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
「為什麼臺灣人把「地鐵」叫做「捷運」?」
聽到捷運這個名字,說實話還是感覺挺裝逼的
畢竟跟我們叫法有差
臺灣將城市軌道交通稱為捷運,相當於我們所說的地鐵。
綜合起來,我想這個故事可能是這樣的:
.
.
.
因為很大一部份在地面上行駛。。都叫地鐵就有點尷尬。。吧 XD
而我們在這裡要悄悄的告訴大家一點關於臺灣捷運的小秘密
避免大家在臺灣尷尬癌發作
去過臺灣的朋友應該很多會對臺灣地鐵印象極深
臺灣捷運臺北捷運和公車裡面有些近乎法西斯的規定
不吃東西還是能理解的,畢竟有味道吧
而且據說如果在捷運上飲食,會被罰款7500臺幣(約1600人民幣)
臥槽這罰款金額也是嚇死寶寶了
口香糖都不行?? 嚼口香糖是很私密的行為,要不被發現很容易的好嗎這是朋友講述的真人真事...
上捷運,忘了吐口香糖
一女子走來
問,先森,您造捷運上不可以吃東西的嗎?
面紅耳赤,道歉
畢,她掏出一張面紙。
除了上捷運不飲食之類..
灣灣人還有一種習慣叫做....
(▲上圖藍色座位,在臺北的捷運裡,普通乘客通常寧願站著,也不會去坐為老弱病殘人士提供的「博愛座」;圖片取自網絡)博愛座就是我們的老弱病殘專座...
只是臺灣人把它講的文縐縐的...
在臺灣,無論公車或捷運,就算再擠,哪怕那座位空著
都不見有非老弱病殘人士坐上去。
有人問過臺灣人沒人座為啥不去座,有人來了再讓唄....候車地面劃有白線,基本沒看到有人站在線外的
而上下捷運站的自動扶梯
所有人都靠右站成一排,空出左邊讓人通過
臺灣捷運除了在習慣方面做的相當完美以外
其實捷運的各種公共服務也是做的very的好
首先,臺北所有的捷運站裡都有洗手間
乘客完全不用擔心內急,更不會出現小孩在車廂裡拉大而家長不管的雷人情景
除了洗手間,最方便的,還是每個捷運站都有的旅遊服務中心
市民或遊客可以在這裡諮詢跟旅遊有關或無關的一切,巨細無遺。
對於陸客來說,最爽的就是可以憑護照或其他證件在這裡申領一個Wi-Fi帳號密碼
有了它,在臺北任何有公共Wi-Fi的地方,都可以無限時免費上網。
除了諮詢服務,這裡還備有急救箱
裡面備有常用藥、繃布、立時貼等,旅客有需要隨時可免費取用。
除了旅遊服務中心,臺北市立圖書館在每個捷運站也都設有分館
市民可以刷卡進館,享受休閒讀書時光。
(▲遍布各個捷運站的臺北市立圖書館分館;圖片取自網絡)出行前一定要搞懂人家的風俗啊、行為習慣什麼的
不要太過保留原先的習慣啦
入鄉隨俗也是一種素質的體現呢
不然在旅途中很容易以low逼的形象各種受到嫌棄
畢竟這年頭已經不是靠
「我就是這真性情」能行走天下的了呢
還怎麼愉快地裝逼啦?
不過話說各位在平時遇到過哪些很low逼的事
留言大家一起聊聊呀~
❤ ❤ ❤ ❤ ❤ ❤
這裡再插播一條友情提示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因為我們臺灣的新老闆蔡老闆
她一直不提某一個兩岸共識(黑人臉)
導致大陸的叔叔阿姨們把團體遊的數量縮減三分之一(起)
我們預估後面大通證會越來越不好辦理
所以我們正經的建議您先去辦理好大通證
這樣後面想去臺灣就不會因為辦不到大通證而耽誤您的行程(正經臉!!!)
▼點原文微博@自U行 我不會告訴你抽獎就快來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