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Mia
「要我告訴你,我是怎樣的一個人嗎?」「我以後會好好愛你的,我一定會好好對你,保護你。那麼在不知不覺間,一切都會發生改變。」綠瑩瑩的水下,不斷翻湧著氣泡,女主長發如同海藻般起舞,她面帶悲傷,急於救助自己被綁住的丈夫,對上他黑如深潭的眼睛,隨後給了他一個吻。
這是《惡之花》的開頭,似乎隱喻著兩人救贖與被救贖的結局。用波德萊爾《惡之花》為這部劇集命名,從某種程度上透露出創作者意欲為它定下的氣質基調:這部象徵主義名作反覆討論死亡,墓穴,罪惡,憂鬱,痛苦,病態,描繪種種醜陋不祥的意象並從中發掘出美。
韓劇《惡之花》想要講述的故事也是如此:男主都賢秀全家罹患「psychopath」(冷血精神病,變態),他的父親和他是天生的「反社會人格障礙者」,冷靜,高智商,不具備正常人的感情和共情能力,劇中不乏連環殺人案的血腥場面。14年之後,男主化身成「白熙成」開始嶄新的幸福人生,但是他的妻子車智元卻是一名重案組刑警,過往被她在查案過程中再次從地底挖出……在重重罪惡與醜陋的土壤之中,卻也締結出了真善美的花朵。
據收視率調查公司NEILSON KOREA表示,於7月30日首播的tvN水木劇《惡之花》在有線、IPTV、衛星綜合收費站以全國家庭平均3.4%、最高3.7%的收視率創造李準基演藝生涯的最高紀錄。在豆瓣上,剛播出4集的該劇目前評分為9.1分,爆款相初現。
「你忘記我的臉了嗎?」「僅僅憑你的影子,我也能認出你。」沙發上兩人甜蜜地嬉鬧,臺詞聽來卻別有深意。刑警妻子親手抓捕身為高智商反社會人格障礙的殺手丈夫,枕邊人光明與黑暗對抗的「貓鼠遊戲」設定足夠有懸念、刺激「帶感」,也為人性的矛盾掙扎、情感張力的鋪陳埋下了諸多伏筆。從姐姐都海秀稱父親為「那個怪物」,稱他為「我家賢秀」等細節來看,當年真相可能遠未被揭露。
從剛剛播出的四集來看,許多令人心跳加速屏息的場面都是由這一新穎設定而來:白熙成/都賢秀將自己知曉真相的同學金武鎮記者囚禁在地下室裡,潛入他家中,車智元前往金記者家中調查他的無故失蹤斷聯,通過筆記本溫度、被椅子壓住的新衣判斷「剛剛有人在」, 白熙成如同一隻壁虎般緊緊貼在高樓窗臺外,車智元走向窗臺打算掀開窗簾,就在這一刻,白熙成撥響了她放在外面的電話生生拽回腳步。
同時由於女主刑警身份的設定,有兩集也呈現出罪案刑偵單元劇特色,作為主線之外的副線豐富內容層次,也探討了更多的社會問題:頭破血流的小胖子一口咬定是爸爸把自己從樓梯上推了下去,引發「惡魔家長」質疑,層層抽絲剝繭之下,卻發現這家女主人一口咬定「我們家沒有任何問題」背後的驚心,每天故作不知的「含笑飲毒」。獨居老人被自己當作孫女的護工殺害,原因是她「不想爬臺階」,令人心生寒意。
反差感是許多影視劇本製造「高光時刻」的重要手法:懦弱無能者的勇敢,流連花叢的浪子的真心。罪案劇《惡之花》的愛情線,則表現為邪惡者的善良,無情者的「情」,血色中的「糖」:有幾集開頭呈現兩人14年前的戀愛經歷,車智元一直勇猛無畏地主動追求剛剛搬過來的白熙成,在一場太陽雨中,兩人身處傳統韓屋屋簷下,車智元認真地說:「喜歡的人一起出來玩就是約會啊!不然黃金休息日幹嘛出來,只有你不知道你喜歡車智元!」並要求石頭剪子布輸了的人要淋30分鐘雨,至此,沒有正常人類感情的白熙成在雨中露出了第一個發自內心的笑容。
但很快,陰影浮現:他看見了接連殺害7人變態殺手父親的「鬼魂」。這個身影代表著他內心的束縛和陰暗面,他曾經說過自己為何和她結婚:「她能趕走我爸」。於這場「白夜行」人生中唯一的光明,他自己也無法察知到對她這一點特別:在第四集兩人的蒙面打鬥中,他捨身救了她,卻掉落了刻有名字的表。
在對女兒的教育中,白熙成也貫徹著自己獨特的「變態哲學」:告訴女兒別人打哭她也要主動道歉,因為「留下好印象,出什麼不好的事別人才不會懷疑你」,但一轉眼他就扔掉了對方的洋娃娃替女兒出氣。
「王的男人」李準基和「公主的男人」文彩元飆戲成為本劇一大看點,但這更多地是一場屬於李準基的表演個人秀:2005年,李準基憑藉《王的男人》中具有雌雄莫辨陰柔美的孔吉一角紅遍亞洲,成為韓流「花美男」的代表人物之一,此後由大銀幕轉戰電視劇,挑戰不同「硬漢」類型角色試圖走出「孔吉」定型:熱門之作包括《狗和狼的時間》《一枝梅》《步步驚心:麗》等。
那個愛妻愛女的完美丈夫和本色冷血者之間的轉換,大多數通過他丹鳳眼的眼神轉變實現,青少年被霸凌的反社會人格障礙者對著視頻反覆模仿練習「幸福的表情」和「悲傷的表情」,先是眼角皺紋的變化,然後是嘴部的笑容或哭泣,宛如「小丑」。上半年《愛的迫降》《夫妻的世界》兩部韓劇大火,35+、40代男演員迎來了人氣高漲時刻,同為一代韓流代表男星,李準基能否同玄彬一樣大爆?不禁令人期待。
作為人在極端病態下的呈現,邊緣化的精神障礙一直是製造戲劇衝突、挖掘內容深度的利器。許多藝術家、文藝工作者、演員也患有抑鬱症等疾病。《黑天鵝》呈現躁鬱症,《24個比利》則取材於真實人物事件,呈現人格分裂。隨著現代社會工作生活壓力加大,「多多少少帶有一些病態」、焦慮抑鬱情緒高發成為現代都市人的常態,不少精神障礙題材影視更能夠引發觀眾的關注和共鳴。
由於具有感官刺激效果的罪案刑偵題材的大熱和長盛不衰,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冷血精神病的變態殺手在螢屏或銀幕上得到了充分展現,《犯罪心理》《CSI》《心靈獵人》等美劇均有大量案例相關描述,《神探夏洛克》裡夏洛克同樣是一名高智商反社會人格者,許多犯罪天才經典影視形象也被塑造出來,他們通常具有不俗的審美品味,高智商以及兇殘性:例如《沉默的羔羊》中的漢尼拔,《香水》中的格雷諾耶。而事實上,真實統計數據顯示,暴力犯罪分子當中,冷血精神病患者佔據50%。
放眼韓劇,大部分浪漫愛情類型韓劇主要是將精神障礙題材作為對傳統情感主線的調劑創新元素,對精神障礙進行浪漫化淺層化表達,而並無深入挖掘的意願,例如《海德、哲基爾與我》中男主同時具有毒舌和純情雙重人格,到了《殺了我治癒我》直接上升到七重人格的財閥和女精神病醫生的故事,憑藉人格分裂設定,全方位滿足女性對暖男、耍酷、傲嬌、中二等「不可能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的屬性」的情感投射。
《沒關係是愛情啊》講述強迫症和親密關係障礙,探討都市人心理狀態,《雖然是精神病但是沒關係》將女主設定為反社會人格障礙,將整個故事背景設定在精神病院,同時科普了一些相關精神護理知識。男主從傳統財閥、外星人到精神病人不斷創新進化,韓劇在狹小的浪漫愛情劇一畝三分地裡足足開闢出了一個宇宙。
到了TVN口碑犯罪懸疑劇《秘密森林》和《惡之花》,均將男主設定為情感障礙症患者,與刑偵劇情碰撞出更多火花,一改完美形象,後者甚至往邪惡方向走,反而為主角增添了更多看點和層次感魅力,如同《隱秘的角落》裡的張東升。韓劇在類型創新方面的大膽探索,值得國產劇學習借鑑:如何用不同食材和調料,在既定同一菜式上不斷給人驚喜?而能夠成為影視題材富礦的也不只是精神障礙題材,還有更多可能。