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發現超大滅絕烏龜,重1噸,長3米,僅外殼都有汽車那麼大

2021-01-09 騰訊網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會聽到一些比較有趣的史前故事,有人會將它們當做玩笑,有人也會信以為真,然而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發生過,還是要仔細考察。在最近,一隊古生物考古學家在南美洲考察時,他們找到了一種「上古神獸」,也就是已經滅絕了的史前大型生物。經過好多天的挖挖鏟鏟,他們挖到了一塊龜殼,準確地說,像一面牆一樣堅硬光滑的龜殼。

發現龜殼

海龜是一種長期生活在海裡的龜類,如果它的心情好也會爬到沙灘曬曬太陽,不過海龜和普通烏龜有著很大區別,如果海龜在海裡遇到危險,它不能將頭和四肢縮回身體,也不能長期在陸地生活,不然會缺水死亡,所以說烏龜與海龜還是有著本質的差別。

而這次在南美洲發現的巨型龜殼,根據美國一家新聞網發出的報導,這塊龜殼其實屬於一種已經滅絕很久的淡水龜:地紋駭龜,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烏龜種類之一。

南美洲是一片神奇的大陸,在這裡養育了眾多體型巨大的爬行動物,其中就包括了長達14米的泰坦蟒、以及10米長的普魯斯鱷。而早在500萬年前,南美洲部分地區還是汪洋大海。

在史前時期,與現代相比,那時所有東西都很大,大到匪夷所思,只有足夠大的身體才能讓它們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保護好自己,海洋裡的生物也同樣如此,體積大到難以想像,比如說這次考古隊發現的地紋駭龜,它是一種遠古巨龜,僅僅是它的龜殼體積就非常大,居然體長3米長,重達1.1噸,如果加上腦袋和尾巴,這隻駭龜的長度在5米左右,體重約6噸。

地紋駭龜是一種極其古老的遠古生物,它們生活在500到1000萬年前的南美洲沼澤,早在1970年,就有考古學家就已經找到了它們的部分遺骸,不過從那之後,關於這種史前巨獸的消息就非常稀少了。它們的化石是從烏魯馬科組地層中發現的,由此我們可以大膽推測地紋駭龜是生活在雨林中的池塘,又或者是水流比較緩慢的河流中,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水中,一般很少到陸地,主要以植物為食,是食草動物。而與駭龜生活在一起的動物有大量的魚類、爬行動物,還有小型的哺乳類。

地紋駭龜

從這塊背甲化石來看,在500萬年前我們發現的這隻地紋駭龜體型是人類的兩倍,僅僅是它的外殼就有汽車那麼大,不難想像它的整個身體有多大。研究負責它的研究人員馬塞洛·桑切斯說:「一些地紋駭龜的甲殼能達到3米,這也使其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龜之一。」

經過專家的推算估計,如果是這隻地紋駭龜的完整體,那麼它的體重應該能達到1145千克這麼重。地紋駭龜平時吃的比較雜,各種各樣的魚,以及蛇和鱷魚等,但是主要還是以草為主,這和現存的亞馬遜河龜飲食相似,但地紋駭龜的體型卻比亞馬遜河龜大100倍。

此次研究人員還注意到,這隻地紋駭龜的殼上有角,而之前發現的那些地紋駭龜的龜殼上沒有角,兩種殼類型表明它們存在著差異,那麼就只能是性別差異了,雄性有殼角,而雌性沒有殼角,龜殼上生長的尖角有利於它們與其他雄性爭鬥,保護巨大的頭骨。

不止殼上的尖角,最這塊化石上的咬痕和骨頭被折斷的痕跡也非常吸引專家的注意,或許這些就是這隻地紋駭龜的死因。科學家認為,儘管地紋駭龜很大,看上去堅不可摧,但其實,在那樣恐怖的史前世界,仍然存在有更大的,更恐怖的食肉動物在獵食它們。

如此巨大體型的駭龜卻是食草動物,它們的天敵是一種叫做普魯斯的史前巨型鱷魚,這種鱷魚的體重比地紋駭龜還要巨大,咬合力就更不用說了,也是相當的驚人,即使龜殼再堅硬,對於鱷魚來講那可是小菜一碟。雖然地紋駭龜體型龐大,但它們也存在著天敵,龜殼上留下的巨大咬痕就是最好的證明,它們也曾受到巨型食肉動物的威脅。

但是想要確定什麼是導致這隻地紋駭龜死亡的元兇,目前還不得而知。

關於這次的發現,桑切斯總結說:「基於對地紋駭龜的大量研究發現,一些來自亞馬遜地區的河龜是現目前最接近它們的活著的親戚,可以說二者是同類關係。」

大膽猜想

這500萬年來發生了什麼,導致地紋駭龜家族越來越小?其實不止地紋駭龜,任何從史前遺留到現在還活著的生物,它們的體積都越來越小。這其中的奧秘,目前科學家們也說不清。

現目前,很多的亞馬遜河龜其實被人當作寵物飼養,它們甚至只有巴掌大小,在人類的魚缸中安心地等待投喂。但是它們的祖先地紋駭龜,不說叱吒五洋,至少能夠遨遊四海,這祖先和後代之間真是天壤之別,當然造成這種結果人類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責任。

駭龜真正的滅絕原因至今也沒有被人們搞清楚,不過肯定是離不開大自然的各種變化,以及各種天災。研究人員大膽猜測這與安第斯山脈上,以及將亞馬遜河、奧裡諾科河和馬格達萊納河的分開,這使得它們的棲息地遭到了破壞。曾經的霸主恐龍如此厲害不也永遠的消失在了歷史當中?它們與地紋駭龜一樣留給我們的也只是一塊巨型化石和無盡的想像了。

其實,早在人類誕生之前的史前時期,地球就已經經歷過高達5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了,而這些被毀滅的生物大都是因為無法適應地球環境的變遷,就算是地紋駭龜這樣強大的生物也難逃一死,更不用提其他生物。粗略的據估計在那些絕望的時期,地球上大約有80%的物種徹底消失。

這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專家們都提出了很多推測,地球上的生物曾經歷數次大滅絕,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造成生物滅絕事件的原因。其中,隕石撞擊、氣候變化、火山活動、沙漠肆虐、傳染病等是認可度較高的幾種說法。

而卡迪納表示他將繼續尋找其他龜類化石,去發現了解更多已經滅絕的龜類,也會盡全力的去破解那些關於龜類和史前生物的秘密,去了解它們如何誕生,如何生存,如果滅絕,更是要從它們身上去了解地球,造福人類。

相關焦點

  • 史前巨鱷中的最強者,咬合力約7噸,硬啃3米巨龜似餅乾!
    根據眾多化石研究在配合現代鱷魚頭與身長比例,普魯斯鱷最合理的體長是10.5米、體重為5.5噸。不過已知發現的普魯斯鱷達到這個體型的個體(9個10米級)相當之多,相信它們真正的種族上限絕對不止這麼大。
  • 世界上最大的烏龜,體長2.5米,重1噸,能活100年!
    世界上最大的烏龜,體長2.5米,重1噸,能活100年!提到烏龜,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很多人也在自己的家中養起了烏龜。俗話說的好:養的好,它送你走,養不好你送他走,和其它寵物相比,養烏龜既輕鬆又省力,在海洋中生活著200多不同品種的烏龜,來到海灘邊遊玩的時候,人們也能經常見到巴掌大的烏龜,但是提到世界上最大的烏龜,猜猜它有多大?
  • 體長3米的大老鼠,重1000公斤堪比一頭牛,專家:幸虧滅絕了
    老鼠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動物,在我們生活的城市裡,老鼠的名聲可不太好。然而,老鼠卻是地球上生命力最頑強的動物之一,據說當年日本廣島被襲擊後,老鼠還活的好好的。老鼠以其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著稱,就算人類文明走向了終結,老鼠都不會從地球上消失。
  • 附圖:北美冰河時代滅絕的10種巨獸,那時候的動物真大
    直到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美洲獵豹、巨大的犰狳和巨大的樹懶都以北美為家。但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困惑於這些動物和其他體重超過45公斤的巨獸,為何在1萬年前滅絕。 位於紐約市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學館長羅斯·麥克菲說,古馬生活在大約5000萬年前到1.1萬年前的北美,它們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末期滅絕。 這次大滅絕的一大特點是它們在北美滅絕,但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卻倖存了下來,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我們仍然有馬和它們的親戚——驢子。」 2.
  • 史上最強陸地食肉哺乳動物,體長4.5米、重1.5噸,專啃巨象!
    在恐龍滅絕後,地球迎來了哺乳動物時代。而在當今食肉目動物佔據食物鏈頂端之前,還有一類古老動物比食肉目更強大,那就是肉齒目動物(體型比現存陸地上任何一種食肉動物都要大)。其中肉齒目家族裡比較有代表性物種,是來自非洲的偉鬣齒獸,其被譽為史上最強大的陸棲肉食性哺乳動物。魯迅先生可能說過,探究一個事物,需要究根結底。由於偉鬣齒獸早已滅絕,所以很多資料都是來自考古和化石研究。
  • 考古發現 | 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怖動物,幸好都已經滅絕!
    布龍度蠍子普莫諾蠍 是希留利亞紀一種長1米的水生蠍子。鄧氏魚(Dunkleosteus),又名「胴殼魚」,是一種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約3.6億至4.3億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體長約11米,重量可達4噸,咬合力可達5噸
  • 北京周口店發現洞熊骸骨,最重達1噸,站立起來有一層樓高
    03最重達1噸,站立起來有一層樓高洞熊的外形與棕熊相似,個體巨大,身體十分強壯,額頭凸出,全身覆蓋著濃密的毛髮。四肢粗壯有力,小腿較短,擁有剃刀般鋒利的巨爪,奔跑能力較弱,不像如今的棕熊與黑熊那樣能爬樹。
  • 福田汽車2020品牌日大秀!X超級動力鏈、1.9噸重的歐馬可、圖雅諾...
    配有X超級動力鏈的歐曼EST-A與歐航R-pro、北清智創8T氫燃料電池冷鏈車、圖雅諾通途重載版、不到1.9噸重的超級輕量化歐馬可、奧鈴「青春三浪」又「閃亮」…. 福田最新品都在這裡! 2020年9月24日,萬眾矚目的福田汽車2020年品牌盛典日正式開啟。
  • 地球上已經滅絕的海陸空八種恐怖動物,個個都是戰鬥力爆表的存在
    殘暴獅是冰河時期 (距今二百萬年左右)遊弋於北美大陸眾多食肉動物中體形第二大的一類,而在美洲的貓科猛獸中則絕對是龐然大物了。美洲擬獅的特徵首先是巨大的體形,它擁有地球上貓科動物最大的骨架之一,它的頭骨最大可超過46釐米長(就算是普通個體也超過了現代獅虎),身高通常1.2米,體長超過2米,而它們擁有的相對較長的四肢和身長,使得美洲擬獅顯得較為苗條,但顯得過於魁梧、雄壯的洞獅迥異。
  • 800萬年前烏龜像汽車大
    它們的特點是龐大,估計後腿有4.5米,軀幹長7米,全身有30米長,估計重量約為60至100噸。上面的這隻恐龍長度為98英尺,大約是比薩斜塔的高度的一半,重量是普通大象的10到15倍,人類在它面前有多渺小已經不言而喻了。
  • 地球最大的食肉目動物,近6米長、重達4噸,只有虎鯨才能威脅到它
    在19世紀末,很多科學家都假設這種體型巨大的象海豹(指的是北象海豹)已經滅絕了,幸好在1910年,發現了一小群的幸運者,目前現存的種群都是當年倖存者的後代。南喬治亞島的大塊頭,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鰭足類動物!
  • 7.5噸超大翡翠巨石被發現,價值估12億!網友直呼:這要開出多少玉鐲啊?
    這就是那塊超大的原石,是一塊翡翠原石,很多玩家瞬間想起了那塊開出幾百隻玉鐲的翡翠原石了是不是?在緬甸翡翠原石發現超大的原石並不稀奇,尤其是山料。而且好多玩家不知道的就是這原石的塊度越大,風險也就越大!塊度大的翡翠原石內部的裂是很嚴重的,很有可能是因為在開採時方式的粗暴造成的,也有的就是原石在山體斷裂時經過碰撞造成的,雖然沒有摔碎,但是這內部也早已有裂出現!
  • 長毛象、劍齒虎和長頸駝,那些《冰河世紀》中出現的滅絕動物們!
    1、長毛象長毛象(猛獁象),身披長毛,體形高大,存在於冰河時期,是已有絕滅象中最著名的一種,體型與亞洲象差不多,與現代的象不同的地方是:它渾身長滿了毛,毛的長度甚至可垂到地面;象身在頸部突起成峰,耳朵比較小,一層黃棕色的蓬亂長毛夾雜著黑色的長毛,遮住了長毛象的整個身體,甚至耳朵上都有毛;象牙的形狀也很奇特,向上翹起,堅固並且鋒利
  • 全球10大最可能復活的滅絕動物
    在巨大的短臉熊面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動物北極熊就「小巫見大巫」了——短臉熊站立時比北極熊高1/3,重達1噸。短臉熊除了生滿利齒的大嘴外,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擁有長長的四肢。它們平時散步時,背部距地面約1.5米,而當其直立時,則要超過3.4米。第四紀冰川對北美洲影響巨大,大量大型食草動物消亡,短臉熊隨之數量減少。不巧的是,在這個時期其他雜食熊類「入侵」北美大陸,在食物適應方面更佔優勢。
  • 地球上現存的最大的5種烏龜,第一位體重將近1噸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這些爬行動物有228個種和124個亞種。它們大多數海龜都是中小型的,但也有一些是真正的「巨人」,其中有些重量可以超過半噸!本期視頻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5種「烏龜」!一生中大多的時間都在海中生活,但演化過程中仍然保留了部分祖先的生活方式,所以必須回到出生地上產卵,繁育後代,形成了一種較獨特的生活習性。一般而言,野外綠海龜需長20—50年才會成熟,成熟的綠海龜背甲長約90至135釐米,體重超過100公斤以上。
  • 泰坦巨蟒: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為生
    《山海經》中有言:「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自古以來,蟒蛇的「胃口」一直被人高估,「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這句話也流傳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在這個世界上,真存在過足以吞下龐然大物的巨蟒麼?答案是存在的,只不過,這種體長可達15米,體重超過1噸,靠捕食鱷魚的史前巨蟒,早在5800萬年前就消失了。
  • 20大遠古史前巨獸
    這種體長超過15米的白堊紀龐然大物重達18噸以上,是半水生。水陸都有這種龐大獵食者,白堊紀的生物們存活下來也是不容易。2、步氏巨猿雖然阿根廷龍的恐龍蛋只比足球大一點,但成年後的他們可以長到40米長,80噸重。阿根廷龍普遍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陸地生物。生活在白堊紀晚期。
  • 世界上最大的烏龜到底有多大?
    提起烏龜,大家就會想到花鳥魚蟲市場裡,被養在水族箱的觀賞龜,很少有人知道烏龜能長到多大。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世界上最大的烏龜,到底有多大。想要了解的朋友,就隨小編來看看吧。 象龜是世界上最大的烏龜,以腿粗似象腳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