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為什麼這樣紅,哎紅得好像、紅得好像燃燒的火,它象徵著純潔的友誼和愛情……"
歌聲還是那麼優美,一部永恆的經典在腦海中重新開播,時隔57年,《冰山上的來客》依舊讓很多人回味無窮。
影片中的《冰山上的雪蓮》、《懷念戰友》、《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每一個首歌都成為了經典,而影片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那麼的難忘。
和很多以戰鬥為主的戰爭影片不同,《冰山上的來客》主打的基調是將革命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著重在與敵人鬥智鬥勇,而阿米爾和她心愛的姑娘古蘭丹姆的美好愛情,也令人充滿了神往和祝福。
我記得梁音的楊排長,阿木都力米提扮演的阿米爾、阿依夏木扮演的古蘭丹姆、谷毓英扮演的假古蘭丹姆,也同樣難忘張衝霄的一班長,張輝的二班長,白德彰的三班長……
張輝在《冰山上的來客》中飾演的二班長劉紅亮,他為人沉穩,外冷內熱,遇事沉著,特別是在一班長犧牲後,楊排長想立即把假古蘭丹姆抓起來,但他卻及時做出了制止。
他理解楊排長的復仇心切,但卻顧全大局,最終將敵人一網打盡,在影片中,他雖然的戲份不多,但人物個性卻十分鮮明,令人難以忘懷。
張輝,原名張守田,1932年10月生於河北樂亭,1945年,13歲的他進入樂亭縣抗日中學就讀,而2年後,年僅15歲的他就加入了解放軍,成為了一名軍人。
他曾經在部隊當過宣傳隊員,也做過文工團演員,在部隊的舞臺上,他一步步成長,1950年時,他考入了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表演專業,即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
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讓他的演技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他則是新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批電影演員,而他班裡的同學,也都是些有名的大腕,如:龐學勤、張圓、李亞林、賀小書、劉世龍、葉琳琅、印質明等。
1953年,畢業後的張輝被分配進入了北京電影製片廠,從此開始了他的銀幕生涯,他的第一部影片則是在1954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影片《土地》。
當時人才匱乏,百廢待興,次年張輝便攜同妻子一同調往了長春電影製片廠,他是《董存瑞》中的指導員,他是《戰火中的青春》中的連長,《冰山上的來客》中的二班長。
張輝的戲路很寬,總能將不同類型的角色演繹得非常完美。不同身份,性格各異的人物,他都能夠很準確地把握住角色的核心部分,並通過紮實的表演將其展現得淋漓盡致。
他參演過很多我們熟悉的經典影片,如《英雄司機》、《虎穴追蹤》、《上甘嶺》、《我們村裡的年青人》、《太陽剛剛出山》、《我們是一代人》、《自有後來人》等。
後來的他,不再滿足於只做演員,他對導戲更是充滿了無限興趣,因而便漸漸轉到了幕後,開始執導一些作品。
最初,他在1976年同劉文餘一起執導了戲曲片《半邊天》,後來便開始執導一些影片,如《燕青賣線》、《元帥與士兵》、《不該發生的故事》、《狼犬歷險記》、《民國特大謀殺案》等。
作為演員他十分優秀,精湛的演技令人折服,而在作為導演他也依舊十分出色,執導的《不該發生的故事》,還接連榮獲了文化部1983年優秀故事片二等獎,第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和第七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在2011年,他79歲時,還曾榮獲吉林省第十屆長白山文藝獎成就獎,她的妻子則是我們熟悉的葉琳琅。
他的妻子比他的名氣還大,是《虎穴追蹤》裡的女特務資麗萍,是《鐵道衛士》中的王曼麗,還被大家稱為"特務專業戶"。
兩人是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的同學,後來一起調入長影廠,之後,便喜結連理,步入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他們在生活裡彼此照顧,在事業上彼此扶持,一起走過了太多的風風雨雨,但甜蜜恩愛幸福不變,在屬於彼此的舞臺上,盡情的釋放光芒。
如今的兩位老藝術家都已88歲,但他們身體硬朗,精神矍鑠,現在在廣州與兒子住在一起,安享晚年!
雖說他們都不再年輕,但他們的心態卻從不曾老去,"少年夫妻老來伴,攜手相憶話夕陽"的生活,令人羨慕不已,祝福這對老藝術家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