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公敵》(2004年)該片情節構思以艾薩克·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大法則」為基礎。黑人警探戴爾?斯普納(威爾?史密斯飾)嘲笑機器人為「烤麵包機」,對機器人充滿了懷疑,不相信人類與機器人能夠和諧共處,並且懷疑一個機器人為犯罪嫌疑人。隨後機器人開始暴動,對人類發起襲擊。影片的特效逼真,值得一看。
《大都會》(1927年)弗裡茨·朗導演的這部默片描述了一個虛幻的世界,整個城市依賴著一臺龐大機器,工業社會機械地劃分成了兩個世界。在地上的世界,人們過著奢華糜爛的生活。工人則需勞動日夜維護這臺機器的運行。這部反烏託邦式的人工智慧電影極具視覺震撼力,並被科幻界奉為經典。
《巨人:福賓計劃》(1970年)影片中「巨人」超級電腦誕生的初衷是用來防止戰爭的發生,但後來演變為具有意識的人工智慧,開始制定新規則並殺戮人類。
《機器人瓦力》(2008年)一隻脾氣極好的清潔機器人瓦力被留在地球上清理垃圾,而人類已經離開了因大量汙染和垃圾而不適於居住的地球。瓦力是個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它愛上了「淑女」機器人伊娃,於是它們之間發生了一系列美好而有趣的故事。
《機械姬》(2015年)天才發明家納森邀請程式設計師加利來到他僻靜的豪宅測試機器人艾娃。加利越來越迷戀艾娃。而艾娃似乎也對他漸漸產生情愫。但作為納森的第N代人工智慧產品,艾娃的心思並非那麼簡單。這部電影的結局令人十分震撼。
《機械戰警》(1987年)一名受傷的底特律警察被改造成有著人類頭腦和機械身體的、用來打擊犯罪的機械警察。有趣的是,據報導,影片中的機械戰服體積過大,警車容納不下,因此警察墨菲的飾演者彼得?威勒在拍攝乘坐警車的鏡頭時,只有上半身穿著機械戰服。想像起來,全身的畫面應該頗為滑稽。
《她》(2013年)在這部科幻愛情片中,剛結束自己的婚姻後,西奧多發現自己愛上了新安裝的人工智慧作業系統薩曼莎。但後來西奧多發現薩曼莎也在與成千上萬的其他人「約會」,他日漸豐盈的情感世界瞬間崩潰了。
《西部世界》(1973年)這部科幻驚悚片中三大主題公園的大量仿真機器人為遊客們提供殺戮與性慾的體驗,然而後來機器人開始失控,最終演變成一場真實的大屠殺。
《星際穿越》(2014年)影片中的機器人TARS看起來就像《2001太空漫遊》中的巨型黑石碑以及魔方的組合,這明顯是向《2001太空漫遊》這部科幻經典致敬。
《機器人與弗蘭克》(2012年)這是一部溫情的人工智慧電影。職業慣偷弗蘭克步入了老年,他的兒子為他安排了一個看護機器人。這位老人一開始十分牴觸機器人,後來卻與它發展出一段獨特的友誼,還教它如何偷竊。
《銀翼殺手》(1982年)在未來,科學家們創造出了和人類完全相同的複製人來完成星級採礦之類的危險工作,但這些複製人最終會被處死。哈裡森·福特在片中飾演專門追殺複製人的銀翼殺手。
《黑客帝國》(1999年)人們毫不知情,他們的美好生活實際上是由一個名叫「母體」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人們就像他們飼養的動物,沒有自由和思想。基努·裡維斯飾演的黑客得知真相後,加入了反政府陣營中,踏上了從「母體」中拯救人類的道路。
《終結者2:審判日》(1991年)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這部作品因特效榮獲92年度第64屆奧斯卡四項大獎:最佳音效、最佳視覺特效、最佳錄音、最佳化裝。施瓦辛格飾演一個從未來回到現代的機器人T-800,他的任務是保護長大後會成為領袖的約翰·康納(愛德華·弗朗飾)和他的母親莎拉。
《異形》(1979年)這部科幻驚悚片的經典標語是「在太空中,沒有人能聽到你的尖叫。」相信這部電影的觀眾在觀影后仍對醜陋而兇殘的異形心有餘悸吧。
《2001太空漫遊》(1968年)這部電影的寓意無法用幾句話概括,許多人表示看不懂,卻也有許多人對之盛讚不已。這部由斯坦利·庫布裡克導演的電影講述了一隊人為了調查神秘的巨型黑石碑乘坐飛船前往木星,電腦哈爾9000具有人工智慧、掌控著整個飛船。飛行途中,本該「萬無一失」的哈爾犯了一個奇怪的錯誤,太空人決定把它關閉,但哈爾了解到他們的計劃後,殺死了大部分太空人,只有戴夫一人活了下來,繼續完成任務。(阿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