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習,平時除了興趣班,針對孩子的薄弱科目也要「投資」,希望孩子能全面發展,每門課都不落人後。
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拐點,孩子們的學業「負擔」再次加重,寫字從鉛筆變成鋼筆,考試課從四門變成了五門,是小學階段的第一個比較大的轉變。這門增加的課就是英語課,為了讓孩子能學好這門課,二年級升三年級的暑假階段就要好好利用,合理安排了。
陽陽是一名即將升入三年級的小學生,暑假期間,家長給孩子報了暑假英語班,希望孩子先打個好基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字母已經學完了,但老師發現,即使字母已經背得滾瓜爛熟,陽陽在聽寫中總是出錯,像「b、p、q、d」一直混淆,分不清楚。老師和陽陽的家長反映了這個情況,家長告訴老師,因為孩子學拼音的時候,就沒有學好,因為這幾個字母,拼音總是出錯,糾正了很多次,一直改不過來,沒想到還會影響英語的學習。看來還是得強行糾正拼音,英語中才不會犯錯。
學好拼音是學好漢字的第一步,不少學生因為拼音沒學好,不僅英語學習費功夫,語文上更是吃了「大虧」。
看看二年級小學生的聽寫作業,很糟糕。字不會寫,拼音也寫不對。試著拼一拼,壓根不知道孩子寫的是什麼,甚至還出現了根本沒有的拼音組合。顯而易見,這位小學生的拼音學得很差,因為拼音掌握不行,字也沒有寫會。長期以往,就會行成不好的習慣,看見字認得,但看見拼音不知道是寫哪個字、哪個詞。
小學生們到了四五年級這種情況就會改變嗎?確實會變,只是變得更糟糕。
拼音沒學好,是種什麼體驗?一位四年級的小學生說,每次語文考試,瞅見看拼音寫漢字就害怕,不想動筆,因為拼出來的詞總是錯的,實在是太難了。比如「杜絕」和「杜鵑」兩個詞,拼音是一樣的,但聲調不一樣,對於拼音不好的學生來說,難度一點也不小。在他們眼裡,這些拼音都很難,寫錯字成了「家常便飯」。
一年級是學習拼音的最佳時期,但即使每天都在拼音的「碎碎念」中度過,還有的學生掌握不紮實。要是發現孩子在拼音上有問題,就要及早幫助孩子改正,哪怕是重新學習一次,防止以後一直錯,更避免影響其他內容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