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木村拓哉倆女兒的資源是星二代的頂級,以後黃多多之流在父輩提攜之下進圈,資源也不可與她們同日而語。這是中國粉絲透過濾鏡以及娛樂圈差異的結果。就日本本土而言,木村光希以及木村心美其實並不好,只是看著風光而已。
日本娛樂圈的生態和整個亞洲都不太一樣,所以VOGUE封面和高奢大使之類的餅,其實只是看著風光,實際上對兩個姑娘在日本的發展沒什麼用。
首先來看VOGUE封面,霓虹時尚雜誌其實分兩派,本土的Vivi(就是國內的昕薇)之流,歐美的VOGUE和numero之流。Vivi審美和穿搭都是日系風,VOGUE的價值取向和審美都向歐美看齊。日本雖然一直想脫亞入歐,但是又比較保守封閉,日本藝人其實真正重視的是銷量高又符合本國大眾審美的本土雜誌,並不在意歐美系雜誌。歐美系雜誌也一直不太看得上日本藝人,喜歡國際超模和在歐美發展的日本藝人。所以歐美系雜誌和霓虹藝人其實互相不care。
兩姐妹一個ELLE封面出道一個VOGUE出道其實不算什麼資源,這兩年歐美時尚圈喜歡捧星二代大家都知道,VOGUE和ELLE向歐美看齊,也愛上了星二代,之前的松田翔太和秋元梢都是星二代。木村家上不了本土雜誌只好找歐美系雜誌,雙方都開心。
再說高奢大使,同樣是歐美時尚圈喜歡捧星二代的結果。還有霓虹本土明星也不在意曝光量小給錢少的高奢合作,他們更喜歡曝光量大給錢多的本國產品的電視廣告。看看奢侈品牌在霓虹的各種活動請的人,基本都是平面模特和新人,很少看到當紅一線女星,可以說時尚資源是霓虹娛樂圈競爭最少的一種資源。
從內娛角度看很好的資源,在日本其實不是主流。日本捧人怎麼捧,最近的例子就是佐藤健那部劇,東寶捧女主上白石萌音,就讓她一番,佐藤健二番,佐藤健抗起來的收視率變成上白石的實績。又或者找唱片公司包裝一下,找作曲家寫好曲子,tie一下晨間劇刷一下榜單就能成熱門曲目。
但是木村拓哉和工藤靜香做不到,一方面可能兩個女兒確實可能沒演戲唱歌的才能,另一方面父母確實沒資源。
木村拓哉的同事紛紛自立門戶,他明明solo成績不錯卻一直不走,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依附於傑尼斯的偶像,雖然演了幾部神劇(和松隆子那幾部劇其實也有日本人捧歌舞伎世家大小姐松隆子的成分在,他運氣好沾了光),但是他本人其實沒有什麼影視資源,日本的影視資源是掌握在電視臺高層手裡的,和各大事務所有利益交換,木村應該是接觸不到高層資源的。而他背靠的傑尼斯只籤男藝人,對女藝人的資源估計也幫不了大忙。
工藤靜香作為實績很能打的女歌手,雖然受老一代音樂人喜愛,背靠中島美雪等大物,但是和她交好的大物都比較老派,寫的歌也比較過時,吸引不了年輕人。之前有嘗試過讓木村光希給工藤靜香寫歌以作曲家身份出道,但我看過木村光希彈鋼琴的視頻,我覺得她的「作曲」大概率是自己哼唱錄下來,然後讓專業人士改的,加上工藤靜香的團隊編曲比較老派,所以也沒有太驚豔。
總結就是,木村夫婦其實沒有什麼資源可以捧女兒,只能另闢蹊徑走國際時尚路線,而這個路線在日本沒多少人吃,所以只好出口歐美和中國了。
對比一下霓虹的其他星二代,杏完全是自己爭氣,宇多田光天賦太高完全蓋過了自己老媽,松隆子和寺島忍都是歌舞伎世家的大小姐(日本人對這種家族很崇敬),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兒子好歹還有老媽當年急流勇退留下的國民濾鏡和老爸的影視劇資源。木村姐妹是自己不行,父母的資源也不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