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6日,在美國紐約州丹尼莫拉鎮的柯林頓監獄,發生了一起轟動全美的越獄事件,這是該監獄自建立起,150年的歷史上首次越獄成功的案件。
柯林頓監獄號稱是美國安保級別最高的監獄之一,因為這裡關押的都是重型罪犯。
然而,大衛·斯威特和理察·馬特這兩位囚犯卻能從下水管道中逃出監獄,狠狠打臉了這種所謂戒備森嚴的管理體系。
他們在越獄之後,還諷刺性的給警察留下一張畫有笑臉的紙條,可以說十分囂張了。
這件事情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由此引發相關執法部門的高度重視,動用了大批警力展開抓捕行動,更是提供了10萬美金的懸賞金額,用來獎勵提供線索的熱心群眾。
正義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即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終究難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結局。
Showtime最近播出的這部時長7集的迷你劇《逃離丹尼莫拉》,就是根據這個真實發生的越獄事件改編而成。
《逃離丹尼莫拉》
Escape at Dannemora
《逃離丹尼莫拉》的導演是好萊塢著名喜劇演員本·斯蒂勒,不少觀眾都還記得他那部自導自演的電影《白日夢想家》。
值得一提的是,《逃離丹尼莫拉》最近也是提名了第76屆金球獎電視類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這一獎項,可見這部美劇的質量屬於中上水平,得到了專業人士的一致肯定。
截止到現在,《逃離丹尼莫拉》在國內的豆瓣評分7.7分,在IMDb則收穫了8.2分的評價,爛番茄上的新鮮度高達90%,觀眾喜愛度為89%。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這是一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美劇,只要我們在網絡搜索相關新聞,就能夠大致知曉故事的結局,因此我們更多關注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他們在監獄裡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能夠讓戒備森嚴的監獄形同虛設?在越獄前後他們是一種怎樣的心理狀態?
和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以及美劇《越獄》等同類題材的影視作品相比,《逃離丹尼莫拉》重在真實,將觀眾此前所有浪漫美好的幻想徹底扼殺在搖籃裡:
故事中的主人公並沒有帥氣的外表,也沒有開掛的智商,更不是什麼清白無辜之人,畢竟他們都是因為犯下命案才進了這座監獄。
最離奇的地方還是在官方深入調查後,得出的這個讓人三觀盡毀的案件真相:
這兩位罪犯能夠成功越獄,他們除了身上有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果斷,還擁有超強的執行力。
一位50多歲的女獄工在誘惑之下成為了他們的幫兇,為他們提供了逃生工具,她可以說在其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所以,這不只是兩個人的一拍即合,還有三個人的風花雪月。
劇中的三位主演,更是實力詮釋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不靠顏值靠演技。
在劇中飾演囚犯理察·馬特的主演本尼西奧·德爾·託羅,在觀眾口中有「眼袋版布拉德·皮特」的外號。
他才不是什麼低配版皮特,人家可是多個獎項加身的實力派演員。
早年就憑藉電影《毒品網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柏林國際電影節和英國電影學院的最佳男配角,之後又憑藉電影《切·格瓦拉傳:遊擊隊》拿下坎城影帝,近年因為在電影《邊境殺手》的亮眼表現而被很多觀眾所熟知。
另一位主演保羅·達諾,當年也是帥氣的小鮮肉一枚。他曾在電影《陽光小美女》中飾演自閉小哥哥這一角色,至今都讓人印象深刻。
劇中飾演女主的演員帕特麗夏·阿奎特,是好萊塢著名演員尼古拉斯·凱奇的前妻,她曾憑藉電影《少年時代》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為了真實還原劇中那個相貌醜陋的大媽形象,帕特麗夏·阿奎特不惜增肥扮醜。
這其實對於演員來說,算是很大的一個突破,要知道她早年在銀幕上可是性感美麗的存在。
她憑藉本劇提名第76屆金球獎電視類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主角,可謂實至名歸。
劇中的女主蒂莉是縫紉車間的主管,她和丈夫都在監獄工作。平庸乏味的婚姻生活,讓她的內心變得空虛麻木。即便她已經是年過五十的有夫之婦,卻依然有著一顆追求美好的少女心。
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於細微之處展現了女主對於當下的不滿和對愛情的渴望。
她在街頭偶遇一位帥氣大叔,對方禮貌性的一個打招呼動作,都能瞬間融化她的內心,令她露出了花痴般的笑容。
眼前的這個人遠比她的丈夫更有魅力,更滿足她對愛情伴侶的美好幻想。
或許是想到了自己依舊是一個肥胖醜陋的怪女人,或許是想到了當下枯燥無趣的生活現實,隨後她再也無法保持微笑了。
帕特麗夏·阿奎特在這裡的演技值得稱讚,用細微的面部表情變化,生動演繹了女主從欣喜到絕望的情緒轉變。
如此看來,就不難解釋女主為何始終無法抑制內心的蠢蠢欲動,奮不顧身的和兩位囚犯發生關係了。
哪怕是短暫的激情,也能夠讓她暫時逃避現實,獲得生理上的慰藉。
在外邊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中,她甚至是一個不起眼的老女人。唯有在這裡,她才能得到別人的欣賞,擁有被愛的感覺,切實感受到自我的價值。
不過,劇中的兩位囚犯和女主產生親密關係,都不是出於愛情。
最先和女主發生關係的囚犯大衛·斯威特,曾無數次打電話給母親,提出換監獄的請求,得到的卻是長久的無視。
他更多是出於心理上對於母愛的渴望,在女主身上報團取暖罷了。
你見過這種前一秒十分享受,後一秒就嫌棄吐槽的「情人」嗎?
至於另一個囚犯理察·馬特,則是監獄裡享有特權的罪犯。他替所有犯人採買生活用品,連獄警都要客氣的請他給女友畫張油畫。
他對女主是蓄謀已久的利用和欺騙,他想要在女主身上索取的,不過是出逃工具等便利條件。
理察·馬特既有著行走江湖的狠辣,又深諳人性。他知道如何在監獄中處理和獄警之間的人際關係、如何漸漸以合適的手段和時機勾引女主上鉤、如何用合理的理由說服大衛·斯威特入夥。
很多人總有一顆不滿足現狀的內心,想要追求遠方那遙不可及的海市蜃樓,總以為那才是最好的。就像劇中的兩位罪犯,哪怕監獄的高牆,都擋不住他們對自由的嚮往。
在這真實的越獄事件背後是欲望的深淵,貪婪的欲望甚至能讓人喪失對是非對錯的正確判斷。
誰能想到正是劇中獄警的通風報信和監獄的腐敗制度,令囚犯躲過違禁品搜查的同時,卻意外讓其發現了逃生的地下管道,就這樣為日後的越獄行動埋下了伏筆?
劇中女主一味想要逃離平淡的生活,因情慾而喪失理性。即使最後良心發現,明白一切終究不是她所追求的美好,卻也為時已晚。
這也為我們每個人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如果貪圖一時放縱的快感,將有可能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下載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