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和你一起過冬至的 華南農業大學
時之歲末,冬至如約而來
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既是年,總要團團圓圓
無奈求學在外,無法與家人團聚
在這個一年裡夜最長的日子
總有一抹亮光,在等你回家
家的治癒,從來就不是轟轟烈烈
總是藏在「一蔬一飯」的溫暖之中
黑龍江雞西密山@田澤華
老人常說:「好吃莫如餃子。」我們那邊家家戶戶在冬至這天都會吃餃子,將一個個小麵團擀成圓圓的餃子皮,寓意「團團圓圓」。
有時候會搭邊殺豬菜,這是東北那邊每年接近年關殺年豬時所吃的一種燉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會感覺特別溫暖。如果冬至湖裡冰層夠結實我們也會進行冬捕,在冬天體會豐收的滋味。
(點擊以上音頻,聆聽一段東北話版的關心)
把餃子皮擀圓
餡是你愛吃的豬肉酸菜和韭菜雞蛋
長白菜色澤微黃透亮兒
白肉是帶皮的大片兒五花肉
再加入鮮嫩的血腸
這三味共入一鍋咕嘟咕嘟的地燉
每近年關我們家裡都會吃噴香的殺豬菜
兒子 這是你第一次離開家過冬至
爸媽在家裡煮了你愛吃的餃子和菜
雖然你不能回來跟我們一起過節
但是爸媽心裡都很惦記你
廣州這幾天降溫了
要吃飽穿暖,照顧好自己,不要生病
等著你寒假回來過年團圓
內蒙古@娜日格樂
內蒙古不太注重過冬至,但也會在冬至吃餃子、吃羊肉,抵禦風寒滋養身體。我們吃「涮鍋」,也就是火鍋,只不過是原汁原味羊肉湯。
圖 | 羊肉湯 來源於網絡
圖 | 涮羊肉 受訪者供圖
記憶中,每年冬至爸爸都會將之前在冰櫃裡冷藏的羊肉拿出來去集市上叫人削成羊肉片,以備涮燙。有時候會吃「手把肉」,也就是羊肉,一般有羊頭、肋骨和脊髓之類。外面寒風凜冽,屋內一家人圍坐一起吃就很溫暖。
(點擊以上音頻,聆聽一段蒙古語版的關心)
姑娘
你在學校那邊兒吃羊肉嗎?
今年家裡邊的羊特別肥
等著過年回家給你殺只羊涮火鍋
在南方過冬還習慣吧?
廣州沒有暖氣,一定挺冷的吧
聽天氣預報說廣東降溫了
記得穿厚點
別凍著
一個人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
山西太原@楊景軒
在山西,冬至這天是窖神爺的生日,這時很多煤窖都會停工,取而代之的是趕廟會、燃社火這類民俗活動。而吃餃子的習俗,則是源於冬至節「不吃餃子,凍掉耳朵」的說法。
圖 | 餛飩 來源於網絡
家裡會在冬至早上吃餛鈍,餛鈍皮是前一天晚上就備好,媽媽早上起來包,一般是豬肉或蝦仁餡兒的,現包現煮。中午的團圓餃子則是大家一起包,肉餃子是豬肉大蔥,素餃子一般是韭菜雞蛋和粉絲。除了餃子,特別的還有一蠱燉羊肉。
印象深刻的是高三的冬至,因為留在了學校複習,那天中午爸媽用保溫盒裝了一盒餃子來看我。盒裡的餃子都黏在一起了,但當我在車上吃著餃子時,感覺還是香得不行。
(點擊以上音頻,聆聽一段山西話版的關心)
豬肉大蔥餡兒的餃子已經備好
香噴噴的糖醋丸子也出了鍋
油肉和紅燒肉
冒著熱氣,閃著油光
吃完晚飯
重新看回家裡的照片
格外想念你
孩子
今年是你外出求學的第一年
也是你不在家過冬至的第一次
很想念你小時候每天同我一起的時光
距離遠了
但是愛你之心從未減弱
兒子
家鄉今年的冬天特別冷
你在廣州那邊也要好好照顧自己啊
一定要記得吃餃子
冬至吃餃子才不會凍掉耳朵
這個故事沒有忘吧?
千裡之外仍要道聲
冬至快樂
浙江義烏@周婧
對冬至的印象——家人會聚在一起,吃一大桌子的飯菜,聚在火盆邊上聊天。雖然聊的都是稀鬆平常的生活瑣事,但是對一個現在離家一千公裡的人來說,也足以勾起思念之心。
冬至這天有蘿蔔包。用豆腐皮包著削成絲的白蘿蔔、豆腐和蔥花拌好的餡兒,放到翻騰的油鍋炸,外酥裡嫩。
圖 | 蘿蔔包 受訪者供圖
紅粿顏色鮮豔,芝麻餡的糯米糰裹上染紅的檽米,蒸熟後便能品嘗美味。在組織活動時,人們還會將紅粿粘成大紅公雞模樣,以求寓意吉祥。
圖 | 紅粿 受訪者供圖
牛肉餡的湯圓是我的最愛。湯底以蔥花、醬油和豬油調味,第一口碰到湯圓外皮時就是鹹鮮,咬下去是軟糯柔滑的糯米湯圓皮,接下來就要吃到肉餡了,要小心燙。我每年都會因為急著吃被肉餡的湯汁燙到,肉餡是牛肉的所以非常有韌勁,和湯圓的皮一起嚼的時候會有很神奇的舌尖體驗,而且還有牛肉和豬油香味buff加持,特別香!
圖 | 湯圓 受訪者供圖
吃飯的時候家人圍在一起,外婆家的大圓桌成為了聚首的地方。冬至不能回家,比起訴說思念,我更加期盼回家的那天,能和家人重逢的那一刻。這是我在外的第一年,想對自己說,要勇敢,要堅持,自己選擇的路就要堅持走下去,你一定能夠成為你想要去成為的人。
(點擊以上音頻,聆聽一段浙江話版的關心)
從街上買來紅粿
做好了蕎麥老鼠
從一早上就開始忙活的餛飩餡也已經做好
裹好了豆腐包也等著下鍋
家裡人和往常一樣聚在一起
吃一頓晚餐
互相講講身邊發生的事情
冬至好像並沒有什麼改變
但今年少了一個你
你選擇了到遠方上學
那也要好好照顧自己
天氣冷了多穿衣服
好好學習
家裡一切都好,勿念
福建@陳紫瓊
高中後的每年冬至好像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每次都要和媽媽還有外婆爺爺奶奶打很久的電話,一遍遍聽他們「天氣涼了,多穿衣服,多吃熱乎的東西」的叮囑
但不管在哪裡,每年都要吃湯圓的,一邊開玩笑說糖放多了甜到掉牙,一遍捧著碗捂手,嘴邊還有芝麻糊渣。「搓米時之搓搓,年年節節高。大人增福壽,妮囝歲數多。紅紅水黨(漲)菊(急),排排兄弟哥。」福州人搓「米時」(方言中是一個字,發音同「C」,也有四聲發音),也稱「搓圓」,寓意團圓。
圖 | 「米時」 受訪者供圖
「米時」是將生糯米用磨盤磨成米漿,搓成小球製成的,還可以搓成動物、元寶等各種形狀噢。冬至前一晚,大家圍坐在一起搓米時,搓完後,放入鍋中煮熟,撈起瀝乾,在花生碎和芝麻粉中來回滾動,寓意「時來運轉」。當晚搓好的米時,不能都吃掉,要留著第二天冬至節正日當早餐。
餈粑是用熟糯米放到石舀、石槽裡搗成糊狀,然後製作而成,顆粒略粗但很有嚼勁。家中也會煲粥,類似正月廿九的「拗九粥」。用紅棗桂圓紅豆花生煲出甜甜的粥,暖胃暖心!
在這個冬天宣布自己到來的日子,福建總是入冬失敗,但是福建人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享受美食和家人團聚的時刻——熱騰騰的煙火氣,在每一戶人家的小窗戶裡,映出最明亮、溫暖的臉。
(點擊以上音頻,聆聽一段福建話版的關心)
阿妹啊,你那邊冷不冷啊?
要多穿衣服哈
冬天真的到了哈
不管好看不好看
穿得厚厚的最重要
冬至家裡也有吃米時
今年你不在我就搓少一點
你自己在學校裡看看能不能吃到哈
飯也要多吃一點,不要餓到
健康就可以啦,不要那麼瘦瘦的
胖一點沒事
天氣冷,要多吃熱的
芝麻粉和花生碎給你留一點
等你回來再給你做
湖南@蔡軼陽
在我看來,冬至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團圓,為的不是什麼別的,就是一種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著鍋裡的熱飯熱菜,心也是暖暖的。
除了必要的如燉羊肉 、辣椒炒肉等熱菜,家裡還會經常自己磨豆腐花、打餈粑,其實現在都沒有說一定要吃什麼,一家人開心就好。
圖 | 磨漿 受訪者供圖
湖南這邊喜歡吃甜口,嫩滑可口的豆花,在表面淋上一勺蜂蜜或者白糖,軟軟的豆花滑進胃裡,暖暖熨帖。每次家裡都是一下子做一大鍋的豆腐花,左鄰右舍也會過來一起吃。
冬至不單只是一種家人團聚的節日,在寒冷的天,在外奔波的心終於在溫暖的家得到安定,一家人熱熱鬧鬧吃著飯,不時有鄰居來串門,大家喝著茶,拉拉家常,這就是最溫暖的事吧。
四川@蘭霞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四川冬至也有吃餃子的習俗。我家會在冬至吃餃子,餃子是我媽媽手包的,通常是豬肉白菜或羊肉餡兒的,一定要有肉才算完整。
圖 | 四川餃子 受訪者供圖
高中住宿時學校也會發免費的餃子券,每張券20個,多的話學校會發三張,將一日三餐都包了。學校的餃子也是食堂阿姨手包的,她們要在三、四點起床為我們包幾萬個餃子。如果太多吃不完的話就會分給同學一起吃。我有時候也會包餃子,雖然包的不是很好看,但心裡很滿足。
(點擊以上音頻,聆聽一段四川話版的關心)
今天包了餃子
是你最愛的羊肉餡的
記得你以前包的餃子
料總是特別足
肉放的特別多
不知道你在學校有沒有好好吃飯呢?
媽媽想你了
天冷了,記得穿夠衣服啊
雲南昆明@江彥涵文
雲南少數民族眾多,聚集人群不同,相應地各地就有各地的冬至習俗,一般是團聚在一起吃特定的吃食,走親訪友互送祝福。
雲南有特別多的冬至吃食。豆麵湯圓,拿湯圓在黃豆粉裡滾上豆面,用糯米加糖之類的甜食蒸熟就成了糯米飯。
圖 | 豆麵湯圓 受訪者供圖
因為冬至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人們為了禦寒就會吃一些羊肉,家裡會在早上吃上一碗羊肉米線,中午換成吃豆麵湯圓或餈粑。這些吃食都是自己製作的,食材準備也比較簡單,有了糯米、豆粉、羊肉、米線就可以做。
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的場景是我對冬至最深的記憶。外面好冷,但家裡那麼暖和,湯圓、羊肉米線都滾著熱氣,讓人感覺那一刻非常溫暖。
(點擊以上音頻,聆聽一段雲南話版的關心)
糯米糰搓成了一粒粒湯圓
在豆粉翻滾裹上了豆面
新鮮的羊肉買回了家
熬成的羊肉鮮湯加入米線
一碗羊肉米線蒸騰著香味
家裡按著舊例要去祭祖
親朋串門互道祝福
冬至每年都是這樣過
只是今年少了你的身影
沒有你的陪伴還是有些冷清
但更希望在外求學的你
要好好照顧自己
冬至天冷 別涼著了
有事多掛念爸爸媽媽
廣東梅州@張曉玉
對冬至的印象——感覺就是小過年,因為有很多好吃的,食物也是比較適合冬天的,吃了以後暖呼呼。
圖 | 蘿蔔糕 來源於網絡
圖 | 客家酒雞 來源於網絡
最具特色的要數燉羊肉,酒是客家特製的釀酒,還會用這個酒炒雞肉,在燉羊肉的時候會加上一些諸如枸杞、黨參的養生藥材。
為了冬至的這段飯,媽媽一大早就起來忙活了,先去集市買羊肉、藥材和秘制佐料,酒是家裡提前釀好的。吃飯的時候,最喜歡一個家族小群體圍著好幾個羊肉鍋一起吃。
(點擊以上音頻,聆聽一段廣東梅州話版的關心)
孩子
今天是冬至
你回來嗎
家裡炒了雞酒,特別香
媽媽還做了蘿蔔丸
是我們的客家特色
也是你最愛吃的
希望今年冬至
如果你能夠回來的話爺爺奶奶就很高興
看能不能抽出空來
如果回不來那就很可惜
這是一個寒冬節氣
爺爺也希望一家人回來團團圓圓
廣東潮州@王培煬
潮汕把冬至看作「小年」一樣重要。冬至會「搓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家庭和諧。
家裡會在冬至前一天晚上準備好湯圓。拿出提前買好的糯米粉,把煮開的熱水倒入攪拌,揉搓成團,捻一小塊麵團,搓成一粒粒湯圓。
圖 | 湯圓 來源於網絡
到了晚上會吃團圓飯,還會吃一種叫血蛤的海鮮,平常在除夕夜或者比較盛大的節日才吃,所以冬至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節日。
(點擊以上音頻,聆聽一段廣東潮州話版的關心)
自你高中住宿
到如今大學離家
已經好久沒有在家一起搓湯圓了
當年你還小
搓出的湯圓有大有小
但你是那麼興奮和快樂
這場景我至今仍記
今年冬至的晚餐
想來你爺爺會去買只滷鵝
一缽燙開的血蛤也會擺在桌
白菜燉魚鰾和冬瓜鴨肉湯
都是你愛吃的菜吧
又是一年冬至了
學校有賣湯圓嗎?
要吃暖一點
記得跟家裡打個電話
小年到了
你也就快回家了吧
在華農,冬至怎麼過呢?
綠榕園二樓午餐會限量贈送一些湯圓,三樓會增加煲仔菜的品種:淮山煲烏雞、蓮藕煲豬手、蘿蔔煲牛腩等。
芷園除了在一至三樓的老火窗口全天供應湯圓外,另計劃在一樓推出臺山風味鹹湯圓,三樓供應腊味糯米飯。
圖 | 芷園特色鹹湯圓
圖 | 荷園紅豆湯圓
荷園二三樓會推出羊肉煲、豬腳煲等熱煲菜,一樓有湯圓等特色小吃。
稻香園冬至當天,整個大廳所有空調暖氣開放到晚上22:00,湯圓、水餃、糖水、芋圓等菜品不間斷供應。冬季的寒冷,溫暖的稻香,冬至晚上18:40後,稻香園準備了免費的紅糖薑湯,溫暖學子的胃,也抗擊感冒病毒的入侵。
(點擊以上音頻,聆聽一段來自華農飯堂經理的關心)
在這個冬至
荷園萬叔祝同學們
身體健康 冬至快樂
芷園經理溫暖關切
「即使同學們不能和家人團圓
也能吃到食堂溫暖的飯菜
祝同學們冬至快樂」
「寒風送冬日,歡樂度佳節」
綠榕園全體員工也獻上祝福
願同學們身體健康 學業進步 節日快樂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我們,或許就是這樣的遠行人
千裡外,我們想著家,而家也念叨著我們
胃,總是最先想家的
想念餡足飽滿的餃子
饞著軟糯香甜的湯圓
當北方大雪滿城,當南方溼冷難耐
當冬至已至,家是否已經生起炭火
我們思念著遠方,遠方思念著我們
無論是否相隔一段距離
仍要道聲
冬至快樂
採寫 | 融媒體工作室 梁穎怡 王培煬 黎育苗 吳希怡
圖片 | 融媒體工作室 劉潤東 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部分來源於網絡
音頻後期 | 融媒體工作室 陳佳淇 陳文維
原標題:《冬至來了,華農人吃什麼?》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