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詞人陳樂融: 旋律是肉體,歌詞是靈魂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臺灣著名詞人陳樂融: 旋律是肉體,歌詞是靈魂

  《我,作詞家》展現詞作家風採 自稱為了「搶救記憶」———

  《再回首》、《天天想你》、《感恩的心》、《瀟灑走一回》、《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這些歌曲的旋律一響起,人們大都會唱出其中的歌詞。而這些歌詞都出自臺灣著名詞人、曾任職飛碟唱片九年的陳樂融。

  身為臺灣詞人中的一員,陳樂融痛感「流行音樂界,真的很不重視文字的歷史」,於是採用與臺灣14位詞人訪談的方式,談創作歷史和心境,匯成《我,作詞家》一書。在接受記者電子郵件專訪時,陳樂融談到歌曲創作的感受時說,「旋律是肉體,歌詞是靈魂。人多愛肉體——我也愛——但我無法忍受沒有靈魂、沒有個性地活著。」

  ■絕沒想過這輩子成為詞作家

  陳樂融在流行音樂界的經歷也頗有傳奇性:畢業於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系,1986年進入流行樂壇,成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華語歌壇知名作詞家及唱片企劃人,企劃包裝過包括王傑、張雨生、小虎隊等數百位流行藝人及專輯。回首過往,他說自己從沒想過這輩子成為詞人。

  他回憶說,「我上大學很痛苦,歷經轉系、轉學不成,和爸媽談好條件,會替他們拿到土木文憑,但此後升學就業由我自主。感謝爸媽遵守諾言,也慶幸自己能夠在最難熬的時候(包括課業不合格和要求重讀一年)也不曾失志。我依然大量閱讀、寫作、參與社團和校內外活動,當然,也不斷修習愛與被愛。那個時候不確定自己畢業後靠什麼謀生,只確定自己不會去當結構或土木技師。當時在課業外打下的各種創作、傳播、策劃、營銷興趣與能力,終生受用。」

  自稱「從文藝兒童、少年、青年一路走來的」,陳樂融說自己上大學時「沒特別想過該寫什麼,我比較正式的詞作,是在當兵時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唱片公司投稿」。但他後來歷任天下雜誌、飛碟唱片、華納音樂、飛碟電臺等主管,尤其是任職飛碟唱片九年中,與陳志遠合作了《感恩的心》、《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等膾炙人口的歌曲,成為影響了華語流行樂壇的重要詞人,雖然他自稱與陳志遠這輩子講話不超過十次。

  陳樂融坦言,上大學時,「我絕沒想過這輩子的主力身份變成詞作家,就算倒退回去20歲出頭,依然無法想像。甚至,到現在,我還是無法只以詞人看待自己。」而他現在身份多樣,是作家、作詞家、編劇、策劃,還是網絡電臺主持人和鷗業新媒體公司首席創意長,「二十多年來寫歌詞只佔了我非常小的一部分時間和精力」。

  ■寫歌多為定製作品但仍能辨識

  雖然創作了無數好歌,陳樂融卻向記者表示,與隨心創作相比,自己的創作「絕對是定製為主、為先、為大宗」。在創作方面如何實現商業與藝術的平衡?他的回答直接明了,「事實上,市場會平衡你,而不是你平衡市場」。

  之所以作品以定製為主,陳樂融說,「因為這是商業唱片公司。我是從公司職員爬到主管,從寫第一首流行歌詞就是寫給我私下完全陌生的歌手,這怎麼『作自己』?但是,你持續地寫,那不可能複製的自己還是會在所有的定製工作中,涓滴流出。於是,作詞家儘管筆下的文學純度普遍不如純文學作家,但能夠蔚然成家的,絕對有內在的寶藏可以挖掘。同時,喜歡他們歌詞的聽眾,也非常容易辨識出他們的『籤名』」。

  他舉例說,「我曾幫電影《珍珠港》的主題曲填寫中文詞,即阿妹演唱的《排山倒海》。一位老同事就跟我說,她一聽就猜到這是我寫的。又比如,我很能聽出姚若龍的筆法,幾乎十拿九穩能猜著。」

  由於是唱片公司企劃專員出身,陳樂融被人稱作「跨商業與藝人的混血王子」,即市場與藝術平衡得很好。對度的掌握,他有自己的看法,「事實上,市場會平衡你,而不是你平衡市場。當我寫得深一點,可能就被老闆或製作人要求修改或直接棄而不用;當我寫得淺一點,可能市場上其他喜歡有深度的文字的老闆或製作人,就不會想找我合作。這是一種動態的恐怖平衡。」

  陳樂融說,在創作中,「我從來沒有為『缺乏靈感』所苦,只有為『表達不夠完美』所苦。當然,隨著一個想法被落實、完成,往往還得面對『不為他人接納』所苦。生活裡,我做得最多的絕對不是寫詞、聽歌,或者大家以為的跟流行音樂相關的事,但所有其他的活兒,誰說不能滋潤我們的創意血脈,不能在那些交錯的大腦神經元中,覓得一絲藏身之處,等待所謂『靈光閃現』之所需?」

  ■現在寫歌晉升中產階級幾乎不可能

  陳樂融在書中感慨說,「真的很感謝我曾經歷過這樣一個時代,一個現在大家說是唱片界黃金年代的時期。」不過,1996年即退出國際唱片體系的他現在對作詞這一行當卻無比悲觀。

  方文山接受訪談時說,「人家都覺得我賺很多錢,其實沒有。我從頭到尾就是買了一個貸款的房子,買一輛車,也在貸款。以為我年收入千萬,見鬼了。」記者問陳樂融,在他創作高峰的時代,填詞是否足以讓自己晉升中產階級?時下的臺灣呢?他回答很乾脆,「臺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市場機制下,是可能的。現在不可能。新人尤其不可能」。在回答「詞人寫詞,對唱紅一個歌手到底有多大權重」時,他抱怨說,「唱片公司會覺得詞很重要,一如拍片公司覺得劇本很重要。可惜,他們覺得的『重要』無法反映在報酬與尊重上。所以,很難讓我覺得詞真的是重要的。」

  在保障詞曲作者的權益方面,陳樂融認為,「在市場經濟下,詞曲作者很難對抗唱片工業,也沒法吃大鍋飯,更不可能像好萊塢編劇集體罷工要求調薪,尤其唱片界普遍覺得會說話的就可以練習寫詞,哪裡一定需要誰寫詞呢?在盜版與數碼趨勢讓唱片公司獲利不如以往情況下,臺灣唱片工業的走向是挖掘、捧紅創作歌手,不管他寫的詞曲如何,總之鼓勵一手包辦,最好還會彈樂器編曲製作拍MV設計封面自己做造型,一方面藝人能賺演出錢,捧紅藝人比捧大牌詞曲人有長期利益,另一方面先節省製作與企宣成本」。

  張玉洪

相關焦點

  • 陳樂融:跨界多元的創意作詞家
    時間追溯到1986年,那是陳樂融和唱片界結緣的開始。這個開始也是來自陳克華發表在蘇芮專輯中的歌詞所啟發的,陳樂融試著模仿寫了一些歌詞,並投給當時他認為最大的四家唱片公司。在這之後,我們常常會在80年代飛碟唱片藝人專輯的撰文欄上看見陳樂融的身影。然而不久之後,他的身份就悄然發生了變化,在很多歌曲的作者欄下,我們發現了「陳樂融作詞,陳志遠作曲」這樣立竿見影,時常活躍在歌本裡的黃金組合。因此很多人的腦海裡都會浮現這樣的畫面:陳志遠彈琴,陳樂融在旁寫詞,其樂融融的場景。
  • 飛碟唱片御用詞人,如何評價林夕、黃偉文、方文山
    李壽全從此以後,陳樂融有了全新的感悟:歌詞是依附在音樂旋律上,與聽眾見面,並不見得一定是新詩,歌詞創作應該通俗大眾化甚至滾石一哥李宗盛親自出馬,來邀請陳樂融到公司談業務合作,當時李宗盛在會議室播放了他為陳淑樺寫的新歌《夢醒時分》,陳樂融聽著旋律,享受著歌詞,親身感受到了李宗盛大哥的實力與作品魅力。
  • [好歌是怎麼誕生的281]陳樂融作詞、羽田一郎作曲《對你愛不完》
    陳樂融說:講到寫詞的結構,曾經訪問過娃娃陳玉貞,她就說她很習慣拿到一個旋律小樣之後,她一定得從第一句,她一定得一直琢磨到有第一句的靈感開始寫,這樣一行一行的,我們寫文章也一定是大多數人都是從第一行寫起,當然有些電影導演可能一開始先想好結尾了,小說家也可能先想到頭和結尾了,但是她的意思就是說,她很喜歡從有邏輯性的,我第一句到底是要寫情呢,還是寫景呢?
  • 香港著名填詞人林夕:工作就是在享受生活
    香港著名填詞人林夕:工作就是在享受生活   中新社石家莊12月14日電 題:香港著名填詞人林夕:工作就是在享受生活  中新社記者 申玲敏  「雖然平日工作傷腦筋、費體力,但我感到痛並快樂著,工作就是在享受生活。」
  • 你一定聽過他的歌,因為他是「陳樂融」.
    他最為大眾熟知的職業身份是流行歌曲作詞家,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他便進入飛碟唱片,並在華語樂壇開創以唱片公司企劃主管身份寫主打歌詞的新模式。因為除了作詞人,陳樂融還是許多知名音樂劇、話劇作品的編劇,如果陀劇場的《天使不夜城》、《吻我吧娜娜》、《我要成名》、《城市之光》、《大鼻子情聖•西哈諾》、《超級奶爸》、《公寓春光》、《新馴悍記》...等。同時他也為國際知名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填詞。
  • 投身編劇的華語流行樂詞作家第一人 陳樂融
    今晚我們聽音樂陳樂融,著名詞作家、唱片推手,近日帶來為果陀劇場最新編劇的《接送情》,1月13日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
  • 陳樂融來了!要與你聊聊「創作」是怎麼一回事
    他最為大眾熟知的職業身份是流行歌曲作詞家,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他便進入飛碟唱片,並在華語樂壇開創以唱片公司企劃主管身份寫主打歌詞的新模式。因為除了作詞人,陳樂融還是許多知名音樂劇、話劇作品的編劇,如果陀劇場的《天使不夜城》、《吻我吧娜娜》、《我要成名》、《城市之光》、《大鼻子情聖•西哈諾》、《超級奶爸》、《公寓春光》、《新馴悍記》...等。同時他也為國際知名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填詞。
  • 中國風歌詞,被粗暴忽略的漢語黃金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旋律」最重要,「聲腔」、「編曲」次之,至於唱的是什麼詞句,大約只是讓歌手出聲的藉口。然而僅僅幾年過去,被網絡洗腦歌荼毒耳朵的人們紛紛回歸社交網絡、刷起懷舊 TAGs ,終於明白了作詞人的心血、歌詞的珍貴。
  • 與厲曼婷、十一郎齊名女詞人,如何捧紅伍思凱、庾澄慶、張雨生
    :當今樂壇你最欣賞哪位女詞人的作品?天王忘我將吻偷, 哈林一次愛個夠特別的愛思凱情, 尋覓家麗空等候著名音樂人陳樂融曾經把歌詞創作分為兩種另一種創作方式,稱之為公式化歌詞(既固定模式填寫歌詞),利用歌中最吸引人的旋律(流行歌曲高潮部分),填寫出恰到好處的歌詞,並對該重點段落不斷反覆,從而加深歌迷的印象, 形成持久記憶。
  • 與厲曼婷、十一郎齊名女詞人,如何捧紅伍思凱、庾澄慶、張雨生
    樂壇難得妙筆手,追隨夢想感覺走激揚青春創未來,母子深情愛長久天王忘我將吻偷, 哈林一次愛個夠特別的愛思凱情, 尋覓家麗空等候華語樂壇第一才女詞人厲曼婷接受採訪時被問到:當今樂壇你最欣賞哪位女詞人的作品?
  • 川籍90後音樂人歌詞出書 獲著名詞人姚謙點讚
    作為華語音樂資深作詞人,著名詞人姚謙多次被朋友們問:「唱片時代的音樂作品盛況在今日網絡平臺興起時已經找不到了,現在沒有好的創作者了嗎?」他的回答都是:「不,你應該去聽聽唐映楓的作品。這真的不是恭維,甚至不是讚美,而是我很確定的結論。好的作品都是耐人尋味的,是需要等待和靜心尋找的。
  • 創作才子陳樂融駕到~這些歌竟然都是他寫的!|人生大不同·會館
    《接送情》是陳樂融老師擔當編劇的最新話劇~(該劇臺灣劇壇最具影響力的導演梁志民執導,臺灣喜劇大師顧寶明、百變女王郎祖筠領銜主演,為臺灣果陀劇場2016年的最新力作)話劇?你沒聽錯!陳樂融老師還是許多知名音樂劇、話劇作品的編劇。
  • 來聽聽臺灣跨界才子陳樂融的創意都是哪來的?|人生大不同·會館
    其實,陳樂融老師正是這部話劇的編劇!話劇?你沒聽錯!陳樂融老師還是許多知名音樂劇、話劇作品的編劇。像是果陀劇場的《天使不夜城》、《吻我吧娜娜》、《我要成名》、《城市之光》、《大鼻子情聖•西哈諾》、《超級奶爸》、《公寓春光》、《新馴悍記》等。同時他也為國際知名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填詞。
  • 作者像 以歌詞寫自傳——傲骨詞人盧國沾
  • 臺灣著名女歌手——葉倩文
    葉倩文是臺灣著名的女歌手但是他的歌曲並不僅僅只有普通話也涉及到了很多粵語的歌曲因此他歌曲的受眾非常的多他的歌曲風格類型也是多變的並不單單受限於抒情類他的歌曲曾經獲得很多樂壇上得大獎因此他擁有較高的樂壇地位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有哪幾首歌曲吧第一首《秋去秋來》這是葉倩文非常經典的一首歌曲歌曲的旋律很悠揚動人再加上葉倩文非常有力量的演唱功底
  • 香港著名詞人黃偉文經典歌詞
    香港著名詞人黃偉文經典歌詞黃偉文是香港炙手可熱的作詞人,他的詞帶一些虐心、自嘲、悲痛,字句生動親民,輕而易舉寫到人們內心深處
  • 從陳樂融先生的闢謠說起
    這兩天看到有寶友在群裡曬截圖,是陳樂融先生發的一篇微博。詳情在下圖~看到了吧?
  • 宋詞是歌詞?只是可惜,我們永遠失去了那動人的旋律
    殊不知,娛樂文化在古代就曾一度盛行過,不過與現代不同的是,那時候最火的往往不是歌手,而是歌詞作者,我們熟悉的蘇東坡和柳三變(注釋1),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唐詩宋詞,被視為中國文化的圭臬,從中可見宋詞對於宋代的重要性,只可惜,經過幾百年的王朝更迭,今日我們讀到的宋詞,只剩下文字了,那曾經有美的旋律,早已經淫滅在歷史的塵埃當中。
  • 周杰倫,他的歌曲總是先有旋律,歌詞使得人有一種畫面感
    他的歌曲總是先有旋律,歌詞使得人有一種畫面感。我很喜歡周杰倫的千裡之外的一句歌詞,我很喜歡他的中國風歌曲,尤其 紅塵客棧和千裡之外,也真佩服方文山,兩個人的結合,每次聽都給我有種故事還沒講完,音樂卻戛然而止的的意境,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中國風的兩位歌手 提及到的是他們的詞如何的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