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界李佳琦:海南快遞小哥直播賣水果,每月僅快遞費就多賺2萬

2021-02-17 天下網商

對手一降價,客戶就發對家,快遞小哥不幹了,「我自己直播賣貨發自家快遞」。

不是所有的直播間裡,都是多重濾鏡加持下的美女主播。

張承島的直播間是純野生的。鏡頭對著兩桿電子秤,和後排的一堆菠蘿蜜,主播張承島不露臉只作為背景音出現,濃重的閩南口音下,幾個小哥出現在鏡頭裡挑水果。特別的是,這幾個小哥身穿藍色快遞工作服,鏡頭有時也會帶到幾輛快遞車。

沒有場景布置,沒有打光,快遞網點的小老闆張承島搖身一變成了主播。事情的起因要回到四個月前,他又一次遭遇大客戶被撬,每日固定的300票發件量沒了。

張承島氣得牙打顫:「既然沒發件量就創造發件量。」

在海南省萬寧市,當地特產水果通過淘寶銷往全國。「別人能賣水果我也可以,我還能自賣自運。」他在快遞網點闢出一塊地專門搞直播,形成在門店完成直播、下單打包、發貨的一條龍快遞新模式。

一邊是快遞網點,一邊是水果直播間

去果園摘完水果回來,張承島準時出現在直播間。

很快就有網友留言:挑個八分熟的,一旁的快遞小哥熟練選出一個菠蘿蜜搬上秤,顯示屏上跳出紅色的數字,重量、價格一目了然。

鏡頭偶爾拍到快遞小哥們

選貨的網友表示要下單,但不知道怎麼購買,張承島提示她點擊左下角的購物袋圖標,就能找到產品連結購買,並且打開自己的手機,在鏡頭前演示一遍。

別看張承島現在說得頭頭是道,3個月前,他連怎麼把直播連結分享出去都不知道。作為萬寧興隆鎮網點中通快遞的負責人,張承島踏上直播這條路,全是為了不爭饅頭爭口氣。

今年35歲的他,早先做的是鋁合金工程,一年也能掙上十來萬養家。4年前,妻子閒在家嘮叨沒事做,他眼看周邊的人,在網上賣水果搗鼓出了名堂,而大批量的水果都需要快遞運輸,想著能賺錢,他承包了一個小分部,找個店面讓妻子看著。

有時妻子一個人送件看店兩頭顧不過來,叫他過去幫忙,久而久之,他成了店裡唯一的快遞員,妻子做起客服。

萬寧市中通快遞興隆網點

第二年,他被分公司看上,提到分公司當經理。兩年的學習磨礪後,他主動向分公司提出,承包興隆鎮網點。這讓看好他的領導倒吸一口氣,興隆鎮網點長年處於癱瘓,招不到商的狀態,片區是旅遊度假區,派件多、攬件少,夏天遊客一減少收派件都極少,出了名的難賺錢。

但張承島不信邪幹了起來。

去年8月1日,張承島如願接手興隆鎮網點,迎面飛來兩把「斧子」:第一天去市場上收貨,僅20餘票;想招快遞小哥,無人應聘。

開拓市場不易他料到了,招不到快遞員卻在意料之外,他這才後知後覺,這裡以前有個國有農場,退休後的當地人有退休金不願意幹,年輕人都去外邊掙錢了。

張承島想了個辦法,承諾總部給的派費,全部給快遞員,自己一分不拿,這才招來零星幾個快遞員。隨著客服和操作部陸續招到人,「草臺班子」總算搭好。

張承島

接下來就是解決發件量的問題。這裡的果商大多有固定合作的快遞,有的大戶甚至有自建物流,作為新入局者,張承島常被婉拒。

他帶著快遞員天天往當地最大的景天水果市場跑,到處是堆著芒果、榴槤、香蕉、菠蘿蜜、椰子的店鋪。攬不到大客戶,他就從別的快遞公司不願接的小單做起,哪怕一票只掙2毛的單子他也願意接。

有一次他傻站在人家攤位上,店主擺明不想理他,他也不急,見縫插針打打下手,搶著幫他們打包。連著7天風雨無阻地上門,店主心軟了,「那就發你家3票試試吧。」後來這家店成了張承島的大客戶,一天能發上三百票。

興隆網點一角

當他一票票壘起日均500票的發件量,一波波價格戰來了。每次一打價格戰,客戶就會選擇報價更低的合作方,好不容易建立的聯繫一衝就散。當日發貨量300票的大客戶被撬走後,張承島怒不可遏,他要自力更生自己創造發件量。

「我們去客戶家收貨,他們不也就是店裡搞搞直播把東西賣出去,有一戶門店隔出6個房間直播,在網上開了6家淘寶店,人家能做起來我也可以。」張承島暗暗發誓。

張承島沒有果園,不過憑藉在果農中的良好口碑,他和果農客戶商量好,從客戶處進貨。早上他開著快遞貨車去果園裡摘水果運回網點,下午或晚上就直播賣貨。

從今年4月起,張承島開始了自己的嘗試,先做拼多多,用菠蘿衝銷量,價格定在21.8元十斤。然而反饋並不好,「客戶動不動就沒理由給差評。比如有個客戶收到的菠蘿上爛了一點,他按體積核算後要店鋪賠償8毛。」

張承島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淘寶直播上。4月30日,他的「三亞鮮果店」開始第一場直播。

第一次直播電子秤反光無法顯示,觀看數為1

一開場,張承島把電子秤擺到畫面正中心,把一顆菠蘿蜜搬上秤,地上孤零零得散落著另外6顆。

他偶爾問「有沒有人呢」,嘴裡哼著「哀傷的心感謝有你」。8分鐘後,受不了尷尬的他放起歌單裡的歌曲,一直播到第13分鐘直播結束,觀看人數一欄顯示為1。

第二次直播情況依然是無人問津,草草結束,反倒是張承島問一旁的妻子,「怎麼把連結分享出去啊」,收穫一個白眼。

快遞小哥在調試直播用的設備

等到第三次直播時,沉默到了第30分鐘,他略帶驚喜:「哦呦,過了半個小時來了4個人,真好哦。」為了活躍氣氛,他對著屏幕喊,「第5個進直播間的人,只要你說句話,這個菠蘿蜜半價給你。」終於迎來第一個提問「內蒙古包郵嗎」,通過和這個網友的互動,他得到了第一個關注。

這次直播結束時,1146人觀看,收到13406顆愛心,成交50多筆,張承島深受鼓舞。

為了能更好的直播,他特意請教當地有直播經驗的主播,請他們把經驗寫在白板上。直播前,張承島反覆念著板上的話,把自己想表達的理順後,才敢開直播。

「寶寶們,點點紅心」「點點關注不迷路」……這些流行的主播用語,他從白板上一一學來。

有不認識菠蘿蜜的網友問這是什麼,他還能打趣「它是榴槤的表弟」。被要求科普紅肉黃肉的區別、出果量跟水果形狀的關係時,他也能立刻一本正經的解釋。

水果邊上擺上寫好名字的泡沫板

直播多了,他還發現了一些小竅門。原來擺電子秤的位置不對,屏幕反光,進入直播間的人根本看不清屏幕。他想了辦法,四周拉起銀色的塑料帆布,能更好顯示數字。

在水果邊上擺上泡沫板,上面寫好水果的名字,優惠活動的價格,避免網友重複提問;隨著直播間的人越來越多,一把秤不夠用,又搬來一把,並在秤上貼上AB區分,以免兩個網友同時挑水果時搞混。

至於網友關心的快遞問題,他則能把發貨時間精確到小時,因為是自銷自發,能給客戶的第一時間的快遞信息反饋。買水果的客戶最怕水果耽擱在路上,壞了爛了,快遞信息的及時反饋緩解了他們的焦慮,張承島還承諾壞了包賠。

拉起銀色塑料帆布後秤上更好顯示數字

直播的水果類型從單一的菠蘿蜜到黃金椰子、百香果、鳳梨,或同時直播三種以上水果。張承島看到一組可喜的遞增數據:7月8日,2245人觀看;7月12日後,觀看量5000人以上;7月21日,6000人以上。8月2日,7000以上。

3個月來,他累積3000多粉絲。最好的一場直播,售出百餘筆,幾乎是他平時的日均攬件量。做了直播後,網點發件量從日均300筆升到500筆。

最近他招來四個主播,2個有經驗的,2個新人。由老人帶新人,底薪2000元,按營業額的2%提成,幹得好一個月也有六七千。同時又再隔出兩間直播室,他準備多開幾家店帶動銷量。按這3個月來的收入推算,他預測接下來每月僅快遞費能賺2到3萬元。

編輯 陳晨

專注網際網路商業的權威新聞媒體,記錄網際網路商業的人物和故事,提供天貓和淘寶商家集培訓、營銷、實戰於一體的系統化服務。

相關焦點

  • 快遞小哥月薪過萬?最牛快遞哥5年賺200萬已是傳說
    在你還在等包裹的時間裡,今天,南都君帶你走近快遞小哥……包裹源源不斷,「快遞小哥」一直在變。從過去十年發展來看,快遞業務量增長了近24倍,從業人員僅增長了近13倍。業務量負載過大的同時,他們的收入卻很難提升,畢竟行業競爭激烈。大部分人月薪4000元以下,近半數人做不滿一年就離職。這個變動如此大的行業,如何才能留住人才,保持穩定發展?
  • 快遞小哥辛苦了
    自9月10日我國今年快遞業務量達到500億件開始,每月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實現「四連跳」直至突破800億件大關,又一次創造了我國快遞發展史的新記錄,凸顯出我國快遞市場繁榮活躍、發展質效不斷提升,折射出中國經濟復甦的良好勢頭和強大的消費能力。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增速經歷了從負到正再到重回高位區間運行的轉變。
  • 爭分奪秒的城市跑男:快遞小哥外賣小哥背後的故事
    廉思課題組的調查顯示,北京的快遞小哥平均每月工作27天,每天工作11個小時。約會、看電影都是奢望,周末只想睡覺。王利剛快30歲時,家裡催他回去相親,談戀愛要異地。  快遞小哥對北京的熱愛強烈而顯著。
  • 寄快遞=「生財」?靠它賺快錢可不行!
    寄快遞=「生財」?靠它賺快錢可不行!2018年,俞某的負債累積至30萬元,每月要還近萬元,而何某某每月還的錢根本不夠。時間長了,俞某感覺力不從心。2018年10月,俞某在某醫療公司做內勤工作,平時接觸快遞收發業務較多。在此期間,俞某發現快遞公司上門收件時很少查驗箱子內的東西是否完好。如果保價後的快遞出現損毀,發件人對快遞公司施加壓力,就能獲得賠償。俞某覺得是個賺快錢的好辦法,可以緩解自己貸款的壓力。
  • 快遞派送費上調前傳:快遞員送一件賺一元,自嘲成人工流水線
    2017年2月17日,上海,春節過後,上海多處快遞網點「爆倉」,圓通、申通等快遞公司出現不同程度的包裹積壓。  東方IC 資料圖敲開陌生人的門一個跟著胡英漢近六年的快遞員跑來說要辭職,胡英漢開車帶他去郊區靜一靜,也想通過談心挽留下屬。
  • 剁手節已過,滿街風行快遞哥!這些萌萌噠快遞小哥你見過嗎?
    我們見過那麼多的快遞哥,殊不知他們也有萌萌噠的一面!快遞小哥每天風裡來雨裡去如此不易,還承受時常莫名中槍的煩惱。小西在此提醒各位:少一點「調戲「,多一個朋友。還有一些快遞小哥以自己獨特的才華和出眾的外表與自信在快遞界混出一片天地,還獲得不少粉絲。
  • 網購水果快遞耽擱3天 拆箱一看鮮果變「爛泥」
    西瓜賣1元多1斤   荔枝櫻桃降得多  近段時間,津城頻繁出現「桑拿天」,讓不少市民吃飯沒了胃口。現在西瓜的價格非常給力,晚飯前來上一塊消暑又開胃的冰鎮西瓜,一定是不少市民的選擇。  從天津紅旗農貿綜合批發市場了解到,西瓜作為夏日的主打水果,主要以山東地區為主,上市量隨氣溫的升高急劇增加,日上市量達到800-1000噸,目前批發價由5月的2.5元1斤降至1.2元1斤。此外,廣東、福建、海南的荔枝也隨著上市量的大幅增加,批發價由10元1斤快速降至5.4元1斤,而山東櫻桃同樣受上市量增加的影響,批發價由40元1斤降至11元1斤。
  •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安置點陸續入住:「懸崖村」網紅變身快遞小哥,月...
    昭覺縣的易地扶貧安置點隨著即將越來越多易地搬遷戶的入住,京東物流加速在當地的拓展,昭覺縣京東幫服務店4月27日正式運營,加裡成功應聘,從懸崖村直播賣貨的網紅變身縣城送貨的快遞小哥,收入翻倍,美好的新生活正式來臨。
  • 全國首支快遞員公益歌曲、首屆小哥節主題曲《快遞兄弟》,這樣誕生!
    疫情肆虐期間,小哥是城市的運營師,是生活的保障員。老貓看在眼裡,感觸在心中。「千包萬件,有我相伴」,老貓在紙上寫下這行字。「是不是寫首歌呢?」於是,一首《快遞兄弟》的歌詞草稿躍然紙上。老貓找到了洛兵老師,說:「咱們哥兒倆弄首歌,朗朗上口、旋律簡單,就像當年劉歡的《從頭再來》。
  • 《控辯風暴》第十二戰 | 快遞小哥偷快遞,究竟是職務侵佔,還是盜竊?
    《控辯風暴》第十二戰 | 快遞小哥偷快遞,究竟是職務侵佔,還是盜竊?小偷竟是快遞小哥吳芳:趙兵偷一個和自己毫無關係的快遞,顯然不是監守自盜的侵佔,而是近水樓臺的盜竊。
  • 全國首支快遞員公益歌曲、首屆小哥節主題曲《快遞兄弟》,這樣誕生
    疫情肆虐期間,小哥是城市的運營師,是生活的保障員。老貓看在眼裡,感觸在心中。「千包萬件,有我相伴」,老貓在紙上寫下這行字。「是不是寫首歌呢?」於是,一首《快遞兄弟》的歌詞草稿躍然紙上。300萬快遞兄弟們不容易,得接地氣兒,寫出來他們能唱。」洛兵老師寫過很多歌,不論是早年的《夢裡水鄉》、《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開門紅》,還是《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節目中的《回來》、《隨心所欲》。這位著名音樂人答應了司新穎的邀約。
  • 小哥開奔馳送快遞5年賺260萬:優秀的人,都能把平凡工作做到極致
    開奔馳送快遞的小哥名字叫做竇立國,現在是北京一家快遞公司的區域經理,當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的時候,他是8位敲鐘人之一,而他走入大眾的視野是因為他參加了一個知識搶答類節目
  • 看廣西如何打出「桂貨」電商快遞組合拳
    有卸貨裝貨的,也少不了賣貨的。直播團隊今年4月正式開通直播,3個月就銷售了1200多萬斤水果。今年「雙11」期間,軒媽食品店鋪直播間連續直播140小時。其間,軒媽蛋黃酥與主播李佳琦合作,11月7日直播銷售額達630萬元。  蛋黃酥一般保質期在20天以內,對快遞時效有較高要求。本著「庫存不允許超24小時,訂單必須在24小時內發貨」的嚴格要求,軒媽從成本、時效、質量等維度對各家快遞公司進行比對分析,甚至形成了針對快遞公司的資料庫,以便及時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 包裹堆積如山,快遞員卻不堪罰款大逃亡?
    過去,曾有新聞爆出快遞員小哥月入過萬,甚至於兩三萬的新聞,讓人們以為快遞員小哥儘管辛苦,但只要勤勞肯幹,就一定能獲得高回報。 事實卻不是如此。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被罰款2萬。 對一個快遞網點而言,這麼多的罰款有點吃不消。於是,壓力只能一層層傳導到快遞員身上。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47期:北京快遞小哥核酸檢測全部陰性,累計...
    據公告內容顯示,本次招標線路為成都、重慶發往全國各省會城市等卡班單邊線路,不限發車頻次,帳期為2個月,中標後籤署《公路運輸框架協議》及附件報價執行。傳中通開啟派費制度改革 派費直接給一線業務員近日,中通已經開啟派費直達改革試點,由總部將派費直接打到快遞員個人帳戶,而且還是「實時顯示」,一單一結,隔日匯總出帳單。
  • 快遞行業面臨「招工難」
    看著街頭奔走的快遞員,王斌想起之前的忙碌:「『雙12』雖然比不上『雙11』,但最忙的時候,也得從早8時送到晚8時以後。」當了3年「快遞小哥」,去年底,28歲的王斌選擇離職——成為了一名「外賣小哥」,理由是「月收入能多兩千多塊」。快遞業本身是人員流動性較強的行業,不過今年,有一些網點在半年時間裡,半數人員選擇離職。
  • 菜鳥裹裹二季度總結:快遞業務同比增長70%,快遞員薪資普遍達到3000元
    目前,已有2億人使用菜鳥裹裹寄快遞。數據顯示,在6月,寄快遞最多的10城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蘇州、天津、南京、成都和重慶。其中,重慶、成都漲幅最高,寄快遞量同比接近翻番。 另外,武漢作為高關注度城市,雖然受疫情影響較多,寄件量也已經恢復至年前水平,保障商家服務,方便居民生活消費。 快遞量增長,也帶來快遞員收入提升。
  • 菜鳥裹裹:數位化讓寄快遞更方便 快遞員普遍增收3000元
    更好的服務,也帶來快遞員收入提升。相對一般小哥,菜鳥裹裹會提供快遞商學院免費職業培訓,讓專職快遞員每月可普遍增收兩三千元。科技為民、科技向善,菜鳥裹裹的"程序猿"們,正用敲下的代碼,做了最好的詮釋。小小菜鳥,短短幾年重新定義了快遞服務幾年前,很多家庭都存著幾張快遞員的名片,但是電話打過去,快遞員或許早已離職。
  • 中通快遞員回罵顧客,水果不能拒收
    當下,網購水果成為了一種潮流,然而,對於不滿意的水果,顧客們是否能夠拒收。中通快遞員則回應,快遞公司規定,水果不能拒收。中通快遞員回罵顧客,水果不能拒收,這引起了極大的爭議。林先生稱,你不知道,不信你去買水果快遞,你看人家給你拒收不。
  • 快遞小哥每年派件10萬+!蘇州「獨臂快遞俠」張龍朕太勵志了
    這位小哥名叫張龍朕,因為遭遇意外不幸失去了右手臂,但是大家都叫他「獨臂快遞俠」——工作8年幾乎零差評,每年派送快件量超10萬件,收入全站排名第一!「獨臂快遞俠」張龍朕用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奮鬥的定義......清晨,寒風凜冽,在蘇州雍合灣花園小區門口的極兔速遞金陵網點,一車車的快遞正在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