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夢華 | 鞏縣謁北宋皇陵行紀

2021-02-13 山河舊夢Dreams

戀上大宋,願意以一生去追隨他的足跡。

幾回回夢裡回大宋,徜徉在東京繁華如夢的街道裡,在市肆酒坊裡大醉一場,醒來後的傍晚,微醺著登上舞榭歌樓,填一闕新詞,聽一曲新歌。

多想再回大宋的戰場,追著范文正公的腳步,遠赴塞外,徵戰疆場。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遙望著大宋的疆土,灑一腔熱血,幹一杯濁酒。

這是山河舊夢裡的大宋,是朝也思暮也想的大宋。

我在永昌陵的石刻將軍前久久不肯離去,我在北宋諸陵前默默念了無數遍: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此祭奠我深愛著的,永遠不曾遠去的大宋。

北宋皇陵位於河南鞏縣之西南部,宋真宗景德四年以鞏縣、偃師、 緱氏、登封諸地置永安縣,專奉皇陵。此地東臨北宋都城東京開封,西接西京洛陽城,是宋代東、西二京往來必經之地。之所以將北宋皇陵修建於此,而非都城開封,一是因為開封在豫東平原、地下水位偏高,不適宜建造大型陵寢。後梁太祖、後漢高祖、後周太祖、世宗皆在開封以西修築陵寢,便是此故。

二者,北宋時期信奉墓葬「五音利姓」之說。所謂「五音利姓」,就是把人的姓氏分成宮、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再將五音分別與陰陽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對應,這樣即可在地理上找到與其姓氏相應的最佳埋葬方位與時日。北宋皇帝為趙姓,屬角音,對應木行,木主東方,陽氣在東,因此所葬之地宜東南高,西北低。

南宋宗室趙彥衛《雲麓漫鈔》中詳細的描述了北宋皇陵的地形:

永安諸陵,皆東南地穹,西北地垂,東南有山,西北無山,角音所利如此。七陵皆在嵩少之北,洛水之南,雖有岡阜,不甚高,互為形勢。自永安縣西坡上觀安、昌、熙三陵在平川,柏林如織,萬安山來朝,遙揖嵩少三陵,柏林相接,地平如掌,計一百一十三頃,方二十裡雲。今紹興攢宮朝向,正與永安諸陵相似,蓋取其協於音利。

因此,交通便利於二京,地勢利於之趙姓,使得鞏縣西南處成為最符合北宋皇室的墳塋之選。

北宋皇陵的營建,始於宋太祖改卜其父趙弘殷的安陵。

宋會要輯稿記載:

建隆元年三月追尊為昭武皇帝,廟號宣祖。陵曰安陵,在開封府開封縣,令奉先資福禪院即其地。乾德二年,改卜於河南府鞏縣;景德四年析偃師、緱氏、登封縣地置縣,曰永安,以奉陵寢。 

自乾德二年到北宋滅亡,宋皇室經營皇陵長達160年之久,共埋葬了7個皇帝和宣祖趙弘殷(見下表),俗稱「七帝八陵」,並祔葬22個皇后,上千座陪葬墓。

八陵的按照埋葬的順序先後,依次是:宋宣祖永安陵、宋太祖永昌陵、宋太宗永熙陵、宋真宗永定陵、宋仁宗永昭陵、宋英宗永厚陵、宋神宗永裕陵、宋哲宗永泰陵。按照帝系先後和分布位置,可劃分為西村、蔡莊、孝義、八陵四個陵區。

西村陵區是北宋皇陵的第一個陵區。此地東南依嵩山北麓餘脈金牛山,東鄰青龍山,陵區依坡地而建,南部地勢略高,北部較為平坦,因而當地老百姓稱之為「龍窪」。陵區內自東南向西北依次排列著宋宣祖永安陵,宋太祖永昌陵和宋太宗永熙陵。趙氏父子三人同處一個陵區,生前諸多撲朔迷離的往事,在冥界依然可以繼續上演。父(母)子三人間,那些關於金匱之盟,斧聲燭影的故事,終究也只是趙家的家事而已。

永安陵是整個北宋皇陵的第一個陵寢。這裡奉安著太祖、太宗的生父生母宣祖趙弘殷和昭憲杜太后。宋史記載:

太祖建國,號僖祖曰欽陵,順祖曰康陵,翼祖曰定陵,宣祖曰安陵。安陵在京城東南隅,乾德初,改卜河南府鞏縣西南四十裡訾鄉鄧封村。

昭憲杜太后崩於太祖建隆二年六月,十月合葬於開封的安陵。 

太祖建隆二年六月二日,皇太后杜氏崩於滋德殿。…… 十月十六日,葬安陵。十一月四日,神主祔太廟宣祖室。 

後又於乾德二年,宣祖與杜太后一同改卜於鞏縣。

乾德二年,改卜安陵於河南府鞏縣。三月二十五日,奉寶冊,改上尊諡曰昭憲皇太后,讀於陵次。二十六日,啟故安陵。二十七日,靈駕發引,命攝太尉、開封尹光義遣奠,讀哀冊。四月九日,掩皇堂。

如今的永安陵唯餘封土,陵前石刻已無存,斜陽脈脈,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人終究不過黃土一捧。

永昌陵埋葬的便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帝王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在中國歷史上可謂家喻戶曉,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開創了有宋一代。太祖於開寶九年十月崩,終年五十歲。

關於他的死,可謂撲所迷離。其中野史斧聲燭影,說的繪聲繪色。然而我卻認為並不一定屬實。

其一,斧聲燭影的內容本身,沒有直接說明趙匡胤的死就是其弟的謀殺。

其二,趙匡義始終擔任開封府尹一職,視若儲君。

其三,趙匡胤長達17年的皇帝生涯中,從來有沒有立太子。

最後,趙匡胤沒有給皇后、皇子留下任何遺詔和顧命大臣。

因而,趙匡胤極有可能是患疾病猝亡。其弟謀殺的可能性極小。

因為在他哥哥的心目中,趙匡義是剛剛建立的大宋王朝最合適的繼承者。為了大宋的長治久安和能迅速結束五代的割據局面,歷史和兄長,無一不最後選擇了趙匡義即皇帝位。


永熙陵便是上文中提到的趙匡義之陵寢。趙匡義是太祖的親弟弟,後改名光義。即位後改名為趙炅。趙匡義於開寶九年即位,至道三年三月崩,終年五十九歲。

蔡莊陵區在芝田鎮蔡莊村的北嶺上,這裡地勢較高,陵區正南面對少室山主峰,東南部連接嵩山餘脈青龍山,西北陵坡下是伊洛河,陵區內地勢高亢,天然形勝,宋代此地有「臥龍崗」之稱。陵區內有宋真宗趙恆之永定陵和祔葬的皇后陵。以及陪葬的包拯墓?。

永定陵是宋真宗趙恆的陵寢。趙恆是太宗第三子,至道三年即位,乾興元年崩,終年五十五歲。

孝義陵區在鞏縣市區南部的黃土崗上,陵區內由東南向西北依次營建了宋仁宗永昭陵和宋英宗永厚陵。二陵之間相距不遠,步行可至。如今此地已被城市化進程所淹沒,周圍儘是高樓林立和喧囂的人群。

永昭陵為宋仁宗趙禎的陵寢,趙禎是真宗第六子,乾興元年即位,嘉佑八年三月崩,終年五十四歲。今永昭陵已開闢為宋陵公園,清晨,當地居民在此晨練,地面建築也是近來重建之物,索然乏味。

永厚陵是宋英宗趙曙之陵寢,趙曙是太宗曾孫,嘉佑八年即位,治平四年正月崩,在位僅四年,終年三十六歲。

八陵陵區在鞏縣西南,此地南依嵩山餘脈白雲山,北接伊洛河,地形開闊,崗坡平緩,東與西村陵區隔河相望。陵區內由東南向西北依次營建有宋神宗永裕陵和宋哲宗永泰陵。

永裕陵是宋神宗趙頊的陵寢,宋神宗趙頊是英宗長子,治平四年即位,元豐八年三月崩,終年三十八歲。著名的王安石變法便發生在神宗時期。

永泰陵是宋哲宗趙煦的陵寢,宋哲宗趙煦為神宗第六次,元豐八年即位,元符三年正月崩,終年二十五歲。趙煦即時年僅九歲,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垂簾聽政。高氏起用司馬光等,恢復舊法,史稱「元祐更化」。

永裕永泰二陵之石刻吉吉認為是諸北宋皇陵中雕刻最為精純之地。

當然,上文僅僅列了一些帝陵,其實很多後陵的石刻也甚為精美,篇幅有限,擇過眼的幾處供大家欣賞。

過春風十裡,盡薺麥青青。

四月的鞏縣

薺麥青青的麥田裡

驀然回首間

大宋的春色

正熱烈的綻放

您的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清平樂:宏大肅穆的北宋皇陵,如今雜草叢生,北宋皇陵為何寒酸?
    近日正午陽光的大劇《清平樂》開播,將我們又帶回了那個繁華的北宋仁宗年間北宋皇陵遺址不光遊客稀少,甚至連考古學家也很少光顧,與漢唐皇陵的待遇相比,顯得寒酸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一、寂寞的北宋皇陵 除了徽欽二宗之外,北宋的七位皇帝都葬在鞏義宋皇陵區,再加上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的陵墓,這裡一共有八座帝陵,統稱為「七帝八陵」。
  • 跟著跑男夢回大宋——《清明上河園》《大宋·東京夢華》
    儘管兩點多已經到了遊客服務中心,拿到了晚上《大宋·東京夢華》的演出門票,但仍然在中心裏面吹空調吹到了下午四點。《大宋東京夢華》的演出門票、景區的主題礦泉水《大宋·東京夢華》是大型的水上歌舞情景演出劇,劇名借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之意。
  • 2020 版《大宋·東京夢華》首演,JBL音頻系統解決方案再現大宋風華
    《大宋·東京夢華》是由清明上河園打造的一項大型實景水上演出。自 2007 年首演以來,這一力作將科技、文化、藝術融為一體,打造了一副北宋王朝鼎盛時期的印象畫卷,其宏大的舞臺和生動的表演,將人們拉回一千多年前的那個輝煌朝代。
  • 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震撼首演!
    我們期待已久的——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全新版《大宋·東京夢華》,終!於!來!了!5月22日晚,第二屆全球文旅創作者大會(開封站)啟動儀式暨清明上河園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首演儀式成功舉行。
  • 終於來了,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震撼首演!你去看了嗎?
    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終於來了,因為疫情的原因,2020版《大宋·東京夢華》也是一拖再拖,5月22日晚上8點10分,經典的音樂,陌生又熟悉的畫面,再次出現在景龍湖上,自此,《大宋·東京夢華》之夜成功點亮。
  • 4月2日,2020全新版《大宋·東京夢華》震撼...
    2、已購清明上河園年卡用戶加60元/人可看《大宋·東京夢華》你沒看錯,凡3月27日前已購買過清明上河園年卡的用戶,憑本人身份證加60元,即可獲贈當日《大宋·東京夢華》價值249元/人的B區晚會入場券一張,加80元即可獲贈當日《大宋·東京夢華》價值299元/人的A區晚會入場券一張(每人僅限一張)(購買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4月2日;選擇出行使用時間:4月2日至4月6日任意一天
  • 看《大宋·東京夢華》,思過眼煙雲的輝煌
    但是北宋張擇端有一幅名畫《清明上河圖》,為我們描繪了北宋年間的風俗畫面。這個景區就是依這幅畫修建起來的。一千多年以前張擇端完成這幅畫時,他怎麼也想不到一千多年以後人們會走入這幅畫中。
  • 4月2日,2020全新版《大宋·東京夢華》震撼首演!
    《大宋·東京夢華》和年卡的福利政策!朝這兒看! 1、249元/人=249元/人(當日《大宋·東京夢華》晚會入場券)+128元/人(免費白天年卡)+120元/人(當日白天入園門票) OMG!這是我今天重點推的福利活動之一,買它好嘛?!
  • 「雲」上遊皇陵 藏在茶園裡的宋六陵揭開神秘面紗
    紹興宋六陵,為南宋時期帝後陵墓攢宮所在。宋六陵始建於南宋初年,據《嘉泰會稽志》卷六記載:「紹興元年(1131年)四月十四日,奉隆祐皇太后(北宋哲宗皇后孟氏)遺誥:『斂以常服,不得用金玉寶貝,權宜就近擇地攢殯,候軍事寧息,歸葬園陵(指河南鞏義北宋皇陵)。所制梓宮,取周吾身,勿拘舊制,以為它日遷奉之便』。……自四月至六月,甫三十五日而攢宮告成。」這是攢宮營建之始。
  • 第八屆艾蒂亞獎提名獎展示14:三亞國美金普敦KIMPTON酒店、開封《大宋·東京夢華》
    今天,我們分別介紹中國最佳旅遊規劃設計獎與中國最佳旅遊演藝項目獎的提名獎獲得者三亞國美金普敦KIMPTON酒店、開封《大宋·東京夢華》。開封《大宋·東京夢華》《大宋·東京夢華》是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清明上河園投資1.35億元,由「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遊名人」梅帥元策劃,知名實景演出導演張仁勝執導的大型水上實景演出,於2008年開演。
  • 《大宋宮詞》圓滿殺青,精益求精再現大宋盛世風採
    開封是八朝古都,當時的北宋都城東京城便坐落於此,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宋都東京的繁華景象,其繁盛可見一斑。而今日以「鹹平之治」與「仁宗盛治」為歷史背景的《大宋宮詞》在此地殺青,猶如一場宋時盛世的古今對話,意義非凡。
  • 遼國索要關南十縣,北宋是如何回應的?
    1004年遼宋澶淵之盟後,雙方罷兵,雙方再無徵戰。宋朝君臣難得過幾天舒心日子,雖然西夏天天鬧,但在宋人看來,不過癬疥之疾。這次劉六符突然找上門來,把宋朝君臣嚇了一跳。劉六符等人是來向北宋君臣「問罪」的。除了指責宋朝不該「欺負」西夏外,遼朝指責宋朝為什麼「擅自」在遼宋邊界增加兵力和防禦工事,還浚通進入契丹的相關河道,你們想幹什麼?
  • 宋陵·拍
    宋陵即北宋皇陵,地處鄭州、洛陽之間的鞏義市,南有嵩山,北有黃河;是北宋(960-1127年)皇帝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寢。
  • 古韻開封,隨處都是歷史遺蹟,雕梁畫棟盡顯北宋繁華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先後在此定都,而對開封影響最為深遠的當屬北宋時期,如今的開封府所留下更多的也是宋文化,宋文化對開封的影響十分深遠。有句話說得好:"宋朝之後無華夏,明朝之後無中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宋代在我國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而開封恰巧是保留了最多宋代痕跡的城市,大宋皇宮、開封府、清明上河園……無論哪一個都是文化的縮影,走進開封絕對能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感覺。
  • 一品巖山 東京夢華
    他就是北宋翰林畫師、御前承應——王逵。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京都開封城破,欽、徽二宗降金,時年28歲的王逵隨一眾臣子精英被押入金,然而對故土的眷戀無時無刻不在叩擊著他的心房,東京汴梁往昔的繁華成了他心頭永久的痛。68歲的時候,老畫師鬚髮已白,用盡最後的筆力,在幽僻的巖山寺內畫下了記憶中故國的舊時光.....
  • 中國歷代皇陵中,這個朝代的皇陵最慘,陵墓中甚至找不到一具屍骨
    到了宋朝時期,北宋除徽、欽二帝被金所虜,囚死於漠北外,七代帝陵都集中在河南省鞏義市,規模小於唐陵。南宋建都臨安,仍擬還都汴梁,故帝王靈柩暫厝紹興,稱攢宮。 據此推測,金人挖墳掘墓原因有二: 一是、為了降低城內守軍的士氣,挖掘城外所有民墳、皇陵; 二是、為了讓傳染病在汴京蔓延,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 從「城內疫死者過半」這個信息來看,當年關乎北宋存亡的這場戰爭,極有可能是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而被改寫的。
  • 大宋中國年,樂在楊府中
    2021年春節期間天波楊府以「大宋中國年,樂在楊府中」為主題,營造「平安、歡樂、喜慶、和諧」的大宋年文化氛圍,天波楊府推出楊家將賀新春實景演出、楊家將人物行為藝術表演、楊家將文化體驗活動,園內張燈結彩,一派新春氣象,讓來府遊玩的朋友們感受到濃濃的家宅年味
  • 大宋王朝的悲劇人物——趙廷美家族墓尋訪記
    相比較之下,北宋的歷史似乎有些模糊而淺淡,在人們的刻意忽略下顯出一種隱隱的朦朧與悽涼,大概這就叫選擇性記憶吧? 這不代表群體定義,只代表我個人的印象,宋朝的皇族是個相對低調而又和睦的群體,除了「燭光斧影」這個歷史懸案,再加上幾宗父慈子不孝的小道典故,便沒有爆出諸如父子相殘、諸王亂政、外戚掌權甚或宦官當道等歷代皇朝都會上演的的戲碼,是大宋遮掩得好嗎?
  • 這個南宋皇帝,滅了金國,卻害苦了大宋
    理學的春天史彌遠死了,大宋還會好嗎?在史彌遠死後,宋理宗為了避免再次出現獨相的局面,一改史彌遠黨羽操縱朝政的局面,任用鄭清之、真德秀、魏了翁等一批有聲望的理學家為宰執大臣。宋理宗是理學的小粉絲,早年入宮就受到鄭清之、真德秀等理學大咖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