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童年神劇,多年後再看,皆會品出不同的滋味。
而關於七仙女的故事,有人念念不忘黃聖依版的《天仙配》,也有人被《天外飛仙》裡小七和地瓜的愛情感動,至於《歡天喜地七仙女》則打破常規,不僅天庭的七位仙女有自己的感情線,而且連王母、陰蝕王都有一段可念不可說的情愛往事。
說實話,15年前追這部劇時,筆者只關注仙女們的愛情,對於陰蝕王,只覺得他是一個反派角色;而今細細品讀,才發現他與王母之間的情真是甜虐交織。
當然,這不是過分解讀,劇中的小細節以及演員的表現均能佐證筆者的想法。在陰蝕王與王母的混剪視頻中,有一條彈幕:「我是陰蝕王飾演者的孩子,父親對我說,當年導演的設定就是要演出喜歡王母但不明顯的樣子」,此言一出,更加證實筆者的推斷是正確的。
在《歡天喜地七仙女》中,編劇給陰蝕王留下了太多閒筆,他的出身,他為何要與玉帝作對,又為何被關在幽暗之地五百萬年。
所以,我們只能從陰蝕王的言語中知道,他是王母、玉帝的師弟。而他掙開牢籠的第一刻,便是下凡等待王母。
在那家凡間客棧裡,陰蝕王恢復翩翩公子的模樣,他說自己名為王明月,途經此地,只為等待故人。
「王明月」諧音為「望明月」,高明的《琵琶記》中有云:「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寓意痴情錯付。
再看陰蝕王對王母說的話,「那人他來了嗎?他是你的親戚,還是故交呢?」,聽到王母回答他是我的師弟時,陰蝕王露出一絲溫柔的笑意,「那應該感情甚篤啊」。
如此小心翼翼,步步緊追,問的卻全是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
到了深夜,他輕輕地喚了一聲師姐,奈何王母已不識眼前人,她說:「你到底是何人?」。
陰蝕王徹底被激怒,「風風光光五百萬年,真的把前塵舊事都忘得一乾二淨了嗎」。這句話的潛臺詞,何嘗不是你怎麼能忘了我?
爾後,他拿走王母的法器,兩人大打出手。此時,陰蝕王又說道:「你告訴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彼時,他的憤怒到達極點,被關五百萬年的怨與恨在一瞬間爆發;可是,陰蝕王還是沒忍心傷害王母,一句:「我叫你置身事外,讓我和玉帝清算舊帳」,完全說明了他對王母的感情不簡單。
有人說陰蝕王可能暗戀王母,但王母選擇了玉帝,陰蝕王這才選擇黑化。
不過,王母對陰蝕王其實也有不一樣的感情。
曾經朝夕相處的師弟,她居然認不出,原因何在。
我們再倒回到十幾集,那時王母誤飲忘情水,一時間忘了七個女兒,後來才慢慢記起。而她忘得最深的人,不是玉帝,而是陰蝕王。
可見,王母對陰蝕王的感情不一般,可惜的是,愛不能改變立場,王母選擇玉帝,站在了陰蝕王的對立面,陰蝕王也不會因為王母放棄一統三界的夙願。
還記得,陰蝕王說過:「若論執迷不悟,你我不分上下」,王母所執迷的是三界的和平,那陰蝕王執迷的是什麼呢?
筆者更傾向他執迷於證明自己,因此他要推翻玉帝,他想成為三界之主。正如陰蝕王所說:「我有耐心等你求我,說你誤解了我,曲解了我」。然而王母並不懂他,他想證明自己不輸玉帝,王母卻認為他在攪動三界的安寧。
說來,王母的大女兒紅兒跟其性格最像,二人時刻記得自己的責任,不敢輕易懈怠。在紅兒被關在天牢的那一集,陰蝕王化為食神前去試探,他滿臉溫柔地看著與王母相似的紅兒,像是看到了曾經的師姐,「她這般倔強」,就像當年的王母一樣,滿腦子只有天下蒼生。
反觀陰蝕王對橙兒的態度,「我要讓你替你父親還債」,注意,他提的只有玉帝,沒有王母,而橙兒與玉帝性格脾性最為接近,這就是他區別對待的原因。
怎麼說呢?陰蝕王對王母的愛比恨多,五百萬年的關押,僅罰她去人間受百日之苦,到了關鍵時刻,他又跑出去替其解圍,原來他只想聽王母說一句話:「師弟,對不起我錯了」。
只是這回,陰蝕王還喚她師姐,王母卻稱其陰蝕王,一句師弟都未曾說出口。
沒想到,重看《歡天喜地七仙女》,居然被陰蝕王、王母的故事虐到了,相見不相知,她們的一生都在誤解和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