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範圍內流媒體的發展頗為迅速,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使人們無法進行過多的線下活動,這對追求音樂現場的樂迷來說是一次心絞痛,而對於喜歡在家聽音樂的樂迷來說卻是一段更加親近音樂的旅程。
除了在最基礎的歌曲選擇之外,聽歌最重要的是音質以及設備。設備的質量反應了你對音樂的探索程度的深入,而是否擁有好的音質是最根本的問題。
在網際網路沉浸時代到來之前,我們聽的是磁帶、聽CD,聽的是在裝在小小MP3裡從音像店裡打包過來的幾M甚至幾百K的盜版文件,這些東西的局限性擺在這裡:磁帶、CD和黑膠因為不方便攜帶的原因,只能讓它躺在家裡像盆栽一樣觀摩和收聽鑑賞。
這些在歷史中被封存的物件雖小,但我們的心是大的,我們想要的是隨時隨地都能暢聽音樂。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將一系列功能整合到一部智慧型手機上,同時手機的發展也帶動了一些列音像硬體以及軟體的發展。我們見證了很多音樂平臺的誕生,也因為一些不可抗力,我們對一些平臺的關閉而嘆息。
版權清晰、曲庫豐富、還要保持高音質的音樂平臺?音樂人聽了沉默,樂迷聽了流淚。
如果不能從根本的版權和曲庫入手,我們真的難以尋找到合適的那個「它」,但時至流媒體以及科技發展飛速增長的今日,我們終於找到了我們青春的替代品。
在2018年8月,索尼精選Hi-Res音樂正式上線,將流媒體音樂的音質提升了一個臺階。
Hi-Res 全稱為 High Resolution Audio,中文名稱為高解析音頻,高解析的音樂是指聲音信息量超越CD音質的音樂格式,即採樣率大於44.1kHz或者比特深度大於16bit。
採樣率和比特率是啥?這裡簡單科普一下這兩者的概念。
44.1kHz 指的是該歌曲的採樣率(也稱為採樣頻率)44.1kHz。通俗的講採樣頻率是指計算機每秒鐘採集多少個信號樣本,比如歌手的聲音就是一種聲音信號,採樣頻率可以是描述聲音文件的音質或者說聲音文件的質量標準。採樣頻率越高,即採樣的間隔時間越短,則在單位時間內計算機得到的樣本數據就越多,對信號波形的表示也越精確。
在當今的主流採樣率一般共分為22.05kHz、44.1kHz、48kHz三個等級,22.05kHz只能達到FM廣播的聲音品質,44.1KHz則是CD音質界限,48KHz則更加精確一些;也就是說採樣頻率越高,獲得的聲音文件質量越好,佔用存儲空間也就越大,一首CD音質的歌曲會佔去45M左右的存儲空間。
而另一個參數比特率也是相當的重要。一般來說,bit 是指聲波信號的響度級,bit 越高,單位時間傳送的數據量(位數)越大。一般CD的比特率是16bit,也就是說有2的16次方個響度級,這個影響的是聲音的動態範圍以及大小,以往實體唱片的CD格式都是採用16bit的採樣精度的。
我體驗了一下88.2kHz制式的《ASTROWORLD》,聽完我才知道這張專輯的製作是多麼的精良,音色碰撞在一起的豐富感覺無與倫比,就「STOP TRYING TO BE GOD」來說,迎面而來的層次感和參與這首歌的藝術家是如出一轍的——厚重、豐富、明暗有致,比起我前幾天剛到的CD,88.2kHz就是雙倍的快樂……如果是192kHz的版本,那還要啥CD和黑膠呢?
高的音質會讓聽感更加細膩,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細節與更加真實的空間重塑感受。
去年12月,索尼精選Hi-Res音樂宣布正式推出備受期待的192kHz/24bit制式的流媒體音樂服務,這是目前中國大陸地區首家支持192kHz級別流媒體。這種制式的音樂能夠擁有比CD還好上幾倍的收聽體驗,從數據來看,192kHz/24bit制式的音樂採樣率約為CD的6.5倍。
192kHz的音樂作品能帶你來到了一片極為純粹的世界,這個世界含有比96kHz的音頻更為豐富的細節與迴響,連藝術家的呼吸都清晰可聞,幾乎忠實地還原了在錄音棚或演奏廳的錄製品質,讓聽眾如同身處藝術家身邊,享受那酣暢淋漓的演奏過程。
讓我感受最深的一張192kHz/24bit制式的音樂專輯莫過於是 Mason Bates 的《Mass Transmission》了。
Mason Bates 因開創性地為傳統表演力量創作電子音樂而聞名,他一直在努力讓電子音樂跳出舞曲的局限,將當代音樂和主題融入古典音樂中。《Mass Transmission》是他使用「電子樂」一個特別成功的例子,管弦樂的磅礴演奏過後的間隙是細微的電子音色填充,二者輪流跳躍,起伏感油然而生;歌劇式的人聲結合電子音樂的不確定性讓人難以猜測下一個「畫面」是什麼,在《Mass Transmission》裡,管弦樂、合唱團以及電子樂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頂級的錄音質量的流媒體文件皆為各唱片公司以錄音母帶為基礎直接提供的,與國內某平臺不知來源的高碼率版本有著天壤之別。
除了上述領域,索尼精選在古典音樂上可謂是獨領風騷,從巴洛克到浪漫時期,從鋼琴到其他管弦樂器,從北歐到中國,如果你是古典音樂愛好者或者會玩樂器,那麼……天冷了進來坐坐吧,這裡絕對超出你的預期。
索尼精選Hi-Res音樂還有專為爵士音樂愛好者服務,肉眼可見的日本爵士曲庫擺在那兒,等著各位「老年」音樂礦工去 dig。索尼精選Hi-Res音樂平臺給到了國內音樂愛好者更純粹的音樂享受可能,不需要過多的去考慮版權以及搭配。
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索尼精選將發布《中國音樂地圖》系列,準備帶我們用音樂暢遊整個神州大地,將我國多樣性的民族音樂結晶以及深刻記憶鐫刻於流媒體之上。
這些結晶曾世世代代相傳,直至我們這一代時,它們已逐漸被時代遺忘,這曾經歷千百年的深刻記憶,正在被我們尋回。如今它們復甦過來,一條又一條鮮活的血脈繼續將我們聯結在一起,《中國音樂地圖》裡這一次次的喚醒,讓這些深刻的記憶變得鮮活而清晰。
《中國音樂地圖》系列都會以國際級的製作水準記錄最傳統的聲音中國,目前索尼精選已經上線了「聽見內蒙古」以及「聽見西藏」系列專輯,在馬頭琴裡感受星羅棋布的草原、荒漠、高山、湖泊,在鈸切、童嘎等樂器裡感受青藏高原的莊重肅穆。
隨著我們在《中國音樂地圖》裡的點滴注入,「音樂中國之河」將豐盈起來,隨著音樂的傳播進而流經世界各地,讓世界感受中國音樂獨特魅力。
更多精彩 等你探索
一切盡在索尼精選Hi-Res音樂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