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經常用手拍腦袋,還用頭撞牆,怎麼啦?

2020-12-22 網易親子

問:寶貝「拍腦袋」是為啥呢?

答:原因有好多,家長們一起來了解分析一下吧!

「醫生,我家寶貝10個月了,這段時間老用手拍腦袋,還會用頭撞搖籃欄杆,這是怎麼了,是寶寶頭不舒服嗎?頭會撞出問題來嗎?我好擔心呀!」微博和門診中經常會有家長這樣提問,其實,大月齡的嬰兒開始通過肢體語言來主觀表現情緒、狀態、感受等,每個寶貝的表達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善於表現、有的寶寶又會十分內斂。

寶貝「拍腦袋」是為啥呢?原因有好多,家長們一起來了解分析一下吧!

寶貝拍腦袋錶示一下「喜怒與哀樂」

6~10月齡的嬰兒會開始出現有節律性、有節奏地敲擊甚至敲打自己的頭部、搖擺身體、以頭撞物或搖頭,節奏可以令他們感到愉快或是緩解不愉快的情緒,大多兒童在出現這些現象時神志清楚、表情顯得自得其樂或表示不滿足和不高興,沒有其他異常行為,也不會出現危險。隨著年齡增長,寶寶在1歲半到兩歲逐漸進入叛逆期,這些表現會作為寶貝耍賴的武器。

寶貝在愉快和鬱悶時出現拍打腦袋、以頭撞物的行為,家長更多的擔心是會不會把寶寶的小腦袋打壞了或撞出問題來。其實,家長不用過於擔心,寶貝只是一種情緒狀態的肢體表現,一般不會打痛或撞痛自己,如果家長強性制止,寶貝會在負性強化作用下表現為愉快爆發和鬱悶激發,「人來瘋」和「耍賴大王」就會用這些表現來吸引家長注意或達到弄些目的。

要想孩子不持續表現拍腦袋,家長需要學會忽略和轉移,通過讓孩子自討沒趣或分散寶貝注意力的方法,這樣孩子這類表現就會逐漸減少和消失。

寶寶「頭痛、頭昏、頭脹」可能會拍腦袋

當寶寶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時也會像成人一樣有頭痛、頭脹、頭暈等感受,孩子還不會用言語表達疾病的主觀感受,只有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用手拍頭、以頭撞物常常是寶貝頭痛脹的表現,如果同時發現嬰兒有發熱或是輕微咳嗽、嘔吐、腹瀉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腹瀉病引起的頭部不適;如果繼而嬰幼兒出現嗜睡、煩躁、尖聲哭叫、眼神發呆、前囟門隆起等,需要小心腦膜炎的可能。

上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病期間家長要注意家庭護理,注意空氣品質好時家裡開窗通風、戶外空氣浴,多餵水、出汗及時擦乾,飲食清淡易消化減輕胃腸負擔,監測體溫兒科隨診。如果寶貝拍打腦袋伴有腦膜炎表現千萬不要等閒視之,需要及時就診,按醫囑治療。

拍腦袋伴有抓耳朵、搖頭,小心耳部疾病

嬰兒用手拍頭、搖頭、伴有抓耳朵等可能是因為頭面部癤腫或皮炎、外耳溼疹皮炎、中耳疾病等引起局部腫脹、瘙癢、疼痛等。家長可以檢查頭部皮膚是否正常、有沒有局部紅腫伴膿點,耳道有無異常分泌物、有無異味、有無溼疹等。

頭皮、耳道和耳廓的溼疹大多表現為局部紅腫、滲出,耳垂與頰面部連接處和耳後皮膚的皮疹發生容易潰爛,聞著寶貝的小耳朵有股臭臭的氣味;一部分寶寶表現為頭面部及耳廓皮膚起皮、乾燥、脫屑。家長需要查找可能引起溼疹的過敏因素(比如捂熱、乳母飲食過敏、牛奶蛋白過敏、輔食過敏等),兒童皮膚科就診按醫囑用藥促進皮疹消退。

寶寶的中耳咽鼓管較成人寬、短,頻繁的吐奶、嗆奶、遊泳嗆水、上呼吸道感染後,乳汁、泳池水和其他分泌物容易由咽部及鼻部通過咽鼓管倒流入寶寶的中耳腔而引起中耳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時鼻黏膜腫脹引起鼻塞,咽鼓管黏膜腫脹會引起中耳負壓、耳部悶脹感,反覆中耳炎症會導致寶貝傳導性聽力障礙。

所以,寶寶在感冒、頻繁吐奶、嗆奶、遊泳嗆水後出現拍腦袋、抓耳撓腮、頻繁搖頭現象,家長可以帶寶寶到兒童專科醫院耳鼻喉科就診,了解寶寶是否存在中耳炎症或咽鼓管功能不良,及早治療。

寶貝「拍腦袋」家長不要慌!需要觀察和判斷,通過伴隨表現決定是否就診和適當家庭幹預。

王維潔/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幼保健部主治醫生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王亞楠_NBJ9832

相關焦點

  • 問答|寶寶經常用手拍腦袋,還會用頭撞牆,怎麼啦?
    問答|寶寶經常用手拍腦袋,還會用頭撞牆,怎麼啦?「醫生,我家寶貝10個月了,這段時間老用手拍腦袋,還會用頭撞搖籃欄杆,這是怎麼了,是寶寶頭不舒服嗎?頭會撞出問題來嗎?我好擔心呀!」微博和門診中經常會有家長這樣提問,其實,大月齡的嬰兒開始通過肢體語言來主觀表現情緒、狀態、感受等,每個寶貝的表達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善於表現、有的寶寶又會十分內斂。寶貝「拍腦袋」是為啥呢?
  • 漫威中誰最「頭鐵」?紅坦克喜歡用頭撞牆,而她最愛用鐵頭功!
    有些漫威漫畫人物甚至有「鐵腦袋技巧」,也就是說,他們的腦袋非常堅硬,堅不可摧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漫威漫畫的主角。1。鋼鐵俠當鋼鐵俠不穿盔甲的時候,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強壯的人可以用任何拳頭把斯塔克打倒。但當斯塔克穿上鋼盔,他將成為一個「鋼鐵俠」。眾所周知,鋼鐵俠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因此,他的鋼甲所用的材料必須是優良的,而且硬度必須是很好的。
  • 湖南父親逼兒子頭懸梁、腦撞牆,棍棒教育有用嗎?父母應尊重孩子
    父親逼迫自己的兒子效仿古人「頭懸梁錐刺股」,用長繩子綁住頭髮將頭高高束起讀書,為了不讓兒子亂跑,甚至還會用鐵絲綁住孩子的手。並且從6歲的時候開始,就讓孩子修煉所謂的「鐵頭功」,用腦袋撞向牆壁。因此,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對該家庭下發了保護令,禁止這位爸爸的瘋狂行為,不得再恐嚇、辱罵跟蹤、騷擾和接觸兒子。
  • 13歲少年熟睡中用頭撞牆,父母崩潰,反思超齡影片的三大危害
    一名13歲的少年每天晚上用頭撞牆,甚至把瓷磚都撞掉了,醒來後卻啥也不知道。父母用手機拍下孩子撞牆的視頻後,崩潰不已。當記者去採訪這名男孩時,他說對自己的這種行為毫不知情。男孩的父母說,自從孩子出現這種症狀之後,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帶娃看病兩年,卻什麼病因也查不出來。
  • 「我腦袋上長了個包」,英語可別說I have a bag on the head啊
    本期我們說說「腦袋上長了個包」。哈哈,莫名好笑呢。「我腦袋上長了個包」,英語可別說I have a bag on the head啊!首先我們嘮嗑一下,什麼情況下你腦袋上會長包,一般的話都是撞到了你的腦袋上才會長包,那「撞到了」用英語應該怎麼說呢?
  • 珠海一中年婦女被抓進審訊室,忽然用頭撞牆!民警反應是這樣的……
    她涉嫌的罪名並不十分嚴重,但一進審訊室,就突然以頭撞牆,大哭不止。連審訊民警都十分意外,接下來的情況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一宗報警引來一宗詐騙案12月2日,拱北公安分局接到一宗報警,董先生聲稱自己被騙了,一個女人說她可以幫人代辦赴澳門務工的手續。
  • 寶寶多大用枕頭?用早了或是用得不當都可能坑娃!
    寶寶太早的用上枕頭,不僅沒好處,還可能會導致頭顱、脊柱變形。  有些寶爸寶媽可能會說,給寶寶用上枕頭也是因為寶寶睡偏了頭,想藉助定型枕達到糾正頭型的效果。  事實上,針對小月齡的寶寶出現的偏頭,一般是不建議使用定型枕的。因為定型枕的使用會增加兒童窒息、猝死的風險。
  • 萊利:詹姆斯可能是GOAT,我勸他何必繼續在克城用頭撞牆
    「7月1日過後,我就(對詹姆斯)說,為何你要像在克利夫蘭那般繼續用頭撞牆?還有克裡斯在多倫多,打出過一些很棒的賽季,但從未在季後賽中走遠過。我說,這裡有個機會就在眼前。」萊利說道。
  • 寶寶有事沒事就愛撞頭自殘!是中了什麼邪?
    原因是多種多樣的:1、自我安慰這個原因看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嬰幼兒確實會從這種「自殘」中,獲得放鬆,甚至愉悅的感受,其實,這種行為在寶寶們主觀的體驗來講,就和被大人抱在懷裡搖晃是差不多的,都是有節奏的、重複的前後運動,然後重複感受一下突然停止的刺激,不得不說有點抖M體質的意思
  • 寶寶頭睡偏了該怎麼辦
    今天我們來說說寶寶頭型的這些事,因為日常媽媽們諮詢中,很多諮詢寶寶要不要睡頭,要不要枕枕頭,頭睡扁了,睡偏了怎麼辦?我家Mini包6個月體檢的時候發現頭睡的有一點點偏,我還挺緊張的,查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崔玉濤醫生當時的建議是往另一側多睡,還有清醒的時候儘量少躺著,多趴著玩。
  • 寶寶歪腦袋看上去很可愛?當心「斜頸」危害大
    信息時報訊(見習記者 張漫 記者 馬澤望 通訊員 林惠芳)孩子總是歪著個小腦袋萌萌噠很可愛?家長可得重視,寶寶的斜頸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時間長了,還可能影響到寶寶的顏值和視力,包括臉型和頭型的發育。斜頸,也稱歪脖子。
  • 6歲男孩被逼「頭懸梁」,頭撞牆練「鐵頭功」,母親向法院求救
    湖南男子逼6歲兒子「頭懸梁」,用頭撞牆練「鐵頭功」,妻子上告法院:救救孩子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在湖南長沙,有一位母親上告法院,向法院給自己6歲孩子申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究其原因令人毛骨悚然,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
  • 孩子經常吃手會影響「顏值」,用這幾個方法,幫娃擺脫吃手
    群裡有一位媽媽說,寶寶3個多月了,最近越來越喜歡吃自己的手,大人上去把手給拿出來,他馬上又會自己將小手塞進嘴裡,而且吃得還津津有味。這位媽媽說小寶寶一有時間就會吃手。家長都會擔心寶寶的小手髒,怕把細菌吃進肚子裡面。總是拿乾淨的小毛巾給孩子擦手又擦嘴的。
  • 撞樓撞牆,頻繁「失控」,特斯拉究竟怎麼啦?
    用民生視角報導汽車資訊 / 汽車民生網12月16日報導——特斯拉創造了純電動汽車銷量神話,同時也在「創造」頻繁「失控」的記錄。而在之前的幾天,韓國一輛特斯拉Model X失控撞牆,造成1人死亡2人受傷的慘劇。據韓國媒體報導,12月10日,韓國警方正在調查一輛特斯拉電動汽車,駕駛這輛Model X的人是一名代駕,車輛失控撞牆後,造成作為乘客的車主死亡,這名代駕和一名救火人員受傷。據司機介紹,車輛在撞牆之前就失去控制。
  • 以前愛人用剃鬚刀給寶寶理髮,愛動還掉一身,這次可把家人樂壞了
    每次放假回來看寶寶,愛人都帶上剃鬚刀,不是為了刮鬍子,而是給寶寶理頭髮。說起來有些好笑,那根本不是理髮的工具,可愛人嫌棄我經常說亂花錢索性就湊合。這次回來又得給孩子理髮了,寶寶發質太軟,長輩說這樣的頭髮得理勤點才好長出好頭髮。不過愛人沒帶剃鬚刀,而是給寶寶買了個專用的理髮器。
  • 用手拍和用拍痧掌拍有什麼區別呢?
    問:用手拍和用拍痧掌拍有什麼區別呢?阿強:實際上各有所長(用手主要方便、靈活、本身是反射區通用部位),用拍痧掌拍打主要為了提高拍打的效率和效果,大家看到效果了才會從心裡接受認可,傳播開來。   拍痧掌拍打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了,以前用手拍15-30分鐘拍不透(早期沒有專業的拍打工具,還用過拖鞋、擀麵杖拍過了),現在用工具幾分鐘就拍完了。早期體驗營用手七天還不一定拍完,用拍痧掌後,五天就可以拍完了。肩膀,屁股等手拍不透,還硌得手疼,也不雅觀,直接用拍痧掌也解決了這個尷尬了。
  • 寶寶歪腦袋,當心「斜頸」!寶爸寶媽學會這4招積極幹預
    孩子總是歪著個小腦袋萌萌噠很可愛?家長可得重視啦,寶寶的斜頸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糾正,時間長了,還可影響到寶寶的顏值和視力,包括臉型和頭型的發育。斜頸如果長時間得不到糾正,寶寶可能會慢慢地會出現適應性結構改變,主要表現為兩側顏面及眼裂大小不對稱(即俗稱的大小臉、大小眼睛),長此以往,由於歪頭用眼,對視力可能也有影響。同時,由於脖子歪了後,寶寶睡覺時也會因頭總是轉向一側而出現一側頭型扁平的情況,影響寶寶的頭型。
  • 寶寶總是撞頭、打自己,看完這個終於知道原因了
    「玩具水杯餐具,反正拿到什麼就往頭上砸什麼,有時候還打自己耳光。」……這也讓我想起年糕還小的時候,撞牆啊、拍耳朵啊、拿勺子打頭啊,當時我也特別困惑,想要阻止吧,越阻止他越來勁。怕他弄痛自己吧,嘻嘻哈哈的樣子也不像啊。索性就隨他去,我就暗中觀察,外加默默翻書查資料,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帶娃這事兒吧,最怕沒文化瞎擔心。
  • 寶寶「塑頭型」的關鍵期,是這幾個月,頭睡扁了還能變圓
    如果寶寶頭型真的睡扁了怎麼辦?可能有的家長會選擇給寶寶買定型枕或者直接按揉孩子的頭部,希望把孩子的頭型變回來。這裡不妨告訴你,以上兩種常見的塑頭型的方法,對寶寶來說有風險,關鍵是還沒什麼用。如果,你家寶寶頭真的睡扁了,先別病急亂投醫,抓住「塑頭型」的關鍵期,寶寶的頭型睡扁了,也還是能變圓的,別錯過了。
  • 「吃手手」「摸蛋蛋」「咬媽媽」,寶寶「怪癖」背後的秘密!
    孩子的「手部敏感期」大概從孩子六七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差不多到了一歲左右就到了手部敏感的爆發期。 在孩子手部敏感時期,特別喜歡用手去探索世界,他們喜歡用手去觸摸感受事物,例如抓媽媽的頭髮,捏一些軟的東西,撿起各種零零碎碎的小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