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混淆視聽!港醫學會長:十個醫生八個想移民

2021-01-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1月3日,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對媒體說,由於香港的政治氣氛轉變(指實施了《香港國安法》),近年移民外國的港人越來越多,並指身邊認識的十位醫生裡,有高達八位都有移民打算。

蔡堅說雖然自己具備在加拿大及英國的執業資格,但目前暫時沒有離港移民的想法;不過,隨著香港情況「每況愈下」,不禁讓更多港人對前景「感到憂心」,他稱當香港的政治環境至「無法承受時」,不排除會離開這個地方。

他又「無中生有」了一個不願具名的年輕醫生,稱朋友圈子約有30至40名專科醫生,正考慮或已考取其他國家的執業資格,以便取得「移民入場券」,特別是有家室及子女的醫生。

這些忍受不了國安法實施後的醫生,最多人會選擇移民到英國,並在當地繼續執業;主要是因為當地醫療制度跟香港相若,而且領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時間較短。

看到這個香港醫學界「大佬級」「黃絲」出來吹風,暗示香港醫學界要用「移民」來抵制《香港國安法》,有理哥就想起之前一位友人給我發的一個吐槽。

一位香港網友在藍絲港人的話題裡發帖,稱他有一個「黃絲」同事,說香港已經有好多醫生及護士準備移民去外國,之後政府肯定會請內地醫生來香港,而內地醫生又不會英文,覺得好危險。這位「黃絲」叫他們以後看醫生要小心。

這位網友聽完沒有反駁,只是感嘆:「黃絲」思維已荼毒香港多年及井底之蛙何其多!

所謂內地醫生不懂英文早已經不是事實。內地醫生英文分分鐘好過香港醫生多多了。就算是不懂英文又如何?醫生只要懂醫人就得啦,也不見內地好多人看醫生有生命危險。全世界有好多醫生都英文不好啦,一樣可以做醫生醫人。井蛙之見真是膚淺無腦。

上圖是一名香港網友的回覆:大陸學生英文水平比香港學生不知高出幾萬倍,人家不會英文,神經病。電視,Utube(油管)都有得聽有得看啦。

現實中,內地三甲醫院的醫生大多具備非常好的英語水準,特別是在年輕一代中,英語已經佔到了面試五成的能力考核(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閱讀一下內地頂級醫院招聘的面試要求),沒有幾把刷子是不可能過的。

而老一輩的醫學專家,也多是英語了得。2020年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全程英語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與分享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鍾南山院士是1936年出生的,已經84歲了,這英語水平,棒棒的。

對於內地醫生不懂英語這個槽點,內地網民也熱烈討論:

「好歹內地的醫生哪個不是一路深造,你說英文不行?

不懂英文醫學都畢不了業(確實,內地英文不過怎麼拿學位)。

我都笑死,內地醫生不懂英文?內地大部分醫科大學專業課都是全英文授課的,臨床牙科等熱門專業一年分比一年高。我所在城市醫科大的5+3本碩連讀的專業分超2個著名985、211名校。」

也有內地醫科畢業生現身說法:我醫科大學畢業已經16年了,那時都已經要修專門的醫學英語,大學英語六級要必過,N多同學去歐美的醫院進修,香油人(對「黃絲」的謬稱)都不知道內地的醫科大學要求多高。

內地醫生要晉升職稱需要有科研文章,文章規定要刊載到國際專業刊物,不用英文寫,用中文寫?比如一線城市的三甲醫院醫生大多是博士,少數碩士,護士基本是本專科。試想,小學一年級就學英文,讀了二十幾年書,有的還出國搞科研,不會英文?開什麼國際玩笑呢?

在香港「黃絲」群體裡,會形成一種內地醫護不懂英語,又很想湧入香港的偏見,其實也是源自亂港頭目們多年的抹黑。

2020年7月份,香港暴發第三波疫情的時候,香港社會在討論向中央請求支援時,蔡堅就稱「香港醫生用英文寫病歷,用電腦開藥,內地醫護只會普通話不適合在港開展支援工作」,被網民指充滿傲漫與偏見。

後來國家核酸支援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蔡堅打臉:支援隊大部分都會粵語,都可以看英文報告。

而香港醫生群體中,最接受亂港理念的,就是年輕醫生,特別是剛工作幾年的。年初鬧罷工、要求對內地全面封關的黃醫護,大都是這個年齡段。

為什麼會是他們呢?

眾所周知,香港的醫科學生也是香港學生中的佼佼者。

2019年有香港高考之稱的中學文憑試(DSE)結果於7月10日揭曉:12名學生考獲7科5**狀元(5**是最高評分, 7科5**狀元即是指一次考試中有7科全取得最高分的高材生)。這12名狀元竟有10人想讀醫科!

再看回往年數據:

2014年,12名狀元有5人升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就讀;

2015年,11名狀元有超過2/3表示有意報讀醫科;

2016年,4名狀元有3名表示立志行醫;

2017年,6名狀元一致表示希望學醫;

2018年,9名狀元4個想學醫。

可以說成為醫生,是香港絕大多數學子的夢想。而經過高強度高淘汰的競爭後,成功成為醫科生甚至以後走上醫生崗位的,也一個個都是「天之驕子」,所以非常珍惜這份工作。

亂港團體這時候就找到機會了。他們多年通過在香港控制的各種大學組織、社會團體、醫學資源,有意引導醫科生形成錯誤認知:內地大量醫護很想進入香港,他們來了你們的工作就要被搶走,收入會大幅下降,整個學生生涯的努力,就白費了。

一張白紙的學生,很容易就被這些「權威」或者師長洗腦了。

為了讓自私披上道德的外衣,亂港者再編出這麼一套理論:內地醫護不懂英文,不會用電腦,如果讓他們來香港會降低香港醫療水平,導致市民健康水平下降。之前說的香港醫學會蔡堅,其實只是在重複他們說了幾萬遍的謊言。

謊話多說幾遍就會被人相信,醫科生在學校裡就被這種謊言洗腦,加上自身利益所在,久而久之就會極度排斥內地。

為了讓自己的「壟斷」行為合理化,這些被洗腦的醫生會將這種理論傳導給護士、病人,並妖魔化內地的一切,從而讓病人中的「黃絲」群體,也接受他們的理念。

其實和蔡堅一樣,整天把移民掛在嘴邊的「黃醫護」是最沒有本事的,他們知道自己在國外沒前途,又害怕在香港被炒,於是散布這些信息,就是為了綁架市民威脅政府,讓他們可以繼續搞事,又不會被炒。

其實,就怕這種幹啥啥不行的「黃絲」潛伏下來,繼續成為破壞香港社會的毒瘤。如果真如他們自己所說能投向歐美、移民外國,或許才是香港普通人之幸吧!

來源 有理兒有面微信公眾號

編輯:高珊珊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香港「黃屍」群體竟認為內地醫生不懂英語?這段採訪,很打臉!
    1月3日,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對媒體說,由於香港的政治氣氛轉變(指實施了《香港國安法》),近年移民外國的港人越來越多,並指身邊認識的十位醫生裡,有高達八位都有移民打算。看到這個香港醫學界「大佬級」「黃絲」出來吹風,暗示香港醫學界要用「移民」來抵制《香港國安法》,有理哥就想起之前一位友人給我發的一個吐槽。一位香港網友在藍絲港人的話題裡發帖,稱他有一個「黃絲」同事,說香港已經有好多醫生及護士準備移民去外國,之後政府肯定會請內地醫生來香港,而內地醫生又不會英文,覺得好危險。這位「黃絲」叫他們以後看醫生要小心。
  • 十個媽媽八個長?男人也會長「妊娠紋」?抱歉,這波科普來晚了…
    本文專家:周曉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博士 女性朋友的一生,總歸還是要經歷為人母的階段。 但作為孕期的媽媽,很多人最先收到的禮物就是妊娠紋了。 妊娠紋,下腹部會出現紫色或紅色的條紋,交替分布就好像西瓜的表面。
  • 想當醫生考生注意,這4個醫學專業,不能考醫師資格證,謹慎選擇
    想當醫生考生注意,這4個醫學專業,不能考醫師資格證,謹慎選擇醫學專業一直是比較熱門的,每年都有很多考生想學醫,其中的一部分是為了畢業能有好工作,而另一部分是單純喜歡醫生這個職業,不僅是考生們,就連家長們也希望孩子可以學醫,以後有好的發展,因為醫生這個職業確實很有前途
  • 這5個醫學專業不能考執業醫師資格證,想當醫生的要慎重
    比如醫學相關的專業,它也有很多分類,有些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醫學專業,如果你不事先了解清楚的話,到時候學了幾年都不能報考執業醫師資格。沒有執業醫師資格證,就意味著你不能成為一名臨床工作的醫生,所以希望同學們在報考的時候要注意區分。
  • 想當醫生可別報錯了專業,哪些醫學專業不能當醫生呢?
    從近年高考、單招和高職擴招的數據來看,醫學專業是最火爆的一個類專業,很多同學都想當醫生,可並不是所有醫學專業都能當醫生的,你知道嗎?那哪些醫學專業不能當醫生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生物醫學專業這個專業雖然名字晨有「醫學」兩個字,但實際上跟醫學類專業的關聯性很小。生物醫學專業主要學習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屬於工科專業,最後拿到的不是醫學學位。生物醫學專業的就業方向主要是以科研單位和藥廠為主,不能考取醫師資格證,更不用說當醫生了。
  • 這4個醫學類專業最好不要隨便報考,知識太深奧,想熬出頭太難
    醫學專業近年來一直屬於爭議較大的專業,醫學專業的優勢很明顯,是一個越老越值錢的專業,技術和經驗越豐富,在這個行業越受歡迎,這個專業的劣勢在於技術性和專業性強,今天介紹這四個醫學專業,學習的知識非常深奧,如果你不是決心必須掌握這樣的專業,不要隨便報考。
  • 十個寶寶八個黃,對於退黃神藥「茵梔黃」,新手爸媽需要了解這些
    兒子滿月後,帶他去打疫苗,醫生拿了一個類似額溫槍的儀器在他臉上不同部位的地方挨個測量了一下,告訴我們黃疸有點偏高,不能打疫苗,回家吃一個星期的茵梔黃再來測,通過了才能打疫苗。因為懷孕時,我關注了很多有兒科醫生背景的知名育兒號,比如:丁香媽媽、鮑秀蘭診室、等等,他們都明確表示過不建議給寶寶服用茵梔黃。因此在面對醫生讓回家給孩子吃茵梔黃的建議時,我問了一句「吃茵梔黃不是對寶寶不好嗎?還要給他吃嗎?」醫生說:「是不好,但是黃疸偏高不是對寶寶更不好嗎?」
  • @高考生:想報考醫學院校?你需要了解這六個問題
    問題二:醫學有哪些學科?小編有一個校友,家裡人世代行醫,在當地開了個小診所,小有名氣。他本人也想接過祖上衣缽,做一名濟世良醫,無奈造化弄人,陰差陽錯進了醫科大學的公衛專業。暑假的一天,他家人有事出門,有位患者突然肚子疼,讓他幫忙看看,他說看不了,疼痛難忍的患者生氣地說:「白上幾年醫科大學了,祖上的招牌都被你砸了。」
  • 此生只想做個好醫生
    原標題:此生只想做個好醫生 「挽救一個生命,就是挽救一個家庭。治好一個孩子的病,可能就給這個孩子換來了一生的幸福。醫生這個職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職業都沒有辦法比擬的。」3月21日,是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長施秉銀率領醫療隊馳援武漢的第46天。
  • 解讀《薄世寧醫學通識講義》6、5個故事,5位偉大的醫生
    作者薄世寧的付費音頻課程得到app《薄世寧醫學通識課》,也推薦給各位同學們。在醫學發展史上,貢獻突出,名滿天下的醫學大家有很多,今天我們講講5位最具代表性的醫生的故事。他們具備偉大的人格,是所有醫生學習的楷模。
  • 畢業後想成為「醫生」,這4個專業值得選擇,考生提前做好定位
    由於疫情的原因,讓很多學生們感受到了當醫生不容易與偉大,導致醫學類專業成為了去年高考的熱門專業,如說學生們想要在畢業後成為醫生,這4個專業是很值得選擇的,考生要提前做好定位。畢業後想成為「醫生」,這4個專業值得選擇1.
  • 醫生短缺讓加拿大安省準許移民醫生領30天行醫執照
    這一被稱為「監督短期工作證書」 Supervised Short Duration Certificate不但適用於在海外接受過醫療教育的醫生、而且適用於加拿大國內醫學院應屆畢業生,他們在獲得這短期行醫證書後可以在資深醫生指導下在安大略省醫院、診所或政府衛生機構工作。
  • 這4個醫學專業,畢業不能考執業醫師資格證!想當醫生的要慎重
    當然,考證也不是人人想考就能考的,專業不同,分工也不同,所以並不是所有的醫學專業都是能考執業醫師證的。如果你有從醫的打算,以下4大專業不能報考執業醫師資格證,報考千萬要慎重。它們會讓你畢業以後,無法成為一名臨床醫生。一、法醫學法醫學雖然是醫學類專業,但是這類專業還是非常特殊的。
  • 廣東醫生助力!西藏林芝建成首個縣級醫院重症醫學科
    近日,西藏自治區林芝市首個縣級醫院重症醫學科在工布江達縣人民醫院揭牌並投入使用,標誌著工布江達縣人民醫院急危重症疾病搶救能力邁上新臺階。工布江達縣地廣人稀,群眾就醫路程遙遠,特別遇到急危重症疾病,以往從縣城到最近的林芝市人民醫院就診,最少要1個多小時的路程,住在縣裡偏遠的鄉鎮患者普遍都要花3個小時以上的轉運時間,使得急危重症患者錯過最佳的搶救時機,如何在縣裡建立一個急危重症搶救中心顯得極為迫切。
  • 你為什麼會長痔瘡?醫生:4大高危因素你佔幾個?現在改還來得及!
    這不,我們立馬就邀請了「四川省人民醫院」中醫肛腸科「傅文斌醫生」,帶大家一起走進《「菊部」背後的故事(嚴肅認真的痔瘡科普)》~「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對照一下,你有嗎?有句傳言是這麼說的:「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其實也就側面表示了痔瘡是個很普遍的疾病。正因如此,許多人也就覺得痔瘡是個小毛病,實則不然。
  • 頤堤港八周年主題季 金九銀十靈動京城
    頤堤港八周年,開啟你的活生生活9月10日,頤堤港八周年X Labubu魔法花園北京首展盛大開幕。整個9月,頤堤港還將花式打造多種創新形式的店慶活動,推出520元八周年線上商城專屬甄選禮包,並聯手逾百家品牌共同慶生,將多種大力度折扣、會員活動等優享回饋給消費者。此外,頤堤港攜手紐約知名插畫藝術家Kim Sielbeck共同打造「活生生活,美好花開」主題藝術裝置,為慶祝八周年添上一幅幅繁花景象。Kim Sielbeck創意地通過人類五感,來感知花朵所塑造的豐富、多元、精彩的世界。
  • 《易經》的八卦為什麼是八個,而不是七個或十個,誰規定的
    但隨著社會生活的進一步發展,在卜筮中的問題更加複雜,兩個貝殼只有四個象的卜筮也無法滿足卜筮的需要,人們就採用了三個貝殼的卜筮方法,這樣就可以用三個貝殼的正反面來產生八種情況。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八個數字或者八種不同的程度,乃至八個不同的階段,也不可能回答所有卜筮中的問題,比如有人要問,明天去開墾荒地會怎麼樣,這就很難用某個數字或某種程度來進行回答,也不能用某個階段來回答,這對於八種情況的設定也是非常困難的。
  • 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 | 候選人符迪:香港最年輕的醫生創業家
    「十大傑出新香港青年」評選(2020)意在表彰新來港青年在香港各領域取得的成就,及其對香港社會的傑出貢獻。
  • 張家口有個「林巧稚」!
    醫生,是一個平凡、辛勞卻又偉大的職業。從步入醫學殿堂,宣誓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初心,到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堅守,醫生用一身純白、一腔熱血、一生時光詮釋了「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這八個字的重量。
  • 開個美甲店,她憑啥能移民英國?八大移民英國途徑,快來收入囊中!
    所以回國從業幾年後,她一拍大腿決定:老娘還想回英國啊!但由於對英國移民不了解,尤其是美甲這麼小個「小工種」,能在英國創業成功、被移民局認可嗎?小N對此並無信心。加上英語一般,面試時過於緊張……小N悲劇滴被拒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