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收看的是由一枚資深的影視麵包精傾情貢獻的美劇推薦。
然而,其實這並不是一篇催化情感的雞湯。
(S2季終Will和Alicia相吻的背景音樂,用在這裡反而特別應景。可以點擊閱讀原文獲取完整歌單)
麵包君一直以來都會被問到同一個問題:有什麼推薦的美劇?
而這部,一直以來盤踞在麵包君安利排行榜前三位。
相信未來也是。
當地時間5月8日, 以「End」為標題的終結集在CBS播出,標誌著這部七年來伴隨包括麵包君在的很多人成長的劇集,從此將離開我們的視野。一時間唏噓無數。
按照營銷號的套路,麵包君覺得是不是應該先感時傷懷敲打一些觀後感,祭奠Will和Alicia的愛情,再回顧一下七季裡女主生活的起落,再寫一寫婚姻兩性關係,或者再引申講一講自己身邊的故事諸如「我有一個女同事」之類的。但麵包君真心褒不出來那麼多雞湯啊!
那麼,站在這部戲完整謝幕的時刻,我們單純地講一講。為什麼你一定不能錯過《傲骨賢妻》。
作為一枚結果導向的麵包。看劇首先要看成就。
令人髮指的豆瓣評分(七季評分非常穩定。可以對應參考的是同樣是熱門劇《紙牌屋》到第三季時口碑已經跌至8.3, 第四季才回歸9分)
和異常新鮮的爛蕃茄指數(新鮮指數97%,目前紙牌屋為84%)
那麼,什麼能讓這部連拍七年,每年20+集超大容量的美劇如此成功?
麵包君認為,《傲骨賢妻》的成功得益於劇集本身屬性的多元化與平衡。
《傲骨賢妻》誕生於美劇的最鼎盛時期。在此之前,各種類型片已經發展成熟,並且都有各自領域的代表作。
講律政有《Boston Legal波士頓法律》,講政壇鬥爭的有《West Wing白宮群英》,講家庭倫理的有《Desperate Housewives絕望的主婦》。作為類型片,都很成功。但受到屬性的限制,卻又各自又有各自不能跨越的短板:
律政劇案情為故事核心人物刻畫生硬膚淺、
政治鬥爭通常是厚黑生澀缺乏娛樂性、
家庭倫理又無可避免地框在出軌和撕B套路下繞圈讓人審美疲勞。
在2009年,這部揉合了家庭、政治、律政的新戲誕生,成功地讓律政劇更有完整的故事和豐滿的人物、為政治戲注入立體的關於家庭、愛情、利益平衡的思考、家庭倫理又上升到不是情情愛愛那麼簡單。
劇集以美國發生的政客醜聞(如前紐約州長艾略特·斯皮策、前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為藍本,描繪一名政客的妻子,在丈夫被揭發召妓及貪汙醜聞而被收監後,如何重拾人生的故事。
這也是每次別人問起《傲骨賢妻》是部什麼類型的片子的時候麵包君總要說一大堆的原因。
覆蓋的元素實在太多,很難用一個類型來定性。
我們可以看到,在多管齊下的情況下,很容易跑偏或者迷失。
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個多面體,本劇的每一側面,都獲得了精雕細琢。
而且,組合在一起,才呈現了一個更豐富的世界。
所以,可以看到,在對本劇的評價中,用的最多的詞是
精良。
那麼,如何精良?
首先,角色是一部戲的靈魂。而這部戲,做到了形神合一。
Julianna Margulies在出演《傲骨賢妻》時,已經43歲。她截止到目前的整個演藝生涯就只有兩個重要的角色,一是在《急診室的故事》裡飾演了六季的女配角卡洛·海瑟薇護士,這個角色讓她獲得了第一個艾美獎(1995)。然後,她遇到了雷德利·斯科特(也就是本片的製片人),從此,開始了她最為閃耀的生涯。
麵包君以為,在Julianna Margulies身上,這個角色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立體升華。既生動的可怕,又強大的可怕。她顛覆了通常影視作品裡「女強人」的刻板形象,從傳統家庭裡以夫為貴的家庭主婦、到律所從最初級位置笨拙攀升的大齡職員,再到無所畏懼的合伙人,你可以看到一個女性的成長曆程、心態的變化的映射。
然而,更為可貴之處,是每一個角色、每一個細節,都是精雕細酌的產物。
且不說常駐角色Cary, Diane, Eli每一個人都有明確的性格特點和相對完整的故事線。
作為一部以律政為主要場景的戲劇,連不定期上線的客串演員,都清一色的形象豐滿。
其中Carrie Preston(上圖)和Martha Plimpton(下圖)分別獲得了艾美獎最佳客串演員。
更不用提,無論是服飾搭配,
還是布景裝修,
都已經到了教科書的水準,
被媒體和粉絲鑽研。
最重要的是,這部戲,用七年的時間,
向我們展示了,
一個活在當下的女性
其生命的廣度和深度可以延伸到的境界。
在婚姻、事業、家庭、政局多重矛盾聚焦下,成為更像「自己」的自己。
要禁不住提兩句,最近在熱議的話題是《歡樂頌》。當我們還在為戲裡投射的階級現象而爭個面紅耳赤,談來談去最後就是女人的嫁娶,所有的橋段都是基於家庭出身與柴米油鹽,並以高度反響來評價這部所謂的「真實」。
也應當看到,地球另一端,(不止一部)和女性有關的戲,並不只有婚姻和感情線。
我們看到的,是獨立的女性應該怎麼掌握自己命運無限的可能性。
而且,每一種可能性,都值得被尊重。
這個結局集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尾,也許會讓很多人錯愕。
然而,該告別的總歸要告別,
無論帶入感有多強,
你覺得有多無法理解,這畢竟是Alicia的人生,她的選擇。
在這樣的時間點,我們應該像她一樣堅定優雅地微笑,
然後,祝福。就夠了。
再見,The Good Wife !
珍重, Alicia Florrick !
開始下一段旅程。
最後講些輕鬆的。
你們最愛的Kalinda的離去也是蠻抓馬的,其實在她宣布離開之前就已經有網友發現從第四季開始已經有連續30集,Alicia和Kalina並沒有同框過了,尤其是在最後一場對手戲都不是同時拍攝而是後期剪輯合成。
比較有趣的是,Julianna Margulies一直不承認兩人有不合。她還在媒體採訪中解釋說對手戲沒有一起拍是因為Kalinda(Archie Panjabi) 當時檔期被佔正在拍攝The Fall.
請看接下來Archie的打臉推特。
Kalinda: 呵呵,那時這部戲根本沒開拍好嘛!姐當時就在紐約等著拍這個對手戲呢!
坐實了兩個人的不合傳言。
2. 其實仔細看觀眾可以發現這部戲也是爛尾的情節很多。比如
Alicia的一些情人最後到底都幹啥去了。為什麼一個比一個存在感低而且故事不了了之。
Kalinda那個神秘的老公後來到底怎麼樣了。
Bishop的兒子到底誰來照看?
Eli的女朋友們怎麼全都不回來找他?
原因很簡單,這是很多美劇編到後面的通病。故事裡挖太多坑,編劇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因為人物性格刻畫的太細膩,必然會導致有些情節寫的時候可能有一個宏大的網想要展開,後面發現對情節推動並沒有實質意義,就不了了之了。另外,根據製作人夫婦Robert Kings和Michelle Kings的採訪,客串演員因為不是常駐,檔期也比較難協調。
無傷大雅。
3. 點開閱讀原文可以獲得網易雲音樂的歌單,135首本劇的原聲,麵包君最近一直在循環播放。
4. 回復關鍵詞「好老婆」可以獲得編劇寫給觀眾的告別信(有點長麵包君就沒翻譯,所幸關注麵包君都是高知青年,省了。麼麼噠)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