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446字 閱讀約需5分鐘
(後臺回復「書單」獲取一份超大書單庫)
小小地戳一下心,你們覺得,自己在職場上到底有多能忍?
以上這些,幾乎是如今的90後,每天在公司都要經歷的日常操作。
前兩天還有朋友在群裡抱怨:上班簡直就是一件不斷突破底線的事情!
不過,雖然大家每天喊著我太難了...我要辭職...
但大部分人也只是打打嘴炮而已。
顯然,被加班,被甩鍋,被畫餅並不能壓倒頑強的90後。
那什麼時候90後不能忍?什麼時候90後一定要離職?
昨天,翻到智聯招聘發布的一份《2019年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
報告上顯示:75.8%的職場人之所以想辭職,並不是因為什麼加班、畫餅。而是因為看不到發展前景,在工作中沒有成就感。
以前總有人吐槽90後愛裸辭,沒有擔當。
但,當我看到絕大多數90後辭職,是因為沒有成就感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我們90後還挺牛批的...
不過問題也來了,沒有成就感,也不能總靠離職來解決。
有些情況確實需要離職,但有些情況下,也要學會自己創造「成就感」。
職場成就感,從哪裡來
先說,一提到「職場成就感」,你會想到什麼?
可能大部分人都會說:自己在公司做出了成績,並且獲得了領導的認可。
做出成績,並且獲得認可。
這確實是非常理想的「成就」狀態。
但現實是,做出令自己滿意的成績可能容易,但想獲得領導的認可卻難上加難。
前年(2017),我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短暫地工作過兩個月。
那個時候的我剛入行不久,雖然職位是新媒體運營,但不管是寫作能力,還是引流能力都差得一批。
在入職之前,我從來都沒有獨立負責過公眾號引流這件事,但上崗的第一天,領導就給我規定了一個月要漲粉1萬的目標...
而且...行業還是我一點都不懂的保險行業...
怎麼辦呢?那段時間的我,真的連睡覺都睡不踏實。
大概經過一周昏天暗地的努力吧,我終於在某乎上爆了一篇文章,一天時間給公眾號帶來300多個粉絲。
說實話:一個從未接觸的領域,靠自己寫的內容,一天之內引流了300粉絲。
對於當時的我來講,成就感已經爆棚了啊。(別嘲笑我,真的挺難的)
但,就在我把這個數據匯報給直屬領導的時候,她回了一句:
短短的幾個字,就讓我從「成就感」爆棚,變成了「挫敗感」爆棚。
其實,我覺得吧,員工有沒有成就感這件事,領導要承擔的責任更重一些。
畢竟想管理好一個團隊,想最大程度地激發員工的潛能,給他成就感,比給他錢來得更高效。
但現實生活是:在職場裡,我們遇到了不少壓榨式領導。
你工作完成得好,但我不會給你肯定,反而立馬甩給你更大的壓力。
就像小時候父母對我們「你真棒,但是...」的教育一樣。
怎麼辦呢?
爸媽不能換,領導還是隨便換的(前半句話開玩笑...)
不過說真的,當你覺得自己做出了一些成績,並且還挺開心的時候,如果領導天天只給你打壓,那真的可以考慮換一個了。
因為,要麼這個人一點都不懂管理;要麼這個人一點都不懂業務,所以他沒辦法評估你所做事情的難度。
就像我上面所提到的那家公司,領導就完全是運營方面的外行,但要求一天比一天高,覺得別人不花錢能日漲萬粉,你也必須能!
所以,後來我離職了,因為再待下去我真的會抑鬱,會很消耗自己的心性,會覺得自己是個渣渣。
話說回來,如果公司和領導都還不錯,只是你每天下班都會覺得:
今天我好像又沒有什麼得意的產出,更別提什麼成就感了;每天上班都像行屍走肉,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
這時候怎麼辦呢?
其實第一步還是「認識自己」。
你沒有成就感,大部分原因是:你做的,並不是你真心喜歡的工作。
所以你的內心其實根本不關心這個工作的進展,也不關心自己在這份工作中到底有沒有進步,自然也就談不上「成就感」了。
不過有點可怕的是,有些人可能並不清楚自己是否喜歡/適合當前的工作。
怎麼辦呢?
一個小方法:在這份工作中給自己樹立一些小目標,記住,一定是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
然後,當每個小目標達成時,如果你沒有產生「好開心、甚至覺得自己很牛批」的感覺,那你的興趣可能就不在這份工作上。
因為,第一,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便只有一點點進步,也會雀躍;第二,興趣和熱愛真的是成就感的基礎。
(小聲建議,這裡有篇文章,專門寫如何找到自己的熱愛)
然後...
我還想聊聊,假設你真的熱愛/適合當前這份工作,那如何在每天的工作中,給自己人為地創造成就感,讓自己持續帶著熱情和動力上崗?
畢竟...大部分工作還是長線發展的,不是做了就立馬就能看到成效。
兩個元氣滿滿的小技巧
還是以我為例吧。
作為一個單槍匹馬靠寫作奮鬥的人,我正在做的事情成就感來得尤其慢。
也就是說,我要每天都很努力地去創造優質內容,但我要很久才能看到效果。(公眾號搞了這麼久還沒搞出十萬加)
那在這種情況下,我是怎麼推動自己堅持下去的?
除了熱愛之外,還有平常自己手動創造的那一點點成就感。
分享兩個我的小訣竅~
想讓自己體會到成就感,第一步,就是「創造完成的感覺」。
在英文裡,成就感被翻譯時,用的最多的一個詞是: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而accomplish的意思,就是「完成」。
回想一下,你每天下班回家,思考自己一天的工作時,最讓你蛋疼的是什麼?
所以,聽我的,打造日常成就感的第一步,就是先讓自己覺得:我今天完成了好幾件事。
給你們看一個日曆啊。
在這個日曆上,我把今年要更新文章的日期都畫出來了,每寫完一篇,我就把那個綠色的桃心填滿,我甚至把每天完成的小事情,在頭條上收穫的獎金也畫在日曆上了。
這是創造成就感的第一步,就像上學時候的題海戰術一樣,看到卷子一摞一摞地摞起來會有成就感,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一件件填滿日曆也會有成就感。
其實除了這個日曆,我還會做各種各樣的讓自己感覺到完成的嘗試。
比如,每天寫一個日計劃,然後看著清單上的事情一件一件地被劃掉;比如,把自己羨慕的博主放出來,每天看看,啊,我又完成了1篇原創文章,離她還差119篇。
接下來,創造成就感的第二步,就是「多用腦子工作」。
在得到APP上,有一小節音頻,說:為什麼越是富人越願意加班?
原因是:當我們普通人想閒著的時候,其實是想享受滿足感和愉悅感,休息會給我們帶來這種感覺。
但是對於富人而言,他們不太需要休息,因為他們工作的時候就能產生強大的愉悅感和滿足感。
一項社會研究發現,做不需要什麼技術的體力工作會讓人的成就感很低,而腦力工作者,在工作上面,本身成就感就很高,所以他們才享受工作。
所以,你知道了吧,在職場上,少做那些機械性的、執行式的任務,多給自己整點兒腦力勞動。
說句不太好聽的,我們很多人在職場上所做的事,其實根本沒有達到要動腦子的地步。
講真啊,前段時間我說公眾號定位要更新了,我要寫有價值,能真正幫到你們的乾貨,其實根本原因就是:
而寫得越順,越不需要動腦子,我就越焦慮,就像有位粉絲跟我說的:當你覺得幹活兒已經變得舒服之後,你就需要再往上走一步了。
所以,現在我寫一篇文章,都要調動好多腦力。
給你們康康我對現在的內容有多苛刻嗷~ 只是為了寫出最能幫到你們的東西
雖然這樣寫下來時間用的多了,但每完成1篇我一開始覺得寫不出來的內容,我都會成就感爆棚。
——
總結一下:
75.8%的職場人之所以離職,是因為沒有成就感。
成就感怎麼來:
成就感以興趣和熱愛為基礎,對於你喜歡的事業,即便只有一點點進步,你也可以體會到成就感,但對於不適合你的工作,你可能會麻木;
想測試自己適不適合某一份工作,就給自己樹立一個又一個的小目標,看目標達成之後,你內心有沒有「開心,甚至覺得自己牛批」的感覺;
創造成就感,前提是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創造一系列「完成的感覺」;
另外記住,腦力勞動比執行性的勞動更容易讓人產生成就感;
5年前,我差點就把自己安排到了絕路上
我一直想寫,卻不太敢寫的一篇...
我是怎麼憑實力到點下班的...
朋友們,我的「21天寫作私教課」第 20 期開啟招生啦,開課時間為國慶節後。
不過提前說啊,在第20期的課程裡我要放幾節頭條內測課,因為近3個月在頭條上寫作,除了獲得不少青雲獎之外,還獲得了兩次月度優質帳號獎勵,所以,先把頭條經驗傳授一波。
頭條內測課只有第20期課程有,之後頭條課程會單獨開班,只招老學員,作為變現進階課。想提前感受一下的可以在後臺回復寫作課報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