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我的補品快吃完了,你再給我寄點」「阿姨,找你兒去」

2021-01-07 吳有情1

01

女人在走入婚姻之前,對於婚姻有期待也有恐懼,她期待走入婚姻之後,獲得想像中的所期待的幸福美滿。同時,因為婚姻具有不確定性,她會恐懼自己在婚姻裡過得不開心。

女人的這種恐懼,主要是源於兩方面,她會恐懼於她將來的老公不像現在這樣愛她,會恐懼她的老公變得不進取,變得不著調。

同時,她會恐懼和婆婆的關係處理不好,她會恐懼婆婆欺負她,會恐懼婆婆在她面前表現得蠻橫霸道。

大多數女人的婚姻都是幸福的,所以女人的這種恐懼在某種程度上是多餘的,但是,女人在結婚之前,也一定要仔細的想想,自己的男人和自己的真婆婆,想想他們在未來是否合格?

02

王霞和李軍是在一次相親會上認識的,對於參加相親會這種事,兩個人原來都是比較牴觸的,不過後來他們都覺得自己年紀不小了,他們改變了想法,他們覺得通過這種方式認識交往對象,也是一種不錯的途徑。

在相親會上,兩個人看對了眼,王霞覺得李軍各方面的條件都不錯,李軍覺得王霞也還可以,就這樣,兩個人順其自然的交往了。

兩個人交往了一段時間之後,王霞打算去李軍家見見他的父母,李軍欣然同意了。在王霞所住的城市,有這樣一個風俗,女孩子第一次去她男朋友家時,男孩子的父母都要給女孩子一些錢。

在王霞的心裡,她不是很看重李軍的父母是否給她錢,不過對此,她心裡還是有些期待的,她覺得這件事象徵意義更大一些。

可是當王霞滿心歡喜地去李軍家做客時,李軍的母親竟然對王霞說,「我就不給你錢了,哪些風俗習慣沒什麼意義,該省的就省了吧」。

在李軍家做完客之後,在回家的路上,王霞滿臉的不高興,她對李軍說,「我真的不是特別看重那些錢,但是你母親那樣的說法,真的很讓我傷心。我覺得她很傲慢,同時我覺得她也不太重視我」。

李軍不高興了,「幹嘛太在乎那些?那只是一種儀式而已,有也行,沒有也行」。

後來,王霞發現李軍和他的母親真的特別摳門。她每次去李軍家做客時,李軍的母親準備的飯菜都不是很豐盛。王霞見了李軍的父母之後,李軍給王霞花的錢也越來越少了。每當王霞向李軍抱怨這些時,李軍就會對王霞說道,「你這樣說,太物質了」。

兩個人準備結婚時,李軍的母親為他們的婚禮付出的真是太少了。他的父母工作了一輩子,手裡是有幾十萬的積蓄的,不過在王霞和李軍結婚的時候,他們卻一分錢也沒有出,所以,兩個人結婚之後不得不在外面租房子住。

作為男孩子的母親,一定要對未來的兒媳婦大方些。

03

王霞和李軍結婚之後,兩個人的日子過得並不富裕,兩個人的收入本來就不是特別高,因為需要在市裡租房子住,所以每個月他們還需要多支出1000多塊錢。

王霞的公公和婆婆在農村老家住,王霞的婆婆一點也不體諒她,她要求王霞每個月給她2000塊錢,她對王霞說,「雖然你公公有退休金,可是我沒有退休金,所以你們每個月必須要給我們2000塊錢,這是你該盡的責任」。

王霞心裡感到很委屈,緊巴巴的日子裡,每個月還需要給她婆婆2000塊錢,這樣的話,他們的日子就過得更緊了。她知道公公和婆婆住在鄉下,其實是花不了什麼錢的,有公公的退休金,他們就可以生活得很好。

王霞的婆婆還要求王霞給她寄很高檔的營養品,買那些營養品,王霞每個月又得花1000多塊錢。王霞越想越委屈,當她向她的老公李軍訴苦時,李軍竟然說的,「我媽做的沒錯」。

這天,王霞的婆婆給王霞打來了電話,「兒媳,我的補品快吃完了,你再給我寄點」。

「阿姨,找你兒去」,原來王霞已經和李軍離婚了。

作為婆婆,不停地和兒媳要錢,會讓兒媳極度的反感。

很多婆婆,她們總是在以各種理由不停地和兒媳要錢。她們覺得那是兒媳該盡的義務,她們恨不得把兒媳所有的錢都要過來。這樣做當然不對,作為婆婆,當然要體諒兒媳婦。當婆婆做出這樣過分的的行為時,男人也要及時的制止自己的母親。

作為婆婆,一定要體諒兒媳婦,千萬不能讓她不停地為你付出。

相關焦點

  • 兒媳生孩子找我要三萬,我給兒媳一萬後兒媳嫌少,我給兒媳一巴掌
    我們這裡不去討論誰帶孩子,而是說生孩子費用該由誰掏?有人說兒媳給公婆家生孩子,當是公婆拿錢;可有些公婆不這麼認為,她們覺得兒媳生孩子,當然是兒媳拿錢。總之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這件事你怎麼看?前陣子兒媳要生孩子,本來是件高興事,可因為錢,我和兒媳鬧彆扭,後來我狠狠地教訓兒媳一番,我覺得兒媳太不知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兒媳,坐月子我不會照顧你的,叫你媽來」結局讓兒媳感動又愧疚
    偶爾婆婆等服裝店關門後,會去看下黃芳,給黃芳煲湯,買點水果和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女人不能仗著自己懷孕,就要求家裡人對自己百依百順。善待孕婦,孕婦優先,這些不代表孕婦就是家裡的「皇帝」,可以隨意差遣別人,婆婆如果很忙無法照顧,兒媳也要學會體諒和包容。
  • 「兒媳,你要再回娘家,就別回來了」「小姑子不也經常回來」
    很多婆媳矛盾的產生,大多都是因為婆婆沒能把兒媳當做閨女來看待,做出厚此薄彼的事情。女人嫁給男人之後,都希望能夠在婆家得到平等的待遇。可若是無法得到公正平等的對待,即便脾氣再好,也很容易激化矛盾。做婆婆的,在對待女兒和兒媳時,很多時候的態度是不同的。而恰恰就是因為這樣的區別對待,在兒媳心裡留下了許多難以抹滅的傷痕。「兒媳,你要再回娘家,就別回來了!」
  • 生理期我的老公對我說,「吃完飯躺著休息去」,你老公會說什麼?
    沒辦法,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讓活蹦亂跳如孫悟空的我,瞬間變成了體弱多病的林妹妹。不過,每個月生理期的這幾天,我在家裡都會有一些額外的權力。比如,做飯、刷碗、各種家務我通通可以不做,老公說吃完飯躺在床上休息就可以。晚上洗腳的時候,老公為我端洗腳水、給我洗襪子,順便連內褲也會幫我洗乾淨。我總覺得這幾天我就是在享受皇太后般的待遇,想吃什麼吩咐老公就行。
  • 「我兒城市大學生,娶你是你的福氣」,兒媳一開口,婆婆羞愧不已
    但是在商量彩禮的時候,自己的婆婆似乎有些不情不願地,嘟囔著不肯給,親家母自然是看出來了,就問她:「咱們以後都是一家人了,有什麼事情你直說就好。」婆婆說,這個彩禮我給不了這麼多,你看著辦吧。親家母覺得自己要的根本不多,5萬元的彩禮都不肯給嗎?於是就說,5萬元,不多吧。
  • 承德李阿姨喊話陌生小夥:你究竟在哪啊,我要把錢還給你!
    上周末,我們見到了這位焦急的李阿姨。面對我們的鏡頭,她甚至有些哽咽了:「我對你這個行為,挺感動的。我想儘快的找到你。把錢還給你。」看到這裡,你一定和我有同樣的疑問:李阿姨究竟因為什麼而哽咽,「讓她感動的行為?」究竟是什麼?「還錢」究竟是怎麼回事兒?一位阿姨和一位素不相識的小夥,怎麼就有了金錢上的往來?
  • 婆婆大鬧產房,兒媳:我把你當媽,你卻沒把我當女兒!
    你是不是抱錯了?我兒媳婦怎麼可能生的是女娃,你不知道,大師都跟我說了,這胎肯定是個兒子,文曲星官下凡啊!不行,我得進去看看!」話還沒說完,神神叨叨的林梓媽媽開門就想闖進產房。護士趕忙一把攔住,「老太太,我不管您能不能接受,但您兒媳生的的確是女孩。現在裡面還有好幾個產婦,您這咋咋呼呼一進去影響到別人就不好了,您兒媳在裡面觀察半小時就能出來了,到時候您再好好問問。行嗎?」
  • 「我明天進城,記得去車站接我」,兒媳:阿姨,別來了,我離婚了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一方面,兩個人住在一起之前,他很少主動找她,不發信息,也不打電話,一直都是素素主動。 這是個很明顯的不愛的證據,試問,你真愛一個人時,會一直忍著不發信息不打電話嗎?
  • 「兒媳,家裡來親戚了,趕緊回來做飯」「阿姨,你找錯人了」
    01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你對別人好,別人也會回以好,你對別人差,別人只會回以差。當你在埋怨別人對你不敬時,理當先看看自己是否先尊重了別人。婆婆愚昧至此,家必然是雞犬不寧的,饒是兒媳脾氣再好,也會因為難以承受而選擇離開。孟翠玲本來是有一段甜美的婚姻,但有了婆婆的攪和後,婚姻就再也沒有甜蜜的味道了。
  • 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吃完我就離開你
    不管是從唱法還是唱功還是曲調歌詞,這都是首很沒有節操的歌,就是那種聽完之後讓你蹲馬桶洗碗的時候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來的神奇歌曲…… 哼得多了,才發現這漫不經心的玩世不恭的歌兒裡,有深深的憂傷和「啊……多麼痛的領悟」。 人來人往,總有人讓你等的心力交瘁。在該出現的時間不出現,在不該出現的時刻出現。
  • 「我結婚的時候只要輛自行車」「阿姨,那您就靠自行車娶兒媳吧」
    「我結婚的時候只要輛自行車」「阿姨,那您就靠自行車娶兒媳吧」導語:現在這個世界早已不是我們父母當年那個世界。現在物價飛漲,什麼東西都要靠金錢去衡量。兩個人感情很要好,但是卻一直不提結婚的事情,牛華很想抱上孫子,所以就找來自己的準兒媳想要和他商量一下結婚的事情。一開始兩個人都高高興興地在家裡做了點兒飯,兩個人就聊起天了。母親說:「你們兩個都認識這麼久了,還不打算結婚嗎?」女朋友說:「阿姨我們兩個人感情倒是沒問題,可是現實卻不允許。
  • 65歲婆婆千裡迢迢「投奔」兒子,兒媳:住一陣兒可以,但養老不行
    兒媳笑了笑:媽,劉晨孝敬您那自然是應該的,但我沒有這義務吧,如果您讓他盡孝,那最好讓他在附近給您再租一間房,花多少錢我都不會說啥。只是,恕我直言,您在我家住一陣兒可以,但在這裡養老不行!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聽到兒媳這番話,劉阿姨瞬間就炸了毛:你怎麼和我說話呢?
  • 十日談|小文阿姨回湖北去了,她還會再來嗎?
    她說打算再幹一年就回家了,因為女兒要升高三,高考是家裡最大的事情,她必須回家照應。在小文之前兒子家試工了好幾位阿姨,漂亮的,摩登的,強勢的,當然也有特能幹的,但總覺得她們的心思不在孩子身上。小文不同,她個子不高,還胖胖的,相貌平實,素麵朝天,衣著十分簡樸,且話不多。我初見小文很是不解,新潮的兒子兒媳怎麼給寶寶找了這樣一位阿姨?
  • 「兒媳,家裡來了客人主臥給我們住,你睡客廳」女子的反擊真打臉
    也就在元旦的時候,家裡面來了個親戚,她和婆婆感情特別好,據說是婆婆的一個好姐妹,兩個人聊得熱火朝天的,快到飯點的時候,婆婆便拿出當家的架勢跟我說:「兒媳,你快出去買菜,回來做飯,讓江阿姨好好嘗嘗你的手藝。」
  • 憑什麼不給我養老?兒媳三句話,婆婆無言以對,你現在改還來得及
    老人如果能拎得清,那麼以後就可以安度晚年,但是有一些老人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苛刻地對待兒媳,老了想指望她們照顧的時候,卻出現了矛盾。回老家時聽到隔壁的阿姨炫耀:「兒子兒媳給我養老是天經地義的,我住在他們家,一旦我有了什麼病,他們一定會好好孝順我。」但是等到她真的生病了,並沒有得到她想要的照顧,據說她和兒媳婦還徹底鬧僵了。
  • 「你的陪嫁房又不住,憑啥不送給小叔子」,兒媳:阿姨,我離婚了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朋友阿彭也知道那句話,但他之前就沒有深刻理解那句話,就像他說的:「以前我只是單純理解為愛情有兩個人組成,卻沒有進行更深入的了解,沒有去思考合不合適的問題。」 不光是他,很多人都是對那句話淺嘗輒止,認為愛情由兩個人組成,自己只需要找個人跟自己確定關係了,就萬事大吉了。
  • 「結婚這麼久了,怎麼還叫婆婆阿姨」「婆婆給我的改口費是空的」
    轉眼間畢業了,兩個人開始焦頭爛額的找工作,曉慧到一家私立學校應聘當了老師,老公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去一家企業做了銷售。兩個人有情飲水飽,一起吃點零食,喝一杯飲料也覺得日子是有滋有味的。畢業三年後,兩個人準備結婚了。雙方父母都沒有什麼意見,也催著他們早點結婚,於是按部就班準備婚事。曉慧家是農村的,但是家裡條件不錯,婆家雖然是城裡的,但是也只是普通的工薪族。
  • 「兒媳,生了兒子房子就加你名,你別急」「阿姨,我不是冤大頭」
    本文故事內容為網友「豆仔」的生活經歷,她抱著結婚的心態去戀愛,沒想到未婚先孕還是成了婆婆的把柄。以下內容已隱去真實姓名,網友們認為未婚先孕應該低人一等嗎?我和雲亭談戀愛的時候,兩個人都抱著結婚的心理,所以感情很穩定,也很踏實。
  • 「隔壁長舌阿姨攛掇婆婆給我上規矩,我讓她家雞飛狗跳學會閉嘴」
    「就是啊,我運氣這麼好,攤上個好婆家,有人心裡看不順眼吧,偏想搞點事情,讓我不痛快。不過好在,事情被我圓滿的解決了,總算是惡人有惡報,我心裡出了口氣,不然讓她得逞了,我就真得要憋屈死了。」小墨說的那個人,就是她的一位鄰居阿姨。那位阿姨,從前也聽小墨說過幾次,反正是個挺會鼓搗事兒的阿姨,小墨的那個小區,是個比較新的小區,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在住。
  • 「我女兒買房缺錢,趕緊轉給我30萬」,兒媳:阿姨,扶貧結束了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星星的前夫阿呂就不是行動派,說話不算話,該他主動去做的事,他從來不去做,這在星星看來,就是他不愛的證據,尤其是結合他發過的誓言來看,更加能證明他不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