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集|尋找樂隊中的獨立小眾

2020-12-19 無錫太湖學院

世界萬千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宇宙,

喜好也各不相同。

小眾樂隊,顧名思義聽眾相對了解比較少的樂隊,

但並不是指那些少有人喜歡的樂隊。那些少有人發現

的樂隊,通常由朋友們聚在一起分享或製作而完成。

樂隊的小眾與否,其實是由自己決定的。

01

#打倒三明治只會讓三明治變得更好吃#

輕描淡寫著生活,痛快的打倒性旋律。

浪漫與堅硬的矛盾錯覺...

「打倒三明治」 一詞來自團員身上

時長穿著的一件漫畫T,衣服上面寫著

「Defeating a sandwich only makes it tastier

(打倒三明治只會讓他變得更美味)」出自美國網絡

惡搞原經典漫畫臺詞「打倒賽亞人只會

讓他們變得更強」。

02

昨夜派對(LN.Party) 主打融合曲風,並擅長

多樣音樂風格。製作人趙二是資深音樂人獨立音樂人

網綜《惡毒梁歡秀》音樂總監。歌手兼製作人桃子

先後做過助理,幼師,P.M (職業經理人),項目經理,

策劃人,獨立音樂人等。聲音多變且獨特的她與

資深音樂人趙二合作,成立全新組合昨夜派對(L.N.Party)

03

安全著陸SafeLanding,

2016年創立的中國新晉說唱團體

秉著"用自己的方式,讓更多人愛上hiphop"的初衷,

創作了《安全著陸》同名專輯、《二人賺》 ,

還有最新專輯《安全自救手冊》等作品。

自成立以來,他們一直不斷的嘗試不同的

音樂風格,通過作品去打破大眾對hiphop音樂的

固化思維,致力傳達hiphop音樂的豐富性和包容性。

04

傻子與白痴樂隊是由五位95後音樂人組成

的臺灣樂隊。樂隊歌曲由全員共同創作和

編曲,打造原創獨立音樂,早期融入folk與

post-rock元素,後逐漸轉變為融合synth pop,

chillwave, Lo-fi等元素的獨特風格。

05

彩色文胸是對Colorful Bar的專誠曲解,

Colorful的唇語為i love you,即i love your bra,

用放浪製造一場曖昧的誤會。

ColorfulBar彩色文胸來自成都, 一支融合式的

獨立樂隊,在他們的作品裡你能聽到搖滾舞曲、

電子、80年代、 Indie個性以及他們想表達的

新潮前沿,仿佛身處影影綽綽的城市夜景下,

熱情與活力激烈迸發時,突然定格的失神,

一種浪子式的悲情被無限拉大。

06

V89樂隊,硬搖滾(Hard Rock)樂隊,

將於2013年8月參加國內各大搖滾演出。

2015年發行了首張同名EP《V89》,同時也

成為了國內少有的、非常年輕的硬搖滾樂隊。

代表作有《白日夢》、《飛往廈門的航班》等。

07

大粉是來自北京的一支極具實力的復古根源

搖滾樂隊。「粉末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不僅

是「大粉」名字的由來,更是「大粉」的音樂精神。

也許並不存在小眾一說,

你眼中的小眾對他人來說可能是大眾。

編輯:新媒體運營部 程曉菁

無錫太湖學院

投稿郵箱:thxmt@wxu.edu.cn

相關焦點

  • 小眾樂隊||我知道你在一個人聽歌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小眾樂隊。我愛這種小眾的意識流。搖滾風格有很多種,樂隊也有好多隻,我在夢幻中摸索撞見了一些小眾的歌曲,小眾樂隊。我能與他們的意識流共鳴,成為了他們小眾的聽眾。這些都是孤獨而又浪漫的腔調。
  • 小眾獨立樂隊的主唱們都在讀什麼
    世界閱讀日的這天我們採訪了動物園釘子戶、浪味仙貝、白日密語三支國內獨立樂隊的主唱們,聊聊他們的私人閱讀口味,在天氣恰恰好的四月,順便聽聽音樂翻翻書
  • 中國臺灣的小眾樂隊的集體走紅,樂隊的春天到了嗎
    中國臺灣的小眾樂隊的集體走紅,突破了小眾圈層的狂歡。成熟產業支持下的精良作品、消費升級的潛力市場以及嗅覺敏銳的中介推手,共同讓曾經在主流之外的臺灣小眾樂隊擊中了內地新世代聽眾。 記者 | 王一越 編輯 | 張雲亭 開播不久的《樂隊的夏天》掀起了一波小眾樂隊文化的回潮。自1990年代以來,大部分小眾樂隊逐漸轉為地下。但如果你是一位樂迷,也許已經在近年頻繁演出的臺灣樂隊身上察覺到了這股樂隊文化重新回到大眾的風潮。
  • 「有趣兒」海外留學歸來的獨立樂隊,對話寶藏樂隊布朗尼
    說是中國樂隊也不太準確,畢竟樂隊的主腦是在美國MI 讀音樂的。這也是為什麼布朗尼的作品聽起來那麼地道。衝這個海報我也想去看現場~! Q5:怎麼理解小眾?你覺得indie 和fusion的區別是什麼呢?所以說布朗尼並不是fusion樂隊,而是個講奉獻精神的楷模樂隊(大誤)。言歸正傳,布朗尼是屬於fusion這一類,但更偏pop,可以說我們是個融合流行樂隊,而傳統意義的fusion中jazz的部分會佔比更大。
  • 橘子海樂隊:不僅音樂做得好,而且每一張海報都像油畫
    隨著這首歌一起登上熱搜的,是它的編曲、錄音、製作人——獨立樂隊「橘子海(Orange Ocean)」。● 四字弟弟新歌詳情頁一個是正在轉型的流量偶像,一個是獨立音樂圈的新星樂隊,雙方在各自的圈子中名氣不小。但畢竟獨立音樂圈相對小眾,所以,在這次合作之後,粉絲紛紛驚嘆打破了次元壁。
  • 小眾樂隊的春天來啦,「落日飛車」一票難求,盤尼西林最受歡迎?
    在國內流行音樂圈內,當紅的樂隊,出道都是比較久的了,比如五月天、SHE,現在的樂團、樂隊、組合,基本都是主打「全能偶像」,而不是僅僅做音樂。現在的組合,一出道很快就會投入到綜藝節目的參演中,對於個別比較有演戲天賦的組合成員,還會重點培養演戲這條路。
  • 彭磊畫了自己樂隊的海報,還穿了別人樂隊的海報?
    我們出生在不同的年代,來自不同的行業,但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自己的樂隊
  • 專訪好妹妹樂隊:好妹妹走紅的秘密絕非「小眾」和「獨立」那麼簡單
    演出結束後,在echo回聲音樂節的後臺,娛樂資本論見到了好妹妹樂隊的兩位成員,秦昊和張小厚,娛樂資本論對他們進行了專訪。 秦昊和張小厚稱走紅是偶然的,但是走紅的秘密絕非大眾認為的「小眾」、「獨立」的標籤那麼簡單。2011年,好妹妹製作發表了第一張專輯《春生》,之後成立春生工作室。
  • 從披頭四到小眾樂隊,新奇有趣的衍生品成了一門好生意
    7月4日,樂隊又跟網易雲音樂合作「五千個在哪裡」線上音樂會。演出暫停、收入歸零的特殊時期,全球音樂人被迫「待業」,遭遇空前的職業危機。因疫情阻隔演出,92%的日本音樂人在調查中坦言,無法堅持到7月。多年來,孫怡一直努力調整樂隊的收入結構,試圖讓音樂人能從單一的靠演出掙錢的模式裡走出來。
  • 小眾獨立搖滾?小黃雞周末語音照Hold不誤!
    本期的話題是:走近鮮為人知,但不乏精品的獨立樂隊。首先送上本周的周末語音,這首歌來自一隻獨立樂隊,名叫《無限可能》,唱給我們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人。我不知道這樣是好是壞,這些獨立樂團大多懷揣夢想並且很有才華,但很多時候逆境才是創作的靈感,而名聲和金錢更會腐蝕堅定的靈魂。所以也就才有一批擁躉喊著:你們不要紅,你們要屬於小眾!其實也不盡然,好的音樂應該更為人所知。沒人願意做小眾歌手,他們都希望有更多的人欣賞他們的音樂。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海報強勢官宣,所有隊伍的特點都藏在設計裡
    >的海報,一度刷爆了眾樂迷的朋友圈!>感動,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接下來先由清單君給諸位介紹一下各樂隊的海報,看看他們在海報中隱藏的秘密。  ·樂隊的夏天各隊海報·  01野孩子樂隊  這支來自西北甘肅的樂隊成立於1995年,笑稱自己是「中年男子合唱團」,他們的生活,讓人看到了中年男子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 潮歌單|臺灣獨立樂隊,全是寶藏...
    / 臺灣獨立音樂,全是寶藏 /「抱歉,很久沒更新潮歌單了,上一期更新了「香港粵語搖滾樂隊」專題後。很多粉絲都問,還有沒有什麼寶藏樂隊推薦?」 臺灣有很多獨立樂隊都是寶藏樂隊  你只要愛上其中一支就會愛上全部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海報強勢官宣,所有隊伍的特點都藏在設計裡!
    的海報,一度刷爆了眾樂迷的朋友圈!>和感動,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接下來先由清單君給諸位介紹一下各樂隊的海報,看看他們在海報中隱藏的秘密。07重塑雕像的權利是成立於2003年的中國獨立搖滾樂隊,號稱中國獨立搖滾樂的一面旗幟,他們的作品引領了中國後朋克音樂的浪潮。
  • 小眾文化互動大眾 《樂隊的夏天》以「樂隊」的名義點燃觀眾對搖滾...
    原標題:小眾文化互動大眾,《樂隊的夏天》以「樂隊」的名義,點燃觀眾對搖滾的熱情半島記者 王悅這個盛夏,「樂隊」成為關鍵詞。《樂隊的夏天》C位出道,喚醒了許多人對於搖滾的熱情,不僅給觀眾科普了音樂名詞,還讓大家認識了眾多樂隊,在話題之外也引發了很多思考。一檔優質的音綜不僅僅在於呈現的音樂風格,質感內涵缺一不可。
  • 比《樂隊的夏天》中更小眾的寶藏樂隊還有很多~!
    帶著熱血和爭議的綜藝《樂隊的夏天》,毫無疑問的引爆了這個夏天。
  • 「樂隊的夏天」中國搖滾歷經三十年,樂隊引領獨立音樂破曉時
    《中國樂隊》僅做了一季便在無人問津中落幕了。之後也有幾家視頻平臺嘗試做樂隊綜藝,但都沒有引起現象級的傳播。愛奇藝本身就有打造小眾音樂綜藝的成功經驗,《中國有嘻哈》的成功,讓愛奇藝在操刀《樂隊的夏天》時更顯遊刃有餘。
  • 《樂隊的夏天2》:不止是一場小眾音樂的勝利
    ,以往偏向小眾風格的音樂開始被更多人發現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廣告代言和音樂節也讓市場看到了樂隊背後的價值。對此,作為製作方,李楠楠表示之所以這麼搭配是因為相比於上一季節目,本季參賽樂隊風格更偏向小眾和垂直,所以希望用一些大家都熟悉的內容,去跟這些藝術性先鋒性的樂隊碰撞,在產生好的內容的同時也能更直接的吸引觀眾去認識樂隊,去了解他們。
  • 《樂隊的夏天2》:不止是一場小眾音樂的勝利
    ,以往偏向小眾風格的音樂開始被更多人發現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廣告代言和音樂節也讓市場看到了樂隊背後的價值。 對此,作為製作方,李楠楠表示之所以這麼搭配是因為相比於上一季節目,本季參賽樂隊風格更偏向小眾和垂直,所以希望用一些大家都熟悉的內容,去跟這些藝術性先鋒性的樂隊碰撞,在產生好的內容的同時也能更直接的吸引觀眾去認識樂隊,去了解他們。
  • 《樂夏》來襲,影視劇OST在獨立音樂中能清新脫「俗」嗎?
    當《樂隊的夏天》迎來了第二季,當木馬、Anti-General,包括後海大鯊魚的創作出現在爆款影視劇的片尾,我們是否看到了獨立音樂走向主流的另一個出路——影視劇配樂。獨立音樂在傳達什麼?為什麼獨立音樂曾經難以在主流影視劇OST中佔有一席之地?
  • 《樂隊的夏天》結束時,迎接獨立音樂的會是下一個春天嗎?
    所以說,是你們讓小眾音樂有了大的格局 。」 小眾音樂的大格局,獨立音樂的好夏天,搖滾樂隊的好日子……從去年《樂隊的夏天第一季》開始,類似的聲音就層出不窮,當然了,事實也是這樣。● 成立於1996年的新褲子樂隊,在奪得《樂隊的夏天第一季》HOT.1之後演唱會門票也水漲船高,往往開售即告罄強勢資本的注入為原本小眾的獨立音樂市場打開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