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關注"搜狐娛樂"↑好片,值得一看
9月30日,由「吳若甫綁架案」改編而成的電影《拯救吾先生》即將上映,最近幾位主演劉德華、劉燁、王千源以及吳若甫,正在全國範圍內緊鑼密鼓地跑宣傳。
小編也在第一時間去看了點映,講真,知道電影背後真實事件之後再來看片,心情多少還是有點複雜的。尤其看到吳若甫扮演的刑警一臉正氣地偵破案件,真是有點分不清是電影還是現實。
這位就是吳若甫↓
年輕的盆友們可能對這位帥大叔印象不深,吳若甫1986年拍攝《大閱兵》出道,1998年與蔣雯麗和俞飛鴻共同出演電視劇《牽手》而廣為人知。出道近30年間,吳若甫共出演了幾十部電視劇和電影,常常在家看電視劇的觀眾一定會覺得這是個「熟臉」。
最諷刺的是,吳若甫因為一臉正氣,常常在劇中扮演刑警一類的角色。但,藝術永遠不如生活戲劇化,就是這位刑警專業戶,在2003年的春節期間,在北京的三裡屯,遭遇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綁架。
2004年2月3日凌晨2點多,吳若甫與幾位朋友剛剛談完事從朝陽區某酒吧出來,眼前突然出現了幾個陌生男子。他們自稱是警察,聲稱吳若甫與一起交通肇事案有關,要求他協助調查。隨即綁匪給吳若甫戴上手銬,一眨眼的工夫,吳若甫就被幾個人拉上了汽車揚長而去,等他的朋友反應過來撥打110報警電話時,對方早已沒了蹤影。
《解救吾先生》就是根據這起綁架案改編而成的電影,當年看過《法治進行時》的觀眾看電影的時候或許能喚起一點當時的回憶,因為電影中的情節與臺詞,基本都還原了當年案件的樣貌。
唯一不能還原的,可能就是真實世界中的那一份刻骨的殘酷吧。
————我是可能劇透的分界線————
綁架吳若甫的綁匪名叫王立華,在劇中由王千源扮演,而被綁者吳若甫則由劉德華扮演。吳若甫本人在電影中飾演一名與劉燁搭檔破案的刑警。
之所以沒有讓吳若甫扮演人質,導演丁晟表示,也是擔心同樣的場景隔了十幾年後重現,會對吳若甫的心理造成二次傷害。
飾演綁匪王立華的王千源此次在電影中的表現大獲好評,他把綁匪狡詐、陰險、兇狠、不怕死、吊兒郎當的一面展示得淋漓盡致,然而看過當時綁架案新聞或者法治進行時的觀眾應該會記得,王立華本人,遠比電影中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這是當時抓捕王立華時,跟拍記者記錄下的鏡頭。在被抓捕後,王立華並沒有驚慌失措,反而笑著跟警方套話及確認對方掌握的具體信息,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的這段對白也幾乎100%還原了當時的審訊過程。
劇中的王千源囂張說出「我得知道你知不知道這事兒,你告訴我叫什麼名?」的時候,真是讓觀眾有種想抽他的衝動。不過表演畢竟還是表演,看到真實鏡頭中當時已經身負命案的王立華說出這句話時風輕雲淡的樣子,真是細思極恐。
王立華這個造型和長相神似《爸爸去哪兒》的導演謝滌葵我會說……
甚至在法院判定王立華死刑的時候,他的眼神中也並沒有悔過之意,這是一個真正的冷血綁匪殺手。
而王立華本人的人生經歷也非常跌宕起伏,由於母親的過度溺愛,王立華9歲的時候就開始在學校中拉幫結派當「大哥」,並養成了偷竊的習慣。而由於每次偷錢後都會被父親打,也讓王立華早早地恨上了父親。12歲那年,王立華以離家出走為要挾,逼迫母親與父親離了婚。
父母離婚過後,無人看管的王立華更加肆無忌憚,17歲那年他用菜刀和假手榴彈搶劫了一位浙江的商人,收穫了2萬多元,案發後被判處9年有期徒刑。在獄中,王立華萌生了要去搶劫銀行金庫的念頭,並認識了一群獄友,這些人就是日後協助他綁架吳若甫的同夥。
出獄後,王立華準備放開手腳大幹一場,而他計劃的第一步竟然是準備殺掉自己的媽媽,以免後顧之憂。因為非常愛媽媽所以要殺掉媽媽,然後一身輕鬆去闖江湖,這就是王立華的邏輯。但在實施中王立華終於手軟了,每次面對媽媽已經花白的頭髮和日漸蒼老的面容,吃著媽媽親手給他做的飯時,冷血的王立華出鞘的尖刀一次次拔出來,又一次次收回去。
這個細節也同樣在電影中表現了出來,王千源在劇中被抓捕後,曾在警車中說過類似的話,早知道走到今天這一步,應該先殺掉母親。
同樣的,劇中的王立華在邊境購置槍枝彈藥、以及綁架過一位富二代並撕票的經歷,也同樣是現實中王立華的經歷。包括劇中一直跟劉德華綁在一起的小配角,也同樣在現實中存在。
就是右邊這位路人甲蔡鷺先生,這位現實中的海歸精英曾在紐約大學拿到過政治和經濟兩個學位,但還是為了表演夢毅然回國。他在劇中塑造的這個小人物也給這部沉重的警匪片添加了不少笑點。
蔡鷺還曾經在採訪中爆料過劉德華在劇組中的暖心舉動,因為兩個人在劇裡一直被綁在一起,「同床」的劉德華有時候會把軍大衣放在他身上,還把自己的暖寶寶分給他,非常貼心。又因為綁匪那邊有嗑瓜子的戲,所以現場有很多瓜子,有時候劉德華看他還被綁著,也會抓一把放在他口袋裡,兩個人分著吃,總之相處起來非常舒服。
蔡鷺說:「我真的覺得他特別好。」
華仔真是大暖男!!!
華仔此次在劇中扮演被綁架的「吾先生」,演技同樣細緻精湛。為了不讓觀眾出戲,導演也特意將角色改成了一位香港來內地拍片的明星,因此劉德華才得以操著一口「港普」與綁匪對話而不至於跳戲。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劉德華在「演自己」,比起角色情緒過於飽滿的王千源來,這位「吾先生」的表演痕跡倒是更少,更顯得自然而有說服力。
而導演在劇中設計的一些逗趣的小細節,包括警察查案時大街上放著劉德華的《恭喜發財》歌曲;綁匪在翻年曆時針對畫上的成龍和劉德華開的一些小玩笑;蔡鷺演的角色對劉德華說「你上次演唱會我沒搶到票」;綁匪打撲克時候讓吾先生支招,並且說「你不是演過賭神嗎!」等等,都是非常自然的搞笑點。
這種自然的情緒也同樣貫穿在其他角色的身上,劉燁飾演的警察說的臺詞跟當時破案時真正警察說的話基本完全吻合,而丟掉了那些耍帥開掛戲份的樸實警察,反而變得更酷更有型。而面對警察的旁觀者劉德華也同樣意識到了這一點:
「我覺得如果大家看過紀錄片的話,會發現真實的警察,比現在電影裡更有型。我覺得我們的演員,劉燁他們,也真的是通過這次才有演公安的一個方法。以前我看劉燁他們演公安,可能太像香港警察了。」
比起紀錄片,電影中唯一誇張化表達的可能就是解救人質的整個行動過程。在電影中,由於被抓捕的王立華遲遲不肯交待人質的關押地點,警察幾乎是在劉德華命懸一線的最後一刻才趕到了關押現場。這之前還有王千源對著吳若甫飾演的警察戲劇化的交待和鋪墊,比如「第一個進入現場的警察肯定會死」之類。
正是有這些鋪墊在前,導致最終比較平凡化的解救過程(警察衝進去立刻就制服了綁匪,幾乎沒有交火),會令觀眾覺得有些虎頭蛇尾之感,而在實際案件中,警方就是根據王立華交待的地點前去解救,並且比較順利地完成了解救人質的全過程。除了王立華提出要求見女友外,期間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戲劇化推理過程。
而被解救的吳若甫,可能因為其演員的身份,遇事非常冷靜,在解救過程中也是非常平靜,並沒有失聲痛哭或情緒失控,甚至在回程路上接受了隨車記者的採訪。
以下為案發當場實錄視頻↓
吳若甫在警車上接受記者採訪↓
但回到公安局後,見到擔心許久的家人時,吳若甫的心理防線也瞬間崩潰。畢竟剛剛經歷了一場生死劫難,依照王立華原本的規劃,如果不是警察及時解救,吳若甫確實性命堪憂。
這樣的劫難在12年後被搬上大熒幕,而且由吳若甫親自參演,任誰看起來都有點殘酷。事實上,丁晟說服吳若甫參演《解救吾先生》確實費了很大的勁,「我一開始是迴避的態度,」吳若甫說,「我經歷的案件是十年前的事了,沉澱了十年其實不是特別在意,但也還覺得這個片子一旦拍了,會不會被製片、導演搞得過於商業化。但我看劇本的時候很意外,這個導演很用心,他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去刑警總隊體驗生活。我有十年沒演過電影了,加盟該片是丁晟用他的誠意打動了我。」
而丁晟也在電影的末尾,圓了吳若甫一個未了的心願。電影中,劉德華在「華子」執行死刑前,曾經拎著果籃去獄中看他,這是當年吳若甫想做,卻沒有做成的事情。
「我覺得吳老師當年要求見他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我到現在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他覺得自己拼了命去跟他交朋友,希望他放過自己,可能就是他對生存的欲望,讓華子有一點點的善念。可能就在生命的那一秒,改變了所有。」
最後,劇透一下片尾的兩個彩蛋,一個是案情告破後,劇中劉燁飾演的警察接到了兒子來的電話,而劉燁張口說出了「諾一」的名字,全場哄堂大笑。
另一個,是片尾樸樹出現演唱主題曲《傲慢的上校》,這是2003年,吳若甫被綁架那一年,樸樹發行的歌曲,如今放到這部電影中,卻顯得那麼相得益彰。
人如鴻毛
命若野草
無可救藥
卑賤又驕傲
無所期待
無可乞討
命運如刀
就讓我來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