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姆》是由傑茜·尼爾森執導的劇情片,講述了一個智商只有相當於七歲孩童的父親,與有關當局爭奪女兒撫養權期間發生的故事。不同於催淚系列電影劇情的跌宕起伏,這部影片的敘述和表現方式都走的溫情路線,卻總會在你措不及防的時候戳中你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因此影片到底是屬於治癒系呢還是催淚系,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默雷特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在這裡就不做硬性評價了。
劇情介紹
山姆-道森(Sam Dawson,西恩-潘飾)是一個弱智父親,他依靠一幫同樣患有精神障礙的朋友幫助,撫養著他的女兒露西(Lucy,戴科塔-範寧飾)。
露西7歲了,她的智力開始超過了她的父親。父女倆的這種情況引起了一個社區工作者的注意,他想把露西置於他的監護下,這時聯結父女倆的那種親密關係受到了威脅。
面對這個看來「幾乎無法贏得」的案例,山姆發誓要與法律制度抗爭到底,並與一個精明強幹、以自我為中心的律師麗塔-哈裡森(Rita Harrison,米歇爾-法伊弗飾)結成了一個未必可能的「同盟」。
麗塔面對同事們的善意挑戰,接下了山姆的這個案子。至此他們聯合了起來,努力使法律相信山姆應該重新獲得他的女兒。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對無私的愛的力量演繹了一個獨特的實證。
影評
01主題選擇良好
這是一部瞄準奧斯卡而提前上映的影片,集合了感人故事和演技超強班底。影片故事並不新穎,影片《雨人》中,出現過類似的主題:智障人給所謂的精明人上了一課,讓他們明白什麼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
傑茜·尼爾森說這首先是一部關於家庭的影片,「我想,所有的父母肯定都有困惑和沮喪的時候。這個星球上所有的父母,不論是否殘疾,都要面對這個問題。而殘疾人父母的故事能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表現人們如何應付這些挑戰。」
02主演表現出色
傑茜·尼爾森表示:西恩·潘能夠深入角色內心,並十分細膩地表達出來。米歇爾·菲佛出演了與觀眾心目中形象完全不同的角色,實現了自身的突破。事實上,西恩·潘在影片中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影評家的讚賞,認為他有可能再次入圍奧斯卡。除了兩位主演,其他演員也均有較為出色的表現,尤其出演露西的小演員達科塔·范寧的表演更是令傑茜·尼爾森十分驚喜萬分,「達科塔有種超乎她年齡的力量和智慧,這個7歲小女孩顯露出來的才華令人震驚。」
03配樂插入和諧
影片的配樂值得一提,因為山姆是個披頭四迷,影片加入了許多由當代紅歌星翻唱的披頭四歌曲,音畫配合非常和諧,效果極佳。由於喬治·哈裡森不久前突然去世,使這盤原聲配樂突然有了某種特別意義,喜歡披頭四的樂迷們可以藉此重溫這支偉大樂隊的多首經典。
智力顯然與愛人的能力無關。片名「I am Sam」有一版的中文翻譯為「他不笨,他是我爸爸」。山姆和露西,一直都是彼此的全部,如果讓他們分開,露西只會窮盡餘生來填補心中的空洞。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生來完美的,都會擔心自己不夠好而對家人愧疚。但是家人永遠會為你驕傲,就像山姆為自己的情況感到抱歉時,露西說的那樣——「Don't be sorry,I'm lu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