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娛理
《天官賜福》出圈了。
這部在晉江文學城網站收藏量高達171萬,總書評數更是有191萬之多的小說,在改編成動畫之後,依舊成績喜人:上線23天播放量破億,追番用戶超過500萬,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2,並在國外多家流媒體平臺上線。如今該動畫更新已過半,仍然能在每周的更新日衝上熱搜,可見觀眾粘性極高。
對於導演李豪凌來說,《天官賜福》的動畫改編是他的一次大考,「我們基本上每天都只睡4個小時,已經是常態了。」從2018年年末,《天官賜福》進入籌備期開始,李豪凌的作息時間就一直如此,「這就是我們動畫人的生活。」
截至發稿前(12月10日晚),動畫《天官賜福》的豆瓣評分
即便已經到了如此極限,但內容更新至後半程,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觀眾們的要求更加嚴格,檔期壓力越來越大,來自各方的催促都壓在了李豪凌身上。
儘管如此,李豪凌還是抽出時間,和娛理工作室聊了聊關於《天官賜福》的創作,也解答了不少觀眾心中存在的疑惑。
截圖自動畫《天官賜福》
謝憐為何顯得不成熟?
大片讚譽聲中總會有一些異樣的聲音,如動畫《天官賜福》的爭議就主要集中在謝憐身上——謝憐是一位經歷過三次飛升的天官,從仙樂國太子到「花冠武神」,一路意氣風發,隨後又經歷了封禁法力,被打落人間的痛苦。在書粉心中,謝憐應該是一個有厚度的角色,生性溫和善良,但骨子裡依舊有自己的堅持。
然而在動畫版本中,一些觀眾卻覺得謝憐過於活潑,缺少穩重低調。結合原著人物背景來看,豁達慈悲但不柔弱的特點,才應該是經歷過三次飛升後謝憐的人物狀態。那為何動畫版本中的謝憐,會是現在這種呈現呢?
動畫《天官賜福》中的謝憐
李豪凌:謝憐這個角色有點複雜,最早的時候是一片丹心,為國為民。但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很純的人,所以他的顏色用白,因為他的內心一片蒼茫純淨,有包容天下的心胸。雖然也曾有過一段黑化的過往,但最終還是走出來了,他不急不躁、不溫不火,一直都是頻頻微笑的表情,其實是看破了很多東西之後才回歸到了本心。
《天官賜福》動畫本身就不是特別寫實的畫風,謝憐這個人物以現在的方式呈現,我覺得是動畫感的問題,如果我們要追求很寫實的感覺,這個片子的製作時間,會再延長兩年以上。因為特別寫實的風格,作畫量巨大,一季12集的體量,如果還找不到合適的作畫監督的話,基本上需要3~4年起步了。
人物的厚重和成熟,有時候是要靠作畫來表現的,中國動畫發展到現在,沒辦法一下子就做到偏寫實風格的日本現象級動畫的程度,人才梯隊完全不夠,比如作畫監督這個崗位,全國能做得好的可能都不超過10個。我們還差得遠,還要努力地往前探索。
動畫《天官賜福》中的謝憐
花城和謝憐的關係如何呈現?
導演對於原著的了解程度,對於人物關係的理解尤為重要,《天官賜福》中花城和謝憐這對主角之間的情感應該如何表達,表達到什麼程度是最考驗導演的地方?
李豪凌:我總和我朋友說,你不要帶著異樣的眼光去看《天官賜福》,不要因為他的題材類型就去下定義。謝憐和花城不能說是君臣,但至少是信徒與信仰之人的關係,就好比《亮劍》中表現出來的兄弟情,就是一種情感羈絆——「我相信你,我就要追隨你,就可以做到為你義無反顧」,這種情感內核太珍貴了。
想要把兄弟之間的情感表達深刻,其實是更難的。謝憐和花城之間的情感羈絆是關乎信仰的,那種相信和追隨的感覺,是男人能感受到的,我覺得這種感覺它不一定是愛,但是特別燃。
截圖自動畫《天官賜福》
我個人比較喜歡原著第二部最後——天塔倒掉,謝憐用金身自己扛住的時候,這裡應該不算是很多人認可的名場面,但確實是挖掘人物內心的時候,那時謝憐的絕望感被拉滿了,他一直覺得所有人都可以相信他,但是在那一刻,他覺得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是起了雞皮疙瘩的。
還有就是花城對著謝憐的神像說,「我永遠是你最忠誠的信徒。」那一段我覺得如果拍成動畫也會是一個特別的閃光點,但可能要第三季了吧。
他們兩個之間的情感,其實也不一定非要用太多的臺詞去展現,倒掛屍林在原著中的意境就很美,但是兩人在雨中行走,給十幾個鏡頭還能怎麼拍呢,沒有太多內容填充在裡面,如果只是走路,觀眾看完也感受不到什麼。
在動畫中,我們在這個場景之下,添加了謝憐的前序故事。這樣,雨打在傘上也帶著某種情緒,他們一路走來,花城看著謝憐的種種往事,一切都在這段路上被想起來了,這種方式就帶出了很多感性的東西。
截圖自動畫《天官賜福》
改編方向和敘事節奏怎麼掌控?
以什麼樣的節奏來講述這些故事,哪些事件著墨更多,哪些地方可以加快進程?其實在每一位讀者心中,也是各有不同的,再加上動畫行業編劇稀缺,以什麼樣的節奏去講故事,成了李豪凌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李豪凌:《天官賜福》是比較慢熱的,沒有特別多參與感的。所以敘事手法跟日本動畫是不一樣的,不能不停地用回憶殺去挖掘自己內心的東西,如謝憐亡國的那一段故事就是用上帝視角和第三人稱視角去講述的。
整體來說,第三方視角在動畫中沒有辦法去進行很強的情感渲染。如果我們用經典日式動畫的拍攝手法,讓謝憐在做抉擇時,突然來一段回憶殺——回憶他當年面對亡國時所經歷的痛苦,這種做法一定能把情緒拉滿,但觀眾是不是一定能接受呢,也不確定。
第一季,我們還是要求穩。動畫用了比較保守的方式儘量去還原書的內容和情節,沒有太大刀闊斧地調整。就像第一集的最後部分,我前面也說了自己的考量,現在是很多觀眾都說很好,但當時我還是很緊張的,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一直都是一種嘗試的態度去不斷探索。
截圖自動畫《天官賜福》
《天官賜福》原著本身在前期就是一個慢熱的狀態,我不敢加速。舉個例子——第5集,兩個人在牛車上的那段,如果我壓縮一下,估計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謝憐和花城之間,該有的小日子得過起來,好不容易大膽見面了,怎麼可以加速略過!
其它事件類的內容,第2~3集就解決了鬼新娘的問題,第4集要交代天庭之間各種複雜的關係,這些也都是必要情節。再舉一個例子——花城的登場,我們滿打滿算大概做了5~6分鐘,雖然在文字呈現上,就只有幾行字,或者見面的一瞬間,但是這些在動畫呈現上就是要拉長,要有情感鋪墊,不能為了趕劇情而趕。
忠於原著一定是我們改編的第一原則,可能有一些場景設定是原著作者想要表現但內容暫未補充的,就像裴將軍的過往細節等等,我們也都會在改編過程中和各方一一確認之後,進行補足。
截圖自動畫《天官賜福》
為什麼會質量下降?
《天官賜福》第一集更新時,很多觀眾都被絕美的畫面徵服了,30分鐘的時長也盡顯誠意,第一集結尾的改編更是成為最大亮點,直接被捧上熱搜。
然而到了第6集卻出現掉幀的問題,人物有一些崩壞,和前幾集的人物線也有不同。在第7集裡,還有些場面甚至停頓了2/3秒,這樣的質量下滑讓觀眾有些失望,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情況呢?
李豪凌:《天官賜福》是標準的240分鐘的體量,第一集和最後一集的內容量會大一些,有30分鐘。我們在第1集的結尾就做了「倒掛屍林」,但其實在原著中,這已經是第3~4章才講到的內容了。第一集拉長,後續再補充裴茗的過往,最後240分鐘,變成了現在的11集體量。
進入到製作中後期,確實是壓力最大的時候,我們的第一集足足做了大半年。為了這第一集,我自己也代入了很大的情感,想要表達的東西也很多,但如果每一集都按照第一集的製作去操作的話,11集的片子要做好幾年,這個沒辦法的。
截圖自動畫《天官賜福》
日本動畫其實也一樣,前3集基本都保持在S級的標準上去製作,越到中後期越來不及,再加上行業人才斷層、稀缺等現狀,就可能出現一些小問題。
我們也在不斷做各種嘗試,比如第6集中,謝憐的鬥笠我們也反反覆覆搞過好幾次。最開始是沒有加白紗的,因為畫那個白紗真的挺煩的,作畫人員非常辛苦,白紗一直在飄動,很難做出來這個效果,但我還是比較執著地去加它。因為我覺得它有點仙氣,那些經典武俠片中,角色在白紗飄動時的一顰一笑都充滿神秘感。
動畫《天官賜福》中的謝憐
但這些設計也不一定會被觀眾認可,比如這個白紗,我們費了很大精力去做,也很糾結,如果後面做第二季,我就會考慮到底加不加白紗,目前是先把鬥笠收起來了。
花城的銀鏈,我們在作畫時,是刻意做得很複雜的。因為小說作者在筆記中寫過,她看過一些苗族的銀飾,參考了一些少數民族的首飾特點,我們也去查了很多資料來當做參考後,才決定儘量往複雜和華麗去做的。
截圖自動畫《天官賜福》
花城的發量其實是為了好看,這樣薄薄的頭髮和小辮子才能有飄逸的感覺,如果是頭頂蓬鬆+粗壯的大辮子,肯定不好看的。經常有人看動畫時說「牛頓要氣死了」什麼的,其實有時候是為了動畫的美感而反物理,不然就很尷尬。
如果到了第二季,我希望能留給我們的製作時間可以再長一些,因為會有鬼市這樣工程量巨大的場景出現,我們也希望能做得更好,再者就是技術層面是不是可以有更多不同的嘗試。
《天官賜福》的每一幀畫面我們都沒有放過,只要是能做的,都在儘量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