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演員收入水平根據你的實力和名氣來定。
舉個例子,現在德雲社新收學員都是從德雲傳習社(類似於德雲社培訓學校)出來,如果你經過培訓能夠在小劇場上臺表演,一般一場200元,一個月下來在5、6000左右,和才畢業大學生差不多。
在小劇場鍛鍊一段時間表演比較穩定了,一場拿300,一個月下來平均8000左右,算是有一定表演能力了。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是郭德綱、于謙,那他們的收入定然是高的,如果是嶽雲鵬、張雲雷,那他們的收入也足以令人豔羨,但如果是吳鶴臣這般的相聲演員,那他們的收入和我們這些上班族無異。綜合平均一下,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的收入還算是蠻高的,畢竟德雲社上上下下才幾百號人,把郭德綱一個人的收入均攤到這幾百號人身上每個人都能有數十萬的年收入。
德雲社只是一個平臺,既然是平臺其旗下藝人的收入總是要符合市場規律的,德雲社的每一個人不可能都像嶽雲鵬、張雲雷那般能夠拿到幾千萬的年收入,畢竟在德雲社這個平臺收入和實力也是成正比的,嶽雲鵬和張雲雷之所以可以在德雲社這個平臺拿到超高的收入也是因為他們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倘若德雲社的其他藝人也可以獲得的大眾的認可,那麼擁有高收入只是時間問題。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都知道在德雲社,能在小劇場演出的一般沒什麼名氣一場200元左右吧,這樣一個月能賺5000左右,一般德雲社弟子也不指望靠小劇場賺錢買車買房,小劇場就是磨礪技能的場地,表現好的就能被挑選出來,重點培養,帶著商演去助演,一場商演能賺個幾千大洋,一直到自己開商演才算成名。
成名後能不能讓自己紅遍大江南北,這就靠運氣了,德雲社這麼些年,真正揚名全國的就2對,郭德綱于謙,嶽雲鵬和孫越。其他的只是在他們自己粉絲層面響噹噹,但是真說道全國性,都還差點意思,德雲社真正賺大錢的就是上述2對演員。
圖片來自網絡
這其實和當明星是一個區別,當一個明星出名了之後,他的片酬就可能上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而在他沒成名之前,要麼是群演,要麼是替身,不過工資雖然比不上一線明星,但是比起普通的職業已經夠好了。但是相聲和明星比的話還差的遠。
德雲社三大頂梁柱:于謙年收入1500萬左右,嶽雲鵬2800萬左右,郭德綱3600萬左右。
德雲社金字塔頂端,也是新進學員的終極夢想。他們掙扎在小劇場,拿著5000塊不到的工資也要賣力演出,為了就是有一天能夠成為下一個嶽雲鵬,站到金字塔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