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只不過,都是「無家可歸」的孩子~

2021-03-04 暖天下發熱地板

我們都像無家可歸的孩子,在西北風裡溜達,沒有月,星子低垂,時空寒涼,仿佛是生了關節炎的巨人,凝滯著深邃而巨大的疼痛。

     ——午歌筆下的描繪,無一不說到了每一個人對於家的渴望。

一千個人,對家有一千種理解,我們從離開家的一刻就開始尋找家,可到底什麼才是家?

有人說,「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而同時也蘊藏著甜蜜之愛的地方」。

 

那麼提到家,你腦海裡面浮現的畫面是什麼樣~

來看大家怎麼說~

從網友的評論中可以發現:想要一個溫暖的家」,是所有人心底的共鳴。

我們想要的家,其實是:

應該有記憶中的味道

應該有自己的甜蜜

應該有生活的氣息

……

這就是理想中我們對家的概念~

(呃,單身狗在愛情來臨之前~一個人也要好好生活)

一個理想舒適溫暖的家的組成,少不了一些品質家電還有家裝的參與。而我們對家的熱愛,也都源於這些家電和家裝給我們帶來的便捷和溫暖。

 

這當然不是說家電和家裝讓房子變成了家,而是它們作為工具,很好的幫助我們對「房子」投入熱情,對生活報以熱愛。

在所有的家裝和家電中,也許只有暖天下才能夠對「家」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吧~

這15年來~我們一直在思考,怎樣構築一個溫暖的家,片刻間您就能感受至親的關懷,讓熱情洋溢的生活夢想不分春夏秋冬。

 

在智能化的時代,一種全新的取暖概念正成為趨勢,暖天下帶給你驚喜,超乎你的想像。

暖天下地暖地板二合一,只裝地板就有地暖。

暖天下將熱源纖維置於地板內部,完美實現地暖地板全集成,鋪上地板就有地暖,是傳統地暖的全新升級產品。

暖天下電熱地板/瓷磚,升溫快速,只需短短幾分鐘,馬上給您一個溫暖的家。


現在,暖天下已經超越了作為一個取暖工具的屬性,更像是人通往理想生活、理想家的重要樞紐~

 

我們一直致力於為給每一位消費者帶來舒適溫暖的生活,精選每一份良材,細琢每一份工藝。

家,是心裡永遠也不熄滅的燈;

家,是夢裡那座燃著炊煙的木屋;

家,是我們永遠的港灣!

 

一個溫暖的家,就像一個避風港,就像一個溫室,就像一個擁抱,無微不至地呵護著你。在你離開的時候默默地等待,在你歸來的時候熱烈地歡迎。

暖天下替你好好呵護家人,用心溫暖家。

相關焦點

  • 你孤獨的樣子,特別像無家可歸的孩子
    似乎我永遠都接受不了大街小巷出雙入對的情侶,甚至更加無法接受的是,為什麼到了一定年紀後,這麼多的人都會去選擇談戀愛。如此一想,好像我連被愛的資格都沒有。我曾一次次在內心質問我自己,為什麼大家都有可以愛的人,偏巧是我,好似永遠都找尋不到那個深愛我的人。
  • 沒有愛,這條狗成了無家可歸的孩子
    在街上經常可以看到他們被失戀的業主拋棄,靠撿垃圾生活在街上,在街上呆了很長時間,最重要的人都被收容所收留了,他們每天都有吃有喝,可憐的被狗販子抓殺,成了別人的菜。養狗,有的人為了小奶狗的樂趣而養一隻,當長大不好玩或不開心時就把他扔掉;有的人害怕狗咬人,拋棄狗;有的人覺得這隻狗太醜了,不是一隻知名的狗;有的人想養就養,想養就棄他;以此類推,這讓養狗人失去了他們的愛,讓狗變成無家可歸的孩子。
  • 無家可歸的孩子
    掛斷電話,我連忙把消息告訴給仁義,想著我們兩個一起去看望慰問東峰,因為在高中階段,我、東峰、仁義是情投意合的好友。我和東峰是一個村的,仁義家與我們村相距七八公裡。按常規,仁義應該住校,但因為關係好,就住在了我家。除了星期日和吃飯的時間,平日裡我們幾乎形影不離。仁義聞訊,沉默了一會兒,嘆了口氣說:「好,那就一起去吧!」
  • 夫妻連生12個孩子,被房東趕出無家可歸,明年還要再生孩子
    據《每日星報》12月9日報導,英國一對夫妻生育了12個孩子,結果居住的房屋突然被房東收回出售,所以他們無家可歸,只能帶著孩子們去住酒店,而這對夫妻明年2月還將迎來第13個孩子。他們表示房東突然把房子賣了,所以他們全家無家可歸,只能求助當地的房屋管理部門,房屋行政主管表示會儘快給他們安排新的住所,所以暫且將這家人安排在酒店居住。在酒店,沒有太多地方放東西,所以他們只能無奈丟掉家中大量物品。這對夫妻表示,由於健康和安全原因,他們在酒店沒法做飯和大量儲存食物,只能每餐都依靠外賣解決。
  • 遼寧瀋陽強拆「兒童收留村」,這群孩子已經無家可歸
    陽光兒童村收留了64位女犯的孩子和出獄少年犯。陽光兒童村是他們的家:一群媽媽坐牢,無人照顧的孩子,一群想改過自新、無家可歸的少年犯。強拆後,這些孩子何去何從?個人看法;1、本事件的徵收目的存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拆遷土地具體用途目前不清楚。土地用途不明如何可以徵收?!
  • 大量美國人或無家可歸
    大量美國人或無家可歸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為了減少新冠病毒傳播,美國疾控中心曾發布一項全國性指令,要求年底前暫時禁止驅逐拖欠房租的租房者。該指令將在今年年底12月31日到期,新的疫情紓困方案卻仍然前景不明,美國媒體指出,「紓困斷崖」可能導致大量租戶被驅逐,許多人將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
  • 美國「紓困斷崖」將至 大量租戶或無家可歸
    該指令將在今年年底12月31日到期,新的疫情紓困方案卻仍然前景不明,美國媒體指出,「紓困斷崖」可能導致大量租戶被驅逐,許多人將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美國全國低收入住房聯盟主席戴安·延捷利警告稱,到明年1月20日,美國可能會陷入一場「歷史性的驅逐危機」。由於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美國大量人口失業或收入銳減。
  • 二戰時東線蘇德戰場有多殘酷:無家可歸的孩子,成千上萬的屍體
    一位剛從戰場上撤退下來的德國士兵俄羅斯戰爭孤兒在他們家的廢墟中,德國軍隊摧毀了這個家族的房子後,抓走了父母當囚犯,留下了3個孩子。犧牲在洞口的士兵正在與納粹頭子希姆萊對視的蘇軍戰俘列寧格勒的公民在德國侵略者將近900天的圍攻期間,已經無法獲得乾淨的飲水了罪惡的侵略者炸毀了這座房子,從此這名婦女將無家可歸蘇德戰爭初期中德軍佔盡優勢,一名蘇聯孩子兵慌亂的的爬過遍布屍體的戰場。
  • 一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在廢墟烤火
    然而雖然戰爭結束,但其帶來的傷疤並未自此消散,我們暫且不說日本軍隊在其佔領地區犯下的罪過。僅因軍國主義分子的「死戰」態度,日本廣島的百姓就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數不清的家庭毀於一旦,大批孩子「無家可歸」,只能圍著一個小火堆「烤火」。
  • 《艾麗西亞》:無家可歸的小女孩
    《艾麗西亞》:無家可歸的小女孩 2019-02-24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歐盟:到2030年消除無家可歸現象
    新冠疫情暴發後,各國為了防疫,對無家可歸者提供救助,顯著減少了街頭流浪漢數量。為「趁熱打鐵」,歐盟議會最近通過一項決議——樹立「2030年實現歐洲街頭沒有無家可歸者」的新目標。  根據這項決議,歐盟成員國應緊急制定長期的國家戰略,來減少街頭流浪漢的數量,直至降為零。歐盟境內將進行協調,使無家可歸者在任何一個歐盟國家都可以得到收留。
  • 你知道嗎,我們都曾是被選召的孩子,只不過有些東西已經不在了
    不知不覺,從初代數碼寶貝開始更新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20年,回過頭再去看這部動畫片,發現這部動畫片依舊是那麼的經典,而現在的我們在看這部動畫片的時候,會發現,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童年時期的真實寫照。 八神太一
  • 無家可歸的人,如何居家隔離?
    疫情期間,流浪在異國他鄉街頭的難民、無家可歸者成為了最脆弱的群體。他們沒有固定的住所,吃不上有安全保障的食物,甚至都沒有地方洗手,更沒有人能支付得起買口罩的費用來保護自己。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數據,截止至2019年,世界上約有8000萬人流離失所,其中難民數量約為2600萬。
  • 紐約無家可歸的學生有11萬,上不了網課,為求WiFi狀告政府
    隨著新冠肺炎的爆發,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嚴峻的境況,其中包括大量的學校也面臨被迫停課的情況。為了應對面授課程不足的困境,全球各地都在努力推動網課項目,其中網絡連接尤為重要。作為世界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不少學生無家可歸,上網課困難重重。光在紐約無家可歸、上不了網課的學生就有11萬,其家長等正起訴紐約市政府,要求為貧民扎堆的庇護所提供網課所需的WiFi。
  •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劇組請的臨時演員,大多都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他曾在一次採訪時說:因為我從小和繼父待在一起,他總是喜歡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來提醒我說『我不是你的父親,』而且還對我說一些很傷人的話,當我還是一個小男孩的時候我就開始下決心,以後當我長大成人,有了孩子的時候,我的孩子們將會知道他們的父親是誰。」
  • 《何以為家》:完整的家庭裡的孩子因何「無家可歸」?
    在我們所有人眼裡重要的生日,贊恩沒有,1年12個月,365天,不算太離譜的概率,在他那裡成了沒有答案的謎語;在父母眼中重要的教育,贊恩也沒有擁有,12歲,該上初中的年紀,在他那裡成了永遠都不會觸及領域。
  • 疫情之下美國無家可歸者「難上加難」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當地時間10月10日報導截圖8月14日,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波德霍恩公園裡,無家可歸者營地中的居民被驅趕,帳篷被明尼阿波利斯警方拆除。當地政府至今沒有為被趕走的無家可歸者提供後續安置方案。41歲的派屈克·貝瑞是一名無家可歸者,曾住在波德霍恩公園。
  • 催淚電影《天堂的張望》:我們都是螻蟻,只不過掙扎的姿勢不同
    」,甚至在首映式上為每位觀眾都貼心的準備了一包紙巾。這些年見多了生死離別,也很是讀了一些思索世界、思索人生的書籍,在觀看影片的後半部分時,我的思緒禁不住跳了出來,一邊感慨張望父女的不易,一邊又感慨人生過程之艱辛,腦海中不禁蹦出來一句話:面對茫茫人世,我們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螻蟻,只不過掙扎的姿勢不同而已。一是在貧窮的泥潭中掙扎。
  • 撕開洛杉磯天使面具,露出惡魔的臀部,這裡有數以萬計無家可歸者
    這種繁榮絢麗的城市,同時也是4萬4千名無家可歸者的家。根據洛杉磯街友服務局(Los Angeles Homeless Services Authority)的資料,洛杉磯縣有4萬4000名無家可歸民眾,其中約2萬9000人或2/3露宿街頭、帳篷或車內,而且無家可歸者的數量正在以20%的速度增長。
  • 在今天很難想像,這10位國際巨星曾無家可歸
    在某個時刻,所有這些名人都發現自己的頭頂沒有屋蓬,這證明了不管遇到多麼困難,我們所有人都要保持希望。我父親和母親分開了,她說:「我們去加利福尼亞吧。因此,帶著75美元和一張美孚卡,我們開車去了加利福尼亞。」 有一陣子,這對夫婦住在車裡,直到他們有能力搬進一個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