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微信號:nbdnews)記者從商務部獲悉,2020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和國際市場份額雙創歷史新高,穩住了外貿主體、產業鏈供應鏈和國際市場份額,也穩住了外貿外資基本盤。
根據商務部最新統計,2020年,我國進出口總額有望達到32萬億元左右,較2015年增長30%。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採訪時表示,今年在疫情影響下,外貿出口有一個波動的過程,一季度出口呈現兩位數下滑,二季度開始復甦,三、四季度出現較大幅度反彈。從全年來看,根據目前企業配貨能力和出口訂單狀況,12月份大概率延續11月份的增長趨勢。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國際市場份額將超歷史最高水平
根據商務部統計,當前,我國平均每分鐘就有6000萬元人民幣的貨物進出境。2016-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年均增速達7.5%,高出全球1.9個百分點。據世貿組織數據測算,今年我國在國際市場所佔份額進一步提升,將超過2015年13.8%的歷史最高水平。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梳理海關總署數據發現,11月份全國進出口總值4607.2億美元,增長13.6%。其中,出口2680.7億美元,同比增長21.1%。自6月起,中國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國際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近兩年來我國月度進出口總額(單位:億元)
國際市場份額不斷提升的同時,貿易結構也在持續優化。據商務部統計,今年以來,新興市場佔我出口比重提高至48.6%,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佔比提高至近30%,東協成為我第一大貿易夥伴。
此外,商品結構更加優化,出口產品不斷向價值鏈上遊攀升。據統計,前11個月,機電產品出口佔比提高至59.3%。市場主體更加多元,大中小企業並重、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表示,在困境和壓力之下,中國外貿產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中國出口產品不斷向價值鏈上遊攀升,機電產品出口佔比提升至59.3%。集成電路、計算機、醫療器械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強勁,增速分別達14.8%、10.7%和44.5%。
交通銀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中國進出口超預期增長,反映了年末海外在疫情衝擊之下,產能供需缺口明顯擴大,中國出口的替代效應再次凸顯。中國經濟最早從疫情中復甦,外貿增長動能有望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保持兩位數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從商務部獲悉,外貿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帶動就業約1.8億人,有力保障國際收支平衡,貢獻財政收入。「十三五」時期我國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累計超過8.9萬億元。
據商務部統計,我國進口產品進入千家萬戶,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持續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部分產品和領域的製造、設計水平已躋身世界一流,成為全球供應鏈中心。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持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特別是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電子商務在防疫保供、復工復產和消費回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根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19年末,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4.81萬億元,「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率為11.6%,遠超國民經濟和傳統產業增幅,電子商務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全球範圍內的跨境電商空間正迅速打開,跨境電商也成長為促進國際貿易的重要引擎。跨境電商的高速成長,對中國外貿貢獻率提升顯著,也將鼓勵更多企業拓展新的發展模式。
「一邊是很大的對外貿易規模,另一邊又有很強的線上平臺交易能力。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線下貿易走到線上,為我國對外貿易打開了更多的新空間。」白明說。
記者|張懷水編輯|陳旭 何小桃 王嘉琦 肖勇
校對|趙雲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每日經濟新聞。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董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