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孩子一起觀看了電影《寶貝老闆》,雖然兩歲多的兒子並未完全看懂,但是其中有些情節還是讓孩子欣喜不已。
比如,影片在探索嬰兒從哪裡來的這一問題上,設計巧妙,原來有個baby集團公司,專門製造嬰兒,大部分嬰兒被輸送到家庭裡,而極少數特別的嬰兒則成為baby集團的管理者。
當孩子看到一個個嬰兒被螺旋滑梯輸送下來時,孩子高興地尖叫起來。我為孩子解釋道:&34;孩子似懂非懂看著我。
而後面豐富的畫面也吸引著孩子看完整部影片。
《寶貝老闆》是一部喜劇動畫,由湯姆·麥克格雷斯導演,這位導演可謂多才多藝,曾擔任多部影視作品的演員、配音、編劇、監製,代表作有《寶貝老闆》、《獸群》、《馬達加斯加的企鵝》、《超級大壞蛋》、《貓狗大戰》等。
《寶貝老闆》是被眾多家長和孩子喜歡的一部代表作。該影片的主角是一個年僅7歲名叫Tim的男孩,他生活在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集父母的愛於一身。
一天早晨,家裡突然迎來了一位特殊的&34;,也就是他的弟弟。
自從弟弟來到家裡後,一家人忙得不可開交,在很短的時間內奪走了曾經屬於Tim的所有的關愛。Tim因此更加排斥弟弟,討厭弟弟。
偶然一天夜裡,他發現他的嬰兒弟弟並不像他表面看起來那樣單純,原來弟弟是baby集團的管理者,並帶著任務,只要能順利完成任務,弟弟就能離開這個家。
於是,兄弟兩為了各自的目標,暫時達成一致,開始了艱難的挑戰之旅。
接下來,我將從兩個方面揭示家庭中&34;的爭奪之戰,並且分析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
影片揭示了在現代家庭中&34;上的兩個主角:嬰兒和寵物狗。並通過這一主線引發了兩個矛盾對立面:
一、Tim和嬰兒弟弟
因為弟弟的到來,Tim不再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當曾經屬於自己的愛被弟弟赤裸裸地奪走時,Tim內心是痛苦和失落的。
&34;這是嬰兒弟弟說給哥哥的話,這些話像刀子一樣句句扎在Tim的心上。
反觀現實生活中,二孩家庭確實存在太多這樣的問題。因為二胎的到來,父母無暇顧及大的孩子,仿佛一夜之間,大孩子就不再需要關愛,要自己面對孤獨。
大的孩子無法明白,為什麼有了弟弟妹妹,自己就像被拋棄了?長此以往,對父母和弟弟妹妹存在很大的偏見。甚至用極端的形式來贏得父母的關注。
前幾天,有網友留言,自己家裡有兩個孩子,大的五歲,小的一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孩子嫉妒心特別強,只要看到自己抱妹妹,孩子就朝著自己發脾氣,嘴裡說媽媽只愛妹妹,不愛自己了。總是莫名其妙哭,亂發脾氣。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兩個孩子的家庭,很容易出現愛的分配不均的情況,加之父母精力和時間有限,小的孩子需要特別照顧,會給大孩子產生一種被忽視,被拋棄的感覺。
兩個孩子的家庭中,孩子之間的矛盾成為家庭的主要矛盾。
二、嬰兒和寵物狗
baby集團做了一項調查,發現在人們&34;的願望清單上,寵物狗正在佔領家庭市場,而嬰兒則越來越受到排斥,原因是寵物狗的品種越來越&34;,特別受到人們的喜愛,比如茶杯犬,泰迪,吉娃娃等,這些犬類體型較小,成為很多家庭關注的對象。
大街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女性手裡抱著寵物狗,並稱自己是狗狗的&34;或&34;,對待狗狗甚至比對待一個孩子還要細心、周到。
這一部分人給予寵物狗的愛直逼對待嬰兒的愛,當然這兩者不能劃等號,但是卻也拿走了父母一部分愛。對於孩子來說,寵物狗就是在和自己&34;。
看過《媽媽是超人》節目的人應該都會注意到這一幕,霍思燕曾教嗯哼正確的金錢觀,其中就讓嗯哼為狗狗寶寶換尿墊來獲取&34;,當然,教育的出發點是好的,通過勞動獲得報酬,同時和狗狗相處能培養孩子的愛心。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有寵物狗的家庭的確是需要家長的額外照顧,這會分走一部分精力和時間,甚至是關愛。
當然,這也只是個別現象,是家庭中的一小部分次要矛盾,在影片中被藝術化成為主要矛盾。在現實生活中,這一矛盾不足以影響親子關係。
而我們真正要面對的主要矛盾是手足矛盾。當這一主要矛盾升級為家庭大戰時,就需要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Tim和弟弟最終達成一致,為各自目標努力,也就是從最初互相看不順眼的旁觀者變為&34;,讓彼此參與到問題中,最終讓愛孵化。
父母給孩子的愛大多是平等的,只是在孩子眼裡,誰願意對自己付出多點時間和精力,誰才是愛自己的。讓孩子成為家庭中的&34;,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平等對待每個孩子。
1.二孩家庭中給孩子平等的愛
父母給孩子平等的愛很重要,體現在給孩子相對多的時間和精力,不要讓其中一個孩子成為&34;或&34;旁觀者&34;孤立&34;局外&34;陌生人&34;陌生人&34;局內人&34;局內人",平等對待孩子,給孩子相處的時間,才是讓孩子分享愛,共享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