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斯納在風頭正盛之時辭去派拉蒙總裁之位,加入岌岌可危的迪士尼。他和羅伊、韋爾斯、卡曾伯格開創了迪士尼的又一個盛世。艾斯納掌管迪士尼長達21年。接下來我用十七節內容和大家一起走近艾斯納輝煌又充滿爭議的迪士尼生涯。
通過上節我們知道,艾斯納不想與人分享權力,所以總裁之位在奧維茨走後一直空缺。ABC的第一位女高管塔希斯就要走馬上任了,她能帶ABC走出困境嗎?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第十二節。
第十二節 競賽節目《百萬富翁》精彩亮相
1998年7月,為貫徹艾斯納削減成本的命令,羅思將試金石、好萊塢、迪士尼製片廠合併,統一歸到博偉影業集團名下,由伊戈爾領導。
羅思在沒有經過伊戈爾同意的情況下,賣了本來由伊戈爾管理拍攝的《第六感》的的海內外全部版權。伊戈爾感到想挨了當頭一棒。之後,兩人見面誰都沒有再提起有關《第六感》的事,不過,那之後,倆人的關係已經不復從前。
艾斯納打壓高預算的盛世電影,哈維·溫斯坦也是首當其衝,溫斯坦找到艾斯納拿出了他心愛已久的項目《指環王》,為了製作這部影片溫斯坦已經投入了約1400萬美元,如果需要繼續拍攝,就得得到迪士尼的支持。羅思將事情匯報給艾斯納後,艾斯納不同意。艾斯納認為迪士尼不應該花這種錢。
在艾斯納看來,溫斯坦是要他拿著這麼多的錢去冒險,未驗證過的導演,未完成的劇本,不能確定的市場,沒有合作者。他不相信《指環王》能夠搬上銀幕。
溫斯坦遭到艾斯納拒絕後,將影片推薦到了其他的製片廠,最後,時代華納的新線影業答應拍攝這部影片,準備將《指環王》拍成三部曲,預算3.5億。比溫斯坦當初的設計更加雄心勃勃。
新線做這個項目,答應償還溫斯坦已經付出的成本。溫斯坦堅持要求迪士尼應獲得該片總收入的5%,當溫斯坦把這個消息匯報給艾斯納時,艾斯納只是不在意的聳聳肩。溫斯坦生氣的說,」既然不在意,那麼就將那5%的一半分給我「。艾斯納同意了,在合同中寫明了如果迪士尼從《指環王》獲得收入,溫斯坦兄弟各得25%,上不封頂。
勞埃德·布朗是一家娛樂公司的總裁,與羅思認識。當時的迪士尼電視製片廠謠言滿天飛,電視製片廠與ABC的聯姻註定困難重重。兼併的動力之一是為迪士尼製作的節目提供一個播出渠道,現在塔希斯掌管生殺大權,塔希斯一再打壓迪士尼製片廠製作的試播片。
當羅思與布朗吃飯時,羅思暗示布朗說迪士尼製片廠的改變時刻即將到來,這對布朗來說是一個機會。在他們第二次一起吃飯時,布朗見到了艾斯納,布朗與艾斯納在關於ABC和迪士尼製片廠的事情上一拍即合。艾斯納邀請布朗來迪士尼工作。
1998年3月,布朗加入迪士尼,擔任博偉電視集團的董事長,受羅思的領導。不出意外的塔希斯對布朗充滿敵意,冷若冰霜。開會時塔希斯對布朗視而不見,有時故意把椅子轉過去,避免與布朗有眼神對視,塔希斯發郵件從來都不抄送布朗。
塔希斯手下的各級員工都對布朗態度冷漠,他們都無視布朗的存在。塔希斯命令她的手下誰也不許和布朗說話。
塔希斯還警告代理人和製片人如果他們給布朗打電話或是與布朗說話,那麼他們在ABC的項目就完蛋了。這對布朗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
布朗以前的副手向塔希斯推薦了一部關於犯罪的新電視劇《犯罪現場調查》。令布朗他們懊惱的是,塔希斯和她的戲劇負責人看不上眼,直接否決了。
最後,ABC和迪士尼電視製片廠通過種種討論,認為《犯罪現場調查》風險太高,不製作,不播出。最後,CBS和另外一家製片公司合作,以每集80萬美元的預算製作《犯罪現場調查》安排在2000年秋季作為重頭戲播出。
羅思,這位長期以來艾斯納的心腹,自認是總裁之位的候選人。他的合同到2000年1月1日到期,羅思雖然留戀在迪士尼的職位,但是,艾斯納不信任他,讓別人監視他。艾斯納使他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而且,艾斯納現在更倚重伊戈爾。所以,在1998年即將結束時,羅思告訴艾斯納他將在合同期滿後離開迪士尼。
1999年4月16日,卡曾伯格和艾斯納關於卡曾伯格獎金的問題終於進入法庭。時隔五年這件事到了最後要解決的時候。在這些年間迪士尼已經承認欠卡曾伯格的錢,現在的關鍵是這個金額有多大。
1997年迪士尼同意付給卡曾伯格1.17億美元,並聲稱這是所有的欠款,卡曾伯格堅持說迪士尼欠他更多,而且需要增加利息。
迪士尼能承認欠了卡曾伯格錢本身就是一個重大突破,因為艾斯納一直認為卡曾伯格從迪士尼拿不到一分錢。
現在迪士尼如果打算和卡曾伯格和解,卡曾伯格的律師格芬將和解費用升高到了2億美元。5月25日,庭審第二階段開始。7月4日,戈爾德再次約見格芬,這次戈爾德想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正如格芬當初說的那樣,每次和解的費用都會升高。這次格芬和戈爾德商議的和解費用為2.75億美元。與卡曾伯格最終確定後,7月7日這件事以2.8億美元落幕。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最初卡曾伯格成立夢工廠之初,向迪士尼索要金額為6000萬美元,艾斯納不同意。後來,奧維茨費盡口舌將和解金額談到了9000萬美元,艾斯納照樣不同意。由於艾斯納固執的堅持卡曾伯格不應該拿到一分錢,和解費用一再升高。從6000萬變成了2.8億美元。
《百萬富翁》終於要提上日程了,ABC計劃在1999年8月16日那一周第一輪播出《百萬富翁》。作為暑期的替代節目,這時一般觀眾較少,所以,即使連續11個夜晚效果不好,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
《百萬富翁》節目組的製作人員幾乎花了整晚的時間去製作《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第二天節目播出,因為ABC不想花錢做推廣,節目在播出之前沒有做任何推廣。播出之後,收視率達到了2.7點。收視百分比13%。第二個晚上是7.7點和14%。在兩周內,這是暑期收視率最高的節目。
節目大獲成功,簡直就像做夢一樣。看到收視率報告之後,伊戈爾給ABC所有人發了一封郵件,「這是一種別出心裁的創造性思維,我們必須依靠這種思維才能取得成功」。
這麼多年來,ABC終於有了一個引起轟動的節目。不止引起轟動,而且,還成為了一次名副其實的十年才有一次的文化現象。《百萬富翁》成了《紐約時報》藝術版的頭條。
艾斯納一直說,ABC需要的就是一炮走紅的節目,然後就可以重整雄風。現在這樣的節目有了,他決心充分加以利用。ABC馬上訂購了下一期的《百萬富翁》項目。安排在11月的收視率調查期播出。與此同時,伊戈爾讓人做一個分析,研究如何在下一年的常規時間段充分利用《百萬富翁》現象。
連續多個晚上連續不間斷的播出《百萬富翁》可以製造懸念,保持觀眾的好奇心,使《百萬富翁》成為一個賽事。《百萬富翁》的節目負責人擔心曝光過多了不好,他支持在收視率調查期間播出,這就能保證ABC的收視率激增。但不應該安排每周都播出這個節目,但現在ABC的管理人員考慮的是經濟效益。
伊戈爾和艾斯納幾經決定每周安排三個晚上播出《百萬富翁》。大家都很吃驚,沒有一個人想到每周要播出這麼多期。伊戈爾說,他將為這個決定承擔全部責任。伊戈爾是想要《百萬富翁》短期內成功將自己送上總裁的寶座。上層如此武斷的做出決定,從來沒有真正問過ABC日常工作人員的意見。
在《百萬富翁》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艾斯納的確在考慮任命伊戈爾為總裁的事情,《百萬富翁》可以說給艾斯納一個提升伊戈爾的理由。
當再次說到艾斯納的接班人問題的時候,艾斯納在一眾董事面前借題發揮,數落了一大堆伊戈爾的錯誤和缺點。艾斯納說,伊戈爾永遠不能接他的班,伊戈爾缺少領導迪士尼的那種境界。伊戈爾的老領導墨菲勸伊戈爾辭職,離開董事會。
《百萬富翁》的成功可能是對塔希斯的最後一擊,不久後有消息稱塔希斯快被辭退了。塔希斯的日子確實不好過,她已經與男友分道揚鑣。塔希斯與明星的緋聞不斷,伊戈爾出面公開發表聲明支持塔希斯,稱塔希斯被解僱的消息都是謠言。
塔希斯在迪士尼的表現確實不佳,她多次勒令代理人、經紀人讓他們不要與和她相處不好的人打交道,否則,她會讓他們的節目在ABC完蛋。伊戈爾一直護著塔希斯,直到布隆伯格知道了塔希斯也曾威脅代理人不要與他打交道,布隆伯格一個電話打到伊戈爾那裡,要求解僱塔希斯。
在塔希斯的合同還有兩年的到期,塔希斯被解僱了,這次持續了兩年的鬧劇終於落幕。
1999年11月的收視率調查期內,第一波的《誰想成為百萬富翁》覆蓋了ABC黃金檔時間的節目表。ABC最初安排播出15個小時,到最後增加到18個小時。靠著《百萬富翁》,ABC在11月份的收視率調查期間收視率遙遙領先,調查結果還未公布時,ABC就宣布了自己的勝利。
在播出最後一期的那個夜晚,觀眾超過了3000萬人,而且這個節目每期的觀眾人數都超過2400萬,在每個收視群體內都佔主導地位。《百萬富翁》還提高了臨近時間段的節目收視率。
將《百萬富翁》作為ABC常規節目的事情好像越來越迫切,ABC宣布,它將從1月份開始每周播出三期。
ABC的首位女高管塔希斯在迪士尼沒有做出什麼成績,反而因為她的武斷,迪士尼錯失了《倖存者》和《犯罪現場調查》,塔希斯還是沒有逃脫被解僱的命運。
《百萬富翁》讓ABC一炮而紅,收視率遙遙領先。為了利益,ABC的管理層將《百萬富翁》作為常規性節目播出,這麼頻繁的曝光到底會讓ABC迎來另一個輝煌,還是會讓《百萬富翁》跌落神壇,我們下節不見不散。
如果想了解之前的故事,請翻看前面的內容。
我是小松鼠,愛閱讀,愛看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