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戲曲史重大項目聯盟秘書處」在上海師範大學設立,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所長王豐、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社科處處長王卉與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上海師範大學校長朱自強共同為秘書處揭牌。
今日,「新中國戲曲發展史學術研討會」也在上海師範大學舉行,此次會議由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和上海師範大學聯合主辦。
上海戲曲素有中國戲曲的「半壁江山」之稱,其劇種之多、劇團之多、名家之多、演出市場之活躍,使之始終保持著菊壇領先者的地位。其戲曲歷史悠久,尤其在近代以來,為許多劇種如京劇、越劇、淮劇、評劇、崑劇等的成長、傳承提供了優良的環境。
上海師範大學的戲曲學研究蜚聲中外,以朱恆夫教授為首的學術團隊近年來承擔了3項國家重大項目,分別是《中國儺戲劇本整理與研究》《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戲曲史(上海卷)》與《評彈歷史文獻資料整理與研究》;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形成了鮮明的特色與優勢,即戲曲文獻整理與地方戲研究。
為了推進「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戲曲史」(諸省卷)這一系列重大項目的順利開展,全國藝術科學項目管理中心在上海師範大學設立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戲曲史重大項目聯盟秘書處」,由承擔此系列重大項目上海卷的朱恆夫教授任秘書長。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戲曲史重大項目聯盟秘書處」設在上海師範大學,既是對其近年相關領域研究成績的充分肯定,也是對其未來推動與引領新時代中國戲曲研究給予的深厚期望。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戲曲史」(諸省卷)是全國藝術科學規劃辦公室自2018年以來設立的重大項目,旨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戲曲的發展歷程,探索戲曲與時俱進的正確路徑。上午的揭牌儀式結束之後,該系列重大項目的首席專家們分別匯報了各自的項目進展情況,下午則分兩個平行會場開展了相關主題的學術研討。
研討會上,學者們從不同的視角出發,共同呈現了新中國成立之後黨和政府對戲曲的劇目、藝人和體制進行改造,整理、創編了經受住時間考驗的大量的優秀劇目,推進了戲曲的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三大貢獻,即構建了戲曲現代戲的編演體系,積累了如何用傳統的形式反映新的社會生活的藝術經驗;構建了完整的戲曲教育體系,為戲曲的改革、普及與發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保護已有的戲曲劇種,創立新的劇種,構建了劇團在全國的分布體系。
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宣讀了38篇有關新中國戲曲史的學術論文,並對戲曲史的體例、撰寫原則、材料的取捨等進行了充分的討論,與會者在許多問題上取得了共識,表示此次研討對各自開展下一步研究工作頗有助益。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