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時候,出品方米高梅公司宣布第25部邦德系列影片《007:無暇赴死》推遲到11月底的感恩節上映。這部影片原定今年4月上映,此前已多次推遲上映日期。而在感恩節到來之前,米高梅再次宣布將影片推遲到2021年4月上映。
儘管如此,業內人士對這一公映日期也普遍感到不樂觀,因為新冠肺炎疫苗很難在明年春季實現大規模接種,而《007》系列電影的觀眾裡,50歲以上年齡段佔比不小,屬於新冠病毒易感人群。
《007:無暇赴死》的製作費用高達2.5億美元,米高梅此前在宣發上也已經支出至少6600萬美元,總投入超過3億美元。由於這些費用是米高梅以借貸方式投入的,因此《007:無暇赴死》的上映時間每推遲一個月,米高梅就要多支付100萬美元的利息。
幾個月來,圍繞米高梅欲出售《007:無暇赴死》的傳聞不斷。多方消息證實,負責出售事宜的是米高梅大股東安克雷奇資本集團(Anchorage Capital Group)的主席兼CEO凱文·烏裡奇(Kevin Ulrich)。烏裡奇曾透露,願意授予流媒體平臺為期一年的獨家播映權,或者直接賣給流媒體平臺。Netflix和蘋果公司都曾與米高梅進行試探性的談判,但二者都未正式出價,甚至都沒有出具此類商業談判中必不可少的財務分析報告。
據稱雙方的分歧在於出價。米高梅出價6億美元到8.5億美元,而流媒體平臺的出價不超過4億美元。後者稱,即便把票房分成協議考慮在內,這個出價也遠高於米高梅在這部影片上的投入(環球公司負責影片的海外發行,他們之後肯定會通過法律渠道索取賠償)。其實,米高梅並不能獨自拍板是否出售《007:無暇赴死》。《007》系列電影的版權歸屬於英國Eon製片公司,該公司的兩位製片人芭芭拉·布羅科利(Barbara Broccoli)與麥可G·威爾遜(Michael G. Wilson)是否會同意這筆交易,目前還不得而知。米高梅之所以出價這麼高,也是為了說服兩位製片人。另外,為了抵消一部分高額預算,《007:無暇赴死》尋找到多家贊助商,比如路虎汽車、歐米茄手錶、喜力啤酒等。這些贊助商一直期待影片在院線上映,而非退而求其次賣給流媒體平臺。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米高梅公司如果在2017年選擇一家大製片廠作為發行商的話,這部邦德影片也不會面臨今天的窘境。當時,包括華納兄弟和派拉蒙影業在內的大型製片公司,都願意與米高梅公司合作發行這部影片,但米高梅卻選擇與安納布爾納影片公司(Annapurna Pictures)合作,成立聯藝發行公司,負責影片發行。儘管也有業內人士堅持認為,聯藝發行公司帳面上的現金足夠《007:無暇赴死》和米高梅旗下另一部影片《古墓麗影2》的發行;但更多的人認為,和媒體巨頭合作,更有利於應對當下的危機。
業內普遍猜測,米高梅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不過據米高梅公司最近公布的財務報告,公司目前有7.9億美元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米高梅公司的一名發言人甚至指出,公司擁有超過10億美元的「充裕現金流」,其中7億美元是運營費。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尚不確定在當前的疫情危機下,米高梅是不是已經開始動用現金儲備。
實際上,米高梅公司如今面臨著重重困難,旗下有線電視頻道EPIX被認為是燒錢的項目,而且時刻有用戶退訂的危險,這個付費頻道迄今還沒有產出過熱門節目。此外,米高梅在電影項目上的投資也是十分驚人。去年冬季,米高梅請來獲奧斯卡提名的製片人麥可·德盧卡( Michael De Luca)監管公司電影業務,並授權他挖掘電影項目。德盧卡隨後提交了一系列電影項目,涉及的名人包括執導百老匯音樂劇《漢密爾頓》的託馬斯·凱爾、動畫片《快樂的大腳》的導演喬治·米勒、執導影片《至暗時刻》的喬·賴特、好萊塢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以及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均獲得最佳導演獎的保羅·託馬斯·安德森等。這一舉動似乎是在向業界宣布,米高梅正變得野心勃勃。
然而,德盧卡也為這些項目開出了大額支票,比如保羅·託馬斯·安德森還未定名的青春片就耗資4000萬美元,這類影片商業潛力有限,其他公司給出的預算至少要比米高梅的預算低1000萬美元。另外,德盧卡為了買下雷德利·斯科特的影片《古馳》(Gucci),出價也遠高於其他競標者;為了買下科幻片《萬福瑪麗亞計劃》(Project Hail Mary)的版權,德盧卡開出300萬美元的支票。在疫情形勢下,這些項目中的大部分都面臨著推遲上映。
米高梅方面否認德盧卡是在肆意揮霍,公司一名發言人表示,2021年將是米高梅的大年,屆時會有很多新片問世,「公司致力於並已經制訂了信心十足的上映計劃。在德盧卡掌管電影部門的業務期間,米高梅在短期內就獲得了多個令人期待的項目。」
雖然《007:無暇赴死》的出售計劃暫無下文,但今年流媒體平臺已經爭先恐後從傳統電影公司購買了不少大片。比如,亞馬遜重金購買了派拉蒙影業的《冷血悍將》和《美國之旅2》,蘋果公司從索尼影業手中購買了《灰獵犬號》,Netflix則購買了派拉蒙的《芝加哥七君子審判》。其實,《007:無暇赴死》的購買洽談,也並非流媒體平臺第一次向米高梅被迫推遲的影片伸出橄欖枝。此前, Netflix、亞馬遜和蘋果多次向米高梅公司表達購買恐怖片《糖果人》的意向,但均被製片人喬丹·皮爾拒絕,他堅持認為,這部影片應該在院線上映。
早在疫情對行業造成衝擊之前,就有傳言說米高梅欲將自身賣給其他製片廠或者流媒體平臺。業內人士表示,當時烏裡奇希望公司能以80億美元以上的價格出售。這個數目聽起來驚人,但實際上物有所值。米高梅旗下有4000多部影片,包括《沉默的羔羊》《洛奇》等,其中很多版權都隸屬於米高梅。當然,目前米高梅最有價值的珍寶就是邦德,蘋果或Netflix都願意為之解囊。但正是米高梅的這一掌上明珠,如今卻讓其深陷煎熬之中。
圖片來源: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