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俄羅斯流行過一種非常恐怖的毒品,到底有多恐怖呢?這麼說吧,毒品之王海洛因在它面前也只是戰五渣,凡是看過吸食者真實照片的人,沒有不想嘔吐的,就連本人也不例外。
由於照片太過於噁心,大家先看一段關於此類毒品的新聞報導,先給自己預警一下,如果能自信接受,就請繼續往下閱讀。不然,就請至此為止,不然到時你們看完文章,飯也不吃,覺也不睡,怨我沒有預警。
這種毒品危害非常大,吸食的人往往兩三年內之內就會死亡,而且在活著的時候,會看到肌肉、皮膚從體內向外腐爛,一點一點脫落,直至肉眼能看到白森森的骨頭,由於持續使用者的皮膚最初會像鱷魚皮一樣呈現鱗片狀,所以被冠以「鱷魚毒品(Krokodil)」的稱呼。
「鱷魚毒品」在俄羅斯流行的年代,由於價格低廉,製作簡單,加上原料沒有受管控,很多因吸毒致貧的成癮者,為了節省毒品支出費用 ,就會自行購買原料製作和吸食。據統計,在俄羅斯曾經有高達300萬人使用過,每年至少有造成上萬人死亡。
「鱷魚毒品」是什麼類型的毒品?「鱷魚毒品」其實也是屬於阿片類毒品,注射後的效果類似海洛因,但因為摻雜了太多有害物質(正是這些物質導致吸食者的肌肉、皮膚腐爛),才變得恐怖,其主要活性成分為二氫脫氧嗎啡,這是一種非常強效的臨床鎮痛藥(歐洲),藥效是嗎啡的8-10倍。
從左至右分別是二氫脫氧嗎啡、嗎啡、海洛因化學結構圖
二氫脫氧嗎啡是於1932年合成發明,製作流程非常簡單,稍懂化學知識的只需要三步就能從可待因藥藥中合成出來。實際上,不懂化學知識的,也只需要看別人製作幾次就會了,所以俄羅斯的癮君子們在家裡就能製作出來。
雖然自己製作簡單,但癮君子們缺乏一些提純的化工原料(這個受管制),所以很難生產出高純度的成品。他們只能另闢蹊徑,添加一些刺激性的物質,例如以汽油或洗滌劑作為溶劑,用紅磷、碘酒、鹽酸和可待因合成不純淨的二氫脫氧嗎啡。
注射毒品本身就存在很大風險,而這種添加更加雜質的「鱷魚毒品」風險更大,因此很多人連一年都沒活過。他們知道自製的毒品不純,危害更大,但毒癮一來,便會不顧一切的注射,因此很多俄羅斯癮君子在開始使用「鱷魚毒品」的時候,就已經在交待後事了。
「鱷魚毒品」為什麼在俄羅斯流行泛濫?當時的俄羅斯,購買海洛因的價格大約需要150美元,而同劑量的「鱷魚毒品」,製作出來的成本只需要6-8美元,沒有中間商(毒販)賺差價,效果又非常類似,這麼高的「性價比」,無錢的癮君子們當然選擇後者,能解決眼前的毒癮就行。
「鱷魚毒品」成本低的原因是原料購買非常方便,例如可待因,上世紀90年代末,俄羅斯衛生部做了一個不負責任的決定,無需要處方就可以隨意購買,且價格便宜。這樣一來,癮君子們就可以在任何藥店購買作「鱷魚毒品」的原料,然後回家製作和吸食。
在俄羅斯吸食「鱷魚毒品」的癮君子,主要生活在蘇聯時代的一些工業城市,原本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和自豪的工作。但蘇聯解體之後,這些工業城市逐漸失去了作用,他們的生活一落千丈,毒品趁機給了他們「安慰」。
這些人最開始吸食的是海洛因,把當時的數據統計,這些城市最高約有20%的吸食海洛因。其實這種情況並不新鮮,當年西方列強打碎清朝的天朝夢之後,很多中國人也是沉迷於鴉片毒品找「安慰」,消極避世。
海洛因在當時非常昂貴,當癮君子們把家財敗光,無錢購買之時,就會想辦法找其他物質替代,此時價格低廉,製作簡單的「鱷魚毒品」出現,無疑就是一場及時雨,他們想都沒想就投入這個新「惡魔」的懷抱。
當時俄羅斯的醫療體系很不完善,面對吸食「鱷魚毒品」的群體,不能提供更好的幫助,在成癮治療方面更是束手無策,因此凡是沾染上的人,只能越陷越深,得不到任何救治,死亡人數也就越來越多。
「鱷魚毒品」的危害前文所說的吸食「鱷魚毒品」會導致吸食者出現肌肉、皮膚腐爛脫落,露出白骨,為什麼他們看到這樣的情況,還不停止吸食呢?這是因為「鱷魚毒品」與海洛因一樣,停吸就會出現生不如死的戒斷反應,這個時候不吸,還不如殺了他們。
(PS:想高無碼高清重口味的「鱷魚毒品」吸食者照片,可以在對話框回覆:「鱷魚毒品」。但請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在吃飯前觀看。)
「鱷魚毒品」雖然效果與海洛因類似,但持續時間比海洛因短多了,注射一次海洛因可以維持4到8個小時正常狀態,但「鱷魚毒品」最多一個半小時左右。另一方面,製作一次「鱷魚毒品」需要30分鐘到一個小時,也就意味著他們只能在熬製與注射之間來回惡性循環,直到死亡。
眾所周知,毒品吸久了,耐受性會慢慢提高,「鱷魚毒品」也同樣如此,會隨著吸食的時間而增大劑量,其恐怖的危害也會放大,先是針口處皮膚遭到破壞,形成壞疽,然後內部的肌肉腐爛,成塊成塊脫落,露出白森森的骨頭,而這一切吸食者只能眼睜睜看著發生,卻毫無辦法。
基本上,注射「鱷魚毒品」的癮君子最多活兩三年,嚴重的一年就已經四肢全部腐爛,再也無法正常行動,只能躲著等死。這個時候,萬惡的戒斷反應不會放過他們,這種感覺想想都難受,死亡對他們來說也許才是最好的解脫。
寫在最後2012年,俄羅斯意識到「鱷魚毒品」的巨大危害,才正式將可待因列入管制處方藥,從而斬斷了此類毒品原料易獲取的渠道,但目前仍有不少國家並未將可待因列為管制處方藥,放出牢籠的惡魔隨時會再次出擊。
2013年,美國亞利桑那州控毒中心宣稱,已經發現2名吸毒者因吸食了自製的「鱷魚毒品」,皮肉由體內開始向外腐爛。2016然後,南非伊莉莎白港發現兩名因注射「鱷魚毒品」而死亡的吸毒者。
下一個出現的地域會是哪裡,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授權轉載、溝通諮詢、尋求幫助
請加微信號:xxxw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