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手持熱成像小知識(下集):
海康T-VISION APP交互體驗及WIFI圖傳
圖文介紹:
1: 640比384看的更遠嗎,它們的倍率是怎樣計算的?
熱成像所提供的的倍率是人眼看到物體所換算的一個倍率關係,倍數與顯示屏的解析度及尺寸有關係的,你得到的倍率實際上是顯示屏送到目鏡。而真正影響探測距離和識別距離是前端的探測器像元單位尺寸和物鏡焦距。跟解析度實際沒有關係,高解析度會得到更細膩的畫質,可以多次使用數碼變倍。解析度不影響探測距離,所以說相同焦距640解析度倍數即使比384解析度的低,如都是17微米,所得到的探測距離和識別基本是一致的。目鏡把圖像放大只是放大了顯示這一端,它沒有放大前端採集那一端,所以不會影響探測距離,在一個標準計算公式裡,探測和識別距離重點產考為:1 目標尺寸(米),2 鏡頭焦距(mm),3 像元大小(μm)。
2:17μm和12μm的區別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得知像元單位的大小對探測距離是一個重要指標,μm越小確實它看得更遠,體現在畫面上,就是小μm畫面更大,倍數大。同一個焦距的鏡頭,它落在靶面的圖像,12μm佔的像元多,採集端圖像更大,探測距離就會更遠。同一個目標同一個距離,相同焦距,它落在小像元尺寸的靶面上佔的像元肯定就越多,所以說體驗到圖像上,可以簡單理解為它倍率更大,這樣體現出來看得更遠這回事。
與17微米相比,採用12微米紅外成像晶片探測器具有以下幾方面優勢:
12微米紅外熱成像晶片尺寸小、功耗低、成本更優;
12微米機芯配套的鏡頭體積更小,看得更遠;
12微米與17微米成像對比:畫質更細膩,清晰度進一步提升;
探測同樣距離,12微米鏡頭更小,相比17微米減少 體積。節省鏡頭降低機身尺寸。
3:取景器主觀感受差異
由於熱成像搜索儀是一個綜合體,不僅要考慮到鏡頭焦距,像元尺寸,我們的主觀感受還包括了後面這塊取景器,Lcos是被照式取景器,它前面有一層透明熟料通透感欠佳,OLED是單個像數點工作,主觀感受上OLED是超過Lcos的,所以你以看取景器為主應該選擇OLED的機器,如果你以外接屏幕或者WIFI圖傳為主,可以選著Lcos的機器。
從35微米、25微米、20微米,到17微米、14微米、12微米,紅外晶片像元尺寸不斷突破,升級迭代越來越快
這些優勢將進一步促進非製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在智慧安防、個人視覺、汽車輔助駕駛、機器智能視覺、周界防範、工業檢測等領域獲得更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