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河南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省會城市鄭州,一城獨大的發展格局正在迅速崛起,鄭東新區、航空港經濟區等都顯示出強勁的經濟活力,為河南經濟作出了不懈努力。在河南全國各地的城市中,能跟上省會鄭州經濟發展節奏的城市並不多。在這裡,我向你介紹一下河南一個未來「大有可為」的地級市,不是洛陽和開封,而是周口這個美麗的歷史名城。
周口是河南省的地級市,位於安徽阜陽市東部,西接漯河市、許昌市,南接駐馬店市,北接開封市、商丘市。周口位於中原腹地,輻射遼闊,交通網絡發達,寧洛、大廣、商南、永登、安羅5條高速公路貫通,漯阜鐵路連接京九和京廣線,鄭合高鐵2019年底通車,通用機場開工建設,民用機場納入國家布局規劃,「公鐵空」格局初步形成,經濟發展有了有力保障。
近幾年來,周口市緊緊抓住產業集聚區建設這一重大機遇,順勢而為,轉變方式,優化結構,促進發展,實現了經濟上的跨越式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其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轉變,成為周口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今天的周口,已初步形成「一個平臺、兩個基地、三個中心、六大板塊」的發展格局。也就是周口數字產業園;數字經濟中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和直播電商產業基地;沙潁雲計算中心、工業網際網路應用中心、5 G應用中心;智慧金融領域、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網紅經濟等。增長的速度越來越明顯。
另外,周口市按照「特色發展,錯位發展」的思路,大力實施「一縣一業」的發展戰略,各縣(市、區)主導產業形成規模擴張、產業鏈延伸、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這些特色產業為周口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與此同時,周口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境內豐富的人文景觀,享有「華夏先驅、九州聖跡」的美譽。女媧城坐落在西華縣,呈正方形,分內外兩層,外城牆長4000米,內城牆長1440米。城裡有宮殿式夯土臺。這座城市是東周時期的城址,城下是商周甚至更早的古代文化遺址。
女媧陵墓,位於女媧陵墓遺址附近,建於1994年。在女媧城,目前有牌坊門、女媧陵、補天殿、媧宮、伏羲殿、三皇殿、三清殿及兩側廊房等仿古建築。各個殿堂和殿堂內都擺放著女媧、伏羲等神像,以及描繪女媧補天功績的雕塑和壁畫。古墓前的女媧更是長年煙霧瀰漫,香氣撲鼻。現在女媧之城已經成為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大型祭祀女媧的旅遊景點。
太昊伏羲為百王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為了紀念先人的功德,春秋時期周口有伏羲墓。現存的陵園都是明代建造的,結構類似於明代的皇宮。這裡分為內外兩城,內城是紫禁城,外城是皇城。城中古柏夾道,碑刻林立,早鍾墓鼓,數聲聞之。統天殿,又稱大殿、前殿,是整個陵園中最大的建築,殿高三百九十餘米,面積三百九十平方米,內有高大的佛像,內塑伏羲坐像,左右配有神農、黃帝、少昊、顓項等神像,是探古尋今難得的好地方。
老君臺,在鹿邑縣東北隅。老君臺高13米,是一座由古巨磚砌成的由14個平面圍成的高壇形古建築,形似圓柱,有稜角,頂面765平方米,底面略大。據說老子修道成仙后,在這裡飛升,所以叫「升仙臺」。山門口下青石臺階共有三十二層,加上正殿前一層,恰巧是三十三層,正符合老子「青天升三十三層」的說法。進老君臺山門,為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硬山式清代建築,殿內有西偏殿各一間。13棵檜柏翠綠蔥鬱,一年四季涼風習習,鳥語花香。臺下霧氣繚繞,湖水縈繞,景色宜人。
由此可以看出,河南周口的未來一定會大有作為。所以朋友們,你覺得這個城市怎麼樣?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信心嗎?請到評論區留言哦!
路上十裡美,且行且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