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部分網友反饋,其花唄額度被下調至2000元或3000元以下。據了解,這些被下調額度的網友大多是年輕用戶。螞蟻集團12月23日回應券商中國記者稱,花唄近期正在調整部分年輕用戶的額度,倡導更理性的消費習慣。
有支付機構風控相關人士向記者分析道,花唄主要目的是為了構建其自身金融生態培養用戶消費習慣,而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則主要為了賺取中間業務收入以及利息。亦有大行人士表示,花唄額度下調會使風險規模減小,但從宏觀上來說風險依然存在。
部分年輕用戶花唄額度下調
近期,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反映,自己的花唄額度被降低了。不少網友反饋稱,其花唄額度被下調至2000元或3000元以下。螞蟻集團日前證實,花唄近期正在調整部分年輕用戶的額度,倡導更理性的消費習慣。
繼上周主動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後,螞蟻集團的這一動作又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不過有接近該集團的人士向記者透露,
也有年齡區間在25歲左右的消費者向記者表示,自己的花唄額度近期不降反升。有市場人士向記者指出,花唄此次下調額度的群體應該主要為大學生和初入職場的年輕人,而這部分人的經濟實力並不十分穩定。
近年來各類信貸消費平臺層出不窮,不少消費者認為此類信貸產品在廣告中有引導超前消費的嫌疑,爭議也伴隨而來。據2019年尼爾森發布的《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90後總體信貸產品的滲透率已達86.6%,實質負債人群約佔整體年輕人的44.5%,也即是說,我國正有近半數的年輕人過著負債生活。
「超前消費不完全等於超額消費,但對於消費觀念尚不成熟的部分年輕人來說,超前消費極容易帶來不理性的消費行為。」某消費者行為研究人士向記者表示,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自身儲蓄實力較弱,需要資金周轉日常開銷是可以理解的,但也要充分考慮到這類人群的消費及還款能力,謹慎授信額度。
隨著國內消費金融的迅速發展,金融服務的獲得率也有所提升。以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為典型的網際網路消費信貸產品依託其小額分散、純信用無抵押等特點,讓不少難從銀行辦理信貸業務的客戶獲得了便捷的信貸服務。但與此同時,也應警惕超前消費可能帶來的過度消費。
上述研究人士進一步指出,特別是以大學生為代表的年輕群體,在自身消費觀還不成熟的情況下也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很容易衝動消費,出現逾期不還的風險比較大,「因而,引導年輕人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十分必要。如果花唄下調額度能帶動同類產品跟進,那麼整體能進一步防範年輕人過度消費的問題。」其表示。
除了倡導年輕人培養更理性的消費習慣之外,上述市場人士認為,螞蟻集團下調年輕用戶額度可能還有幾方面的原因:第一可能是監管的壓力,第二是出於控制風險的目的,第三則是受疫情影響下,與就業和收入預期同步進行下調。
構建引導消費行為的金融生態
有支付機構風控相關人士向記者分析稱,花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用戶消費習慣,而銀行的信用卡業務則主要為了賺取中間業務收入以及利息,兩者目的並不一樣。
記者從某大行客戶經理處了解到,銀行做信用卡業務主要圍繞以下目的:
一是賺取手續費。比如銀行跟商家合作,客戶消費產生的手續費由銀行、銀聯機構和商家三家進行劃分。
二是維護客戶。在一般情況下,客戶用了某家銀行的信用卡,大概率會成為這家銀行的忠實客戶,長久使用其金融服務。
三是賺取利息。在持卡人償還能力暫時有限的情況下,銀行在還款額度上均設有最低還款額。「就我觀察下來,按照最低還款額進行償還貸款的持卡人比較多,儘管個人信譽不受影響,但是剩下的款項是需要拿利息的。」該大行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這部分利息也比較高,一般是按日算,而這些收益也會是銀行的利潤。
「一方面銀行希望客戶多刷信用卡賺取中間業務收入,另一方面如果客戶刷多了還不上錢就容易形成壞帳,那麼徵信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前述支付機構人士表示,對比來看,花唄可能都不需要拉取借款人的任何徵信。只要通過大數據或者市場調查測算或者預估整體的違約率是多少。
而通過大數據預估出的違約成本,本質上可以作為螞蟻集團的營銷費用,即折合成作為培養消費習慣的營銷費用,「使用花唄的人群後續出現額度不夠的情況時,相應的可能使用借唄、餘額寶等同生態裡的產品。」該支付機構風控人士說。
那麼構建生態以促進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本質為了什麼呢?上述業內人士解釋道,生態搭建好了,盈利都是指數式增長。
只要用戶還在使用支付寶、淘寶等產品服務,那麼花唄就可以利用自身的生態圈,將信息推送至用戶眼皮底下,比如,「花唄分XX期,手續費XX,每月低至幾百元」等字眼,那很可能動搖用戶原本有心理負擔的消費行為,進而產生衝動消費,「這樣一來淘寶、天貓和花唄都賺錢,所以說建立生態很重要,引導用戶的消費行為」。
合規成本上升?
相較於傳統的信用卡業務,花唄首先沒有發卡成本,其次直接依託於支付寶,營銷獲客成本並不高,但銀行要拓展這部分客戶的成本可高出不少。
其次,從信貸額度來看,花唄最高額度為5萬元,本質為小額貸款,而信用卡額度範圍從幾萬到幾十萬甚至無限額度都有,「銀行沒有這個生態,沒必要去搶這些小額用戶,因為也帶不了多少收入。」上述支付機構人士坦言。
對於銀行來說 這部分市場的開拓成本與收益難成正比。相比較於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銀行大數據的資源較弱,手裡沒有這麼多客戶,特別是在中小客戶層面,放貸款的範圍比較小。此外,信用卡還有制卡費、郵寄費等成本,年輕用戶辦卡後所帶來的收益可能還抵不上銀行發卡的成本。
而花唄的生態恰恰需要就需要開發這些小額信貸客戶。
「在花唄和淘寶聯合起來的生態中,用戶使用花唄在淘寶商戶消費,阿里巴巴集團抽兩次成,購物平臺抽成一層,花唄抽一層手續費,而且花唄的分期手續費比銀行高,而且花唄對分期也是有引導的。」上述支付機構人士進一步表示。
花唄所瞄準的市場就是令銀行容易出現「費大勁賺小錢」的客戶群。網際網路小貸平臺則可以利用大數據,高效篩選出信譽比較好、未有過逾期,且主要有個人消費一類貸款需求的客戶。
銀行和網際網路貸款很大的區別在於:銀行是在規範情況下,嚴格按照監管要求放款,當然放款速度相對較慢,要經過一系列手續且操作流程比較繁瑣;至於網際網路貸款,有額度之後放款比較快,涉及群體廣泛,但是覆蓋面大的情況下,如果監管措施跟不上的話,風險會很大。
亦有銀行從業人員向記者表示,花唄額度下調可能會使風險規模要小一些,但從宏觀上來說風險依然存在。
今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將網際網路消費貸、經營貸合理區分,採取差異化監管,並對網際網路貸款的單戶額度、授信期限均設置期限要求。
11月初,銀保監會會同人民銀行等部門公布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一系列規定,包括對小額貸款業務的註冊資本、異地展業、兩參或一控、ABS槓桿倍數、聯合貸出資比例、貸款額度等方面內容。
「以後參照銀行金融機構納入統一監管的話,也會慢慢出臺對於網際網路小貸平臺準備金、計提資本等要求,合規成本最終會上去的。」上述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網際網路貸款相關監管規定陸續出臺,合規經營下風險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