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08 09:54:13
現代社會中各種各樣的燈被使用,從而引發了燈光汙染這一問題。燈光汙染具體來說是指由燈或燈具過高的亮度直接進入視野造成的,眩光效應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光源的亮度和大小、光源在視野內的位置、觀察者的視線方向、照度水平和房間表面的反射比等諸多因素,其中光源的亮度是最主要的。
因此大家往往會主動選擇相對護眼的燈具,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led燈和螢光燈哪個護眼呢?
LED運用冷光源,眩光小,無輻射,使用中不產生有害物質。LED的工作電壓低,採用直流驅動方式,超低功耗(單管0.03~0.06W),電光功率轉換接近100%,在相同照明效果下比傳統光源節能80%以上。LED的環保效益更佳,光譜中沒有紫外線和紅外線,而且廢棄物可回收,沒有汙染,不含汞元素,可以安全觸摸,屬於典型的綠色照明光源。
螢光燈又叫做日光燈,它的工作原理:日光燈管簡單的說是個密閉的氣體放電管。管內主要氣體為氬(argon)氣(另包含氖neon或氪krypton)氣壓約大氣的0.3%。另外包含幾滴水銀——形成微量的水銀蒸汽。水銀原子約佔所有氣體原子的千分之一的比例。日光燈管是靠著燈管的汞原子,由氣體放電的過程釋放出紫外光(主要波長為2537埃=2537×10-10m)。所消耗的電能約60%可以轉換為紫外光。日光燈耗能低,亮度大,但有50赫茲的頻率,每秒亮暗100次,在這種光線下,時間久了易致視覺疲勞。
綜上所述,相對來說LED燈更護眼。
白熾燈,即常用的電燈泡,是電流通過燈絲產生熱量,燈絲處於白熾狀態時,能發出光,燈絲溫度越高越亮,因此而得名。
白熾燈發光時,大量電能轉化為熱能,極少部分轉化為光能;白熾燈發出的光為全色光,由發光物質以及溫度決定各種色光的成分比例;其壽命跟燈絲的溫度有關,溫度越高,燈絲越容易升華;當鎢絲升華變成鎢氣,到比較細瘦時,通電就很容易燒斷,燈壽命也將盡。
白熾燈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使用方便,但是發光率低,90%電能轉化為熱能和輻射光;適應電壓變化的性能較差,燈絲冷態電阻很小,啟動電流要求很大。
螢光燈也叫日光燈,是一個密閉的氣體放電管,廣內以氬氣為主,包含水銀,形成微量水銀蒸汽。螢光燈管主要汞原子有氣體放電過程釋放處紫外光,所消耗的電能60%轉換為紫外光,其他則轉換為熱能。
螢光燈與普通白熾燈相比,發光率更高,使用壽命也更長。普通白熾燈的發光率僅7-19lm/W,螢光燈可達27-67lm/W,比較省電;普通白熾燈使用壽命為1000小時左右,螢光燈可達1500-5000小時。通過上述螢光燈和白熾燈的比較,不能分辨出,室內安裝照明宜採用螢光燈比較好,若是採用白熾燈,功率不應大於300w且安裝需符合國標規定的燈座。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