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金蓮和武大郎的故事經過水滸傳和金瓶梅的演繹已是家喻戶曉,很多人在看水滸傳的時候都會不齒於潘金蓮和西門慶的苟且行徑,而對於武大郎的慘死也是心有戚戚。那麼歷史上真正的潘金蓮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她真的是一個無恥不要臉的婦人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扒一扒那些隱藏在歷史深淵中的真相。

在水滸演義中我們對武大郎的印象就是一個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長相粗糙的鄉野男子,其實不然,武大郎原名叫武植,而且經過現代的科學測驗,驗證武大郎的身高起碼在一米八朝上,而且武大郎並不是水滸傳中買炊餅的粗人,而是一位文質彬彬的讀書人,在那個年代,武大郎還是縣令呢,而且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其政治能力還是不錯的,在他的治理中,整體的風氣還是很清廉的。

而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蓮更不像我們印象中是一個貪戀身體欲望的蕩婦,相反,潘金蓮是一位名門出身的大家閨秀,而且在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婚姻生活,她們兩個人也是一直恩恩愛愛和諧有加,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對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模範夫妻會在水滸傳中被演繹成截然不同的樣子呢?
其實這和武大郎的好朋友相關,也算是武大郎交友不慎吧,當時他的好友黃堂因為家中的一些變故就想要老投奔當時做縣令的武植,雖然武植和黃堂的關係很好,但是武植知道黃堂並不是一個適合手握權力的人,所以在黃堂投奔武植的時候,武大郎也只是盡到了地主之誼,儘量好吃好喝的招待黃堂,而黃堂也多次對武植提了想要某個一官半職的心願,武植也一直在推諉,所以為了出一口惡氣,黃堂在離開武植家之後就四處傳播武植和妻子潘金蓮的謠言。
西門慶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的人物,西門慶是當地比較有名氣的惡霸,而武植作為縣令也和西門慶早有恩怨,所以西門慶一聽到黃堂對武植的詆毀就和他沆瀣一氣,更是大肆的宣揚武植和潘金蓮的醜惡形象,由於當時的通訊遠遠沒有我們現在這樣方便,所以武植和潘金蓮的形象也仿佛是板上釘釘就這麼被人確定了下來。
後來施耐庵先生在書寫水滸傳的時候就引用了潘金蓮和武植的故事,而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廣泛的流傳也使得其二人的故事被認為就是事實,即使在真正的歷史中,潘金蓮和武大郎如何的恩愛,在小說演義中,這兩者都是負面人物。
我們在閱覽名著的同時,也不得不感嘆一句眾口鑠金,明明是一對恩愛夫妻,就因為一些小人的造謠還被傳得面目全非,謠言自古有之,即使到了開明的現代,謠言依然能把一個原本善良可親的人塑造的陰險狡詐,到了言論自由的今日,我們更要謹言慎行,別因為自己一句無心之語而將一個原本陽光活力的人推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