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和不安生。我是四月。她是不安生。這是我們兩個姑娘的公眾號。
我本不是愛舞文弄墨的人,直到某天這個姑娘微信上跟我說,人總要在青春的時候留下點記錄作為紀念,要不然等老去的時候該如何懷念。
這個聽著很文藝,帶著「老式雞湯」味的理由讓我非常心動,兩個姑娘於是一拍即合。在這家少女心滿滿,甚至有點中二的冒著傻氣的咖啡店裡,我們開始第一次討論、醞釀這個計劃 ▼
那一天在這家掛滿「魔卡少女櫻」掛毯,充斥著粉紅豹和海洋球的咖啡店二樓,周圍一群放了寒假的高中女孩子熱切討論著八卦和她們的校園愛情故事。而與她們格格不入的,是中間坐著我們兩個明顯已不是少女的「老阿姨」,湊在一起偷偷密謀,像在做什麼非法勾當。
我們密謀的正是這個公眾號。四月與不安生。而策劃這個公眾號的原因,是想在內心的少女還沒有徹底被現實、被社會磨滅和打敗之前,在這青澀微熟、來日可期、昨日可追的青春的尾巴上,以此為平臺,記錄我們稍縱即逝的年華。
至於公眾號為什麼叫這個名字,還要從小時候我們剛遇見說起。
那年認識時我們八歲,還在小學。就像電影裡的七月與安生那樣,兩個小丫頭,一個好靜,一個喜動,一個張揚,一個內斂。明明如此不同,卻在班裡意外地變成了好朋友。
從小結成玩伴,到如今十六個年頭過去,見證著彼此磕磕絆絆地長大。
她見證了我的高考,我的出國,我的愛戀與失戀,我的希望和失落,我的堅定與彷徨,和我步入職場後,慢慢長出的那副新皮囊。
我見證了她的大學,她生活裡瑣碎的冷暖,她的優秀和失意,她的考研,到現在她一點點地綻放,走向更廣闊的舞臺。
她不只一次和我說,我們就像電影裡的七月和安生。
電影《七月與安生》講述的是兩個女孩的故事。周冬雨飾演的安生和馬思純飾演的七月,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雙生花,在命運的交纏中,友誼浮浮沉沉。她們共同愛過的男人只是她們生活的布景,見證著兩人的成長、分裂、複合,最終互換命運,走向各自的歸宿。
她說我們就像她們。從小相識,陪伴彼此走過這些漫長的時光,在各自的世界裡生長,互相映照。
而我是那個不安於現狀,遠渡重洋,把自己放逐在異國的安生,
她是那個追求平平穩穩,現世安好,留守在故鄉的七月。
只可惜我們的青春不像電影,既沒有可以為我們打群架的男孩,又沒有喜歡上同一個人的戲劇情節。
那些藏在下課鈴聲裡,同桌眉間筆稍的小美好,大學畢業喝醉後的狂歡和互吐衷腸的告白,很遺憾我倆都沒經歷過。
我們平平淡淡,毫無波瀾地長大了。
我們一點兒也不像七月與安生。
而《七月與安生》這部電影,也並不是兩個姑娘的故事。她們本是一個人。一體兩面。
電影結尾,馬思純飾演的七月,單純聽話的「乖乖女」,打破自我,重走安生早年動蕩不安的生活軌跡,如煙花般在熄滅前肆意綻放。
而周冬雨飾演的安生,變成了曾經的七月,收回所有的張揚和任性,回到循規蹈矩的生活裡,和一個踏實的男人結婚,柴米油鹽平淡地生活。
豆瓣的一篇影評很好地總結了七月和安生的關係。
「導演反覆暗示,周冬雨和馬思純擁有同樣的靈魂內核,只是由於她們家庭環境的不同,所以外在的表現上,一個外放張揚,一個小心翼翼。而她們窮其一生的探索,終於讓她們在30歲以後的生活逐漸靠攏,愛瘋愛野壞女孩的安生,過上了穩定的生活;而穩定壓倒一切的好女孩七月,一手策劃了自己的被逃婚,開始漂泊。
七月即是安生,安生即是七月。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影更不僅僅是講述閨蜜的故事,更是內心裡不同自我,不同人格的交戰。叛逆的孩子學會了壓抑自己的戾氣;小白兔學會了獨立,向從前沒有勇氣打破的死水般的生活挑戰。二十年的閨蜜拉鋸戰,也是她們自己的心靈成長。那麼影片一開始兩個看起來個性如此不同的女孩成為密友也就不難理解了。她們擁抱的不是閨蜜,更是另一種可能下的自己。」
來源:豆瓣,肖恩恩恩恩肖
所以我既不是安生,她也不是七月。
我和她只是有不同生活軌跡,卻對時間帶給我們的痕跡,很敏感的一類人。
我的這位姑娘,雖自認為是「七月」,但在我看來,她是安靜環境裡的不安,是平靜波流下的折騰,是當生活不滿足自己的期許時,憋著一股氣,和自己和環境較勁的不甘。
而我,所謂的「安生」,是看似離譜下的循規蹈矩,是出國後跳脫既定軌道下的相安無事,是在波濤洶湧表象下的靜流,是想過小日子的「胸無大志」。
生活裡所謂的折騰與安穩,冒進與保守,不過是安生與七月的互為表裡,你中有我。是我們一次次面對生命中的選擇,面對突破和節點時,切換的不同狀態。
而我們,何嘗不又是七月又是安生,在生活的起起落落裡,不斷切換自己的角色。
我們走的每一步,在每一個岔路口做的每一個人生選擇,都暗合我們自身的邏輯。
無七月和安生之分,我們只是一直在忠實地做自己。
所以,為了忠實地記錄自我,記錄時光,見證彼此成長,我和這位十六年的好朋友決定開這個公眾號,希望在青春的尾巴上和時間較勁,抓住所有思維閃光的片段。
我們並不是兩個充滿理想主義的人,相反活得很現實。所以希望在這個公眾號上,通過對影視劇的種草拔草,透過我們關注的公眾人物,去剝開生活裡「詩與遠方」的偽善,解讀暗藏其下的真實。
我們勵志於搜羅生活中的反雞湯,通過鏡像對比好的藝術作品和人物,努力在看清這個看似華美,實則爬滿蝨子的世界的同時,依然選擇擁抱它。
這裡是四月和不安生。我們的旅程,即將開啟。
作者: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編輯:簡妮特 C.
特別感謝:頭像圖片提供 楊春白雪
Reference: 肖恩恩恩恩肖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08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