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時間已經過半,此刻正是進行半年總結的最佳時機。為方便盤點,這篇文章將進行相對粗暴的總結方式:選擇出「輸家」和「贏家」。重要的話說在前面,所謂「輸」跟「贏」都是相對的,也就是說,文章裡盤點到的「輸家」只是相對表現糟糕;相應的,「贏家」也只是相對表現出色。至於「輸」和「贏」的標準,是按照歌手們專輯的現實表現,請各位歌迷保持淡定,不喜勿噴。所以,這裡所涉及到的歌手大多都是在今年上半場有最新專輯面市。
專輯的具體狀況可能是最能全方位展示歌手態勢的指標。一方面專輯考驗歌手以及團隊製造作品的續航力;另一方面專輯也能夠指示出歌手未來發展的路徑。所以,可以講,看歌手的「氣數」就看他以及她在專輯裡的表現如何。
首先盤點「輸家」。以下提到的各位基本都是因為在專輯裡表現出斷崖式敗退,說嚴重點,幾乎就徹底致使個人前景陷入困境。
「輸家」之一凱蒂·佩裡(Katy Perry)
前半年最失望的明星非「水果姐」莫屬,因為專輯《Witness》所呈現出的景象實在有些尷尬,也因為業界對她的期望值太高。從最直觀的數據統計來判斷,這張專輯也屬於平庸。專輯首周登上公告牌專輯排行榜冠軍位置,但轉周就跌出TOP10。這種起伏是「水果姐」不曾經歷過的。其中單曲的表現同樣疲軟,率先推出的三首單曲,只有《Chained to the Rhythm》取得排行榜第4名這種還能交差的成績。另外兩首直接就停留在40名開外。由此,從市場反應判斷,此番「水果姐」未能徵服民眾。當然,不完全是壞消息。專輯並沒有輸掉所有。至少,其中保留住「逆襲」的可能性。因為,這張專輯動用了大面積的轉型手法。經歷陣痛是常規動作。只要能及時總結經驗,進行調整,未來,「水果姐」還是完全能夠重回「贏家」隊伍。
「輸家」之二「林肯公園」樂隊(Linkin Park)。
跟「水果姐」相似,「林肯公園」樂隊同樣是在經歷轉型中遭遇不測。樂隊最新專輯《One More Light》是全面「流行化」的產物,只不過因為品質欠奉,這回合轉型終告失敗。市場反饋是最直接證據,專輯遭遇公告牌專輯排行榜首周冠軍到轉周掉落30名的尷尬歷程。對於這支歷史上口碑相當不錯的樂隊而言,此刻的狀況算是規劃「失誤」。或許,主流流行風格並不適合樂隊;又或許,只是因為沒能找到具體實施方案,才導致結果不佳。當然,「水果姐」可以獲得進一步修正的機會,「林肯公園」樂隊同樣擁有機會。未來研究透徹流行的要義,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觀。
「輸家」之三「菸鬼」組合(Chainsmokers)。
跟以上兩位不同,「菸鬼」組合其實在「贏」這方面有不少建樹。其中最傲人的成績就是保持連續60周中至少有一首單曲出現在公告牌單曲排行榜TOP10的位置裡。歷史上,這個成績排列第二。記錄保持者是上文提到的「水果姐」,她若干年前創立下連續69周中至少有一首單曲出現在單曲排行榜TOP10的位置裡。此刻,兩位同時出現在「輸家」名單裡,這是最標準的「有難同當,有福同享」。「菸鬼」組合同樣輸在專輯上。組合首張正式專輯《Memories...Do Not Open》的表現難以言語。相比於此前瘋狂的單曲成績,專輯只能算是「拖後腿」。所以,現在的狀況已然明確,對於「菸鬼」組合而言,單曲才是核心競爭力。至於專輯,還需更多時日打磨。
盤點完「輸家」來迎接「贏家」,這部分才是歐美流行樂壇精華所在,在這些「贏家」的現實表現裡可以感受到流行音樂的美妙。從這個角度來講,「贏家」都是天使般的存在。
「贏家」之一艾德·希蘭(Ed Sheeran)。
這位英國歌手的新專輯《÷》在英美兩地同步拉風,兩首首發單曲《Shape of You》 以及《Castle on the Hill》霸佔英國單曲榜前兩位,這是英國流行樂歷史上首次出現同一位歌手佔據前兩位的情況。在美國,《Shape of You》空降公告牌單曲榜冠軍,《Castle on the Hill》排在第六位置。同一位歌手同時擁有兩首TOP10單曲,這在流行樂歷史上也算是「奇觀」。場面上的勝利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完全動用私人化的創作機製取得的規模化效應。簡單講就是,艾德·希蘭這種私密甚至是小眾的民謠式流行風格,最終徵服市場。這是「贏」的關鍵,表明,在新時代,個人辨識度高的音樂往往最容易獲得認可。
「贏家」之二肯德裡克·拉瑪爾(Kendrick Lamar)以及德雷克(Drake)。
將兩位當世最出色的說唱歌手並列的原因在於:首先,兩位在上半年都祭出新專輯,並且,都各自取得出色成績。肯德裡克·拉瑪爾的專輯《DAMN.》收穫本年至今美國樂壇首周銷量記錄。德雷克的專輯《More Life》的首周銷售成績緊隨其後,並且其中產出三首TOP10金曲。其次,兩位在專輯中都展露出各自「野心」。根據表現判斷,未來很長時間內,美國流行樂圈將見證這兩位說唱歌手的互相「對標」。圈內關於誰更加「偉大」的話題持續升溫,現實情況是,他們的具體發展路線並不重合,由此,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兩位並行進入「偉大」隊伍,各自施展超神實力。
「贏家」之三洛德(Lorde)。
這是離半年時限最近的「贏家」,因為個人最新專輯《Melodrama》面市,這位紐西蘭新生代歌手搭上「贏家」末班車。專輯首周登上公告牌專輯榜頭名位置,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成績。讓她贏得很瀟灑的是專輯的口碑,國外專業媒體對於《Melodrama》的評價頗高,紛紛給予高分。這表明,專輯從水準層面上贏得專業性認可。所以,洛德這個「贏家」的成色非常足。微觀層面,這是她個人的勝利;宏觀層面,這甚至可以看作是流行樂未來的勝利。因為在她的專輯裡,看到流行樂不斷進取的希望。從這個意義上講,她的勝利對於整個流行樂發展都可謂意義重大。
「贏家」之四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
這是最特殊的「贏家」。因為,在沒有正式個人專輯面市的情況下,賈斯汀·比伯依然收穫若干成績。他依靠的是足夠精緻的單曲。上半年,這位流行小天王的主要任務是批發熱門單曲,諸如《Despacito》, 跟DJ Khaled合作的《I’m the One》以及跟大衛·格塔(David Guetta)搭夥的《2U》悉數成為熱門金曲,他成為在公告牌單曲排行榜上持續霸榜的明星。從堪稱現象級的表現來看,如今賈斯汀·比伯的明星勢能相當可觀,如此狀態發展下去,他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行天王」越來越近。而他本人也為暫時的「輸家」們提供足夠信心,來日或許可以進行絕地自救。畢竟,如今的贏家賈斯汀·比伯曾一度淪為徹底的「輸家」,當時經歷陣痛後轉型成功,才迎來此番人生贏家的局面。
由此可以講,在流行樂壇,勢頭轉換屬於平常情況,「輸」跟「贏」之間不存在絕對的界限。通過具體的轉變措施,所謂的「輸家」有望能夠逆襲晉升成為「贏家」。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正版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