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辛德勒為何深深的被猶太人銘記

2021-01-09 娛樂多一分鐘

戰爭是上個世界一直圍繞在普通老闆姓耳畔的東西,為了逃避戰爭我們真的付出了很多生命,好在現在我們周圍真的不再有戰爭了,但是在那個世紀,戰爭真的是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的,特別是對於猶太人而言。

用金牙熔煉製成的簡單戒指,上面鐫刻著猶太人對恩人的深深謝意。「當你挽救了一條生命,你就等於挽救了全世界。」這是猶太人對奧斯卡·辛德勒的肯定。

那麼辛德勒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在那樣一個物質極度缺乏,兵荒馬亂的年代,生命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尤其是對於戰敗方猶太人來講。影片開頭用空鏡頭對兩支正在燃燒著的蠟燭作了全方位的特寫,將蠟燭由點燃到熄滅的過程作了詳細的刻畫。這仿佛是在為猶太人的命運埋下伏筆,像蠟燭一般走向生命盡頭。當燈芯棉球上最後一丁火星的破滅,化為一縷白煙,緊接著便轉化為一列長長的火車頭上緩緩漂浮的蒸汽,為本片拉開帷幕。

戰爭永遠都是歷史上最殘酷的角色,它雖有功有過,卻往往不能功過相抵,它帶給人們無盡的深淵,使人們飽受摧殘。我說不出當我看到那幾卡車仿佛拉牲畜般的帶走那麼多個猶太兒童是什麼心境,也許我該是憤怒的,他們還只是個孩子,尚不通人情世故的孩子!為何要做權利家們的犧牲品,來到人世,大腦都尚未發育完全的孩子啊,他們現在卻倒在了血泊。我應該憤怒,這群冷酷殘忍的殺手到底該受到社會乃至道德良心的譴責!

也許小編更應該覺得悲涼,他們,一群孩子,為了逃避被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命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掘最好的避難所。試想如今,我們的衣食無憂,我們哪裡來的理由去逃避努力?可憐他們稚嫩的雙肩,朦朧的雙眼,早已面對如此現實,弱肉強食的社會。當一個猶太兒童找遍所有的避難所,發現都無處可藏的時候,他靈機一動奮不顧身地跳進了一個黑洞,他是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的,髒亂噁心都已不足以描繪黑洞的不堪,那已經足夠糟糕,卻又被已經躲藏在那裡的夥伴出言哄趕。

社會不再需要戰爭,需要的是善良,是和平,小編覺得處於如今和平年代的我們是幸福的,小編希望再也不要有戰爭了。這也是為什麼猶太人感恩辛德勒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奧斯卡·辛德勒的名單
    」       《辛德勒的名單》由斯蒂文·史匹柏導演,榮獲七座奧斯卡金像獎,成為「歷史上票房最高黑白電影」。其真實地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保護11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的歷史事件。
  • 真實的辛德勒為拯救猶太人花了多少錢?辛德勒原型結局太悽慘
    1948年,奧斯卡·辛德勒向猶太人聯合分配委員會提出了一份對他的戰時開支加以補償的請求,之後收到了一萬五千美元。辛德勒曾估算自己戰時的開銷超過105.6萬美元。包括營地的建設、賄賂以及包含食品在內的黑市商品支出。
  • 銘記:電影《猶太人在上海》在紐約展映
    9月25日上午,會堂裡人頭攢動,電影《猶太人在上海》 (Survival in Shanghai) 在這裡展映。百餘名猶太裔和華裔觀眾到場觀看影片,其中包括數名二戰期間曾在上海避難的猶太人或其後裔。觀眾們在觀看影片後感動至深,表示後人應緬懷歷史,珍惜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約600萬猶太人遭納粹屠殺,而上海在此期間庇護了超過2.6萬猶太人。
  • 二戰真實事件改編,救下1/4倖存猶太人,三萬演員出演轟動全球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就是基於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以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為原型進行了這部電影的製作。 故事原型 奧斯卡
  • 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在看到納粹對波蘭人、特別是猶太人慘無人道的迫害之後,霍森菲爾德才真正看清了納粹的真面目。德國入侵波蘭華沙之後,對猶太人實行無情的大剿殺。二戰以前,住在波蘭華沙的猶太人大約有三十七萬五千多人,但二戰後,存活下來的猶太人僅有七萬多,超過三分之二的猶太人被送到集中營,慘遭迫害。
  • 希特勒為何要屠殺猶太人?臭名昭著萬湖會議如何把猶太人推向死亡
    萬湖會議是一場讓你毛骨悚然的會議,這場會議討論的話題只有一個,就是如何處理猶太人。這是一場聚集德國納粹14個部門高層的絕密會議,會議機密等級高到所有參會的信息全部要銷毀,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萬湖會議,一段真正的黑歷史。德國為何要屠殺猶太人?會議又是如何討論的?讓我們一起揭秘這段恐怖的歷史。
  • 《辛德勒的名單》為什麼能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
    影片講述了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的殺害,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花光了積蓄保護了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歷史事件。1939年的9月1號,德國突然襲擊波蘭,歐洲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的閃擊戰戰術一戰成名。
  • 《辛德勒的名單》:人性終是善良,奧斯卡最佳影片實至名歸
    許多部名片雖然最終沒有收穫奧斯卡最佳影片,但單論影響力和內容質量的話,我覺得他的每一部電影都能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收穫滿滿的榮譽。毫無疑問,這一點想法,不僅是我,我身邊的以及為數眾多的網友都和我有相同的感覺。沒有人會懷疑《大白鯊》的精彩,沒有人能否認《ET》的科幻,《侏羅紀公園》讓我們領略到了地球遠古時代的殘酷,《拯救大兵瑞恩》又感動了我們無數人的心靈。
  • 《諾言》對猶太人深深的失望....
    本是平淡的主線劇情,依舊被英劇特有的魅力賦予了深深的感染力,對巴以衝突問題的拷問直戳人心。一向以弱勢、被欺凌的形象博得世界同情的猶太種族,骨子裡絲毫沒有曾經幾近滅族所該有的對和平的覺悟。以暴制暴,就是這所謂最智慧人群的抉擇。誠然,擁有自己的國家以發展自強無可厚非,然而如此殘忍的對待鄰國同袍,用其他民族的鮮血鋪就你的道路,這跟你們口誅筆伐的納粹有何區別?
  • 5大奧斯卡經典戰爭片,你看過哪幾部?部部經典+良心推薦
    獲得第71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最佳影片」。2014年12月17日該片入選2014美國「國寶影片」名單。2、《辛德勒名單》這部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託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史匹柏導演的一部電影。
  • 奧斯卡新規定的「黑幕」,表面是給黑人甜頭,實際是猶太人的算計
    但是,在成為影視基地,並且有了一定規模的資金流動之後,猶太人一系就打入好萊塢,並一舉掌控了好萊塢。就連奧斯卡獎項本身,就是猶太人自己創立的。並設立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也即是後來稱的奧斯卡獎。道格拉斯還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首任主席。所以,在好萊塢一直有說法:寧願得罪上帝,也不要得罪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