年,張艾嘉成為金馬影后,她決定自己當導演,開始自己作為電影人的創作生涯。
《夢醒時分》《新同居時代》《少女小漁》《今天不回家》《心動》《203040》都是歷久彌新的女性電影;自導自演的《最愛》獲得金馬獎九項提名。
作為歌手,她唱的知名曲目《愛的代價》《童年》等,至今仍被傳唱。她的才華,伴隨著歌聲傳了半個世紀。
相比舞臺上的成功與受到的矚目,張艾嘉的情感生活,也一度是媒體的焦點。羅大佑、李宗盛、楊德昌…似乎提到張艾嘉你就會想到她曾經的愛與情,相比現在家庭的穩定,其實少有人知道,張艾嘉曾經歷過兩次婚姻。
25歲的時候,張艾嘉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嫁給了比她大16歲的劉幼林。後來張艾嘉說:「心沒定,還沒準備好,心裡還有很多想做的事,自己沒了解好自己,連累了人家。」
對於那時候的她來說,想愛誰就去愛誰,想結婚就去結婚。
年輕的女孩被男孩吸引,要麼為外貌,要麼為才華。張艾嘉說,自己年輕的時候特別喜歡有才華的人。「會音樂的人,只要往鋼琴前面一坐,或者拿把吉他,我就暈倒了你知道嗎?」後來張艾嘉遇到了許多有才華的男人,與那些帶給她成長的才子們頻頻爆出緋聞,如羅大佑、楊德昌、李宗盛等。
她從不隱瞞與羅大佑的相戀,一直說羅大佑很有才。於張艾嘉來說,愛情無關風花雪月,只是很單純的情感——與志同道合的人聊得來,處得來,呆在一起就很快樂。
「可是慢慢你就會發覺其實有才華的男人,多數是比較自我的。你會慢慢知道跟他們相處,做朋友很棒,如果做親密愛人的話,我就會很辛苦。如果說是將來做夫婦的話,那可能就是你就要放棄。」
她在聚會上認識了現任丈夫王靖雄,一段苦戀,37歲未婚產下兒子奧斯卡。91年王靖雄正式娶了張艾嘉,兩人終成眷屬。歷盡大半輩子後的她,依然相信愛,這是一個十分酷的女人。
李宗盛演唱會的時候,羅大佑和張艾嘉作為嘉賓,與李宗盛一起演唱了《愛的箴言》。臺上,張艾嘉變身鄰家女孩頑皮地問了句「你有沒有愛過我」。最後還說:「我老公也很想知道,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頭髮花白的李宗盛,像個少年一樣低下頭,流露出少見的羞赧。
後來上《魯豫有約》,張艾嘉說:「製作人需要去愛自己的歌手,這是他(李宗盛)的習慣,在他寫歌的時候,他一定要把那個對象是完全的擁在懷裡的那種感覺,然後要去懂得她的一切,去關懷她的生活,關懷她的心境,這是都是他要做到的。所以我們在那段時間好像變得很親密,可是那個親密真的就是屬於朋友的親密。但我其實不是李宗盛喜歡的類型。」一個是要活得怎樣通透,才能如此理性又輕鬆地調侃自己過去的經歷呢?這可比等著別人八卦帶勁多了。
張艾嘉是一個懂情的人,但她的電影裡沒有刻意的煽情,沒有突兀的感情,一切娓娓道來,恰到好處。無論是《20 30 40》、《念念》還是最新的《相愛相親》,她都能從很普通的題材、很簡單的敘事裡拍出驚喜和靈動。
生活中的張艾嘉,也深諳夫妻的相處之道。對於做妻子,她給自己打95分。
她曾在接受魯豫採訪時說,人生中不止是愛情,愛其實可以包含太多東西了,那只有在你因為愛而付出的時候,你會是快樂的也會是幸福的。
經歷過許多感情風波以後,張艾嘉發現,其實自己真正喜歡的是是有自信心的男人。
她和先生一起出街,被粉絲認出,追著叫「張太太、張先生」。丈夫也不惱,反而很高興,只把這當做一個可愛的「小誤會」。
每一個人生而孤獨,因為不可能有任何另外一個人可以是百分之百是你,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就是要學會跟自己很平和的相處。所以結婚沒多久張艾嘉的先生就對她說,「希望我們兩個不要太黏在一起,因為總有一天我們都還會是一個人的,所以我們不要把這個關係變成一個你非得有我,我非得有你的那種關係」。
一開始張艾嘉也有點生氣,因為結婚不就是從此就二人世界嗎?可是冷靜下來後,她也認可了丈夫的話。「這是一個很有智慧很成熟的一個男人說的話,並不是說我不照顧你,你不照顧我,可是我們都還是要學會自己跟自己相處。」
現在她因為拍戲和宣傳,常常兩個月不回家,回來也總是呆兩天就又得收拾行李就走。而丈夫也經常出差很忙,可是兩個人沒有互相抱怨,因為他們都懂得,「在某一個時候要尊重每一個人自己的生活,可是當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希望是能夠在一起的那個生活是非常非常安靜,非常非常和諧的。」
而對長大成人的兒子,張艾嘉也不擔心他談戀愛。她也有每個媽媽都面臨的「兒子不再只屬於自己」的失落,但她教給兒子,「年輕人跟任何人談戀愛,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對方美好的一點帶出來。不一定說你的女朋友要是我最喜歡的,可是你們兩個能夠彼此有這樣子的好處的話,那我是舉雙腳雙手都贊成。」
林青霞、林鳳嬌,分別都與張艾嘉有過合作曾經也是朋友,而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現在她們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經歷過幾次婚變傳聞的林青霞在2014年舉辦了自己六十歲生日的晚宴,與丈夫邢李源還有女兒一起亮相。而經歷成龍緋聞事件的林鳳嬌一度非常低落,而為了家庭最終選擇了與成龍和解。相比之下張艾嘉的事業和生活似乎一直比較平穩,她從頭到尾都沒變過的,是把電影當作是一生的職業。
她說:「很年輕我就知道,我沒有想過退休,我就是一個說故事的人,這個是我唯一的長處,我就努力把這個長處一年一年地做到比較好一點,這個信念我其實沒有怎麼太變過。就不去想太多,因為有時候想太多就是一個障礙。我的工作,我可以做四十多年,是因為我永遠都是站在一個角度,就是我能夠做什麼,我能夠幫這個行業做什麼事情,我就去做什麼事情。」
像林青霞、林鳳嬌那樣,完全離開工作狀態,退回到家庭當中去過家庭生活?張艾嘉不是沒有嘗試過,可是不到一個月,她就已經受不了了。
張艾嘉是喜歡做事情的人,不是那種少奶奶型,她說她自己知道,不是那種命,出去逛街,然後試試衣服、喝喝茶,不是那種。
她是許多影人口中親切稱呼的「張姐」,一手帶出了劉若英、李心潔等影后。歷經歲月磨礪的張艾嘉,變得更從容與自如。蔣勳形容花甲之年:花是美的,甲是第一等的,所以女人的60歲,是很美的!現在的張艾嘉,擁有64歲的智慧,卻散發出30歲的風韻。這就是所謂的歲月從不敗美人吧。
她說:「我常常一身傷,但勇氣仍然十足。」
對於當下迷茫的年輕人,她鞭策他們:「年輕人,你們怕什麼?我永遠的心態,是鼓勵大家有勇氣要去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這個閱歷和故事豐富,半輩子做了別人幾輩子也做不完的事情的女人,她是有資格說這話的。
毒舌如小S也說「艾嘉姐是所有女孩子都想變成的那種人。」
如別人說,永不服輸,永遠笑著面對,永遠保持樂觀。即使霜染鬢髮,也是花樣年華。這不只是張艾嘉的樣子,更是每一個歲月敗不了的美人的樣子。
註:文中部分內容源自2015年《魯豫有約》採訪
編輯:豆子
推薦閱讀:
·宇宙不爆炸 我們不休假!從業4年女主編講述幕後故事
·深度紀錄:9年後,這些寒門學子過上了什麼樣的生活?
·警告!15000位科學家發聲地球危機,這真不是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