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樂隊的夏天再多來一點「人味兒」

2020-08-17 老搖滾

改編賽這一期最大的感受,是「人味兒」

這一期看得比較舒暢,舒暢的來源,除了對每個作品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對這些樂隊裡的人的感受。

感覺很多「人味兒」都隱約展現出來了。

這個放後面再聊,還是先寫一段各個作品的感受。

其實改編賽不用對作品是否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新作品報太多期待,因為畢竟是在比賽中,每個樂隊會儘可能添加自己的獲勝技巧,所呈現出的更可能是一份應試作文,而非用於流傳的作品。

展現出自己的閃光點和優勢是肯定的,完全靠自身魅力取勝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或多或少會留下一些刻意「求分」的痕跡。

拿上一季的舉個例子,改編張杰那一場,刺蝟改《只要平凡》是完全改出了自己的味道,除了其中石璐「喊麥」的那一段多少有點不自然;但同場競技的南無,改《天下》改得太應試了,塞了很多東西,但並沒有融合進表達的內容。

而在第二季這一場比賽裡面,我感覺總體上各位還是屬於,在應試的同時儘可能表達自己。

馬賽克和島嶼心情這組改的是老歌,馬賽克最後的朗誦和現場互動是很明確的拉票動作,島嶼心情高潮前的那一段「嘿」喊得感覺有點突如其來強行入戲了,但總體上還是遵循了這兩支風格樂隊各自明確的風格。

(一句題外話,島嶼心情改的是羅大佑的歌,同樣是改編羅大佑,假假條的《愛人同志》那是真的全新版本。)

五條人開頭很棒,前面也都唱出了一貫的「塑料味」,每個音都拐到了五條人的點上,但後面特別是阿茂的部分有點太尊重原著了。另外編曲和器樂上的一些小心思,現場不一定能聽出來。但魅力值滿分。

福祿壽像是一下改編出了好幾首,但每個層次的遞進恰到好處,能把現場吸進去,每個細節的設計都是答卷上的「得分點」,或者是現場的「得票點」。這同時也有「太滿」的嫌疑,但在比賽的現場,這只是一個個加分項,處理的恰到好處時,就是爆款。和她們上一首作品一樣,歌詞細節也能引發在場最大多數人的共鳴,也確屬自己的真情實感。跟之前純大眾舞臺的「冰雪飛」相比,她們確實完成了自己的轉身,在大眾和「高級」的邊線之上,非常適合《樂隊的夏天》的理想定位了。

椅子樂團和白皮書相映成趣。椅子感覺不那麼在意輸贏,就是要把自己的樣子展現出來,就很滿足,改編出自己的樣子,也很圓滿,享受整個過程,沒有贏的雜念。白皮書是志在必勝的,也知道自己要怎麼勝,也享受整個過程,沒有輸的雜念。他們沒有太重的得失心。

至於分數,椅子靠大眾樂迷,白皮書靠超級/專業樂迷,打成了平票,我倒覺得沒什麼綜藝預謀,觀眾能再多看倆表演,挺好。

後海大鯊魚很用力,有一些段落設計很出彩,付菡也明顯放開了許多,甚至是帶著必勝決心在跳躍,但感覺還是差股勁兒。

大波浪也是李劍帶著在拼命,但他拼命的狀態和他的舞臺狀態、和比賽目的是統一的,付菡是一個隱形的守擂者,承擔著怕輸的壓力。李劍是在為了勝利全力以赴。

——而同時,他的隊友,卻希望他止步不前。

從上面這一句開始,我要開始寫這一期最重要的感受了:真實的人味兒。

他的隊友,趁李劍不在時,表達了心聲和擔憂:他不想讓李劍再往下晉級,因為李劍現在的狀態,會繼續不顧一切拼命努力,最後拖垮自己。——一開始演《No Such Disease》時節目裡也提到了,李劍自己是一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

在對決的舞臺上,隊友還是猶猶豫豫表達了這個想法,說大波浪可能不想晉級。但李劍馬上表示,大波浪希望晉級。

最後面對一個壓倒後鯊勝出的結局,這幾個人肯定都百感交集。希望樂隊好,又希望朋友不要踏上風險之路。

看完大波浪,再回首看看這些樂隊們的勝負心,才會找到《樂隊的夏天》的真正要珍惜的核心價值。

馬賽克和島嶼心情在對決舞臺上說,選擇對方的原因,是因為樂隊成分很像,都是髮小組隊,而且愛踢球。至於誰輸誰贏,夏穎說:

我們都是啃著搖滾樂的麵包成長起來的,表現得是搖滾樂的各個不一樣的氛圍,所以說,誰輸誰贏,都很正常。不管輸贏,我們都會一起喝酒的。

不同風格之間的相互淘汰,是《樂隊的夏天》難以避免的爭議和遺憾,樂隊的現身說法,算是在為這個困局釋懷。

最釋懷的一幕,其實在這期節目開頭就出現了。改編賽是1V1,如果輸了,就進不了下一賽程,挑對手多少要謹慎,有你無我。但在達達樂隊選對手時,和彭坦關係交好的木瑪(謝強)並不避嫌,誠邀彭坦選他,他的理由是:

精彩在前面發生、還是在後面發生,都是精彩。我們是跟這個規則在遊戲,不是在跟樂隊遊戲。

——言外之意是,這兩支熱門隊伍,就算第二賽程就要走一個,也無需避諱,該玩起來就玩起來。

「坦坦!」「強強!」

然後,彭坦,非常誇張可愛地飛跳過去撲倒了謝強……

還有,前面提到的椅子樂團和白皮書各自單純的得失心,還有五條人貢獻的一個個精絕瞬間……

這些都是別的綜藝裡難得一見的寶藏。

這些應該是《樂隊的夏天》最應該珍惜的狀態。

不過,節目組還沒有把這些寶藏串成故事線,這些部分可能沒那些刻意製造的粗糙的矛盾衝突有熱度,但能夠抓人、留住人。不是說要講情懷,而是講講那些樂隊最真實的一面。

還有一些隱約浮現的故事線,也應該被節目組好好排布一下了——比如從福祿壽的變形記,探討一下從長輩安排的「主流」到轉向選擇「自我」的過程;比如從白皮書 「為學音樂送外賣」和「父親手工做吉他」的奇妙故事,展現一下新生代校園樂隊的後浪百態……

除了音樂,這些真正蘊藏著價值觀、且是有價值的價值觀的內容,也是「樂隊的夏天」該有的味道。

這個「人味兒」的感慨,正好也對應其了於五條人本期的翻車現場:

現場聊天時,福祿壽表示仁科教了她們如何不緊張,就是……

「不要把下面的觀眾當人看……」

話還沒說完,現場就炸了。

仁科開始拼命解釋,後期也放出了畫面,證實仁科的原話是:「你不要把底下的人當人看……不,不對,不是那個意思……把群體化成每一個個體,這樣你們就不會緊張」

「大眾是不存在的,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

——也同樣希望《樂隊的夏天》謹遵仁科教誨,繼續把觀眾當作一個個可以感知這些個性的個體,而不是一群只會被煽動的群體。第一季大概盡力做到了,第二季,請繼續,因為這裡面有一份獨一無二的價值在。

【2020.08.17| No.249】

相關焦點

  • 樂隊海報來了!《樂隊的夏天》陣容官宣,視覺設計還是那味兒!
    樂隊的夏天官方一口氣官宣了三十三個樂隊,當然,這其中也有些小烏龍,在發布第一波樂隊競猜海報時,樂隊名單就已經在網絡上洩露。一起來看看這些海報設計裡有沒有你pick的樂隊吧!預熱海報五月立夏海報一出,2019年夏天那味兒就回來了!
  • 樂隊綜藝的夏天來了?
    樸樹「真香」、周迅當導師…… 樂隊綜藝的夏天來了?說起參加節目的原因,他說:「我今年其實挺想跟人有交流的,尤其是年輕人」,對著喜歡的學員,他會感嘆「我曾經幻想過會有這樣的孩子,我想你就是那個F-man」「我建議你去趟古巴」……甚至原本只當客座教授的他又「真香」地續訂了新一輪的錄製。  去年夏天,《樂隊的夏天》燃起了一把樂隊的火。
  • 沒完沒了的《樂隊的夏天2》
    更多,請戳:01 七月份的尾巴,是「樂隊的夏天」02 樂隊的夏天,怕是要涼涼03 《樂隊的夏天》:死亡之組,名副其實 《樂隊的夏天2》看到如今,簡直疲乏的不能再疲乏了,實在是累人。簡單的東西有種內在的高級感,已經精簡的不能再精簡了,那麼想要重新演繹,再整出特色來,挑戰難度可見一斑。 畢竟,改多改少、改大改小,都不是那回事兒啊!
  • 樂隊的夏天2 | 第12期,獻給最在意的人
    對於樂隊們的印象也幾乎已經固定下來,很難再有什麼新鮮感了,很多樂隊亟需求變。而這期的主題還是讓我覺得最無趣的《最在意的人》,要看的就是樂隊的積累了,對於如同Mandarin,福祿壽或者超級斬這樣的年輕樂隊來說就有點難度,在沒有情懷加分又缺少作品積累的基礎上,要如何貼切題目又能最大的展現自己的特點的同時還能有些新意讓自己留在這個舞臺上呢?
  • 樂隊的夏天2:再一次搖滾的夏天
    被疫情壓抑的人們迎來了難得的解放,這個夏天的娛樂圈也正逢災後的小解放。愛奇藝的節目《樂隊的夏天2》正式上檔。比較大力度關注港臺流行樂的鄙人,由於對樂隊並不是太感冒,所以並沒過多關注第一季,只看到朋友圈無數經紀人朋友在轉發,偶爾點點讚,但今年的《樂隊的夏天》讓朋友圈裡許多潛水的樂評人變得相當活躍。在上篇關於《隱秘的角落》的文章裡曾提過一些獨立樂隊,說到獨立樂隊,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浙江杭州萬塘路的酒球會。
  • 樂隊的夏天又來了
    這個周末因為有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和《樂隊的夏天2》而變的幸福和滿足。 姐姐們的三公,看到網上風評低走,其實也還好。 到《樂隊的夏天2》時,聞到熟悉的味道。大樂迷變成了周迅、大張偉、馬東和張亞東。 後海大鯊魚和重塑雕像的權利都來了。估計是看到第一季太火,沒想到一個外行的馬東把樂隊玩出花花了,所以就順便拐個彎來看一下吧(純估計)。 33支樂隊分成三個組,每組11人。內投出來的前三名分別是重塑雕像的權利、後海大鯊魚和Joyside。
  • 樂隊的夏天2:再一次搖滾的夏天
    被疫情壓抑的人們迎來了難得的解放,這個夏天的娛樂圈也正逢災後的小解放。愛奇藝的節目《樂隊的夏天2》正式上檔。比較大力度關注港臺流行樂的鄙人,由於對樂隊並不是太感冒,所以並沒過多關注第一季,只看到朋友圈無數經紀人朋友在轉發,偶爾點點讚,但今年的《樂隊的夏天》讓朋友圈裡許多潛水的樂評人變得相當活躍。
  • 樂隊的夏天,已經來了
    從這個規避掉「導師」的設置也能看出,《樂隊的夏天》在儘可能地提供一個平等的平臺。追求直覺,追求直擊。尤其是馬東,身段放得不能再低,所有連樂迷都不是的路人朋友都可以代入他,活脫脫第一次去音樂節的胖子▼▼▼
  • 《樂隊的夏天》為什麼變味了?
    與上一季的低開高走不同,這一季的《樂隊的夏天》確實一開頭就很好看:這一季音響、燈光和舞美比上一季更好,也沒有那麼多讓人蛋疼的「偽科普」時間(諸如:朋克就是簡單雷同),甚至樂隊的表現也沒有上季那樣車禍到只能一剪梅的。但老觀眾依然會覺得有些不對勁,就是那種隱約的「不是那個味兒」的感覺。
  • 樂隊的夏天真的是樂隊的夏天
    最近可能由于是之前關注了下五條人樂隊,所以,瀏覽網頁時,給我推送了好多樂隊的夏天的信息,所以,抽空看了下,也算是對音樂愛好的支持吧。《樂隊的夏天》是一檔原創音樂綜藝節目,由相關名人擔任超級樂迷。作為一檔綜藝節目,搞笑的環節必不可少,無論是主持,評委之間的串場,還是樂隊裡面有特別搞氣氛的(仁科),搞笑的,都能吸引著觀眾捧腹而笑。真的,可以是在炎熱的夏天,吃著瓜,看著樂隊,高興而又舒服的過完這個夏天。4.
  • 《樂隊的夏天》:鹿先森寫歌像薛之謙,一點不過分
    第八檔:不在我的審美範圍之內馬馬嘟嘟騎斯斯與帆 - 樂隊的夏天 第2期樂隊:斯斯與帆點評:你們走錯片場了吧,為什麼民謠彈唱組合也能來參加《樂隊的夏天》???下一季是不是要請房東的貓???斯斯與帆第七檔:不如回家賣烤番薯要自由BongBong 邦邦樂團 - 樂隊的夏天 第1期樂隊:BongBong樂團BongBong樂團點評:好樂隊各有各的好,爛樂隊總是爛的相似。BongBong樂團的歌難聽,彈得差,唱得差,人難看,除了人難看還可以商榷一下,其他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反駁。
  • 《樂隊的夏天2》最可能成為黑馬的十大樂隊
    最近,《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流出了一份比較靠譜的「最終名單」。與去年的「擬邀請名單」相比,這份名單同樣星光熠熠。而在大牌樂隊之外,就像上一季讓人們記住了九連真人和Click#15這些橫空出世的黑馬名字,這一季的《樂隊的夏天》也同樣有一大批優秀的年輕的或者不夠出名的樂隊。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來自一個不懂樂理沒學過音樂但喜歡樂隊的人的感受
    說實在的我以前沒接觸過國內滾圈,歐美那是更沒有,所以我對國內滾圈生態一點都沒有了解,對樂隊那是更沒有情懷可言,但你要知道,樂隊的感染力是驚人的。 我平常其實是一個不太愛看綜藝的人,我通常嫌綜藝聒噪冗長又沒意思,就是單純的哈哈哈,看完之後沒給人留下任何意義,因為這也並不能給我帶來快樂,我甚至也覺得很尷尬,所以我不喜歡。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總決賽錄製,為什麼請周深來做超級大樂迷
    網播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自去年開播以來,就引起了眾多樂迷的觀眾,今年再次歸來的《樂隊的夏天》目前的賽程過半,雖槽點不少,但也是非常好看的一檔綜藝節目。根據《樂隊的夏天》官方動態,近兩日本季節目的總決賽已經錄製完畢,在節目錄製現場,第一季總決賽錄製時急著要回家睡覺的超級大樂迷樸樹再次現身,而另一位超級大樂迷的現身卻讓很多人意外,那就是有著「天籟之音」的「寶藏男孩」周深。
  • 市井詩人五條人、反差萌的福祿壽、《樂隊的夏天》很難不「可愛」
    不過,說實話,對於我這種站在【樂隊】大門外邊兒的小白來說,相較追求競技感以及比賽最終的輸贏,似乎更願意把《樂隊的夏天》當成國內當代樂隊圖鑑來看,想通過它來看看當今的樂隊都是什麼樣子,他們都在做什麼音樂,又過著怎麼樣的生活……大概是出於這樣的觀看原因,在看過首期之後,我最大的觀感其實是——真可愛!馬賽克樂隊,皮得可愛。
  • 《樂隊的夏天2》:為什麼五條人又被淘汰了?
    文/陌上小雛菊​最近幾天太忙,一直沒落著寫《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7期:樂隊改編賽,每兩組樂隊組合,然後根據節目組的限定,各選擇一首歌進行改編,然後同場PK,也即1V1改編賽。再說說第二組五條人和福祿壽,這兩組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樂隊,在第一個選樂隊環節,因著五條人主唱仁科的「英雄救美」,才有了如今這一出同場PK。
  • 《樂隊的夏天》改編神曲,五條人《last dance》比賽落敗
    《樂隊的夏天2》目前播到第七期上下,是樂隊與樂隊之間的PK,每兩隊之間battle改編各種抽籤的曲目。好不容易被撈回來的「五條人」本期對戰三胞胎姐妹樂隊「福祿壽」,改編《last dance》對上《少年》,結果「五條人」慘敗,剛撈回來又淘汰出去了,哎,網友繼續努力撈。
  • 《樂隊的夏天》————樂隊的夏天真的到來了嗎?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33支樂隊將燃炸這個夏天,讓更多的人走進樂隊、了解樂隊,原來除了主流音樂外,還有這麼多豐富多彩、風格迥異的音樂類型, 原來音樂可以更搖滾、更瘋狂。 「農村拓哉、郭富縣城」的五條人樂隊,不修邊幅、充滿市井氣,一雙人字拖走天下,用他們「土得掉渣的」音樂演繹阿珍阿強的平凡人生,引得大家開懷大笑,圈粉無數。
  • LOOK | 一年了,樂隊的夏天終於又來了
    ShanghaiLOOK 2019年夏天和樂隊創造的回憶 2020年還在回味 今晚20:00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來了> 「樂隊裡每個人的個性都很強」 這是第一季《樂隊的夏天》主持人對節目的開場介紹,樂隊、夏天、個性,這些詞彙放在一起,是音樂對一個個青春的詮釋。
  • 神仙綜藝來襲,喜歡樂隊的朋友不要錯過,《樂隊的夏天》來了
    最近又有一檔綜藝官宣了,就是大家很多人都很期待的綜藝《樂隊的夏天》,還記得去年的樂隊的夏天嗎,這個綜藝給我們的夏天帶來了一抹靚麗的色彩,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樂隊在這個綜藝上大放光彩,雖然說最後選出來的樂隊現在也沒有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