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曉快3歲了,一直由老家的奶奶照顧。春節期間,曉曉媽媽提議:讓曉曉開始進入幼兒園學習,她覺得曉曉很快就3歲了,到了幼兒園接收的年齡。同事的孩子大多都是在三歲左右時進的幼兒園。她說,幼兒園不僅可以向老師和同學學習很多,還能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同時,也減少了奶奶的工作量。但曉曉媽媽的想法卻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家裡人認為曉曉年紀太小,不能上幼兒園,自理能力差。
如果老師不好好照顧她,就會受到那些大孩子的欺負,會受委屈。他們認為在曉曉四歲的時候去幼兒園才正合適。
曉曉媽媽很鬱悶,如果她想讓孩子早點上學,學點東西,為什麼家人就不能理解她的想法呢?
3—6歲兒童的教育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遊戲」是學前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早一點了解、早一點得到啟蒙,會覺得越早越好。
雖然送孩子上幼兒園是有很多好處,他們在幼兒園和其他孩子在一起,可以學到一些交友的能力和一些知識。
最重要的是,這些小祖宗有人管教的時候,父母可以有時間為自己做點什麼。此外,被送到幼兒園時可以學到一些先進的知識。提前訓練一下,可以幫助孩子長大後不那麼抗拒小學,家長也更加非常放心。
但幼兒園是兒童接觸的第一個小社會,因此兒童的這些方面應該達到基本的基礎才可以。畢竟,他們不僅僅是在幼兒園玩耍,還需要學會初步的人際關係處理。
因此,幼兒園可以測試出孩子的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規則意識、獨立能力、情緒管理、人格教育和自我保護能力。那麼,三歲入園和四歲入園哪個更好呢?
孩子上幼兒園需要考慮的3個因素
01分離焦慮
6歲以前,孩子會經歷三個分離焦慮期,第一個是6個月大,第二個是10-18個月大,第三個是3歲左右。
兒童心理仍處於對父母的依賴階段,當他們被送到幼兒園時,會產生強烈的分離焦慮,他們會失去安全感。
因此,在平時家長應該給足他們安全感,多給一些愛,讓孩子對於分離這件事不再恐懼,鍛鍊好膽量後,晚一年再入園也不遲。
02自理能力
寶寶要獨立進入幼兒園生活,一方面要考慮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否達標?比如,能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穿簡單的衣服嗎?
另一方面,應該考慮孩子的日常作息是否規律。家長可以提前了解幼兒園的作息情況,在家裡進行調整。
能照顧好自己,是孩子上幼兒園的必要條件,3歲學習這些技能還是比較勉強的。有些孩子自理能力,經常可以看到他們帽子丟了,衣服反了,回家後急著上廁所。因此,當他們4歲的時候,自理能力更加完善,進入幼兒園會更好。
03人際關係
很多家長對幼兒園的欺凌行為很熟悉,社交能力弱的孩子很容易被排斥和孤立。如果孩子社交能力強,進入幼兒園後可以更快地與孩子建立社會關係;
但社交能力差的孩子很可能會有自卑心理,甚至會因為排擠而害怕社交,部分三歲的寶寶進入幼兒園的會較快適應校園生活。
但少數學生在適應能力和溝通能力方面存在困難,膽小內向,不願交流。四歲幼兒大多有較強的自理能力和溝通能力,會更加的自信,人際關係也會處理得更好。
3-6歲是孩子性格培養和關鍵期,不同的性格影響他們今後成長。尤其是孩子進入幼兒園,會接觸各種小夥伴。
其實對小孩子的性格培養,最合適的方法是寓教於樂。通過繪本的方式,用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和趣味故事,引導孩子養成招人喜歡好性格,以及各種能力。
《兒童情緒管理和性格培養繪本》,是一本引導孩子如何養成好習慣,和小夥伴友好相處的繪本。
書中採用孩子喜歡的可愛小動物,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故事情節有趣,讓孩子跟著故事的指引,逐漸領悟其中的各種行為習慣和道理。
全書採用中英雙語,讓孩子在聽故事看圖話的同時,也能接觸英語啟蒙,培養他們的英語興趣和能力,給3-6歲的的寶寶做性格啟蒙再合適不過。
整套繪本原價150元,現在書店做活動,只要69.9元!不到一個玩具的錢,就能夠給孩子買到性格啟蒙的」好夥伴「。
結語:
入園時間定在3歲只是作為一個參考值,實際適宜時間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但對孩子具體心理狀況不確定的家長,應堅持「早不宜遲」的原則,但這也同樣存在著風險。另外,對於他們來說,離開一種生活方式,接受一種新的日常生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應該盡力提供足夠的支持,幫助他們順利地邁出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