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義去世 華盛頓的「中國老朋友」越來越少了嗎?

2020-12-23 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白雲怡王雯雯徐可越】美國知名學者傅高義(Ezra Vogel)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的一間醫院去世,享年90歲。傅高義是美國最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精通中文和日文。傅高義的逝世也引發中美兩國許多知識分子的擔憂和感嘆:美國理性、務實看待中國的政治圈和知識界人士是否越來越少?隨著美國更多少壯「鷹派」的崛起,中美關係又將何去何從?

傅高義 資料圖

「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2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這樣評價傅高義,「我們將銘記他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所做的貢獻」。今年12月1日,傅高義曾參加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2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認為,以傅高義為代表的一批年紀較長的美國「知華派」,基本是以歷史和文化角度切入,其目的是推動美國對中國的了解,以及中美之間的交流。

「他們對中國的研究,是從『有些好感』或至少是『好奇心』開始的,繼而更深入了解到中國的歷史變遷和社會變化。」刁大明表示,而與之對比鮮明的是,今天美國許多「少壯派」中國事務學者,研究中國的目的就是「幫助美國對抗中國」,他們研究中國的起點和基調從一開始就是「對抗」與「敵視」,而他們也將這一觀點和情緒傳導給了更多美國大眾。

「於是,隨著傅高義這樣一批老一代的中國事務專家,因年歲漸高而不可避免地離去,也自然引發了公眾對於『理性的對華態度在華盛頓越來越失去聲音』的擔憂,尤其是在當下中美關係頗為動蕩緊張的時刻。」他這樣表示。

2018年曾於傅高義在哈佛大學的家中採訪過他的一名中國記者對《環球時報》回憶說,兩年前,傅高義就曾對他感嘆,美國學者做中國研究更不容易了,「因為他們怕說錯話、出問題。學者之間談話沒有透明度,不能直率談問題,研究就很難做。」當時,中美兩國正值建交40周年之際,但卻在貿易、南海、網絡安全等領域頻頻爆發摩擦。

這名記者也曾問傅高義,「像您這樣的中國老朋友是不是在華盛頓越來越少?」當時,這名著名學者的回答是,美國年輕學者中希望中美關係向好的仍然有很多,「不僅僅是老一輩人」,比如自己的學生中就有很多,只是他們的研究環境變得更不容易了。

「他承認華盛頓現在對華有很多看法,但發聲的人未必都是中國專家,很多不了解中國的人也會出來發表自己的看法。他同時也希望中國能夠更加開放,為更多中美學者提供更多交流的機會。」這名中國記者回憶說。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研究員陳徵曾在2011年的一次學術研討會上與傅高義有過一次短暫的互動。她回憶起當時正對自己的博士論文充滿困擾,傅高義對她的指導讓她「大開眼界」,中美學者在做研究時方法和思路上的巨大差異,「他為我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幫助。」

陳徵告訴《環球時報》,她認為傅高義的離去是美國學術界的一次重大損失,也希望更多美國學者能像他一樣擁有對中美關係「冷靜、客觀」的看法,在兩國間發揮積極作用。「我把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分為三大類:強硬派、溫和派、第三種力量。傅高義屬於第二種,而拜登擬任命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則屬於第三種,他們強調競爭,但試圖避免軍事衝突等不可逆轉的風險。」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對《環球時報》表示,其實,像傅高義這樣的美國「溫和派」學者依然存在,比如美國前資深外交官傅立民、美國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東亞項目主任史文等,他們對中美關係仍然保持公正客觀的立場,也在不斷發表自己的意見,只不過在當下的中美環境下,他們的意見不夠響亮,沒有成為主流,但至少這些聲音並沒有消失。

「傅高義本人非常反對川普政府後期對中美人文交流設置的種種限制,因為這只能使兩國互不了解日益加深。」陶文釗和傅高義本人有過多次交流,他表示,當下已被嚴重破壞的中美關係已不能僅靠小修小補才能重建,而是需要一整個框架,而在新框架的構建中,兩國人文交流需要扮演重要渠道,這也是拜登政府需要面臨的嚴峻任務。而對於中國而言,也應避免把說了一些「可能中國不喜歡聽的話」的美國學者直接貼上「鷹派」標籤,因為這樣會縮小中美學者交流、乃至中美整體合作的空間。

「儘管當下兩國關係非常糟糕,但是華盛頓仍有一種廣泛的共識,即我們必須找到與中國合作的辦法以避免衝突。」半年前,傅高義最後一次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曾這樣表示,儘管沒人希望這樣的局面發生,但兩國的確存在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而這將導致所有人的失敗。「美中兩國的歷史任務是塑造一個國際新秩序,在這個秩序中,世界不會被分為敵對的幾塊。而找到這樣一種『競爭而非打架』的共存方式,是美中領導人當下共同的歷史使命。」他這樣感慨道。

相關焦點

  • 傅高義去世 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傅高義去世,中國大使: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環球網報導】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連發多條推文,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去世表示哀悼。崔天凱發推說:「聽聞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畢生致力於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對中美人民友誼及中美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在中國(研究)上的智慧和見解不僅對該領域研究者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對世界而言也是如此。」
  •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傅高義去世,享年90歲,曾稱要讓西方了解中國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傅高義去世,享年90歲,曾稱要讓西方了解中國 2020-12-21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悼念傅高義: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發布數條推特,就美國知名中國研究學者傅高義(Erza Vogel)的去世表示哀悼。崔天凱大使在推特上說:「知道傅高義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他是一名傑出的中國研究學者,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發文悼念傅高義:他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新京報快訊(記者 錢雅卓)當地時間12月20日深夜,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發布數條推特,對美國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的去世表示哀悼。崔天凱大使發表推文稱,「知道傅高義去世的消息後,我很悲痛。
  • 專家:傅高義去世,可能代表一個研究中國的範式結束,即「理解中國」
    當地時間20日,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0歲。 21日,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發表推文稱,「他是我們心中一位博學的學者,一個極好的朋友,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 美國著名「中國通」傅高義去世 中方深切哀悼
    就在去世前不久的12月1日,傅高義還就中美關係發表觀點。他當天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上表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給中美關係帶來新的機會,中美之間應該從高層會晤、專業人士以及工作層三個層面進行推進。傅高義還說,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 傅高義逝世,中方:哀悼,銘記
    在12月21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據報導,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去世,享年90歲。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汪文斌(資料圖)對此,發言人汪文斌回應道,傅高義教授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回顧他眼中的經濟特區和深圳
    「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回顧他眼中的經濟特區和深圳 2020-12-21 1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90歲的傅高義去世,他是美國人,又被叫做「中國先生」
    這期節目,我們要了解一位,剛剛去世的美國老人和中國的故事本期內容綜合:環球人物、三聯生活周刊、中國新聞周刊、南方人物周刊原文作者:張勉、田亮、崔雋、李菁錄音素材來源:>央視《面對面》片花錄製:江楓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2月21號報導:當地時間12月20號,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推特上發布消息稱,著名中美問題學者、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去世,終年90歲。
  • 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學者傅高義逝世
    去年7月,傅高義與史文等人共同執筆在《華盛頓郵報》網站上刊登題為「中國不是敵人」的公開信。今年4月,傅高義曾與近百位美國前政府高官、專家學者一同呼籲美國與中國開展合作,共同抗擊新冠疫情。  傅高義曾說:「我想更近距離地了解中國,也讓更多外國人了解更加真實的中國。」
  •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 呼籲美國承認中國的貢獻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呼籲美國承認中國的貢獻傅高義最後一次在中國公開露面是12月1日。當晚他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上表示,中美關係應該從高層會晤、專業人士以及工作層三個層次進行推進北京時間12月21日,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發表訃聞宣布,美國著名學者傅高義(Ezra Vogel)去世,享年90歲。傅高義生於1930年,曾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等職務。
  • 「中國通」傅高義逝世,享年90歲,研究中國長達一甲子,對廣東特別有感情
    導讀:朝日新聞消息稱,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當地時間20日去世,享年90歲。來   源丨南方+、南方日報、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公開信息等據南方+報導,朝日新聞剛剛消息稱,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當地時間20日去世,享年90歲。
  • 知名學者傅高義去世,生前被稱為「中國先生」
    美國知名學者傅高義(Ezra Vogel)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的一間醫院去世,享年90歲。哈佛大學日美關係項目負責人克裡斯蒂娜·戴維斯(Christina Davis)對《朝日新聞》證實了傅高義去世的消息。
  • 知名中國問題專家,《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
    全文1730字,閱讀約需3分鐘 北京時間12月21日,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發表推文稱,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宣布,前主任傅高義去世,1973年至1995年,傅高義教授在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擔任主任,他是我們心中一位博學的學者
  • 傅高義去世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21日報導:當地時間20日,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推特上發布消息稱,著名中美問題學者、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Ezra F. Vogel)去世,終年90歲。傅高義與妻子商量了一下,都覺得這個想法不錯。在哈佛大學著名學者費正清鼓勵下,傅高義於1961年至1964年曾苦讀中國歷史,並由此開始了他與中國的不解之緣。20世紀80年代他曾在廣東生活多年。去年10月,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傅高義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決策「了不起」,是它將中國推上了飛速發展之路。
  • 銳參考|最後一次在中國媒體亮相時,傅高義說了什麼?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12月1日,在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上,筆者聆聽了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的發言,他當時對中美關係未來四年發展抱有謹慎的樂觀態度,並提出了改善中美關係的相關建議。沒想到時隔數周,傳來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一家醫院去世的消息。
  • 銳參考 | 最後一次在中國媒體亮相時,傅高義說了什麼?
    沒想到時隔數周,傳來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一家醫院去世的消息。90歲的傅高義出席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也成了他最後一次在中國媒體公開亮相。傅高義開始研究中國之時正值兩大陣營之間的冷戰如火如荼之際,但他沒有被冷戰氛圍影響,而是一直力主同中國接觸。他參加了上世紀60年代建立的致力於改善中美關係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並積極推動中美關係正常化。可以說,在中美關係發展的重要歷史關頭,傅高義既是見證者,在某種程度上又是參與者。
  • 「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耄耋之年的他仍牽掛著美中關係變化
    美國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20日去世,享年90歲。傅高義是數十年來研究當代中國和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專家之一。他曾說:「我想更近距離地了解中國,也讓更多外國人了解更加真實的中國。」傅高義1973年至1975年、1995年至1999年兩度擔任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密友、美日關係專家克裡斯蒂娜·戴維斯說,傅高義接受手術後病情突然惡化,20日上午在麻薩諸塞州一家醫院去世。傅高義1930年出生在美國中西部俄亥俄州,1958年在哈佛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後前往日本學習日語、了解日本社會。
  • 知名「中國通」去世!20天前曾告誡美國:要公平對待中國
    Vogel)去世,享年90歲。△傅高義(Ezra F.Vogel)訃告中寫道:「我們非常悲傷地宣布我們的前主任傅高義 (Ezra F. Vogel)教授(1930-2020年)去世。傅高義教授曾在1973-1975年和1995-1999年擔任中心主任。
  • 美著名「中國通」傅高義去世 中方深切哀悼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21日引述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稱,美國知名學者傅高義當地時間12月20日在麻薩諸塞州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0歲。報導稱,其中,1979年的《日本第一》被視為了解日本崛起的經典,幫助美國為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騰飛的世界形勢做準備;2011年的《鄧小平時代》是傅高義花費十年時間研究寫作而成,該書釐清了鄧小平在建立現代中國曆程中的角色。2019年,他出版了《中國與日本》,以精簡的文字梳理中日關係有文字記錄以來的情仇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